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2020-06-10   来源:寓言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观后感
篇一: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一) 一个寓言

对于周蒙和李然来说,青春显得足够璀璨。那种与爱人一起吃方面都会笑到不行的瞬间,那种写在白衬衫和纯净水里的笑容,那种留在暗房恍惚的灯光下的初吻,那种放大一张多大都觉得不够大的相片的冲动,那种脚踏车上依偎的浪漫,只长存在青春苍白的浅影中。最初无限的甜蜜预示着最终无法长相厮守的结局,一旦人们开始沉醉如诗如画的浪漫里,爱情也将开始走向动荡,迎来风雨。很多年长的人都把这看作是一个诅咒,早早用尽的浪漫和甜蜜,终究是要还债的,不是天妒红颜,就是离奇分手。我始终相信公平,世上本没有一顺百顺,哪怕再完美的爱情。

屡试不爽的结论直到经历了风花雪月、生离死别的跌宕后才揭示,最后,心智已成熟的李然感悟:有许多许多话,我们说的时候根本不曾想到我们不会做到。大跨度的变故和突如其来的不幸,可以催生一个人突飞猛进地成长,而安逸的生活和幸福中,必定潜藏了巨大危机。那个无忧无虑的小蒙蒙和那个以为自己真的可以被托付的李然小爸爸,在经历了层层激烈动荡后,无奈地与青春话别。 如果你认为这是伤痛,我却更觉得它像是一个寓言,一个关于成长的寓言。

(二)两份感动

相信每个人开始都是讨厌杜晓彬的,她打破了李然和周蒙之间甜蜜的梦,从她呆在屋里写检查第一眼见到门外徘徊的李然时,这个在外人眼里高傲而另类的女子就被彻底征服了,当不可一世的冷艳遇到满不在乎的随性时,就像雪一样被融化掉,不由我想起了一个长者说过的话,要征服一个女子,一根经是行不通的。

可以说,杜晓彬把一见钟情演绎到了极致。为了爱,她固执,坚持,无所不为,那份常人难以理解的锲而不舍坚忍不拔让人慢慢理解和接受,毫无疑问,杜晓彬的青春是最激动人心,最让人过目难忘,最不可预知,也是最具诱惑力的,当我们用这些强烈的形容词来描述她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些背后的代价很大,用昂贵的青春来博得一份爱,需要一份勇气,更需要天生极端的个性。张歆艺很好的把握住了杜晓彬的心理与个性,把这个惊艳的女子诠释得让人心动,如果你要说她的美有一些不真实,那只是因为这份美实在太耀眼。

如果说杜晓彬的出现是个转折,那么她自己也在转折的人生轨迹中改变。我们可以肯定的判断那个开始堕落的少女绝不是为了几千块钱,综合当时的背景以及她的性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对抗现代教育的一种极端表现。因情所动,被爱征服,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最终在一点点磨灭她不合群的棱角,变得敏锐和充满女人味。当那个不怀好意的出版商提出的猥琐条件时,她断然拒绝,宁可与其同归于尽,也不愿背叛爱,你可以把这看作是艺术家的行为,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爱的升华。

戴妍和葛俊之间的爱是另一份感动,尽管他们面前的世界是那样的肮脏,猥琐,目不可憎,不值一提,尽管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无奈而又无力,但他们始终昂扬和美丽,始终保留着青春最美好的本质。有一个镜头很感人,导演在这里的处理显示了他对生命的尊重。戴葛两人到北京成了北漂之后,葛俊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地铁站门口唱歌,戴妍送完周蒙之后看到了葛俊在卖唱。她没有任何言语,只是走过去,抱着葛俊,和他一起唱。北京的寒冷深入骨髓,路人的冷漠痛彻心肺,可他们很温暖,很幸福,很满足。然而,葛俊最后却死了。葛俊的死其实象征着理想主义爱情的毁灭,在这混乱的年代,再崇高的理想也会被残酷的社会一

点点吞噬,有人说葛俊的死是多余的,我却觉得,这本身就是对“无可安放”的一种诠释。他不能用他的青春来擦拭这个世界的灰暗的,他不会屈服也无法逃脱,所以他无路可走。

(三)三类小角色

周离和曹芳,宗禹和王慧,他们的生活预示着青春的走向,逐渐平淡的直到接近平庸,未知的世界里有幸福的机会,也有继续不堪的可能,无论怎样,青春都不会停步。更重要的是,青春也不会被遗忘。

王勃这样的男人虽然不招我的喜欢,但是我还是理解他对爱的执着,不管那个孩子是不是他的,但是,像王勃这样BT的人物,遇到了比他更BT的杜晓彬,只能自认倒霉,显然,他征服得了诗歌,却无法征服这个比他更会运用文字的女人。其实,我觉得王勃虽然是个诗人,却一点都没有诗人该具备的情商,他不懂情趣,总是在女人需要安慰和简单的时候,凑上几句不合适宜的诗句,原本想显示自己的才气,没想到这却成为女人排斥的理由,一个不懂情趣的男人即使再有才,再有财,都不会得到女人长久的爱慕。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把陈道明这个周蒙的父亲说成是小角色,其实有些说不过去,毕竟贵为编导和主角的陈,在这部戏中显示了他一贯的魅力,尽管戏份不如江一燕、佟大为这样的后起之秀多,但他的每次出镜,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依然是那个陈道明,阴阳顿挫的语调,简约的语言,男人味十足的形象以及睿智的头脑,每一处都显示了其让女人无法抗拒的魅力,陈道明在剧中的角色、演绎及旁白之于这部剧集犹如王志文之于《永不瞑目》。不可或缺、点睛之笔。

剧中最让人震撼的还是陈道明所扮演的女主角的父亲在去世之后给女儿留下的话,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当女主角得知父亲去世以后,陷入了深深的悲伤,她看到父亲给她的信:“最让爸爸伤心的莫过于想到我走之后,你整日泪流满面的样子,或许做爸爸的太过不尽人情,但是,悲伤要适可而止,过度的悲伤会对身体不好,你千万不要让爸爸失望。”当她教书被学校开除的时候,她想起父亲的话:“当你感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时候,不要灰心,不是你一个人有这样的遭遇,要学会坚强的去面对、应对这一切。”当她独自在山村小学教书倍感孤独的时候,她又想起父亲的话:“我不在你身边了,有时侯难免会感到孤独。孤独是你的敌人,但也是你的良师益友。我希望你能够学会享受孤独。”

可以说,父亲的话犹如锦囊妙计一样支撑着蒙蒙的信仰,简短的话语中透露着深深的亲情,更深深的透露着人生哲理。之所以把陈列为小角色,是因为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成长,关于生命,每一部类似的戏中都必须有一个长辈的角色,他们扮演着子女成长中的“敌人”,长大后怀念和感激的对象,这样长辈的角色是一种很好的衬托,衬托着成长,衬托着青春的华彩。但是,青春大戏主角还是“李然们”,无论你演的多么出众,但衬托终究只是衬托,如果长辈成为青春里的主角,那么,可想而之这样的戏会多么糟糕和偏题。

唯有动心,才会伤心(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
篇二: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唯有动心,才会伤心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之周蒙

本以为是部消磨的时光情节简单的青春偶像剧,本以为不会再被青葱岁月里的感情纠葛所感动,本以为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温暖甜蜜,然而出乎意料,看完后心情沉重。

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和大多数相似的故事一样,开始总是美好的。宁静美丽的江南小城里孕育过无数类似的浪漫爱情。周蒙如水般清澈,百合般清新,轻柔缓慢,这样的女孩像是邻家情窦初开的少女,像是身边熟知的一个朋友,像是花季雨季时教室里的一个同学??她不惊艳但很亲切。象所有的父亲们一样,周爸爸像个警惕的战士一样无微不至的保护着他的小女儿,严厉慈祥。爱让这个单亲家庭充满简单的幸福。简单的幸福似乎可以在如水的岁月里无限延长??

和李然相识的过程像是一见钟情。尽管有严父的约束,有偶尔的误

解,但丝毫不能阻挡感情的生根蔓延。刘漪像是打破如平静湖面的小石子,石子沉了,涟漪散了,一切又平静下去了。当李然骑着自行车,载着周蒙在校园里行走时,甜蜜的微笑在彼此脸上绽放,此时的故事是一个爱情童话。

涟漪消散只是前奏,杜晓斌的出现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情节铺展,个性犀利的杜晓彬,病情日渐恶化周爸爸拉开了又一场序幕。周蒙柔弱而美好,在这粗糙的尘世中,离开了亲人朋友的她几乎不能保护自己。当李然去西藏工作,周爸爸去北京做手术时,她原本温馨幸福的生活突然静静地只剩下了呼吸。 爱会输给距离么,年轻时的你可曾思考过同样的问题?曾经说过不会让周蒙失恋的李然,曾经答应过周爸爸要照顾好周蒙的李然,如何面对同来西藏的已深深爱上自己的杜晓彬?不顾一切的付出总能换来哪怕一丝的感动吧,李然深爱着周蒙,当他察觉到对于做出的承诺几乎无法完成,越来越信不过自己时,迅速辞职从西藏回来了。周蒙阴沉的天空中似乎又透出一点阳光,然而这缕阳光稍纵即逝,当得知杜晓斌怀孕时,他觉得“应当”回去承担这份责任。“李然,我等你回来,我跟你去云南”, 不知所措的周蒙在深夜的小巷奔跑,却追赶不上无法回头的李然。后来李然和杜晓彬结婚了,后来周爸爸去世了,同时失去了生命中最爱的两个人,周蒙的天空,暗的看不到路。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独坐家中,来电话时,她仍习惯的喊“爸爸,快接电话,爸爸”,沉默间才发现爸爸已经永远离开了。

江城留下的痛苦回忆加之工作的失意让她不知所措。去北京吧,至少那里有好友,有哥哥。然而和李然偶然的一次擦肩而过让稍微平静的心绪再次掀起波澜,“可 是北京有李然,所以我走的每一步都提心吊胆的。但是我今天又往那走了,我还是想看到他,想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样子??”

离开了北京的周蒙无助的象随风飘零的树叶。偶然间她来到了一个山村,偶然的选择了留下当老师。生活就在许多个偶然中继续下去。起初,她并不适应这里的生 活,“亲爱的爸爸,我以前不是没有离开过你,但你始终没有离开过我,现在我看着窗外,才知道是谁为我挡住了那黑夜。”月色中她仍会想到一个人,“李然,以 前学校会按时熄灯,而现在我自己也要熄灯。以前,熄灯之后我会想你,现在你还会想我吗?”

迷茫时,爸爸的鼓励萦绕耳边,“蒙蒙,爸爸不在的日子里,恐怕你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了,从你出生到现在,虽然我们家也遇到了不少变故,但你毕竟都有我这个 老爸在身边,而这次该是你正式的独自面对生活。孤独是你的敌人,可也是你的良师益友,全看你的态度。爸爸不苛求你有多么坚强,你毕竟是女孩子,爸爸只希望 你学会享受孤独,战胜孤独。”

当孤独与回忆笼罩着生命,又像烧尽的纸灰一样散开,周蒙学会了成长,选择了坚强。对山村里孩子们的爱让生活继续,原本就是简单的人,简单到生活中只有几个人,那么陪着孩子们让简单的生活继续下去吧。

李然有孩子时,但他还会想起一个曾经叫他“李然小爸爸”的女孩,还会伤心欲绝,时间抚平记忆,生活恢复平静。几年后,偶然的机会他又遇到了还在山村里的她,“跟我回江城吧”,“我回不去了,我喜欢这儿。”回江城又能怎样?往事不愿再提,周蒙多了份平静与成熟。然而随着那句“回去吧,回去吧”,泪仍旧轻轻滑落。故事接近尾声,却像是又刚刚开始??

唯有动心,才会伤心。唯有深爱,才会疼痛。又想起故事开始时的画面: “我准备失恋一次,然后再嫁个有钱的男人!”

“为什么非得失恋一次呀?”

“人一辈子总会动真格的爱上一个人,一旦爱上了,第一步失去的就是你自己,第二步就是失去你的爱情!”

故事的开始,单纯的他们轻松的畅谈未来,即便会受伤,会失去自己,失去爱情,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追寻一次是么?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吧,这里有最纯真的感情,有青涩却无怨无悔的追寻。

“有许多诺言,许下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我们无法实现它??”,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吧,起初充满了期待与梦想,真正成长时也不得不面对自身的无力,与之而来的 失去与伤痛。这是一个关于女孩成长的故事,“他原来叫我跟他去西藏,我没去,我们俩就分手了,后来我爸爸也不在了,就剩我一个人了”。后来,我们能平静 的回忆起过去,平静的讲起那些开心的不开心的事。学会了爱更多的人,学会了担负责任和成长。

青春只有一次,里面充满过快乐甜蜜幸福,也有过许多遗憾忧伤痛苦。有过一些时刻生活变化太快,灵魂追赶不上它的脚步,等到故事落幕时才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那些无处安放的感情与遗憾萦绕心头,汇成了青春里难以忘却的诗??

“真的有来世吗?

那么

我愿做

一只懂得飞翔的小鸟

一朵瞬间开放

无声消融的雪花

甚至

窗前的一角蓝天

掀乱书页的风

落进

你手心里的一滴小雨”。

2011.3.19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观后感
篇三: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原以为李然是爱杜晓彬的,比爱周蒙多。量子力学讲的不就是这个么,一切都在变换中,今天是爱你的,明天是爱她的,没什么是永恒的。但我从未怪罪过李然,14岁的我认为爱情本来就是善变的,爱就留下,不爱就走,理所应当。

二十一岁的时候,看到在杜晓彬难产的千钧一发之际,李然面对杜晓彬“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逼问中一言不发,一切都昭然若揭,无需多言。

李然对杜晓彬有谅解有宽容,这都属于爱,可惜不是爱情的“爱”。选择杜晓彬不是爱情的开始,而是爱情的结束,李然的责任和梦想都在给杜晓彬添加砝码,选择对一个不爱的人死心塌地比孑然一身更显示了李然对爱情的心如死灰。杜晓彬妈妈的到来不仅拆穿了杜晓彬的身世谎言,也让人怀疑杜晓彬在西藏所做的一切都是事先设计,只是技巧高超,浪漫文艺,滴水不漏。可是李然没有怪她,换做任何一个人,李然都会包容,因为李然从来就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因为李然不会再爱了。

李然再也不是小爸爸了,他成了真正的爸爸,咪咪的爸爸,可妈妈不是蒙蒙。

过着相夫教子生活的本应是周蒙,以粗糙和漂泊感受生命和灵魂质感的本应是李然,可最终靠山屯支教穿粗布麻衣、用蜡烛照明的却是周蒙。你不肯离开江城,不肯离开爸爸,可最终呢?爸爸离开了你,李然抛弃了你,江城更是对你毫无挽留之意怜悯之情,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一厢情愿。

其实蒙蒙的内心足够强大,可以独立,可以享受漂泊,但前提是李然离开她,从而得以成长,这或许就是爱情与生命的悖论。她是那样隐忍,拒绝宗禹将丧父的事情告诉李然,默默承受着命运所交付的一切,她再也不惧怕失——她已经一无所有了,等待她的将是凤凰涅盘。

除了蒙蒙,宗禹和王勃也爱的深沉,朋友说宗禹是根“搅屎棍”,对,他像个扫把星,没有他,李然不会认识蒙蒙,不是他在酒桌上提起杜晓彬,李然不会与她相见,如果他没有说漏嘴,杜晓彬不会西藏;正是因为这些,他最后把自己逼成了活雷锋,以期弥补曾犯的过错,可老天实在是苛待他,苛待每一个心怀爱意的人。而勃起的王勃自不必说,爱杜晓彬爱到了无私,一副超我的状态,其实正如王勃所说,他才是最适合杜晓彬的,可是杜晓彬太倔强。

片头曲是《送别》,画面是蒙蒙独自弹奏的背影,钢琴上还有她与爸爸的合影,让人心酸至极,送别李然还有爸爸,你们一个了北京,一个了西藏,你们都说会回来,可是谁也没有回来。

镜头足够唯美,让我一次又一次对苏州心之向往,江一燕很棒,《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名字起得过于矫情,大而空,还不如叫“送别”或是什么。片名什么都没告诉我们,但是片头曲原本的歌词却道出了这部戏的意境与真谛。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影评
篇四: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有时青春是一场悲剧

――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的那些女子

是不是所有的感情

到了回忆的时候

都只剩下开头和结局

过去与未来

熟悉与陌生

一转身的距离

故事里的女子――罗慧

喜欢这个恬淡而叛逆的女子。虽然她仅在电视剧的开头,在李然的回忆里出现过。之后音讯全无,留下的,是个梦。没有人知道她之后如何,也无从得之。

师生恋,一个古老又新鲜,却遭受批判的话题。李然帮罗慧拿来粉笔的时候,她正讲到“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个偶然??”。也许那个时候就注定了吧。高傲而孤独,柔弱却坚定,也许这正是吸引李然的地方。即便是事发后,在校长面前也依然恬淡。对于李然,之前罗慧的“叫我罗慧”和之后的“叫我罗老师”,前后判若两人,却有着相同的坚定。放下长发,罗慧挽住李然,在校园中肆无忌惮地穿过,那步伐,那目光,或坚定,或高傲,不顾周围的诧异。然后,她一转身去了美国,李然从此便活在梦中。那蜜色的曲卷的长发,蜜色的套裙,还有蜜色恬淡的表情,蜜色的风情??走过梧桐树下,穿过球场,证明他们真正在一起过。然后她悄悄离开了,只留下一只发夹,和泛黄的照片??

在后剧中,她并没有再出现过。是否有人想过,她什么时候会出现呢,会不会和李然相遇呢?再不出现,却仿佛从未离开过。一转身的刹那,她似乎还在校园的路上,越走越近,却越来越远??

宛如日本古典文学中最完美的爱情:两个相爱的人只有永远不再相见,彼此思念,各自孤单,才称之为最完美。然而这种所谓的“日本式完美“并没有持续太久,那种恋情,只是李然青春期的执着和冲动的祭奠,就连他自己也说过:如果可以重来,我情愿选择单纯地听

她讲课??

悔恨让李然一直记挂着罗慧,直至遇到了周蒙。

爱情已离去,回忆仍在原地――周蒙

不完整的家庭,却被呵护备至。校长的女儿,优秀学生,清纯外表,到哪里都是被保护,永远都是披肩发和白色连衣裙。是幸福,还是悲哀?

初次遇到李然,两人却能自然谈吐。李然所以等候多时眼神,出现了。也就是这个时候,他的青春复苏了。两人的相处,未能逃出一般恋情的俗套。世故如李然,可以陪着周蒙一起单纯,一起青春。

在周蒙的眼中,李然是她的整个世界。也许所有初恋的女孩,都会把自己喜欢的人,奉为全世界。久而久之,却迷失自己的世界。

李然终究离去,周蒙却仍留在那个季节。风景变了,人依然在原地。梦未醒,却物是人非,留也不是,走也不是。李然的离开,周校长的死,工作上的困难,哥嫂的冷眼相对??一连串的打击让周蒙一无所措,竟无意到一小山村,当起了小学老师。

昔日的公主裙不再,长发不再。恬静的笑,弯月般的笑眼,一切一切,都去而不复返了。学会了在村里穿臃肿的碎花棉衣,剪了五四时期的齐短发。

李然走了,周蒙的世界却不见了。何去何从?或许对她而言,一种与世隔绝的新生活,更加能祭奠青春和快乐吧。也许这个小山村,见证了周蒙的成长。是逃避现实还是想重新开始?她是否会离开,重回都市?还是真的在山村里一辈子?她所剩下的青春,会如何消磨呢?

影片没有交待后来,但足以让人回味。不知道她与李然的爱情,是否值得周蒙回味一生?

究竟懂不懂爱?――刘漪

刘漪是李然的大学同学。罗慧出国后,她一直照顾李然,顺理成章地成了李然的女友。明知李然对自己毫无感觉,也仍然不去过问,默默争取。

偷偷藏起罗慧的发夹,想让李然忘掉罗慧。然而周蒙的出现,也终于惊醒了她的梦——这世间除了罗慧还有其他女子。李然也是人,也是个男人。

刘漪的身上,体现了很多女人的通病。以为男人只要不再想起心中的那个人,就一定会

被自己感动,继而产生“爱”。殊不知世间女子太多了。白领身份,高贵美丽如刘漪,选择应该是很多的。跑来看到李然和周蒙后,估计她也觉醒了吧。当她把罗慧的发夹还给李然时,却发现李然早已不在乎这个发夹。人都会遗忘,不管是多刻骨铭心。正如张小娴说过的那样:一个人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别人早已已经忘记了。要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总是要学着去遗忘些什么,包括痛苦,包括美好。

终于,她放弃。却像心有不甘似的,临走前非要堵气似地帮一个即将被开除的女孩杜晓彬。世事就这般难料,如果不是这样,恐怕李然也不会认识杜晓彬,即使认识,或许也没那么百转千回的故事了。

身上有罗慧的影子?――杜晓彬

叛逆,任性,是不是有点像年轻时候的罗慧呢?

致命的竟然是与李然在西藏的相遇。车抛锚的冬夜,在李然睡觉的时候,一个人跑十几里山路,去找求援。也许就是这样,李然才会那样感动吧。这样的举动,是不是跟多年前罗慧独自去了美国,保住李然学籍,有点相似呢?

回去见周蒙前,李然买好了玫瑰,却在同时听说了杜晓彬怀孕的消息。他毁了玫瑰,正如当年用灭火器砸破罗慧人去楼空的房门一样。或许是重回青春时的冲动,或许是不想让自己再悔恨,李然决定回西藏与杜晓彬结婚。

这个女子,是过于执著,还是攻于心计,已不再重要。勇敢追逐自己的爱,毕竟是有莫大的勇气。

女儿的出世和琐碎的经历,却让杜晓彬飞快成长。不愿意再为金钱名利出卖自己,冲动之下却沦为罪犯。杜晓彬出事的时候,李然刚刚在小村子找到周蒙。杜晓彬的消息传来,就如同当初她怀孕的消息传来一样,李然,还是要走了。这能不能说是一种注定?

狱中的杜晓彬,却提出离婚,她的醒悟是否有些极端?李然不同意,在漫长的等待中,带着小女儿,走遍各地,走遍他曾经答应周蒙带她去的地方??

是不是人的心灵终究需要一席栖息之地?不是替代,也不是执著,唯一的理由,只是自己的心,抑或是青春,需要一种皈依?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敢爱敢恨的女子――戴妍

这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女子,在这里却不想提到她太多。从高调的校花到低调的公司小职员,有一种窒息的惆怅。爱得太过奢侈,结局却无奈,无泪,无情。

是不是,这世上所有的女子,不管她拥有多傲人的容颜,多精彩的轮廓,也不管她曾有多傲慢或是冷漠??是不是,终究有一个人,会让她甘心低调而且温和呢?

戴妍是周蒙的室友。与单纯的周蒙相比,戴妍常常自认为是爱情专家。在戴研眼里,葛俊是那种热爱音乐,个性十足,却又羞怯腼腆的大男孩。校园里俊男美女的爱情,往往是从迸出火花开始的,奢侈得不可一世。然而木讷如葛俊,一开始并没有对戴妍那么热情如火。两人的感情还是在逐步升温,一次次争吵和好,和好争吵,也见证了两个人的成长吧。 到了葛俊生长的地方,见到了抚养他长大的老奶奶。如果出了校园,戴妍是不是能有更多的选择,在那么物质的世界。对爱的坚持,更刻画了她的执著和不同吧。

生活毕竟是太过现实,对于两个一无所有的人来说,在北京打拼,实在是很不容易。两人对梦想的追逐,也逐渐加深的生活的矛盾。戴妍回家路上遇到在地铁卖唱的葛俊,却那么自然,陪他一块唱了起来。如果说一无所有的爱情才是真爱,那么穷得只剩下爱情确实是种幸福。

还记得最后,两人约定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一起走下去。都已经理智了,不像在学校那么冲动。雨过天晴的心,有着想哭的温柔。然而没有彩虹,一场车祸把两人永远分开了。处理完葛俊的后事,戴妍该何去何从?留在这个悲伤的城市?回去找葛俊的奶奶?还是回阔别已久的家乡?一个人,没有表情,街口,何去,何从?

翅膀的痕迹

掠过眼角的蓝天,梦醒无痕

水面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沉静,遗忘

唯有心跳中所残留

那若干不安分的音符

复写着那沉重、已逝的青春

久久

无处皈依

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句子

http://m.myl5520.com/shiyonggongju/109358.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伊索寓言阅读心得范文十二篇

寓言

一年级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汇总二篇

寓言

伊索寓言阅读心得【汇编十一篇】

寓言

《寓言:南辕北辙》教后记精选九篇

寓言

伊索寓言写读后感300字汇编3篇

寓言

读完伊索寓言的阅读后感(通用7篇)

寓言

读伊索寓言有感50字范文(精选15篇)

寓言

寓言思考精选4篇

寓言

关于伊索寓言优秀读书笔记【三篇】

寓言

暑假读伊索寓言有感范文(精选三篇)

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