谷芽的功效

2013-09-09   来源:科学试题

焦麦芽食用方法
篇一:谷芽的功效

  想必好多人对于焦焦麦芽怎么食用的,还感到很困惑。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焦焦麦芽食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焦焦麦芽食用方法:

  1.焦麦芽山楂饮

  原料:焦麦芽10克,山楂3克

  做法:

  1.先将山楂切片与焦麦芽分别炒焦。

  2.取炒焦麦芽,炒山楂加水1碗,共煎15分钟,取汁,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2.炒焦麦芽汁

  原料:焦麦芽、神曲、山楂各10克

  做法:

  1、把这三味药加100毫升水,煎15分钟后;

  2、倒出药汁,加点白糖,分成两次趁热服。

  3.山药焦麦芽水

  原料:山药、莲子各15克,焦麦芽、茯苓各5克,白砂糖15克

  做法:

  将上述各料一同研粉,然后用开水冲服即可。

  焦麦芽的营养价值:

  焦麦芽主要含α-及β-淀粉酶(amylase),催化酶(catalyticase),过氧化异构酶(peroxidisomerase)等。另含大焦麦芽碱

  (hordenine),大焦麦芽胍碱(hordatine)A、B,腺嘌呤(ade-nine)胆碱(choline),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D、

  E,细胞色素(cytochrome)C。尚含焦麦芽毒毒,即白栝楼碱(candici-ne)。

  焦麦芽的作用与功效: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焦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炒焦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徵,消痰痞。蜜为之使。

  不宜食焦麦芽的人群:

  孕妇、无积滞者慎服,妇女哺乳期禁服。

  焦麦芽的典籍记录

  1.《药性论》: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2.《千金·食治》: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捣作麨,止泄利,和清酢浆服之,日三夜一服。

  3.《日华子本草》: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症结,能催生落胎。

  4.《医学启源》:补脾胃虚,宽肠胃,捣细炒黄色,取面用之。

  5.《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6.《本草纲目》:麦糵、谷芽、粟糵,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观造饧者用之,可以类推。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诸药兼用,则无害

       7.《本草经疏》:麦糵,功用与米糵相同,而此消化之力更紧,其发生之气,又能助胃气上升,行阳道而资健运,故主开胃补脾,消化水谷及一切结积冷气胀满。

  8.《本草汇言》:大焦麦芽,和中消食之药也。补而能利,利而又能补,如腹之胀满,膈之郁结,或饮食之不纳,中气之不利,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则效非常比也。

看了焦焦麦芽食用方法的人还看:

人参健脾丸的功效与作用
篇二:谷芽的功效

  人参健脾丸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白术(麸炒)、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那么,人参健脾丸的功效作用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人参健脾丸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人参健脾丸的功效和作用

  1、 四君子汤具有调整胃肠功能, 改善贫血, 增强免疫功能, 平衡人体内环境及补益强壮作用;

  2、 山楂、神曲、麦芽促进消化消除食积;

  3、 陈皮、木香、砂仁健胃;

  4、 肉蔻具有减轻胃肠道胀气之功效;

  5、 木香、黄连为抗菌药。

  人参健脾丸品质优价廉, 无毒副作用,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人参健脾丸不同搭配功效不同

  健脾益气除湿:人参健脾丸搭配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其成分含有人参、茯苓、山药、莲子,起到补脾胃,益肺气作用;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两方合用有健脾益气除湿之功效。

  脾胃虚寒:人参健脾丸搭配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是一种常用药方,百姓经常用它来治疗肠胃上的疾病,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作用;两者联合服用效果更好。

  健脾养胃:人参健脾丸搭配健脾八珍糕。人参健脾丸主要由白术、陈皮、当归、茯苓等组成,现代多用于消化不良性腹泻等属脾胃虚弱;而健脾八珍糕健脾益胃,主要是用于老年、小儿及病后脾胃虚弱,可口服炖服,亦可干服,两者联合使用健脾养胃,改善脾胃虚弱问题。

  人参健脾丸和归脾丸的区别

  人参健脾丸与人参归脾丸均属补益药。两者均含人参、茯苓、白术、黄芪以益气健脾;含木香理气健脾、调理中焦气机;含酸枣仁远志安神定志;含当归活血养血。那么,人参健脾丸和归脾丸的区别在哪里呢?   与归脾丸相比,人参健脾丸还含有山药、陈皮、砂仁加强健脾和胃的作用;人参归脾丸另有龙眼肉、炙甘草补血和营。另外,同样药物的用量也有所不同: 人参健脾丸重用黄芪、山药,意在健脾益气;人参归脾丸重用当归、人参养血益气。

  由于其用药的不同决定上述两种药的功用也不同,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人参归脾丸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所以,人参健脾丸和归脾丸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参健脾丸偏重于健脾理气,而人参归脾丸偏重于补气养血。

  服用人参健脾丸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谷芽的作用与功效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无柄灵芝食用方法
篇三:谷芽的功效

  无柄赤芝又名扁灵芝、树芝、无柄灵芝、三秀灵芝、红缘拟层孔菌。无柄灵芝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这里小编将给大家介绍无柄灵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无柄赤芝的药理作用

  补肺益肾,和胃健脾,安神益智,扶正固本。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能力,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天然免疫调节剂。还对胃肠、肝脏、肾脏、白血病、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等有显著疗效。此外还有强精、消炎、镇痛、抗菌、解毒、利尿、净血、养颜等功效。对小白鼠肉瘤180及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70%和80%。

  无柄赤芝的功能

  微苦、平。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消除疲劳.保肝护肝.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睡眠质量,排肠毒、美容,滋补强身以及止痛、清热、化积、止血、化痰,安神的功效,主治食管癌、肺癌、肝癌、鼻咽癌、胰腺癌、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神经衰弱、肠风泻血、消化不良.风湿性肺结核等,它含有丰富的麦角甾醇、灵芝酸、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腺苷、三萜类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有机锗含量高达12380ppm,有机硒含量也很高。

  无柄灵芝食用方法

  1、灵芝清补汤

  配料:灵芝15g,红枣23g,党参23g,枸杞子24g,人参须15g,猪排骨300g。盐适量。

  功效:清润提神,健脾开胃。制法:将灵芝等药材浸入6000毫升水中约10分钟(用布袋装好,扎口),再加入排骨,文火煮3小时。捞除布袋,再加盐调味,每次250-300毫升,吃肉喝汤每天1次。

  2、灵芝薄荷饮

  配料:灵芝2克,薄荷、谷芽各5克,白糖25克(有糖尿病者以阿期巴甜代替),水250毫升。灵芝洗净切片,薄荷切节,谷芽炒香与灵芝加水和白糖煮熟至汤浓,下薄荷煎熬10分钟即成。味清香怡人,是补脑益智的上乘佳品,适用:夏季烦热、气虚烦劳等症。

  3、灵芝田七瘦肉汤

  配料:龙眼肉15克 灵芝10克 田七6克 生姜6克 猪瘦肉50克

  功效:益气养心,祛瘀止痛。适用于冠心病属气虚血瘀者,症见胸前闷痛,痛如针刺,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身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制法:猪瘦肉、灵芝洗净切片,与龙眼肉、田七、姜片洗净,共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调味,文火隔水炖30分钟,饮汤食用。

  4、灵芝蹄筋汤

  配料:灵芝15克,黄芪1克,猪蹄筋100克、葱、姜、调料适量。

  功效:健脾安神,益肾养肝,适用于慢性肝炎、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神经衰弱等。

  制作:将灵芝、黄芪装纱布袋内,扎口;猪蹄筋洗净与灵芝、黄芪及水共炖至熟烂,去药袋,调味,饮汤食肉。

糯稻根的功效与作用
篇四:谷芽的功效

糯稻根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来源:食物营养 编辑:饭菜网

【别名】糯稻根须、稻根须、糯谷根、糯稻草根。

糯稻根的功效与作用

糯稻根性甘,平;归心,肝经。

功效:益胃生津,止汗退热。

用于自汗、盗汗,本品能益胃生津止汗,故可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如兼口渴者尤为适宜。可以单用煎服,也可与浮小麦、红枣同用。 用于虚热不退可于沙参、麦冬、地骨皮等养阴清虚热药同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两季,糯稻收割后,控取根茎及须根,除去残茎,洗净,晒干。

【原形态】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

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性状】

性状鉴别 全体集结成疏松的团状,上端有分离的残茎,圆柱形,中空,长2.5-6.5cm,外包数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叶鞘;下端簇生多数须根。须根细长而弯曲,直径l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表皮脱落后显白色,略具纵皱纹。体轻,质软,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少数残存,壁略木栓化,棕黄色。皮层宽广,外皮层细胞与表皮细胞上下交错排列;下方为I列小形木化厚壁细胞,4-6角形;其内为多列薄壁细胞,放射状排列;多数细胞分离解体,形成大的气腔,仅有细胞壁残存,近内皮层的薄壁细胞小,内皮层细胞的内侧壁加厚。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初生木质部多原型,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弧角间,后生木质部有5个大导管,木纤维发达。髓部细胞壁厚,木化。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1g,加70%乙醇2ml,温浸30分钟,过滤。滤液供点样用,以果糖烯酸液对照。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板上,用乙酸乙酯-甲醇-乙酸-水(12:3:3:2)展开,以α-萘酚硫酸试液喷雾后加热显色,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处显相同色斑。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捞出沥干水,初段,干燥。 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段片或集结成疏松团状。根茎段呈圆柱形,黄棕色,直径3-6mm,中空。根段外表棕黄色或黄白色。体轻,气微,味淡。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谷芽的作用与功效

【性味】甘;平

【归经】肝;

【功能主治】养阴除热;止汗。主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口渴咽干;肝炎;丝虫病

糯稻根的食用方法:内服:煎场,15-30g,大剂量可用60-120g。以鲜品为佳。

糯稻根的药理作用: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口渴咽干。糯稻根有一定的养胃阴、除虚热和止汗作用。对病后阴虚发热及肺痨蒸热盗汗者,尤为适宜。单用力薄,常随证配伍,如阴虚发热,口渴咽干者,配生地、麦冬、地骨皮之类以养阴清热;自汗盗汗者,配浮小麦、牡蛎之类以敛汗。《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配苡仁、白蔻、陈皮、谷芽,治胃弱食少;配黄芩、白术能安胎。

【摘录】《中华本草》

功效
篇五:谷芽的功效

一.发散风寒药

★ 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表实无汗) ★ 桂枝(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表实无汗,表虚有汗) ★ 紫苏行气宽中,(行气安胎)

发汗解表解鱼蟹毒

▲ 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药毒)

▲ 香薷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阴暑证,夏月之麻黄)

★ 荆芥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 防风发表散风 [ 渗湿止痛,止痉,止泻

★ 白芷止痛,通鼻窍,消肿排脓,燥湿止带,(阳明头痛——前额头痛)

★ 羌活渗湿止痛,(太阳头痛——巅顶头痛)

▲ 藁本散寒祛风▲ 细辛通鼻窍,止痛,温肺化饮,(阳虚外感;煎服2-5g,入丸散0.5-1g)

▲ 苍耳子散风除湿,止痛

通鼻窍

▲ 辛夷发散风寒(木笔花,春花;包煎)

二.发散风热药

★ 薄荷清利头目,疏肝解郁,(后下;3-6g) ★ 牛蒡子利咽,透疹 [ 解毒消肿,(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 蝉蜕(开音,治音哑),明目退翳,止痉 ★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 菊花平肝明目 [ 清热解毒(黄菊花——疏散风热,白菊花—— 平肝明目)

▲ 蔓荆子清利头目,(太阳头痛)

★ 柴胡(疏散),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中气下 退热 陷,内脏下垂等;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 葛根解表升阳(解肌),止泻,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 泻——清阳不升之泄泻等) ▲ 升麻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淡豆豉 [ 除烦

比较:麻黄与桂枝;紫苏与生姜;麻黄与香薷;羌活与白芷;

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柴胡与葛根

一.清热泻火药

★ 石膏除烦止渴,(气分实热要药),清肺胃热,收敛生肌,(煅后外用) 清热泻火

★ 知母清肺润肺,滋阴润燥,(既清实热,又清虚热),(滑肠)

▲ 芦根除烦,清肺胃热,(肺痈),止呕

清热生津

▲ 天花粉清肺润燥,解毒消痈,(块根)

★ 栀子(泻火除烦,泻三焦之火),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清热除烦

▲ 淡竹叶(清心火),利尿

★ 夏枯草(目珠疼痛),散郁结,降血压

清肝火

▲ 决明子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 黄芩(清上焦肺热),凉血止血,清热安胎

★ 黄连(清中焦胃热,长于清心火,兼清肝火,为治痢、 泻火解毒 止呕要药),(味苦,2-10g)

★ 黄柏(清下焦湿热),退热除疹,(既清实热,又清虚 清热燥湿热)

▲ 龙胆草除肝胆及下焦湿热),泻肝胆火,(味苦,3-6g) 秦皮解毒止痢止带

▲ 苦参杀虫利尿

白鲜皮 [ 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 金银花(痈肿疔疮要药),凉血止痢,(双花,二宝花,忍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冬花)

★ 连翘(疮家圣药),消痈散结,(瘰疬痰核),(清心火)

★ 蒲公英(乳痈要药),利湿通淋,(黄花地丁),(可致 消痈散结 缓泻)

紫花地丁(疔疮要药)

▲ 野菊花清热解毒

▲ 穿心莲(善清肺火),燥湿消肿,(一见喜,榄核莲),(味苦,注 意用量)

▲ 贯众(痄腮),杀虫,凉血止血,(血热崩漏)

▲ 大青叶消斑 ★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 [ 利咽

▲ 青黛消斑,(痄腮),清泻肝火,定惊,(冲服或入丸散)

★ 鱼腥草消痈排脓,(肺痈,肺热咳嗽),利尿通淋

红藤清热解毒(肠痈)

活血止痛

败酱草消痈排脓,(肠痈,肺痈),(祛瘀)

★ 射干祛氮

清热解毒,利咽

▲ 山豆根消肿,(咽喉肿痛要药),(过量易致呕吐)

蚤休消肿止痛,(疮痈,毒蛇咬伤),凉肝定惊,(七叶一支花) ▲ 熊胆清热解毒 [ 息风止痉,清肝明目,(不入汤剂)

▲ 白花蛇舌草利湿通淋

★ 白头翁凉血止痢

▲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梅毒要药)

四.清热凉血药

★ 生地黄生津

养阴谷芽的作用与功效

★ 玄参泻火解毒

★ 牡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清虚热,(既清实热,又清虚热),(肠痈) ★ 赤芍活血 [(散瘀),止痛

▲ 紫草解毒透疹,(轻泻)

▲ 水牛角解毒

五.清虚热药

★ 青蒿除骨蒸,解暑,截疟,(不宜久煎),(既清虚热,又清实热) ★ 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降火,(既清虚热,又清实热)

银柴胡 清虚热 [(专清虚热)

除疳热

胡黄连 [ 清湿热,(既清虚热,又清实热)

比较: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与黄柏;牡丹皮与赤芍

泻下药

一.攻下药

★ 大黄攻积,(热结便秘要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生大黄 后下),(怀孕、哺乳、月经期慎用或忌用)

★ 芒硝泻下 [ 软坚,清热消肿,(冲服)

番泻叶 [ 导滞,(泡服)

芦荟 [ 清肝,杀虫,(不入煎剂)

二.润下药

火麻仁(大麻仁,麻子仁)

润肠通便

郁李仁利水消肿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入丸散,醋制,0.5-1g)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红大戟功偏消肿散结,京大戟功偏泻水逐饮)

(1.5-3g煎服)

巴豆冷积(寒积便秘),逐水退肿,祛痰利咽(有大毒,制霜内服0.1-0.3g) 泻下

牵牛子逐水,去积,杀虫

祛风湿药

一.祛风湿散寒药

★ 独活解表(下半身风湿痹痛)

▲ 川乌散寒止痛(止痛力强;有大毒,内服制用)

▲ 威灵仙祛风湿消骨鲠(诸骨鲠喉要药)

★ 蕲蛇通络 [ 定惊止痉

雷公藤(类风湿性关节炎)活血,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有毒,内服宜慎)

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吐泻转筋要药)

二.祛风湿清热药

★ 秦艽退虚热,清湿热(既清实热,又清虚热) 止痛

★ 防己利水消肿(木防己——祛风湿,汉防己——利水) 祛风湿

络石藤凉血消肿

通络

希莶草清热解毒

二.祛风湿强筋骨药

★ 桑寄生安胎(补肝肾,养血安胎) ▲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 利尿

谷芽的作用与功效

狗脊(强腰膝)

比较:独活与羌活

芳香化湿药

★ 苍术健脾,祛风湿,明目

燥湿

★ 厚朴行气,消积,平喘

★ 藿香和中止呕(长于止呕),解表

解暑

佩兰(善治脾瘅)

祛风湿

▲ 砂仁止泻,安胎(行气安胎)(后下)

行气,和中止呕

▲ 白豆蔻(后下)

比较:藿香与紫苏

利水渗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 茯苓(性平,利水渗湿要药)

健脾

★ 薏苡仁利水渗湿(性凉,能清利湿热)除痹,清热排脓(肺痈、肠痈) ▲ 猪苓(利水力强)

★ 泽泻泻热

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止痛(有毒)

二.利尿通淋药

★ 车前子渗湿止泻(水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包煎)

▲ 滑石清解暑热,收湿敛疮(外用)

▲ 关木通利尿通淋下乳,(清心火)(3-6g,古称通草)

通经

瞿麦活血

海金沙(药用孢子,细小,宜包煎)

萆薢 ——利湿浊(粉萆薢、山萆薢),祛风湿(绵萆薢、川萆薢)

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

谷芽的功效为 A.消食和中,健脾开胃B.消食运脾,化湿止泻C.消食健脾
篇六:谷芽的功效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谷芽的功效

http://m.myl5520.com/shitiku/63424.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试题二及答案

科学试题

2023年浙江金华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荐】

科学试题

2023年浙江舟山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最新

科学试题

2023年浙江台州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科学试题

2023年浙江温州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最新

科学试题

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最新

科学试题

2023年浙江绍兴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推荐

科学试题

2023年浙江丽水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科学试题

中医儿科学

科学试题

科学试卷答案

科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