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材料

2018-02-02   来源:励志格言

海绵城市-资料清单
篇一:海绵城市材料

资料清单

一、供水资料

1)水源位置、水源地保护范围、供水能力、水井数量、井深、单井出水量,给水管网现状图(比例1/1000~1/5000)。

2)现状水厂(包括自备水源)的名称、位置、规模、保护范围,人均用水量、用水普及率。

3)近5年各类用户(分居民、公建、工业等用户)年用水量统计数据。提供现状城区各类用水用户的日用水量指标。 4)城区工业用水量及工业用水发展预测。

5)城区的水源保护地分布及保护情况(附相关图纸)

二、排水资料

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情况。污水处理厂与工业废水处理厂布局(位置、名称)、规模、出水执行的排放标准(出水水质),受纳水体,现状排水体制、雨水(污水)干管管径(渠道段面)、设计截流倍数,布局与走向、受纳水体,上一层次和历次总体规划资料(给排水部分,文字资料和图纸)。

2)市区的污水处理设想或城区污水处理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 3)排水管渠与其他工程设施的现状图、规划图。

三、河流水文资料

1)区域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情况、径流特性、洪涝特性等。 2) 地表水(主要是河流、水库等)资源状况。河流汇水面积、径流流量(丰、平、枯)、水位、流速、断面、平均坡降、河床状况等。水库汇水面积、库容(调节库容、死库容)、水位。

3) 规划区内地下水埋深,水资源量,开发利用情况,开采率,是否超采等相关水文资料。

4) 水利工程分部。供水工程数量、供水量;蓄水工程数量、供水量;提水工程数量、供水量;引水工程数量、供水量;排水,排涝(排涝泵站),防洪措施、

水利设施、雨水调蓄设施等基本情况。

5) 城区洪、涝灾特征。发生时间,水情,地理区域分布,严重程度,不同区域历年洪灾发生的次数,损失程度等。

四、环保资料

1)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规划水体类别,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超标倍数)。

2)排污口分布,包括污水、雨水排放口。 3)各类废水(生活、工业等)排放量、水质。

五、气象资料

1)30年以上日降水资料(雨量,雨强)

海绵城市材料。

2)近几年4—9 月(汛期)的区域站逐时降水资料(雨量,雨强,持续时间)。

六、其他资料

1)不同区域的土壤特性,土壤渗透性能。 2)与本项目相关的地方政策、法规与标准。

附加表:城市给水情况调查表海绵城市材料。

附加表:城市排水情况调查表

海绵城市简介
篇二:海绵城市材料

海绵城市简介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一、相关概念

1.地表径流: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2.径流系数:一定汇水面积内总径流量(毫米)与降水量(毫米)的比值,径流系数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它

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径流的影响。也是市政工程雨

水排放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

3.降雨重现期:指某量级的洪水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俗称‚N年一遇‛。百年一遇洪水,表示当地发生这一量级洪水的概率为1%。 一般排水管道在计算管径时首先要确定降水重现期,我市道路排水管道一般重现期选2年。近年来标准有所提高,如二环西路、二环西路南延排水管道雨水重现期按照要求提高至P=3年,径流系数取0.7。

4.低影响开发(LID):简单的讲,就是开发后与开发前水文条件基本相同。开发前有多少雨水形成径流排入河道,开发后也应有多少雨水形成径流排走,而不显著增加。

1990年美国率先提出,2005年在中国有关资料上首次出现,2013年12月份,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指示后,各地各部门加大贯彻力度,

并且写入了建设领域的相关制度、

规范。 低影响开发规划控制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控制目标。理想状态下,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应以开发建设后径流排放量接近开发建设前自然地貌时的径流排放量为标准。一般情况下,绿地(如开发前的济南南部山区)的年径流总量外排率为15%至20%(相当于年雨量径流系数为0.15至0.20),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实践经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最佳为80%至85%。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控制频率较高的中、小降雨事件来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为一一对应关系,以济南为例,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至85%,对应设计降雨量为33.5mm、41.3mm。

二、领域大事记

1.习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在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到:‚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做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北京建筑大学为

主编单位,经过进2年的调研、起草,2014年10月,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把雨水从包袱变成解渴财富,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

3.财政部出台<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原文如下: ‚一、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注: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广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FO等多种模式。狭义的PPP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衡工量值原则。)

二、试点城市由省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联合申报。试点城市应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试点城市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应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试点城市按三年滚动预算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另行印发。

三、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选择试点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对申报城市进行资格审核。对通过资格审核的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组织城市公开答辩,由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四、对试点工作开展绩效评价。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定期组织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罚。评价结果好的,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数10%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具体绩效评价办法另行制订。

五、各地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谋划,组织有关城市做好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具体申报工作另行通知。”

以上是《通知》全文。目前共有包括济南在内的34各城市进行了申报,预计4月份初选9个城市参加答辩,最终选取6至7个城市作为试点,中央财政给予资金支持。

三、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做的转变

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概况
篇三:海绵城市材料

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情况汇报

1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为此,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协调城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同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2 海绵城市的理念与内容

2.1 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材料。

图 1海绵城市转变传统排洪防涝思路

海绵城市是实现从快排,及时排、就近排、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2.2 主要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即传统排水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转输与排放。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

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

图 2海绵城市构建体系

2.3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对海绵城市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进行了总体阐述,用于指导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2.3.1 概念

低影响开发(LID

)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海绵城市材料。

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

图 3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

低影响开发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表格 1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的关系与区别

海绵城市理论
篇四:海绵城市材料

一、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概念的产生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最早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Budge(2006)应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对人口的吸附现象 。近年来,更多的是将海绵用以比喻城市或土地的雨涝调蓄能力.——俞孔坚与北大的“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俞孔坚和李迪华提出把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作为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十大关键战略,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俞孔坚,李迪华,200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

复杂性和长期性。——中国规划网、作者刘红

植物方面:①建造街道生态调节池(沟)如下:

②适当堆造地形、构建植被集雨盆地,注意排水坡度

:材料方面:

①硅砂滤水砖/硅砂透水井

②透气保水树坑盖板

技术方面:

①、较早的实践案例包括天津桥园湿地系统,通过简单的填挖方,形成海绵体,收集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的同时,利用雨水进行城市棕地的生态修复和公园营造,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类似的绿色海绵工程也在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②、董淑秋、韩志刚,其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提出“生态排水+管网排水”的“生态海绵城市”规划概念,主要针对规划区的雨水利用问题 。

③、 LID 低影响开发技术是一种可轻松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 主要包含: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 ④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要比路面低10厘米左右,绿化带每隔20米设置一组植生滞留槽,并自上而下分为蓄水层、种植土层、粗砂填料层、砾石层

二、绿道设计的相关规范

1、①主游路主要起景点联系、功能分区界限的功能,一般宽3-4米;

次游路主要起到分散人流的作用,通常宽2-3米;

游步道是完全融入大自然景观的道路,采用的宽度为1-2.5米,也有小于1米的。 ②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米,靠路边和靠分隔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应加0.25米。自行车道路双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宜为3.5米;混有其他非机动车的,单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应为4.5m。

2、驿站的服务半径

3、活动广场

4、道路两侧及广场的果皮箱设置间隔应符合规定,商业、金融业街道间隔为50至100米;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间隔为100米至200米;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间隔为200米至400米,广场按每300米至100平方米设置一处。

果皮箱的单侧设置间隔宜符合下列规定,并可根据人流量的大小和废弃物产生量适当增 减间距:食堂等人员短时间相对集中区域,其主要通道布置2个,次要通道布置1个。 主要参观通道宜为150m左右,物流通道无需布置。

5、路宽等于灯高;间距为3倍 路 宽。。250W的高压纳灯的杆高一般是8米或者9米,间距有30/35/40都可以,如果遇到有弯的地方,间距*0.55或者0.7的系数,一般路宽和灯杆高是1:1左右的话,单侧

布灯就可以了,路宽:灯杆在1.5:1左右就可以采用双侧布灯,中央双挑嘛,只有在有绿化分割带的情况下才采用. 6、报警求助系统的分布间隔距离:

三、驿站相关服务半径

1、卫生间的服务半径:园厕服务半径不超过250米。

2、电瓶车停靠休憩、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北京市六环内公用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的水平 3自行车停靠休憩、维修、租赁点服务半径:杭州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服务半径为300-500米;巴黎的租赁点布局则达到11个/平方公里,租赁点间距约300米。

4、卫生医疗服务设施

5、便利店

6、综合管理方

7、WiFi信号站、手机充电站

四、绿道标识系统

1、绿道标识系统主要有:①区域指示系统

②导向性标识

③景点标识

④解说性标识

⑤管理性标识

公园标识导向系统主要由信息标识、指示导向标识、形象识别和管理标识构成。

2、标识系统材料选择:①金属材料

②木结构材料:木结构的色彩、肌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但是结实程度、使用寿命都不十分理想,为延长材料使用寿命,需对材料进行特殊处理,如,防蛀、防潮、防锈处理

③石材:考虑石材的重量和内部结构的承重能力以及湿挂和干挂等具体的结构问题,以保证标识的全性

④仿石材 ⑤环保材料:是现代城市街道标识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材料要求对人体无害、无毒、无辐射、可回收利用,还要防尘、防菌、耐热、易燃等。

3、标识系统材料选择原则: ①视觉表现原则:例如要表现传统文化和自然淳朴的风格,就要考虑用木料、石材等一些容易表现风格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个性新颖、符合单位特色,独特,可以考虑用亚克力板、玻璃钢、铝塑板、PVC板、阳光板、弗龙板板等。

②施工结构的合理性原则

③使用期限的考虑

④使用场地的选择(室内和户外)

⑤使用和服务维修的成本 4、标识系统相关设计规范

①形体尺寸,要视景区环境实际需要以及游客浏览距离和建筑构造特征而制定比例,并视其功能性而制定大小 ②文字尺寸,要根据标识设置现场规格因素来确定视觉认知距离,进而确定其实际大小。景区综合介绍牌[可参考公式Hmm(文字高度="Lm(距离)/20套用] ③用色设计,根据景区经营理念、环境背景色的需要,并根据认知程度来选取较高反差的颜色搭配 5、文字及图形符号的使用

①中文、英文是景区导览标识使用的基本文种,必须同时使用,所表达的信息要与指向实物相吻合,文字含义准确无误。

②中文使用

必须采用简写字体,不得使用繁体或其他不易辨别的字体(见《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历史古迹、名人书法、特殊标志等除外。

5、标识系统的布点原则:

①导向标识应设在便于人们选择目标方向的地点,并按通向目标的最佳路线布置,如目标较远,可以适当间隔重复设置,在分叉处都应重复设置标志。

海绵城市材料

http://m.myl5520.com/lizhi/89126.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男人追求成功的励志格言范文(精选三篇)

励志格言

男人追求成功的励志格言汇编3篇

励志格言

刻苦读书的励志格言汇编3篇

励志格言

热爱生活的励志格言范文(精选3篇)

励志格言

勇敢生活的励志格言精选三篇

励志格言

不断成长的励志格言精选三篇

励志格言

努力求学的励志格言(锦集3篇)

励志格言

追求幸福的励志格言汇编3篇

励志格言

积极向上的励志格言范文三篇

励志格言

勇敢面对当下的励志格言范文(通用3篇)

励志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