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如此吾复何忧

2019-08-01   来源:唐代诗词鉴赏

词五首 及文言文阅读方法 人教实验版
篇一:准如此吾复何忧

词五首 及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词五首》及文言文阅读方法

《词五首》

学习内容:

1. 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五首诗

2. 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感情。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他是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词风艳丽华美,多写闺情。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首列他的词66首,把他当作“花间派”的开创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幼年家贫,刻苦自学。

宋仁宗镇守边塞多年,西夏不敢来犯,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推行政治改革,因保守势力反对而失败,后被贬为地方官。谥号“文正”。他工诗词散文,语言简练,风格明健,善写塞上风光。有《范文正公集》。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杰出的文学家。一生坎坷多难,几度遭贬。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其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内涵;形式上不受音律束缚,词三百多首,还有大量的散文。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历城人。南宋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跟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后,流离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词作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常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清丽。著有《漱玉词》集。

辛弃疾(1140——1207),自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后隐居。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传世。 写作背景:

《渔家傲》写于范仲淹陕西经略副使(边防军事的副长官)兼知延州期间。其时,西夏屡犯宋境,延州正当西夏出入要塞。范仲淹出镇延州后,成功遏制住了西夏的侵扰。本词便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写。

《江城子》写于1074年冬天,苏轼在密州上任期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的政

见而自请外出,在任满三年杭州通判后转至密州。由于密州蝗虫频频,而西北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这首词是他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武陵春》写于绍兴五年(1135年)。北宋败亡后,李清照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寓居在浙江金花时写了这首《武陵春》。那时她已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悲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感情。准如此吾复何忧。

《破阵子》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挤、诬陷而隐居。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陈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经常书信来往,诗词唱和。

主旨揭示:

《望江南》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渔家傲》表现了边塞的独特风光和征夫思乡的苍凉与悲壮。

《江城子》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武陵春》从女性的视角写国破家亡的心酸。

《破阵子》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文言文阅读方法:

1. 朗读:很多散文讲究辞章,常常采用排比、对偶等手法,句子的字数整齐,节奏鲜明,注意押韵,读来琅琅上口。熟读课文,可以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节奏、句式,培养语感。

2. 积累:积累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及一些固定用法等。

3. 翻译:力求做到正确、通顺、优美。正确,是指译文的内容要忠于原作,不得随意增减,不准走样;通顺,指译文的语言要清晰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优美,指译文的词句不仅通顺畅达,而且讲究辞章,富有文采。

单元复习

一. 语言实践:

1. 给下列字注音:

斜晖脉脉( ) 貂裘( ) ..舴艋( )( ) ..

忿恚( ) 身被坚执锐( ) 以头抢地耳( ) ...

2. 默写:

⑴ ,斜晖脉脉水悠悠。

⑵《渔家傲》中表达将士壮志未酬、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⑶《江城子》中用典的词句是 (任写一句)

3. 解释加点的词

⑴等死,死国可乎 .

⑵为天下唱 ⑶秦王色挠 ⑷长跪而谢之 .

⑸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⑹以遗陛下 .

4. 读下面一首诗,猜猜它写的是什么。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重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二. 阅读实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 翻译下列句子:

⑴八百里分麾下炙

⑵马作的卢飞快:

6. 词中哪些词句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哪句表明了作者感情一落千丈,悲从中生?

7. 词的下阙的前两句描述了哪些内容?

(甲)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事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穹庐,将复何及!

(乙) 刘备敕刘禅遗诏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人名)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8. 甲、乙两文中在教子上各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9. 甲文中诸葛亮的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准如此吾复何忧。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 诸葛亮、刘备两人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同?试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试题答案】

1.mò diāo zèměng huì pī qiāng

2.过尽千帆皆不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未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同样 同“倡”,首发 屈服 道歉 大概 给予

4. 云

5. 军营里,(官兵正在)分吃烤熟的牛肉。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

6.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7. 下阙的前两句选取了两种典型事物,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生动概括和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是对往事的回忆,回忆中充满了战斗的豪情。

8. 甲文是修身养德,明志而致远。乙文是从小事做起,“惟贤惟德”,多读书。

9. 反面论证,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10. 过度的享乐就不能使人振奋精神,心急暴躁就不能养成好的性格。

不要因为坏事小而去做,也不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

11.诸葛亮教子重在修身养性,确立远大志向,克服不良习惯,以至成学成才。刘备教子重在多读书,养成贤能的品德以服于人。

勿以善小而不为
篇二:准如此吾复何忧

行为习惯—— 仁

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

勿 以 善 小 而 不 为,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

勿 以 恶 小 而 为 之。

出自典故:《三国志·蜀志传》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译文: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原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1

哲理故事《小男孩救鱼》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个小男孩并没有错。他富有同情心,他对生命有着本能的测隐之心,他是在拯救着一条又一条小鱼的生命,拯救着一条一条“小鱼”的良知。

2

思考:你是小男孩,你会怎么做?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整体感知:善良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也许看得见,也许看不见。她像氧气一样给我们生命以活力和意义。细心一点,我们会发现有人在扫公共楼道、有人在弯腰拾起马路边的果皮、有人在扶起被风吹倒的单车、有人主动在给老人让座、有人在孤儿院做义工、有人在无偿鲜血。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也会温暖你我他。

善良可以很平凡,可以很自然,那是一个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帮助。它不要求人有多么远大的志向,有多么高的知识水平,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小小的善良之举让社会更美好、更温暖、更和谐。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3

行为习惯——学

dú shū yǒu sān dào 读 书 有 三 到,

wèi xīn dào yǎn dào kǒu dào

谓 心 到, 眼 到, 口 到。

节选至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准如此吾复何忧。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不大可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朱熹生平: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4准如此吾复何忧。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

[14]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思考:你上课时有没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当注意力不集中你是怎么做的?

5

诸葛亮与刘备的示子书
篇三:准如此吾复何忧

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篇四:准如此吾复何忧

我相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临表涕零,不知所云是真的。对于后主刘禅,他既是老臣,又是长辈。一方面深感先帝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重;另一方面对后主刘禅又有辅佑之责,教导之任,未尝一日离开左右。如今,一旦出师北伐,定非一日之功,正是今当远离,他十分担心,后主能否听取忠臣们的建议,能否公平地处理好宫中府中人员的关系,能否知人善用,等等。就像一个慈母,即将离家远行,留下孩子在家,万分不放心,叮咛再叮咛,嘱咐又嘱咐,拳拳之心,天日可鉴。

诸葛亮是千古贤相的楷模。对于刘备,他尽心辅佐;对于后主,他竭诚辅弼,生怕有一点差池,因此,朝中一切事情,事必躬亲,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为报先帝而忠后主。

然而,也正是诸葛亮的贤良,毁了蜀汉天下!对于蜀汉来说,可谓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刘备能成就一方雄主,建立蜀汉基业,诸葛亮居功至伟,一如当年张良之于刘邦。从当年的隆中对策三分天下,到出山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正是由于他的谋划,刘备方能由一个不名一地的落魄皇叔,成就一方雄主,建立蜀汉天下。刘备去世后,他六出七擒,竭尽所能,直至病死于撤兵途中。高风亮节,万世景仰。

然而,蜀汉大业最终未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后继无人,民间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之俗语。事实上,蜀汉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继承人!而造成这种局面,诸葛亮难辞其咎。

后世多认为,后主是个弱智无能之辈。其实不然。当年刘备并非仅有刘禅一个儿子,但紧要关头,他把自己这一代人历尽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传给刘禅,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国志》记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个敏字可说明阿斗并非愚蠢之人,不然诸葛不是有心讽刺了?《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还有一个例子,刘禅降魏后,整天吃喝玩乐,魏帝问他过得如何,他回答乐不思蜀。后人又以此垢病他的弱智无能;其实,这应该是他最聪明的保身之策了吧。相较李煜来说,他聪明得多!

既然如此,为什么后世人们认为后主无能呢?

刘禅的不幸在于,他前面有一个人太高大了,其光辉完全掩盖了刘禅的光彩。

准如此吾复何忧

http://m.myl5520.com/shicijianshang/97859.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六】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诗词鉴赏

谁被称为诗圣_诗圣智斗刁县令作文

唐代诗词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诗

唐代诗词鉴赏

[《清明》古诗的意思]杜牧《清明》古诗带拼音版

唐代诗词鉴赏

[关于韩愈写的诗句]关于韩愈写的诗

唐代诗词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词鉴赏及翻译

唐代诗词鉴赏

《清明》古诗杜牧|杜牧《清明》原文赏析

唐代诗词鉴赏

[中秋夜 李峤]李峤《中秋夜》古诗鉴赏

唐代诗词鉴赏

[忆匡一师李商隐]忆匡一师李商隐诗词

唐代诗词鉴赏

关于周庄的古诗|古诗周庄河详解

唐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