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后人

2021-09-10   来源:爱情语句

孙中山后人【一】

孙中山后代

  孙中山(1866—1925),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华民国政府总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成人后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此而得名。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孙中山后代,欢迎阅读。更多孙中山后代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孙中山后代

  孙中山(1866—1925)一生有两次婚姻,主要有三位女性伴侣(卢慕贞、陈粹芬、宋庆龄),留下了一个儿子孙科和两个女儿孙娫和孙婉,均为他与原配夫人卢慕贞所生。

  孙科共有6个子女,长子孙治平、次子孙治强和四个女儿孙穗英、孙穗华、孙穗芳和孙穗芬。

  孙治平、孙治强的名字都是孙中山所起,意在“治国之道,先求平安,再求强盛”。兄弟两个童年时在广州和祖父一起生活,备受钟爱。

  孙科的四个女儿:“英华芳芬”,名字都带个“穗”字,后都居住在美国。

  孙穗英:1922年生于广州(穗城),名字也是孙中山为纪念孙家和广州所起。

  孙穗华:生于1925年,毕业于美国史密斯大学。

  孙穗芳:1936年生于上海。1965年,孙穗芳嫁给当时香港首富王时新之子王守基。

  孙穗芬:生于1938年,是孙科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交际场上的名人,二夫人蓝妮所生。孙穗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来,孙穗芬成了台湾“中国民航公司”的空姐,不久后,她和美国驾驶员孙康威结婚。

  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孙中山是个“枢纽”式的历史人物,他从一介平民到创立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领导辛亥革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直到在北京逝世,“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孙中山希望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和英勇无畏的努力。正因为孙中山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孙氏家族也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尊重。可以说,整个20世纪的中国,都深受孙中山家族的影响。

  被誉为“国父”的家庭当然是辉煌的,孙中山从中山县的翠亨村老百姓到国民党的总理和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这是他一生的顶点,实际上,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受后世的尊敬程度更为辉煌。这有后来权力中心需要的原因,但也无法抹杀孙家在中国历史中的辉煌。

  作为孙中山唯一的儿子,孙科先后三任广州市长,两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和立法院长,并一度担任国民政府副主席,在父亲的光环之下,孙科同样历经辉煌。到了孙科的儿女这一代,辉煌已经逐渐远去,他们过着低调而平凡的日子,但各自的生活多数也较为富裕。

  孙家三代均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他们家族中的许多成员,同时说粤语丶英语,甚至更多的语种。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主要是吸取了西方思想并结合中国的传统形成的,孙科从小在美国长大丶读书,行为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之处更多。一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似乎在孙氏家族成员中找到了交流和沟通的“因子”和“载体”,即便是今天,孙家的后代大多数定居美国,他们也为中美的交流做了不少工作。

  孙氏的后代,祖辈的光环已淡去,正所谓没有永远的名门,没有永恒的望族,但有的是可以承传的思想和习惯。孙氏留给今人的不仅仅是政治的遗产,更重要的是心胸。孙中山倡导的天下为公,孙科所说的“读有用书,养浩然气”,孙家第三代为中美、海峡两岸联系所做的努力,这些都表现出一个家族广阔心胸的一面。

  孙中山后人相关阅读

  次子孙治强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父亲孙科返台后,有些怀才不遇,仅担任“中央信托局”及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孙治强先生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得两女孙嘉霖、孙嘉瑜。她们现均旅居美国。后孙治强先生与比他小30岁的林伦可女士结婚,得两子,他们是孙国元、孙国升。孙治强先生在古稀之年,即1992年、1993年两次回大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还游览了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方,并回翠亨村瞻仰过祖父的故居。2001年夏天,孙治强不顾年迈体弱,抱病赴美参加小儿子孙国升大学毕业典礼,因心脏病突发在洛杉矶辞世。享年87岁。

  长孙女孙穗英

  孙中山先生的长孙女孙穗英,1922年生,“穗英”之名就是祖父孙中山所取。孙穗英早年毕业于美国卫里斯莱大学和加拿大满地可大学,并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与广东新会的林达文先生结婚,生子林德杰,女林淑贞。

  孙女孙穗华

  孙女孙穗华,1925年出生,毕业于美国史密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后与云南籍的旅美学者张嘉恭结婚,生有一子张孔颖,二女张乐文和张乐真。

  孙穗华和孙穗英两家均定居美国。早些年,在她们的父母健在时,孙穗华、孙穗英姐妹俩经常返台,侍奉双亲,极为孝顺。大陆改革开放后,姐妹俩多次回大陆参加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和祖父母的诞辰纪念。1981年,她们的祖母,前国家主席宋庆龄女士病逝,孙穗英、孙穗华两人曾应中央之邀来北京参加追悼会。穗英和穗华姐妹俩虽然身在海外,却仍然十分关心故乡的经济文化建设,除多次回翠亨村瞻仰祖父故居外,还曾向“中山纪念中学建设基金会”捐款。她们不愧是孙中山先生的后人。

  相关推荐阅读:

  孙中山老婆

  孙中山名言

  孙中山的故事

  孙中山怎么死的

孙中山后人【二】

孙中山活了多少岁

  【孙中山活了多少岁】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

  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孙中山因原发胆管腺癌转移到肝部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9岁。

  【孙中山的故事】

  孙中山故事一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 一定会惩罚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

  孙中山故事二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

  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

  “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

  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

  “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

  “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著说:“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1.一次 ,日本政要犬养毅邀请孙中山先生赴宴。由于犬养毅曾同情并支持过中国革命 ,中山先生慨然应邀 ,并和朱执信、黄兴一同来到饭店出席。其时 ,犬养毅正坐在安乐椅上看《华盛顿传》 ,见客人来到 ,立即起身迎接。入座后 ,孙中山接过书本翻看起来。犬养毅问道 :“孙先生喜欢看书吗 ?”

  孙中山回答 :“是的 ,我很喜欢看书。”

  犬养毅接着又问 :“除书之外 ,或者说比书更使你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中山先生慢慢放下《华盛顿传》 ,笑着回答 :“women。”

  在座客人深感意外 ,宴会气氛也顿时活跃起来。又一位日本朋友提问 :“最使你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

  中山先生毫不迟疑地回答 :“革命。”另一位日本朋友接过话头 :“你是著名的革命家 ,你最喜欢革命 ,这我们不怀疑。但你喜欢女人还在书之前 ,这是否是老实话 ?”

  中山先生郑重地说 :“完全的老实话。”

  犬养毅继续问 :“那么 ,孙先生今天现出不悦之色 ,该是我们今天请来的女人不漂亮吧 ?”

  中山先生坦诚地说 :“她们都很漂亮。”

  提问者紧追不舍 :“那使你不悦的地方是什么 ?”

孙中山后人。

  中山先生神色凝重地说 :“在革命者语言中 ,女人和母亲应该是同义语。当妈妈把身上最富有营养的乳汁喂给孩子 ,当妻子把真诚的爱献给了丈夫 ,她们的贡献是那么无私而高尚。这难道不值得爱吗 ?可是 ,我们很多男人却不懂得这种爱 ,以至千百年来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属品或玩物。这世道太不公平。太可惜了 !”

  说到激动处 ,孙先生站起身来 ,抑扬顿挫地说了一段话 ,也可以说是一段情理交融的抒情诗 :

  女人又是伟大的 /人类常把女性比作美丽和博大的化身 /人类在生育女人的同时 ,女人又生育了整个人类 /世界少不了女人 /如少了女人 /这世界将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 /百分之七十的善 ,百分之一百的美 /没有女人也没有人类……

  中山先生这番动情的富有诗意的话语使在座的日本朋友深感惭愧 ,被请来在宴会上表演歌舞的艺伎们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这段声情并茂、寓意深刻的讲话充分表现了中山先生的崇高人格和博大胸怀。

  2. 孙中山于十二岁那年,从澳门乘船出发,远赴檀香山留学,五年后返国并在香港继续学业,一八九二年医科毕业后,他选择在澳门行医,初期在镜湖医院以义务医席行医,成为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不久后,在议事亭仁慈堂附近开设中西药局(现已不存在)。中山先生不止医术高明,贫苦大众到来求诊,他还会赠医施药,故深受老百姓爱戴。

  药局也成为了孙中山与自由党人聚会商讨革命的地方,他一边行医,一边筹组救国活动,澳门可说是革命党人的活动据点,不少人认为,澳门是孙中山的革命蓝图孕育地。国父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经常奔走海外,又被满清朝廷通缉,过飘泊生活,而他的家人包括元配夫人卢慕贞,自辛亥革命后,亦留在局势安定的澳门居住。

  3. 1912(民国元年)2月4日,刚任临时大总统不久的孙中山先生颁布了一项手令,题为《命安徽都督查究贵池小学损失各物令》,原文如下:

  临时大总统令

孙中山后人。

  给孙毓筠都督:

  兹据贵池小学堂呈报损失,请饬查办等因。查军兴以来,戎马云集,其间难免少数不肖军人,蹂躏文府,祸及图籍。然其咎虽在士卒之不守纪律,其贵则不能不归诸将领之疏于约束,若不彻查究力,将何经维持秩序而保护教育!合就将原呈发交贵都督,仰即按照各节切实查明究办,以肃军纪。是为至要。此令。 计发贵池小学堂呈报损失请予查办原呈一件。

  贵池县高等小学堂(即手令中的“小学堂”,今贵池中学东侧),创建于1906年。它是戊戌维新派流血斗争的产物,是在废科举、兴新学中诞生的新型学校。该校拥有价值2000多元的图书、仪器,是清光绪年间由贵池书刻家刘世珩、学者章敏斋出面募捐购置的,其规模在江南各县首屈一指。

  1911年12月27日,军阀黎宗岳部下数十人强占该校,下令解散学校,赶走教职员工,黎宗岳,宿松人,系黎远房至新,浔军东进先锋队将领、皖南军政部中央司令长,占驻大通后,即组织“安徽军政府”,自任都督,号令池州6县,制造分裂。1912年1月31日,黎派爪牙郭伯伦接替董经奎,驻池司令官黎趁调防之机,把高等小学堂的图书、仪器抢劫一空,又砸毁门窗书架。

  事情发生后,富有斗争传统的池州人民怒不可遏,掀起反黎怒涛。一些正直的知识分他联名通电全省各州县,呼吁声援,并决定了上京告状。以贵池人高文伯为首的池州闪邑旅省人士,在安庆举行联合大会,会上以贵池小学堂被捣毁为题,列举了黎军在池州制造分裂、奸淫掳掠、草菅人命等等罪行,写成诉讼呈文,推荐方仲举(青阳人)、毕耀章(铜陵人)、何崇杰(建德人)、余怀东(东流人)、方葆亭、孙德庭、赵友琴(以上均贵池人)等一行数人为代表,于1912年2月3日抵达南京总统府,要求谒见孙中山,同时又将诉讼状分别呈送内务部和陆军部。

  2月4日,总统的文职秘书接见了池州代表。当晚,孙中山先生悉心了解到池州发生的一切,又看了呈文,愤懑至极,连夜挥毫命笔,写下了这一手令,火速发至安徽省府安庆(手令于2月10日以《南京临时政府十二号公报》予以公布)。

  安徽都督孙毓筠吕希恒会同池州地方代表同奔大通,规劝黎宗岳放弃争位称霸的主张立即解散大通分府,撤出池州,回九江待命,并要求惩办捣毁贵池小学堂的肇事凶手,以平民愤。但遭黎宗岳横蛮拒绝。孙毓筠当即派旅长胡万泰率千名军队,冒雨顺江而下,登王家缺,取道池口,趁夜直捣贵池城,活捉了黎的爪牙胡蕴山,又乘胜进军大通。南京国民政府派驻守浦口的陆军第一军军长柏文蔚,统率水陆两路大军围攻大通及和悦洲,并策动黎军内部官员胡聘臣作内应。黎军本是乌合之众,加上里外夹攻,顿时土崩瓦解,大部缴械投降,余部非死即伤,元凶黎宗岳在混乱中化装逃走。

  这就是安徽近代史上有名的“大通之役”。大通之役胜利了,捣毁贵池小学堂的凶手受到了惩罚。这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胜利的组成部分,也是池州乃至安徽人民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分裂的光荣记录。

  4. 孙中山先生的四副棺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第三天,遗体被运到北京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然后被装殓在一副美式楠木棺中。这是孙中山的第一副棺材。孙中山遗体入殓后不久,孔祥熙嫌这副楠木棺太小,又换了一副大的楠木棺。这副楠木棺为椭圆形,前端呈方形,棺中用玻璃作隔层,揭开棺盖便可瞻仰孙中山的遗容。这是第二副棺材,称楠木玻璃棺。 孙中山临终前曾说,愿如列宁那样保存遗体,供后人瞻仰。所以,治丧处向苏联订购水晶棺。该棺的外盖及外层均系钢质镀镍,银光闪亮。但经专家检查,此棺质地较脆,且易于传热,加之长途运输后稍有裂隙,所以没有使用。后停放在北京碧云寺中山纪念堂,供人瞻仰。这是孙中山的第三副棺材。

  孙中山的第四副棺材是从美国订购的紫铜棺,这副紫铜棺长2.24米、宽0.8米、高0.65米,制作考究,外形精美,价值1.5万两白银,于1925年8月运到上海孙中山先生丧事筹备处,宋庆龄看后很满意。1927年4月,上海葬事筹备处迁到南京,紫铜棺也运到南京。1928年12月30日,紫铜棺被运往北京。

  1929年5月22日,国民政府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为孙中山举行了隆重的换棺仪式。孙科请协和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将孙中山的遗体揩拭干净,加裹白绸,并理发,然后由孙科、郑洪年、马湘为其穿了内外衬衣、白绫内裤、白丝袜、黑缎鞋,外加素蓝纱袍、黑素缎马褂、白丝手套。穿戴整理完毕之后,孙中山遗体被小心翼翼地移入紫铜棺内。棺四周放白绸棉垫和白绸丝棉袋,身上盖锦缎方被。1929年6月1日,紫铜棺柩运到中山陵,由孙中山的8名卫士抬入墓穴安葬。

  换下来的那副楠木玻璃棺,放入了孙中山的衣服、鞋袜后,被封入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内,立法院长胡汉民为之题写了“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石碑。第一副楠木小棺则存放在北京中法中学。孙中山遗脏发现珍闻

  孙中山病逝后,决定保存遗体,遗体的防腐手术是在协和医院进行的。手术完成后,医生拿着孙中山的遗脏给孙科等人看过并告知遗脏将进行火化。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开办的协和医院落入日本人手中,日军在搜查协和医院研究室时,意外地发现了孙中山的内脏切片和蜡块标本。原来,协和医院在给孙中山做防腐处理时,并没有将其内脏火化,而是留下供研究之用了。这消息被汪精卫得知后,便决定借此捞取政治资本。1942年3月25日,汪精卫派伪政权的外交部长褚民谊为奉迎大员,专程去北平接收孙中山的“灵脏”。后来,“灵脏”在上海镭锭医院保存。抗日胜利前夕,褚民谊将“灵脏”偷出,密藏在南京他的一个亲戚家中。

  1946年,国民党政府得知孙中山内脏还在的消息,立即去苏州监狱提审大汉奸褚民谊,褚遂提出要以交还孙中山的内脏为条件,免去他的死刑。后来,追回了内脏切片和蜡块标本,还有临床记录照片一大盒。蒋介石下令将其送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保管。但现在的中山陵园管理处并没有这些内脏切片和蜡块标本,据说1949年国民党从南京撤退时被孙科带走了。

  5. 南京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孙中山后人。

  南京中山陵庄重雄伟,但令人遗憾的是,孙中山这样伟大的革命家的陵墓却没有墓志铭。

  陵墓竣工后,树立墓志铭,概述孙中山革命一生,抒发国人敬仰之情,这在当时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大家考虑再三,认为惟有与孙中山交谊密切,且国学功底极深的章太炎先生能胜任此事。章太炎自己也说:“论与中山先生交谊之密、互知之深,其墓志铭惟我能胜,亦只有我有资格写,我欲为中山先生作墓志。”孙中山治丧委员会于1925年3月15日发出通函,正式邀请章太炎任追悼会筹备处干事,并撰写墓志铭。就这样,章太炎怀着对孙中山的伟大敬意,写下了古朴典雅、凝炼审慎的《祭孙公文》。

  但是,章太炎平日对蒋介石的为人及其逆三民主义政策深为不满,斥责蒋介石的革命不是真革命,而是革中华民国的命;同时,章太炎当仁不让撰写墓志铭也使蒋介石丧失了一次捞取政治资本的机会。因此,蒋介石对他忌恨在心,以中山陵建筑总监的身份和党国代表的名义拒绝使用章太炎撰写的墓志铭。因此,中山陵建成之后,碑亭虽在,却没有墓志铭,不得已而将“天下为公”四字刻于亭中以代之。对此,章太炎愤怒地说:“蒋以个人好恶,竟宁使革命元勋之陵墓缺少碑铭,可憾也!”

  6. 宋庆龄为何不葬中山陵

  宋庆龄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病逝。她病逝后,为何不葬在中山陵,而要葬在上海万国公墓?

  宋庆龄和孙中山的感情是深厚的。临终前,她对邹韬奋夫人沈粹缜说:“上海住处还有孙中山先生的许多衣物,等我身体稍好后,你帮我一起把孙中山的衣服整理整理吧。”她还反复嘱咐,要把她的骨灰送到上海安葬。这除了她父母的墓地都在上海这个原因外,还由于上海有孙中山的故居,有孙中山的许多遗物。她不愿意安葬在中山陵,还因为她历来都要求自己,不要凭借伟大人物的妻子的身份来赢得声誉。遵照宋庆龄的嘱托,1981年3月15日,沈粹缜把上海宋氏墓地的图纸带到宋庆龄北京寓所。当时,宋庆龄戴上眼镜,细细地观看图纸,边看边谈到她记得宋氏墓地有8个穴地,并指出了她的穴地。

  宋庆龄去世后,根据她的遗愿,其骨灰盒被送到上海宋氏墓地安葬

  7. 1886年的一天,孙中山“在街上偶遇一位外国人,先生趋前以英语攀谈。此人乃是美国嘉医生(Dr.JohnL.Kerr),在广州主持教会所办的博济医院(博济医院隶属于博济医学堂,系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他深讶此青年所说英语之流利,亟邀其在院学习”。当时,博济医院内附设医校,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所西医学校,博济医院也是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西医院。孙中山就以孙逸仙之名开始了学医历程,一年后,他转学到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等与伦敦传道会共同创办的香港西医学院。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勤奋攻读五年,成绩名列前茅。期间他学习了大量西方政治学说、自然科学学说、文史哲理论知识,确立了民主革命观并开始民主革命活动。1892年7月,孙中山以优异成绩在西医书院毕业并取得行医资格。该届仅有孙中山和江英华两名毕业生,英国驻香港总督罗便臣曾推荐他们两人出任清朝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的医官,但在前往广州领牌晋京(办手续)时,受两广总督德寿梗阻而未能得任。

  1892年9月,受澳门绅士何穗田等人邀请,孙中山前往澳门镜湖医院出任新设的西医局的首任义务医席,他免费行医赠药,受到当地民众欢迎。同年12月,在澳门绅士吴节薇等人支持和担保下,孙中山两次向镜湖医院借白银计3168两,在当地草堆街开设“中西医局”,利用行医治病之便接触团结同胞,也结交了许多友善的葡萄牙人,这些朋友很好地掩护了他的民主革命活动。

  超拔的医术医德医风使孙中山的医业鼎盛一时,这引起了一些澳籍医生的嫉妒,他们以澳门本地行医要有葡萄牙毕业文凭为由,不准他为葡萄牙人治病,不许药房为他开的药方配药。1893年春,孙中山只好移居广州,继续利用行医掩护民主革命活动。不久,由于革命需要,他的大业由医人医国转到全心医国的道路。

  推荐阅读

  孙中山的事迹

  孙中山名言

孙中山后人【三】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精心制定了 20 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建国方略》。《建国方略》包括三个部分。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集中论述了知行关系,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文化建设计划;《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是一个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建设计划,包含了孙中山开发生产力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是关于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着作。

  江 泽 民对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江 泽 民评价道:"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他明确提出‘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并在《建国方略》等着作中擘画了建设现代工业、交通和农业的蓝图,显示了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卓越见解和宏伟气魄。他认为,要赶超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应该实行‘开放主义’,‘要学外国的长处’,同时强调‘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建国方略是江 泽 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以心理建设开篇。这不是偶然的,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了国民心理建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很早之前孙中山就认识到仅"用输入物质文明的方法不能改良中国".孙中山认为如果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发展生产力和建设政治文明就都没有民众的心理基础。

  他在总结辛亥革命经验时说:"满清之颠覆者,此心成之也;民国之建设者,此心败之也。"他在《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的"自序"中还说:"故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而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庶几吾之建国方略,或不致再被国人视为理想空谈也。夫如是,乃能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则其成功,比较革命之破坏事业为尤速、尤易也。"

  简而言之,孙中山吸取早期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认为人民在认识到革命是可行的以后,才取得了推翻帝制的成功。如果能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思想观念的束缚,通过心理建设"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从近代世界各国革命取得成功的经验看,思想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入欧"论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日本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

  而近代中国从康有为到孙中山,几代思想家和革命家都努力向国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一种思想文化像欧洲、日本那样达到普及的程度,更别说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了。辛亥革命未彻底胜利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和向民众普及革命思想不够,未能唤起民众。

  孙中山所谓的心理建设也就是思想文化建设。孙中山在《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中分别从饮食、用钱、作文、建房、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论十个方面为例论证了行易知难。他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知易行难的传统观念,树立了"行之非艰,知之惟艰"的新观念,从而帮助人民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孙中山认为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是"行——知——行"的过程,是"行"在前"知"在后的过程。

  为了唤起民众投身革命,他将自然科学与社会革命进行类比提出"能知必能行"的观点,通过科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人类的社会实践说明"不知亦能行".他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就在于不能正确认识知行关系,受到知易行难思想的束缚,即使知也不实行。理清知行关系后,孙中山还追述自己的革命历程以说明有志竟成。纵观孙中山心理建设思想,有以下两个观点可供借鉴:

  第一,发展教育事业。孙中山看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中国富强事业,非先从事于普及教育,使全国人民皆有科学知识不可。"

  他提出了对学生全面实施"体育、智育、德育"的教育方针。主张普及全民教育和优先发展师范教育。

  第二,加强道德建设。他指出"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在于以道德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了固有的道德,然后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图恢复。他指出提高人民道德水平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发展生产力为人们的道德水平创造物质条件。因为"社会的文明发达、经济组织的改良和道德进步,都是以什么为重心呢?就是以民生为重心。"

  其次,通过社会政治的进步来加强道德建设。"中国此次之革命……得一种高尚完全之政体,政体既改良,人民道德亦必随之改良。"

  第三,加强对全社会的道德教育。他指出:"此次革命成功,多赖学界之力。此后各种建设,亦须赖全国学界合力进行,方能成功。学界关于国家前途既如此之重,不能不定一进行之方针……所谓今日唯一之方针者,社会道德是也。"

  孙中山心理建设思想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要辩证地看待。孙中山主张发展教育事业和加强道德建设,体现了他对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视。他还认为有志者事竟成,包含了勇于实践的积极因素。但他的心理建设思想夸大了人的心理的作用,其中包含的缺乏科学分析的消极因素,应当克服。

  《实业计划(物质建设)》

  1917 年到 1919 年,孙中山亲手制定了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施方案——《实业计划(物质建设)》。孙中山一直以振兴实业、建设中国为己任。他在此书"自序"中写到:"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吾欲操此发展之权,则非有此知识不可。吾国人欲有此知识,则当读此书,尤当熟读此书。从此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推求众理。庶几操纵在我,不致因噎废食,方能泛应曲当,驰骤于今日世界经济之场,以化彼族竞争之性,而达我大同之治也。"《实业计划》集中体现了孙中山通过发展实业开发中国生产力的思想。江 泽 民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孙中山生活在 19 世纪后半叶和 20 世纪初叶的中国,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贫困落后、被动挨打的悲惨境地。封建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欧美各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江 泽 民也说过:"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快速发展。但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大变化。夜郎自大,闭关自守,拒绝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后,在短短一百多年时间里,就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直至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

  孙中山在分析近代中国国情时看到了中国生产力的落后。辛亥革命刚胜利,孙中山强调,中国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经济问题。"迫切的问题"是患贫,不是患不均。"1912 年,孙中山在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的演说中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表明他对开发生产力的重视。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只有振兴实业,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他说:"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从加强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满足人民需要出发,为在中国开发生产力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设想和方案。《实业计划》全书共有六大计划, 每一计划分为五部。

  第一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交通、移民蒙古和新疆、能源铁矿和钢铁生产等建设发展规划。第二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以东方大港为中心的水路交通和沿长江建设、发展水泥等建筑材料工业。第三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广州南方大港为中心建设水路交通系统、铁路系统、海港造船工业。第四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铁路和造船工业。

  第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发展直接关系民生问题的如食、衣、住、行等轻工业。第六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矿业及其配套机械、冶炼生产建设。孙中山主张综合开发中国生产力,以铁路为命脉,以农业为中心,以采矿、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工业之根。

  他的实业建设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孙中山建设实业以救贫为当务之急,同时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由于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清政府残酷剥削,使中国"处于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出路只有一条"非提兴实业不能救贫".孙中山把发展实业,走西方工业化道路,作为使人民摆脱贫穷困境的关键问题提了出来。他把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看作首要任务,并且已经意识到机器相对于手工是当时更加先进的生产力,同时将实业概括为机器生产事业,提出用机器代替手工。他说:"余旧岁经加拿大,见中国人在煤矿用机器采挖,每人每日挖十余吨,中国内地煤矿工人,每日所挖不足一吨,其生产力甚少。" "机器发明之后,用一个人管理一副机器,便可以做一百人或一千人的工作,所以机器的生产力和人工的生产力便有大大的区别。"

  不仅工业要废手工采机器,农业也要实现机械化,用电力、汽力代替人力。他说:"古代一人耕田,劳身焦思,所得谷米至多不过供数人之食。近世农学发达,一人所耕,千人食之不尽。因为他不是专用手足,是借机械的力量来帮助人工,自然事半功倍。""机器发明之后,用一个人管理一副机器,便可以做一百人或一千人的工夫,所以机器的生产力和人工的生产力便有大大的分别。"工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全社会的生产力就都得到开发了。

  第二,孙中山实业建设的模式是国家资本主义与私人资本主义相结合。这样形成的经济结构既公私互补、互相竞争,又能防止私人资本主义垄断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孙中山总结当时欧洲主要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劳资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尖锐的状况的经验,指出发展生产力要避免因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而造成的贫富不均和社会矛盾尖锐的问题。孙中山在他的民生主义学说中反复强调发展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他在《实业计划(物质建设)》中提出"中国实业之开发应分两路进行,(一)个人企业、(二)国家经营是也。"

  至于哪些行业由个人企业经营,孙中山认为:"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

  同时大实业应归国有,但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人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第三,孙中山把仿行西法,对外开放作为实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最初发表在 1916 年 6 月号《远东时报》上的英文标题为《The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直译为汉语就是《国际共同开发中国经济计划》。《实业计划(物质建设)》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是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在开发生产力方面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孙中山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思想。

  孙中山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给后人带来的便捷为例,说明中国要取西方成功之捷径,避免西方失败之弯路,吸收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便可省却许多冤枉工夫,后来居上。他说:"中国如一后至之人,可依西方已辟之路径而行之,此所以吾等从大西洋西向而行,皆预知其彼岸为美洲新大陆而非印度矣。经济界趋势,亦如是也。"

  鉴于此,他提出"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

  他说:"今之美国,吾人知其为世界最富最强之国也,然其所以致富强者,实业发达也。当其发展实业之初也,资本悉借之欧洲,人才亦多聘之欧洲,而工人且有招之中国。""使外国之资本主义"就是要利用外资,引进人才,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即对外开放。

  第四,孙中山视发展交通为实业建设的战略重点,尤其注重铁路建设。他说:孙中山后人。

  "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路之多寡定之……振兴实业,当先以交通为重要。计划交通,当以铁路为重要。"孙中山在《实业计划(物质建设)》中将交通业的发展置于实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将铁路建设置于交通业发展的优先地位,规划了西北、西南、中央、东南、东北和高原等六大铁路系统共计大小 106 条铁路干线,并全面规划了公路、海港、内河等建设。铁路在当时的中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

  孙中山《建国方略》第三部分《民权初步(社会建设)》论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则,主要是会议规则,是一部关于建设社会政治文明,实现国家政治民主的着作。由于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对人民的统治,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虽有人民性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明智的君本位理论。

  近代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戊戌变法运动,也试图在不推翻封建王朝的前提下,通过君主立宪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青少年时代的孙中山生活艰苦,以致他对外受列强欺凌,内受封建剥削的中国人民深表同情。他弃医从政就是为了解除人民的苦难。后来孙中山在继承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吸收外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民权思想。正如孙中山所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他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不仅用于革命理论,还用于国家学说和治国实践,作为革命和建国的终极目标,把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顶峰,是对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卓越贡献。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早在1894 年孙中山就指出:国以民为本。他在 1895 年拟订的《香港兴中会章程》中,引述了《尚书》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一语来说明自己的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

  190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担任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宣言中,更明确地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1905 年,他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孙中山于 1906 年 12 月 2 日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美的国家。"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在谈到共和制以民为本时又说过:"五族共和之所以可贵,而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言为不污也。"

  孙中山指出:"有美国共和,而后始有政府为民而设之真理出现于世。林肯氏曰:‘为民而有,为民而治,为民而享者,斯乃人民之政府也。’有如此之政府,而民者始真为一国之主也。"1912 年 1 月 28 日,新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都督及各军政府,"以保护人民财产为急务","所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后来,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一系列政策法令中,均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指出"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具体规定了人民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孙中山民权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即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实现三民主义。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他的三民主义理论,他的《建国方略》,都是以"民"为最终目的的。孙中山在解释他的三民主义时说:"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的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的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三项主义的意思,是要把全国的主权,都放在本族人民手内;一国的政令,都是由人民所出;所得的国家利益,由人民共享。这三项意思,便可用民有、民治、民享六个字包括起来。"

  三民主义的实质是民权主义,而民权主义的实质就是民主共和政体的思想。按照孙中山的设想,革命成功后建立的中华民国是以人民为基础的国家,也就是主权在民。建立国家的目的在民权,因为"不秉政权,不能伸民权".

  他把专制独裁称之为官治,而把民主共和称之为民治。按照他的解释,所谓民治,就是"政治主权,在于人民,或直接以行使之,或间接以行使之;其在间接行使之时,为人民之代表者,或受人民之委托者,只尽其能,不窃其权,予夺之自由,仍在于人民,是以人民为主体,人民为自动者,此其所以与官治截然不同也".

  孙中山指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孙中山所说的"以人民为主体",即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各级官吏是人民的公仆。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指出:"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

  君政时代则大权独揽于一人,今则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是四万万人民即今之皇帝也。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中国封建社会是"朕即天下",统治者被称为"父母官",老百姓被称为"子民".孙中山把这种颠倒了的关系又颠倒过来了,把人民称为主人,把官吏称为公仆。主人与公仆的思想是孙中山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则是首倡并付诸实施,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

  第二,"为人民服役".孙中山创造性地解决了政府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认识到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正确处理官民关系是一个关键。既然人民是主人,官吏是公仆,那么官吏就要为人民服务。因此,孙中山建国学说的本质就是坚持以民为本,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1911 年 12 月 30 日,孙中山在南京临时大总统就职前夕与上海《大陆报》记者的谈话中讲到:"南京新政府无庸建设华丽宫殿,昔日有在旷野树下组织新政府者。今吾中华民国如无合宜房宇组织新政府,则盖设棚厂以代之,亦无不可也。"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誓词》中提出:作为临时大总统要"为众服务".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的许多决策,也都体现了政府官员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比如,孙中山在新政府中,努力做到精兵简政;在公务员的俸给方面,实行低薪制,使公务员保持廉洁奉公精神,在建设新政权过程中能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至于官吏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役和怎样为人民服役,孙中山也作了明确的说明。孙中山指出:

  "人民终岁勤动,以谋其生;而官吏则为人民所养,不必谋生,因此,官吏在供职期间,应该为民尽职,以答人民之供奉".

  第三,"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服役"的思想作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具体化,进一步表现在"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幸福,便要为大多数人谋幸福。"

  这是孙中山为人民谋幸福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什么"要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呢?孙中山认为:"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就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大多数有利益,社会才有进步。"

  同时,孙中山还指出:"那种少数人的富,是假富,多数人的富,才是真富".孙中山所说的"大多数人"主要是指的农民和工人这两类劳苦大众。他指出:"中国以内,自北至南,自通商都会以至于穷乡僻壤,贫乏之农夫,穷苦之工人,所在皆是。"由于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农民,孙中山把解决农民的最大利益和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放在革命的重要地位。

  他认为"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孙中山把农民问题作为革命的目的之一,将"平均地权"列为辛亥革命誓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具体提出了关心人民生活所需,即:"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充分反映了孙中山"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尚品格。

  第四,"唤起民众".孙中山认为人心是一种力量,一个政党如果能够赢得人心、得到人民的拥护就会有力量。因此孙中山要求国民党要以人民的拥护为自己的力量。孙中山以国民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经历说明人心的重要性,他说:"吾党在国内以兵力奋斗而胜利者,已有三次。武昌起义,推翻满清,建设共和,是吾党兵力成功的第一次。袁氏称帝,讨袁军兴,推翻洪宪,是吾党兵力成功的第二次。

  张勋复辟,吾党提倡护法,其后徐氏退位,以至陈炯明谋叛,北方武人亦承认护法,是吾党兵力成功的第三次。但三次之成功,皆不能达革命之目的。是兵力虽成功,而革命仍未成功,因为吾党尚欠缺力量之故。所欠缺者是何种力量?就是人民心力。当时中国人民不赞成革命,多数人民不为革命而奋斗。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吾党想立于不败之地,今后奋斗的途径,必先要得民心。"

  因此,孙中山认为国民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人民的心力,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只有唤起民众,中国民主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只要唤起民众,中国民主革命就能取得胜利。对于这一点,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以后是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的。在国共合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更是认识到要使革命成功,必须依靠工农。他指出:"因其所处之地位,与所感之痛苦,类皆相同。其要求解放之情,至为迫切,则其反抗帝国主义之意,亦必至为强烈。

  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孙中山在晚年一再强调要向民众宣传三民主义,认为:"根本救国,端在唤醒国民。"即使在弥留之际,孙中山仍然念念不忘并遗嘱"唤起民众".

  推荐阅读

  孙中山的事迹

  2016孙中山诞辰纪念日

  孙中山活了多少岁

孙中山后人【四】

孙中山怎么死的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国共两党都极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驱者,素有“伟人”之称,“国父”之誉。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孙中山怎么死的一文,欢迎阅读。更多孙中山怎么死的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孙中山怎么死的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广东香山人,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和领袖。他毕生致力于中国革命,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并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职,任临时大总统。1921年创建中华民国政府,并就任非常大总统。在其任职期间,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扶病抵京,寓居、病逝于此。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在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23号。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中华民国与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行辕逝世,终年59岁。 临终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1月26日下午,孙中山病重住进协和医院治疗,晚9时动手术, 打开腹腔后,知已到肝癌晚期,无法割治了。2月18日,住进北京铁狮子胡同的顾维钧私邸诊治,病情日笃。22日,孙科、宋子文、孔祥熙、何香凝、汪精卫、张继、李烈钧等,请示孙中山立遗嘱。24日,病情恶化,遵医嘱咐,征得宋庆龄同意,然后孙科、宋子文、孔祥熙、汪精卫轻步走迸病房,把预先写好的三个遗嘱,一字一句地念给孙中山听。

  关于孙中山的死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孙中山先生得的是肝癌,但北京协和医院在进行尸体解剖时,却发现孙中山得的是另外一种病。孙中山去世以后,他的病理报告和肝脏切片标本被存放在了协和医院。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孙中山的病理报告和肝脏切片标本,却从协和医院失窃了。失窃的原因,至今不明。

  孙中山遗嘱

  国事遗嘱如下: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孙文

  孙中山给家人留下的遗嘱全文如下: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孙文

  致苏联遗言,由孙中山用英文亲自口授,由鲍罗廷、陈友仁、宋子文、孙科笔记, 进一步阐明了三大政策。3月11日,何香凝发现孙中山的瞳孔正在散光,急告宋庆龄,宋庆龄强忍悲痛亲自用手把着孙中山的手腕,在三张遗嘱上最后写下了“孙文”二字。

  孙中山遗嘱产生的经过: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平政变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应邀北上,经香港、上海,绕道日本,由天津到达北平。由于一路劳累,没到达北平便病倒了。在北平,经各方精心治疗,孙中山的病情也没见好转反而不断加重。于是,人们开始考虑他的后事,请孙中山留下遗嘱。最后,孙中山留下三份遗嘱,即《政治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政府遗书》。

  对于《政治遗嘱》和《家事遗嘱》的产生过程,后人有三种说法。一说是事先为其准备好了稿子,征得孙中山同意后签字的;一说是笔录孙中山在病床上的口授成稿;还有一说,是由孙中山口授要点,由别人在病床前整理而成的。但根据分析,从当时孙中山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来看,有关文件应是事先准备好,征得他同意并签字的。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和秘书黄昌谷就是这样回忆的。孙中山的遗嘱是由汪精卫起草,并经当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

  1925年2月24日,孙中山病危,汪精卫、孙科等人来到孙中山病床前,并请宋庆龄暂出病房。汪精卫婉转地说,同志们要求先生留下些许教诲之言,以便遵照执行。孙中山沉默了一会说:“我看你们是很危险的,我如果死了,敌人一定要来软化你们,你们如果不被敌人软化,那么我又有什么话可讲呢。”汪精卫等人则表示,他们不怕危险,不怕被敌人软化。孙中山说:“那么要我说什么话呢?”汪精卫说:“我们现在预备好了几句,念给总理听,如果总理是赞成的,便请签字,当作总理说的话;如果总理听了不赞成,那么便请总理另外说几句,我们可以代为笔记下来,也是一样的。”孙中山说:“很好。”汪精卫即将预备好的稿子念给孙中山听。孙中山听后,表示很满意,说:“好的,我很赞成!”随后,汪精卫又将家事遗嘱的稿子读给孙中山听,孙中山也表示满意,说:“好的,我也赞成!”

  遗嘱定稿后,汪精卫等人本来是要孙中山签字的,但此时孙中山听到宋庆龄在门外哭得很伤心,便说:“你们暂且收起来吧!我总还有几天生命的。”到了3月11日,即孙中山逝世的前一天,何香凝发现孙中山的眼睛已开始散光,便对汪精卫讲“现在不可不请先生签字了”,并劝说宋庆龄不要哭泣。于是汪精卫和孙中山的家属及在北平的国民党人宋子文、孔祥熙、戴季陶等一起来到孙中山病床前。两份遗嘱呈给孙中山时,孙科将他的钢笔递给父亲,但此时孙中山握笔写字已有困难,宋庆龄便用手托着他的手腕让他写。孙中山在两份遗嘱上都签上了“孙文,3月11日补签”字样,并嘱他死后立即公布。孙中山签字后,汪精卫在“笔记者”下签名,其他人则在“证明者”下签了名。

  相关推荐阅读:

  孙中山老婆

  孙中山名言

  孙中山的故事

孙中山后人

http://m.myl5520.com/mingrenmingyan/180327.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当你爱情失意时爱情语句(通用3篇)

爱情语句

关于当你爱情失意时爱情语句【四篇】

爱情语句

当你爱情失意时爱情语句范文(精选三篇)

爱情语句

常用爱情语句105句集合2篇

爱情语句

爱情语句优美的句子爱情的简单句子范文三篇

爱情语句

爱情语句的浪漫短话集合3篇

爱情语句

那些伤感的爱情语句范文汇总三篇

爱情语句

网络经典爱情语句精选三篇

爱情语句

安慰悲伤中的人的语句_唯美悲伤的语句

爱情语句

[悲伤的图片唯美冷漠]有关悲伤的唯美语句

爱情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