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班固的诗作咏史中咏叹了哪个故事

2019-11-21   来源:汉语知识

论晚唐咏史诗
篇一:东汉班固的诗作咏史中咏叹了哪个故事

唐山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

题目: 论晚唐咏史诗

指导教师:景红录副教授

学生证号:091130143008

考生姓名:李慧

目录 论晚唐咏史诗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晚唐咏史诗繁荣发展

1.晚唐咏史诗繁荣发展的表现

2.晚唐咏史诗繁荣发展的原因

二.晚唐咏史诗的思想内容

1. 感伤衰微、力图中兴

2. 讽刺腐败、提倡廉明

3. 反对暴政、主张仁政

4. 反对割据、卫护统一

5. 叹息不遇、倡导惜才

6. 崇尚隐逸、主张身退

三.晚唐咏史诗的艺术风格

四.晚唐咏史诗的地位

参考文献

论晚唐咏史诗

摘要:唐诗发展到晚唐,咏史诗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这是继盛唐的倾于理想、中唐的偏于现实后,唐诗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出现,乃是晚唐诗人在理想业已破灭、现实又令人失望的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欲以历史为鉴来观照现实,改变现实,以图重新唤回那早己逝去的美好理想的最后尝试。本文从四部分内容来论述晚唐咏史诗发展,第一部分晚唐咏史诗繁荣发展;第二部分晚唐咏史诗的思想内容方面,从六个侧面论述;第三部分晚唐咏史诗的艺术特征方面,重点列举了杜牧和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特征,简略分析了许浑、刘沧等人的诗歌特色。第四部分:晚唐咏史诗的地位,主要从对前时期咏史诗继承及对后代诗人咏史诗歌的影响两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晚唐 咏史诗 杜牧 李商隐 许浑东汉班固的诗作咏史中咏叹了哪个故事。

正文:

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咏史诗体是由东汉的班固创始,可惜“质木无文”。尔后越来越多的诗人投身于咏史诗歌的创作。中晚唐以前的咏史诗普遍是对历史人物、事情停止叙说或概括,来表达本人的思想情志,其中含有较多作者的个人理性认识,而咏史诗开展到晚唐时期,名人名作迭出,有了迅猛的发展,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并表现出激烈的历史理性考虑。

一. 晚唐咏史诗繁荣发展

咏史诗在晚唐发展成熟,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为晚唐文坛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1.其创作之繁盛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咏史诗作和咏史诗人的数量剧增

关于唐前的咏史诗,有学者曾对《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书做过统计,其中咏史诗约50首,咏史诗人30位。又据清编《全唐诗》和陈尚君《全唐诗补编》统计,唐代咏史诗共1600首,咏史作者215人①有学者对《全唐诗》中的晚唐诗进行了统计,得出晚唐即有1028首咏史诗,咏史诗人93位。晚唐在短短八十年间(自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至唐亡,即公元907年)所创作的咏史诗将近此前咏史诗总量的一倍,而参与咏史诗创作的诗人数量也达到此前人数的1/2强。 其二,咏史诗作题材广泛

晚唐诗人对历史题材吟咏的广度是前代无法企及的,所以,历史题材广泛是晚唐咏史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晚唐咏史诗包容了自上古至唐代众多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到唐玄宗,从诸葛亮到郭子仪,从息夫人到杨贵妃,从伯夷、叔齐到陶渊明„„君王、重臣、英雄豪侠、隐者高人、才士名媛,一一囊括其中:群雄纷争,君臣际会,成败兴衰,功过是非,历历吞吐于笔下,充分展示了咏史诗成熟期涵容古今的气魄与能力。所咏之事远自上古时期,如周昙的《唐尧》、《虞舜》,近至唐朝,如李商隐的《复京》、《浑河中》均述唐德宗

时史事;所咏之人上自君王朝臣、宫内后妃,下至豪侠隐士、才子名媛,内容丰富、人物众多。

其三,咏史诗作质量有较大提升

晚唐许多优秀的咏史诗无论在历史题材挖掘的深度上,还是在艺术表现形式的开拓创新上都已达到了一个巅峰,许多名诗佳作脍炙人口,传诵至今。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赤壁》、《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李商隐的《贾生》、《龙池》、《马鬼》(“海外徒闻更九州”)等诗篇,以其高绝的诗思卓立于时,彪炳后世。 其四,咏史诗作风格的多样化面目各异

晚唐咏史诗在创作风格上呈现出绚丽多姿的整体风貌,充分体现出晚唐诗人丰富的创作个性。如杜牧的咏史诗洒脱俊爽、豪宕超迈,且善作翻案文章,独出机抒、韵味隽永。李商隐的诗则以婉曲深奥,用事繁多、想象丰富见长,其诗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新巧瑰奇,极富感染力。胡曾、周昙、汪遵、孙元晏等人的咏史诗更偏重于对史事作史论性的评述,“追述兴亡,意存劝戒”③,语言通俗朴实,明快流畅。罗隐的咏史诗俊拔雄健,语多自然平达,颇寓讽谏之意。许浑则善于以清丽的诗笔、精切丽密的偶对表现对古人古事的深沉感慨。司空图的咏史诗语言平淡,如行云流水,却自有高古典稚的另一种风格。

2.咏史诗发展至晚唐得以出现如此兴盛的局面,原因种种:

首先是咏史诗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咏史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诗经·大雅》中的《生平》、《公刘》、《绵》,《商颂》中的《玄鸟》、《长发》等诗篇叙述了部落的产生、繁衍、发展的历

大学语文选修课试题2
篇二:东汉班固的诗作咏史中咏叹了哪个故事

一、判断题

(×)1.《诗经》在诗歌创作上确立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

(×)2.屈原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

("O )3.迄今有案可查的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

("O )4.《左传》是先秦历史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对后世史传文学影响深远。 (×)5.荀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6.《孟子·天时地利人和章》认为“天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7.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 (×)8.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

("O )9.北宋后期的“江西诗派”以黄庭坚为代表,提出了“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诗法主张。

(×)10.“不平则鸣”、“惟陈言之务去”的观点是欧阳修提出来的。

(×)11.《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O )12.《诗经·黍离》采用了重章复沓的结构和反复咏叹的抒情方式。

(×)13.《汉乐府·上邪》的抒情特色是委婉含蓄。

("O )1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思妇诗,感情表达曲折细腻、委婉含蓄。 (×)15.《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聪慧机敏,竭尽孝道。

("O )16.中国古代戏曲具有写意性的特点,即略其形而求其神。

("O )17.代表“五四”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诗人是郭沫若,他的《女神》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

("O )18.提出诗歌“三美”理论的是诗人徐志摩。

("O )19.赵树理《传家宝》中的“传家宝”是指李成娘想传给儿媳妇的三件宝贝:一把纺车、一个针线筐和一口装着破布的箱子。

("O )20.沈从文的《边城》是有关“湘西”主题最成熟的作品,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

答题指导:

判断题主要考核文学常识、文章基本特点、古诗词句等,属于客观题,难度较低,但覆盖面较广。答题时一定要回忆已学知识,做到知识的准确完备。

二、选择题

1.《乐府诗集》的编撰者是( B )

A、汉代的刘向 B、宋代的郭茂倩 C、清代的赵殿成 D、近代的王国维

2.中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C )

A、《乐章集》 B、《东坡词》 C、《花间集》 D、《漱玉词》

3.有中国文言小说压卷之称的作品是( C )

A、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曹雪芹的《红楼梦》 D、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

4.其词作表现人生失意、抒写羁旅行役之思,大量写作慢词,并善于使用铺叙手法的词人是( B )

A、苏轼 B、柳永 C、晏殊 D、李清照

5.20年代,文学研究会“人生写实派”的代表作家是( D )

A、郭沫若 B、郁达夫 C、巴金 D、叶圣陶

6.苏轼《前赤壁赋》所表达的主导思想是( D )

A、人生短暂、无常 B、人生永恒无尽 C、消极悲观 D、旷达超然

7.下面作品属于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的是( B )

A、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 B、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

C、艾青的《光的赞歌》 D、张志民的《祖国我对你说》

8.“天狗”的形象象征( B )

A、古老民族的觉醒、再生 B、彻底告别旧世界,破坏与反叛的情绪

C、对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 D、对自我个性价值实现的的狂热、焦虑

9.40年代讽刺知识分子弊病的作品是( A )

A、钱钟书的《围城》 B、沈从文的的《边城》 C、老舍的《离婚》 D、赵树理的《传家宝》

10.巧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故事表达坚贞不渝爱情的词句是( C )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1.《诗经》中“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的手法是( C )

A、赋 B、比 C、兴 D、比兼兴

12.《世说新语》是一部( A )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传奇 D、章回小说

13.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C )

A、李白、杜甫 B、韩愈、孟郊 C、王维、孟浩然 D、杜牧、李商隐

14.“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C )

A、杜甫 B、韩愈 C、白居易 D、李商隐

15.下列诗作属于思妇诗的是( C )

A、《诗经·卫风·氓》 B、《诗经·秦风·蒹葭》

C、《古诗十九首诗经·行行重行行》 D、《诗经·王风·黍离》

16.下列表述不符合杜甫《新婚别》所表现的思想的是( D )

A、对战争造成的与丈夫的生离死别,新娘子内向充满了怨恨、不平

B、新娘子又是深明大义的,在国难当头之际,鼓励丈夫上前线

C、肯定了人民为支持平叛战争而舍弃个人幸福的牺牲精神

D、表现了人民对战争的深恶痛疾但又无力反抗的社会现实

17.戏曲《牡丹亭》表现的是( B )

A、崔莺莺和张生冲破封建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故事

B、书生柳梦梅与杜丽娘鬼魂相爱,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喜结良缘的爱情故事

C、秦淮名妓李香君与复社党人侯方域的爱情生活和政治斗争

D、书生李益对名妓霍小玉的一见钟情和负心背弃

18.“宝玉挨打”前作者精心铺垫的三件事不包括( D )

A、金钏儿含羞投井之死 B、宝玉见贾雨村时的委琐

C、忠顺王府前来所要琪官 D、宝玉摔“灵通宝玉”

19.舒婷《致橡树》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 C )

A、对比 B、排比 C、象征 D、反讽

20.下列作品不属于曹禺的是( A )

A、《边城》 B、《日出》 C、《原野》 D、《雷雨》

答题指导:

选择题也属于难度较低、覆盖面较广的客观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做题的时候,如果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记得很准确,可以迅速从选项中将准确答案选出,这样可以节约做题时间;如果记得不是很准确,可以采取比较法和排除法进行选择,比较法就是具体比较各个选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看哪个更靠近题目的意思,是题目要考察的知识点,排除法就是先将与题目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选项排除,在剩下的选项中再进行甄别。比较法和排除法不是截然分开的,做题的时候应灵活掌握运用。

三、简答题

1.分析郭沫若《天狗》中“天狗”的象征含义。

答:天狗”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反叛精神的象征,是“开辟洪荒的大我”;借“天狗”自由、无羁、破坏与反叛的形象,发出气吞一切的绝叫,用剥食自己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艺术上想象奇特,句式短促,节奏跳脱,用语粗犷;直捷的呼喊和痛快淋漓的宣泄适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结合诗句展开说明)

2.简要分析徐志摩《再别康桥》音韵特点。

答:音韵非常优美,依依惜别的款款深情和诗歌的韵律节奏丝丝入扣地结合在一起,“音乐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歌每节两韵,节节转韵,“轻轻地”、“悄悄地”这类叠词的使用,奠定了诗歌舒缓轻柔的调子,流露出依恋之中的惆怅伤感情绪。

3.试分析白居易《长恨歌》一诗的艺术特色。

答:(1)首先是叙事、写景与强烈的抒情相结合,在叙事中抒情。(2)其次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即虚实结合的选材特点。(3)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4)语言韵律方面,本篇是律化的乐府歌行,以韵为主,间或以散句相间,既琅琅上口,又气韵生动。(可以从四个方面作答,但要结合课本分别展开分析)

4.简要分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灯光”的象征性。

答:作者写了三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

各点展开详细作答

答题指导:

简答主要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简要分析,需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在答题时也要结合作品举例说明。

四、作文

请以《人定胜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作业
篇三:东汉班固的诗作咏史中咏叹了哪个故事

作业1

一、《诗经》爱情婚姻诗的艺术成就(同学发言可摘选)

爱情婚姻诗是《诗经》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爱情婚姻诗真实地传达了男女之间深挚的感情,再现了周代社会婚姻爱情生活的情况。

②特点鲜明的形象塑造。爱情婚姻诗还通过直接的情感倾诉,塑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少男少女形象,少女的天真烂漫、窈窕妩媚、庄重矜持,少男的孔武有力、倜傥潇洒甚至嬉皮笑脸,都栩栩如生。

③深含意蕴的景物描写。《诗经》爱情婚姻诗的景物描写也颇具特色,其中多有兴寄,如《蒹葭》用凄清的秋景衬托求而不得的惆怅感伤,《桃夭》用绚烂的桃花暗示婚礼的热烈气氛和新嫁娘如花的美丽。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情景交融的抒情诗,含有婉转不尽的情蕴,对后世影响极大。

④生动活泼的语言。爱情婚姻诗多是民歌,其语言风格也非常生动活泼,如《郑风;溱洧》写男女间的调笑,《搴裳》写女子对男子的戏謔,都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民歌风味。

二、《诗经》爱情诗是怎样运用比兴手法的

《诗经》中那优美的文辞、淳厚的情感,滋润、涵养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艺术与人文精神。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篇为后人所传颂,如《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少了后世诗作中的做作与浮艳,难怪乎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诗经》中对美好爱情的歌颂向往,对始乱终弃的批判,如“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这首诗是弃妇自述不幸的诗作,诗中首先以甜蜜的语气叙述了他们的相恋、嫁娶以及初婚的美好生活,然后又以悲凉的语气,叙述了年华的逝褪以及丈夫的变心和丈夫对她的粗暴相向,一种含辛茹苦、人生不幸的感叹以及对青春少年甜美生活的不尽留恋,弥漫在了诗的词句中——而古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妇女生活的不幸,亦由此可见一斑。

作业2论述题

一、《离骚》的前半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如君王的疏远、小人的嫉恨、同道的背弃等,请在诗歌的前半部分中找出三个反映诗人遭遇的句子,抄写下来,并说明其含义。 原文 含义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

2、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急匆匆,我为王朝的复兴前后奔波,希望跟上前代明王的脚印。君主啊,你不能体察我的一片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雷霆。

3、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想过去,你与我披肝沥胆,定下约言,可后来,你却另作打算,不记前情。我和你分别并不感到难堪,伤心的是你胸无定见、反复无常!

诗人屈原对自己坚持理想将会带来的后果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他仍然选择了誓死坚持。屈原对悲剧命运义无反顾地自觉承担使得诗中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悲壮之美。请在作品中找出三个表现诗人誓死坚持理想的句子,抄写下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 译文

1、

2、

3、

二、诗人在长诗《离骚》中构筑的往古世界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借历代兴亡为统治者树立榜样、提供鉴戒,另一方面通过借历史上君臣遇合的佳话来鼓舞自已。请先在诗中找出三个表现君主失国亡身的句子,抄写下来,并对其史实进行说明。

原文 所写史实

1、东汉班固的诗作咏史中咏叹了哪个故事。

2、

3、

其次,请在诗中找出三个描写君臣遇合的句子,并介绍其所写故事。

原文 所写故事

1、

2、

3、

三、《离骚》是一首充满了奇幻色彩的长诗,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州话传说来结撰情节。 原文 神话传说的说明东汉班固的诗作咏史中咏叹了哪个故事。

1、 朝发车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2、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3、 吾令羲和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4、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5、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 之佚女。

6、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四、《离骚》是一首绚丽多彩的长诗,诗人既寓情于草本,又托意于男女,构筑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请先说明香花美草在诗中所具有的至少三种象征意义,并分别举例说明。

其次,请在诗中找出三个“托意于男女”的句子,并说明其象征意义。

原文 象征意义

1、

2、

3、

《离骚“香草美人”式的寓意手法取范于〈诗经〉的比兴手法,请在〈诗经〉中选取一首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作品抄录于下,并进一步分析〈离骚〉的“香草美人”手法和〈诗经〉的比兴手法有何不同,〈诗经〉作品原文:

《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有什么新的发展?

屈原在《离骚》中采用的“美人香草”式的寓意手法已远远超过了《诗经》中的所谓“比兴之义”。《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比喻和联想,而屈原的作品却有了极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它开始把物与我,情与景糅合和交融起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以彼物比此物,或触物以起兴,而是把物的某些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和理想结合起来,通过联想和想象水乳交溶为一体,寓情于物,见物知人,构成一种象征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张力。在长诗《离骚》中,诗人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美学内涵,来美化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从而也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奇丽,光彩照人了。

作业3

陶渊明对盛唐田园诗的影响。

答:陶渊明高于盛唐诸位诗人的地方就在于,他经历了一次出走(仕)与回归,出走(仕)使他对官场的污浊喧嚣,真正有透彻的认识。事实上古代很多文人都曾经有过这种认识,而陶渊明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有毅然决然弃官归隐的勇气。而且他的回归田园,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田园,他和农民一起劳动,一起喝酒,过着一种真正的躬耕陇亩,自食其力的普通农民的生活。当然,陶渊明与普通的农民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他并不是简单地回到田园,可以说陶渊明的回归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回到了原来。

而盛唐田园诗人虽然对官场的黑暗污浊也有许多不满,在失意落拓时也会有归隐的想法,但是他们并不能真正抛弃仕途,回到田园。如王维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而孟浩然虽然一直没有出仕,但却也一直念念不忘出仕。像"粤余任推迁 ,三十犹未遇。……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样的句子,都表明孟浩然身在田园,心在廊庙。而且他们虽然居住在乡村,过得却不是农民的生活。陶渊明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王维却说"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而王维却是"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我们可以说王孟等一直在观望田园,在远远看着农家的劳动和生活,而他们自己并没有真正融入其中。这是王孟和陶渊明精神实质上的差距。

但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表现方法和艺术风格对盛唐田园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盛唐田园诗主要描写优美清雅的田园风光、古朴温馨的田园生活、古朴真淳的人际关系;表现手法上大多以白描为主,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也清新自然;总体风格淡雅悠远、神韵天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受了陶渊明的影响。

作业4

一、 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班固 的《咏史》,这首诗所咏赞的是缇萦救父的故事。

2、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最著名的当推 刘桢 的《 赠从弟》三首,其二“亭亭山上松”更具代表性。

3、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名作《送元二使安西 》后来被谱成名曲《阳关三叠》,广为传唱。

4、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他的两首咏梅词:《暗香》 (旧时月色)和《 疏影 》(苔枝缀玉)。

5、西晋诗人 左思 的《咏史八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咏史诗的代表,其中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反映了在门阀世族社会里出身低微的士人怀才不遇的痛苦和愤懑。

6、“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历来被认为是写景的佳句,这是宋代词人 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句子。

7、唐代诗人 骆宾王 的 《在狱咏蝉》借赞美蝉的孤高贞洁,抒发了自己身世之感和坚持操守的决心。

8、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咏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诗曰:“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9、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 刘禹锡 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浑化无迹,没有斧凿的痕迹。

10、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 八阵图 》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也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2、南宋咏史怀古词有什么特征?试以辛疾弃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答:(1)内容上不以抒写离愁别恨为主,而是在词里抒写对入侵的外敌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中原的渴望,并以此来共勉。(2)风格上摆脱了婉约缠绵的送别词风,表现为激昂、豪放、悲壮。(3)风格慷慨悲壮。代表作:《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

3、 分析杜甫的咏物诗《房兵曹胡马》。

答:这首《房兵曹胡马》诗属于杜甫早期的创作,它俊朗洒落的风神固然和杜诗后期所表现出的深沉苍茫气象不同,但仍不失为一首精彩之作。诗人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对骁勇善战、义干青云的胡马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圆,使读者不仅欣赏到胡马的俊健的体形,更为它所呈现出的精神感奋不已。一、二句写其骨相不凡,三、四句写其体态雄奇,五、六句写其气概品质,七、八句总揽全篇,揭示主旨。而重点在于胡马的"不凡",以此为主脉,描刻形容,不即不离。同时,句句写马,而又处处关人,以健马喻猛士,豪迈之情溢于言表。恰好说明杜诗咏物"遗形取貌"的特点。

3、结合作品,分析苏轼和周邦彦咏物词的异同。

答:苏轼的咏物词大多直抒胸臆,自然明白,在诗文写作上,注重主张气的流贯,但这样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即平白直露,缺乏含蓄蕴籍之美。周邦彦作品安排巧 ,采取的布局结构也不同于以往任何词人,其情感表达隐微曲折,缠绵连复,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巧妙运用了前人的想象,把别样的伤心情怀融入其中,饱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由花及人,离愁别恨,回环往复,情不能己,全文笔致空灵,体物细微,一气贯通,是不可多得得咏物佳作,周邦彦的《元丑o 蔷薇凋谢作》此词题面为咏落花,

实则全篇落到一个"惜"字。起初一个"怅"字,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章法回环曲折,起落无端。周词章法回环往复,绵密婉转,羁旅行愁之意,吞吐而不能放纵。

2、试以王维和李白的咏史怀古诗为例,分析盛唐咏史诗对"诗言志"的传统继承。

答: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更重要的是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而盛唐是封建社会大繁荣的时期,士人心中对功名的热望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十分强烈,他们往往通过咏史表现对自我价值的无比自信的肯定。王维的《西施咏》借对西施美貌的赞颂,透露出对自身才能价值的肯定,并寄托着有朝一日为君王所赏识的愿望;《夷门歌》也是通过对侯嬴任侠行为的礼赞,寓托着作者渴望有人赏识的心理和和建功成名的热望。李白《古风》其十五"燕昭延郭隗"写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纳贤士之史事,借以抒发自已满腹高志,却无人赏识的愁闷;《古风》其十"齐有倜傥生",表达诗人对鲁仲连的仰慕和他意欲追步古人的超迈情怀。

故事以饥饿艺术家被草草埋葬而告终,而阅读后纷乱的思绪却难以梳理,伴随阅读的困惑始终萦绕于心难以释怀。卡夫卡通过这篇小说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虽然可以活下去,但我无法生存。”如果卡夫卡这句话能够成为我们理解其作品的钥匙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说,饥饿艺术家的生存困境就是我们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而这困境源自于人与社会的矛盾,高雅与庸俗的矛盾,精神与物质的矛盾。

首先,我们每个人既是有着自我意识的个体,同时又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的流行时尚,无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维。当社会以“票子,房子,车子”作为成功象征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物质利益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像饥饿艺术家那样在名利面前保持自我,坚守信念,宁可饿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人,不是也沦落到马戏团与兽类为伍吗?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像饥饿艺术家的观众一样表面上对“高洁”顶礼膜拜,而内心里谁会真正视“名利如浮云”呢?谁会去学宁可饿死也“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齐呢?作为追求高雅艺术有坚定信念的饥饿艺术家既“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也无人相信他的艺术,又不愿与现实和解,这样的人怎能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呢?

其次,饥饿艺术家和黑豹分别象征高雅与庸俗。高雅的艺术家冷冷清清,饥饿而死;庸俗的黑豹却观者如堵,它享受着美食,生机勃勃。这就是现实。古人说:阳春白雪,和者寡。高雅的艺术是不为大众所接受的;高雅的艺术不属于生活,它就是艺术本身。不然古时的俞伯牙为什么会因为其知音钟子期之死而终身不复抚琴呢?饥饿艺术家向大众表演艺术并企求观众认可,这无异于对牛弹琴,本身就有失高雅;既然没有知音何必要屈身马戏团混同于庸俗呢?迂腐的艺术家即使不学俞伯牙,也可以学学当今的易中天啊,“学术的观点,大众的口胃,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不是一样能功成名就名利双收么?不知变通的艺术家根本不知道现实是失节是小,饿死是大啊!只要活着,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何愁“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呢?

再次,饥饿艺术家追求纯精神而不食不合自己胃口的食物,某种意义上有把精神与物质相对立的倾向,这只能为极少数道德高尚的人所效法而难能为大众所接受。人在生活中需要有某种精神支撑,诚如卡夫卡所说:“倘若心中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但离开了物质基础人也同样不能生存。饥饿艺术家临死仍然坚守其信念,但眼睛里流露的不再是骄傲说明,他已预言未来物质会战胜精神。令人困惑的是,物质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过度的物质占有又会使人堕落,使人迷失自我;人们虽然崇尚高贵的精神,但无法放弃宝贵的生命,因为生命对

东汉班固的诗作咏史中咏叹了哪个故事

http://m.myl5520.com/jiaoanxiazai/99640.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中考语文汉语知识攻略

汉语知识

【《蝴蝶效应》】《蝴蝶 张毅》阅读和答案

汉语知识

古典诗歌分类_古典诗歌的鉴赏

汉语知识

[汉语我的说法]《汉语,我为你忧心》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汉语知识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_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汉语知识

不闻不问的意思_不问不闻的成语故事

汉语知识

鱼骨迟子建阅读题答案|迟子建《我说我》阅读题附答案

汉语知识

汉语是一门缺陷语言|《汉语是人民的游戏》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汉语知识

【途途是道】途途是道的成语故事

汉语知识

【1号新欢总裁情意绵绵】情意绵绵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汉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