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各省居民消费指数

2020-02-29   来源:其他范文

2015中国统计年鉴目录
篇一:2015年中国各省居民消费指数

《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英文赠电子版)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三十多年和其他重要历史年份的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

二、《中国统计年鉴2011》正文内容分为24个篇章,即:1.综合; 2.国民经济核算; 3.人口;

4.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 5.固定资产投资; 6.对外经济贸易;7.能源; 8.财政; 9.价格指数; 10.人民生活; 11.城市概况; 12.资源和环境;13.农业; 14.工业; 15.建筑业; 16.运输和邮电; 17.批发和零售业; 18.住宿、餐饮业和旅游业;19.金融业; 20.教育和科技; 21.文化、体育和卫生;

22.社会服务及其他; 23.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24.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同时附录两个篇章: 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我国经济社会统计指标同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为方便读者使用,各篇章前设有《简要说明》,对本篇章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予以简要概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中国统计年鉴2011》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除行政区划、国土面积和森林资源外,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原则,香港、澳门与内地是相对独立的统计区域,依据各自不同的统计制度和法律规定,独立进行统计工作。本年鉴中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资料分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提供,国家统计局进行编辑。

四、《中国统计年鉴2011》所涉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具体划分为:东部10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6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12省(区、市)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3省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五、与2010年版《中国统计年鉴》相比较,本年鉴内容和篇章结构上主要做了如下修订:根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对有关统计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将对外经济贸易篇提前至固定资产投资篇之后;根据标准行业分类,将国内贸易篇和旅游篇合并调整为批发和零售业篇、住宿餐饮业和旅游篇;将其他社会活动篇的名称修订为社会服务及其他篇。

六、《中国统计年鉴2011》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

七、《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做机械调整。

八、符号使用说明:年鉴各表中的“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表示其中的主要项;“*”或“①”表示本表下有注解。香港及澳门部分的符号使用方法具体见其篇章说明。

《中国统计年鉴2011》目录:

一、综 合

简要说明

1-1 全国行政区划(2010年底)

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1-5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

1-6 按区域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10年)

1-7 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1-8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

1-9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和人口(2010年)

1-10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1-11 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二、国民经济核算

简要说明

2-1 国内生产总值

2-2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2-3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2-4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2-5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2-6 第三产业增加值

2-7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2-8 第三产业不变价增加值

2-9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

2-10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

2-11 分行业增加值

2-12 三次产业贡献率

2-13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2-14 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

2-15 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

2-16 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2010年)

2-17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2-18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2-19 居民消费支出

2-20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2-21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

2-22 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2010年) 2-23 各地区最终消费支出及构成(2010年)

2-24 居民消费水平

2-25 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2010年)

2-26 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

2-27 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最终使用部分)

2-28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2007年)

2-29 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2007年)

2-30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04年)

2-31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05年)

2-32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06年)

2-33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07年)

2-34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08年)

2-35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2008年)

2-36 国际收支平衡表(2010年)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人 口

简要说明

3-1 人口数及构成2015年中国各省居民消费指数。

3-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3-3 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

3-4 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0年)

3-5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3-6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3-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10年)

3-8 各地区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2010年)

3-9 各地区分性别、户口登记状况的人口

3-10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10年)

3-11 各地区按性别和婚姻状况分的人口(2010年)

3-12 各地区按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2010年)

3-13 各地区按性别分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2010年)

3-14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010年)

3-15 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8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四、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

简要说明

4-1 就业基本情况

4-2 按城乡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

4-3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

4-4 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2010年底)

4-5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2010年底)

4-6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年底数)

4-7 各地区按行业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2010年底)

4-8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2010年底)

4-9 各地区私营企业就业人数(2010年底)

4-10 各地区个体就业人数(2010年底)

4-11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指数

4-12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指数

4-13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4-14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

4-15 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0年)

4-16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4-17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0年)

4-18 各地区职业介绍工作情况(2010年)

4-19 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五、固定资产投资

简要说明

5-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2 按城乡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3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

5-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和按构成分固定资产投资 5-5 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5-6 各地区全社会住宅投资

5-7 各地区按主要行业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8 各地区全社会建设总规模

5-9 各地区全社会施工、竣工房屋面积和价值

5-10 城镇投资资金来源和按隶属关系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11 按构成和建设性质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12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总规模

5-13 按行业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总规模(2010年)

5-14 按行业、隶属关系和注册类型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 5-15 城镇各行业投资资金来源和新增固定资产(2010年) 5-16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17 各地区按项目规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18 各地区城镇能源工业投资

5-19 各地区城镇施工、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和价值

5-20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新增固定资产

5-21 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投产项目个数

5-22 城镇新增固定资产及交付使用率

5-23 按行业分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投产项目个数(2010年) 5-24 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5-25 全社会主要产品建设规模(2010年)

5-26 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房

5-27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主要指标

5-28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个数

5-29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数

5-30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土地开发及购置

5-31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投资总规模及完成投资(2010年) 5-32 按用途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投资完成额

5-33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资金来源

5-34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

5-35 按用途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新开工房屋面积

5-36 商品房销售情况

5-37 按用途分商品房销售面积

5-38 按用途分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5-39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资产负债

5-40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经营情况

5-41 按规模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完成投资(2010年) 5-42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成套住宅竣工与销售情况 5-43 35个大中城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0年)

5-44 本年新开工大型项目基本情况(2010年)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六、对外经济贸易

简要说明

6-1 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情况

6-2 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

6-3 货物进出口总额

6-4 历年出口货物分类金额

6-5 历年进口货物分类金额

6-6 进出口货物分类金额

6-7 我国同各国(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

6-8 出口主要货物数量和金额

6-9 进口主要货物数量和金额

2015年中国各省居民消费指数。

6-10 各地区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

6-11 各地区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 6-12 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进出口总额

6-13 利用外资概况

6-14 按国别(地区)分实际外商投资额

6-15 按方式分外商投资额

6-16 按行业分外商直接投资(2010年)

6-17 按行业分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情况(2010年) 6-18 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情况

6-19 按主要国别(地区)分对外直接投资

6-20 按行业分对外直接投资

6-21 对外经济合作

6-22 按国别(地区)分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七、能 源

简要说明

7-1 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

7-2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7-3 综合能源平衡表

7-4 石油平衡表

7-5 煤炭平衡表

7-6 电力平衡表

7-7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7-8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7-9 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2008年)

7-10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7-11 平均每天能源消费量2015年中国各省居民消费指数。

7-12 生活能源消费量

7-13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

7-14 各地区电力消费量

7-15 各地区能源消耗指标(2010年)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八、财 政

简要说明

8-1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

27年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低估10倍
篇二:2015年中国各省居民消费指数

27年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低估10倍

【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柯志雄】 像一个贪玩的小孩,万晓西执着地摆弄着眼前的这只“黑匣子”。

与孩童喜欢摆弄的咸蛋超人或索尼PSP不同的是,让这位出生于1973年的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着迷的“黑匣子”名字叫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为此,他在今年7月6日撰写的报告名字长达45个字:《27年间中国城市CPI被低估10倍,年均低估9.5个百分点左右——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真实通货膨胀率的粗略测算》。

貌似准备吓唬人的一份公开讨论稿,开头引用的却是崔健的一首摇滚曲《不是我不明白》——“过去的光阴流逝我记不清年代/过去我不知世界有很多奇怪/我曾经以为简单的事情现在全不明白。”万晓西执意留下这段歌词,他相信两者的“味儿”是相似的。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喜欢把玩CPI。而过去的数年间,就至少有几十位各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在质疑:对比早已成为中国写照的“这世界变化快”,国家统计局披露的CPI数据让他们“不明白”。

“你相信吗?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美国的CPI是4.2%,欧元区为2.4%,英国的是2.2%,中国的只有1.4%。反正我不相信中国的这个数据。”对着今年5月的CPI数据,金融实证分析专家郑友林在博客上如是写道。

3000名“便衣” 与“黑匣子”

东川肉菜市场,万松园市场,好又多、百佳、家乐福超市——从广州到全国,每天发生在这些嘈杂消费场所内的讨价还价,组成了消费者无比真实的日常生活。 在国家统计局各省的调查总队看来,这些地点是形成CPI的基地——它们是采集商品价格的物价调查点,在统计系统内部各有编号,规矩的罗列在一份名叫“V309”的表格上。

每天在一般消费者“砍价”时,统计系统的“便衣”——近3000名专职物价调查员——正在按照“定人、定点、定时和直接调查”的原则,到不同类型、不

同规模的农贸市场和商店现场采集价格资料,根据“V309”表格“踩点”。 对于上述调查人员来说,酱油不叫酱油,叫“1101090002”,止泻药不叫止泻药,叫“1105010305”。约束他们的规范是《流通和消费价格统计调查方案》,其中CPI目录包含的统一编号,使得各地的统计人员即时面对要调查的八大类、共263个基本分类、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时,仍然能够畅通地“对话”。 每个月这个庞大的“统计机器”无声地“转动”着——调查出来的价格变化,反映在分别代表月报和年报的“V304”和“V401”的表格上。每个月3号和6号之前,各地的月报都会集中到城调总队。

因此,面对类似于万晓西这样的质疑,统计系统人士觉得颇为郁闷。在他们看来,这个“统计机器”清晰的一塌糊涂——甚至包括各种商品的权重——而这个约700种商品和服务的权重主要是根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模式、消费习惯,参照抽样调查原理选中的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数据,且CPI权重每年都做一些小调整,每五年做一次大调整。

但被诟病已久的正是权重,也正是看不清的权重使得CPI统计系统最终被外界看成了一个“黑匣子”——一位经济学家说:“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一百个中国经济学家有一百个CPI各商品服务权重。”

“由于国家统计局不对外公布CPI的分类权重并不断调整权重,一两年数字与感觉的确是难于检验难辨真伪。”万晓西说。这使得经济学家在无奈中扮演“黑客”——根据其他经济指标与政策动向判断权重。最近的一位“黑客”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他在今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笔者估算当前CPI中各大类价格指数的权重分别为:食品34%,烟酒及用品5%„„”。 但这样一来,论战中反对国家统计局数据的一方总是无力,上述经济学家说:“只要不打开‘黑匣子’,我说是猫,国家统计局说是狗,谁也没办法。” 万晓西的“放大镜”

万晓西相信,自己找到了证明CPI被低估以及测算低估程度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放大镜”——一两年CPI的统计误差总是细小和难于识别,但是累计几十年则会形成一眼即可识别的巨大偏差。

“如2005年CPI上涨1.8%,则代表2005年的101.8元收入与2004年100元收入具有同样的消费能力。因此假如中国CPI数值是准确的,那么根据CPI指数,1978年的收入就能够换算为2005年的收入,并且消费能力是大体相同的。”万晓西以此倒推的思路,开始了自己的定性分析部分。

1978年的职工年平均工资615元、月平均工资51.25元,乘以2004年城市居民消费定基指数495.2,除以作为基数的1978年的100,再考虑进2005年城市居民价格上涨的1.6%,1978年的职工工资被换算成2005年的257.87元,而51.25

元“在当时是能够过上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257.87元现在“大约只够交煤气水电管理费的。”

1978年的几十元究竟意味着什么,时年5岁的万晓西无从记忆。借用《北京志物价志》,《上海价格志》,《广州市志物价志》,他开始了进一步的直接测算——他的初步统计表明2005年食品类价格大约平均是1978年的10倍左右,除了家用电器类价格上升幅度较小外,其他商品的价格大都在1978年的10倍以上,其中医疗、教育、住宅更是涨幅惊人,达到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涨幅。2015年中国各省居民消费指数。

“我们通过直接对比商品价格大体可以判断,以1978年CPI的权重计算,27年间中国城市CPI上升15倍左右,低估3倍左右。”万晓西又考虑进结构性变化因素——国家将原来承担的医疗、教育、住宅以及养老均主要转由居民个人来承担,并进行相应的权重调整,“则27年间中国城市CPI再上升3-4倍,上升50倍左右的估算是不为过的,按此中国城市CPI实际年均环比上升15.62%,低估9.5个百分点左右。”

万晓西认为商品最小单位的价格变化也表明中国27年间CPI的增长

——“1978年之时,商品单位标价都会精确到分,如2分钱可以买一个馒头;目前多数精确到角,很多到元,一分钱不是钱,一元钱才是钱。这一变化也表明中国CPI27年间至少增长10倍-20倍”。

CPI多米诺骨牌

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制度变迁因素是CPI被低估的重要因素——如国家进行医疗、教育、住宅以及养老等改革。而封锁在“黑匣子”内的CPI权重,使得任何该方向上的探讨“有去无回”。

6月12日,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表示,15年前居住在CPI中的权重还不到5%,2000年提高到9.7%,目前已经占到了13.2%。国际上居住在CPI统计中的权重通常超过25%,我国有望在五年内上升至20%。

即使如此,万晓西认为权重的调整仍过于缓慢迟钝,“很有可能的是当国家统计局5年后把居住在CPI的比例提高到20%后,而住房价格开始下跌,导致CPI进一步被低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重要商品的价格调整往往是突然大幅度的,事后第二年乃至第N年的缓慢调整只能导致系统性低估,简单估算这种因素造成27年间CPI大约被低估3-4倍。”

而在哈继铭看来,如果房租权重按30%而不是目前的13%重新估算CPI,实际数据应该比官方公布的数据高出0.5至1个百分点。

被低估的CPI只是质疑者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但这是关键的一块——CPI是几乎所有国民经济问题的核心,政府制订货币财政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要参照它的变动趋势,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生产率等重要指标要用它作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基准。基于此,各种流派的经济学家根据自己的认知体系推倒了

一系列其他骨牌——通货膨胀压力、利率的高低、真实GDP、实际收入水平甚至如何评估资产价格„„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指出,如果存款利率不动,单边提高贷款利率,结果不知道是解决的问题多,还是引起的问题多——过低的存款利率,导致百姓强烈的储蓄愿望转化为对包括房地产及其他资产的需求,继而推动资产价格——CPI与资产价格虚高是密切关联的。

郑友林则认为,当CPI数据被人为压缩之后,“真实利率”也被扭曲了,名义利率的调整也失去了依据——“‘科学的’官方统计数据告诉大家,目前CPI只有1%,那么,按照这种逻辑,名义利率提高到3%就够了。而„„根据国际惯例,当CPI在2%以下时,中国根本不需要加息。”

但顺着CPI推倒不同多米诺骨牌的学者们,在一个观点上是相同的:数据偏差可能误导政策——尽管他们可能在倾向的政策取向上存在差异。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大用说,“是否通胀,我既不是反派观点,也不是正派观点„„感觉有些反映实际通胀的数据已经游离出我们的统计范畴。”

而在一些有心人看来,甚至央行都在“抱怨”CPI。

央行在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受价格控制和价格统计方法本身局限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CPI 还不能完全反映真实通货膨胀程度。” 不过,央行说“这些仅是通货膨胀计量方面的变化„„对于通货膨胀程度和价格走势的判断,需要关注多项指标并进行综合。”

(责任编辑:铭心)

全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根据( )计算得到的。 A.各省(区、市)居
篇三:2015年中国各省居民消费指数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2015年中国各省居民消费指数

http://m.myl5520.com/fanwendaquan/101767.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归庄]归庄《严祺先文集序》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其他范文

气候拼音|《气候灾难,世界正在承受》阅读答案

其他范文

[依依往事非旧]依依往事牵动我心作文

其他范文

身边的榜样作文500字|我身边的榜样五年级作文500字

其他范文

中国最美乡村婺源_最美乡村后岸作文700字

其他范文

形容声音很好听的句子|非常很好听的句子

其他范文

【海底世界课文】《海底世界》课文第二课时教后记

其他范文

[好听的句子唯美短句]好听的句子

其他范文

【宁财神作品】宁财神的故事

其他范文

[与时俱进]与妈妈为友作文

其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