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缘为奸

2020-07-17   来源:历史试题

2015届福建省漳州八校联考3月文综历史试题
篇一:吏缘为奸

2015届福建省漳州八校联考3月文综历史试题

(2015.3)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14.清代《景德镇陶录》载: “坯房发给人工(工钱),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则皆四月内给值,十月杙满(补足),年终再给少许;其为画作上工,则按五月端节、七月半、十月半及年竣分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①陶瓷业的分工较细 ②陶瓷业存在雇佣关系

③工人领取计件工资 ④工钱发放因工种而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15.民国之初,广东流传这样的歌谣:“革命世界,新式派头。女子解放,自由选婿。”

歌谣内容反映的新风尚,适应于当时的

①内地乡村 ②发达地区 ③受新式教育的国人

A.①⑨ ④满洲贵族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1913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条令:“自今为始,凡隶届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此政策可能引发

A.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量锐减

C.官办企业私营化 D.工厂倒闭国家经济动荡

17.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A.为完成“一五”计划 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18.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 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19.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

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

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20.1776年7月4日北美发表《独立宣言》,宣称:“??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

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

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材料中的思想观点主要来自于

A.伏尔泰、卢梭 B.洛克、卢梭 C.孟德斯鸠、狄德罗 D.康德、孟德斯鸠

21.下列图片能反映罗斯福政府通过增加就业来拉动内需的措施有

①新建田纳西工程 ②以工代赈 ③农业调整 ④蓝鹰运动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C.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3.2014年1O月9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被誉为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该作者创作艺术风

格相似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24.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 界环

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提倡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这反映了

①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②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③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0-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部分(115分)

38.(36分)下列关于古今中外货币历史的演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694年,伦敦1286个商人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

1720英国爆发“蓝海”股票泡沫事件,英国开始完善金融制度,进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金本位制,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参政。

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结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

1872年,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英镑代表黄金,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发展史》

材料三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放弃金本位,增发钞票,增加政府开支,

拉动经济增长。同时,通过《白银收购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在国内外市场大量收购白银……推动中国白银价格上涨,颠覆中国的银本位和货币自主权。

中国散失货币自主权后,前途只有三条路,第一,与英镑挂钩,加入英镑同盟,成为英镑附庸;

第二,与日元捆绑,成为日本经济殖民地;第三,与美元结盟,使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新霸主,中国成为美国远东最大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蒋介石为了独立自主,建立了银本位制度,希望通过货币独立,提高国家实力。然而,一个强吏缘为奸。

大而独立的中国出现,是三个列强谁都不愿看到的……于是美国政府大量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大量“被出口”,物价惨跌,工商业纷纷倒闭。蒋介石的货币独立之梦,被罗斯福狠狠地敲醒了!

当代西方货币理论最本质的“发明”,就是用债务为抵押的信用货币,取代黄金白银这些不会因债务违约而丧失价值的真正的钱。他们首先通过战争或鸦片贸易,将白银洗劫一空,从而废掉银本位。继而又将世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办法,初步建立世界货币的兑换体系。然后再让美元与黄金脱钩,废除金本位。让以美元为代表的法币,成为不受金银约束的世界储备货币。我们现在使用的美元是没有任何真实价值定义的货币……其本质就是一张欠条……因为它是欠条,如果别人赖账,欠条就成了白条。

历史竟然惊人的相似!1933年罗斯福推动的《白银收购法案》和2010年奥巴马试图逼迫人民

币升值的思路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摘自宋鸿兵著《货币战争》第三卷

图13示意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图14示意美国放弃金本位,实行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区

材料四《浙江东日成为A股最闪亮的“日不落”》

在众多浙股中,浙江东日(600113)本是一朵孤苦寂寞的花。在过

去的几个月里,浙江东日成交量萎靡至极。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A股市场就此掀起“金改”大潮。参股温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浙江

东日股价一日冲天,连续了十个涨停板,股价从5.45一路直冲到

16.36元,15日大涨186.77%,成为A股最为闪亮的“日不落”,龙

年第一妖股!

(1)观察材料一的两组图片,从中你能得到什么有价值的历史信息?(1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货币走向世界的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为建立银本位制度所采取的措施(6分)。美国废除金

银本位对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哪些影响?(6分)

(4)结合材料三,说明材料四中浙江东日的股价暴涨的原因(4分)

选考部分(41分)

41.选做题:请从A、B、C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6分)

A.[选修1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刘晏行常平法:在诸遗设巡院,各臵知院官,让他们随时上报当地物价的涨

针对王安石变法,苏辙曾提出批评:“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
篇二:吏缘为奸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六月联考语文试题
篇三:吏缘为奸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好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

人在世上是不能没有朋友的,如果一个人活了一辈子连一个朋友也没有,那么,他很可能怪癖得离谱,使得人人只好敬而远之;或者坏得离谱,以至于人人(侧目/刮目)。

不过,一个人又不可能有许多朋友。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便是一种浅薄的自负。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

主导)绝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 。根据我的经验,真正的好朋友也不像社交健儿那样频烦相聚。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

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

我们身上都有一种(直觉/感觉),当我们初次与人相识时,只要一开始谈话,就很快能够感觉到彼此是否相投。 当两个人的心性非常接近时,或者非常远离时,我们的本能下判断最快,立刻会感到默契或抵牾。这就说明, ,基本上是一件在他们开始交往之前....

就决定了的事情。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怪癖 浅薄 B.频烦 由衷

C.热衷 自诩 D.默契 抵牾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侧目 主宰 直觉 B.刮目 主宰 感觉

C.侧目 主导 感觉 D.刮目 主导 直觉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喧嚣的是真正的友谊 成为朋友的两个人

B.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犮

C.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 成为朋友的两个人

D.不喧嚣的是真正的友谊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一轮严重的雾霾天气侵袭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上海等多个省市,

各大媒体上下其手,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

B.虽然三月转眼即至,但是春节过后的几场阳春白雪,使哈尔滨的冰雪旅游时间较往年....

长了半个月左右。

C.第九届茅盾文学获奖作品诞生,人们聚焦于这四年一度的文学盛典。此时,在互联网时代一向混得风生水起的网络文化有些黯然神伤。 ....

D.在《中国成语大会》年度总决赛的舞台上,参赛选手的表现乏善可陈,引来台下观众....

的阵阵掌声。

5.在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都有重要意义。

B.山东省质监局近日发布5项养老服务地方标准,这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推动山东省养老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为目的。

C.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医药工作者研制的抗疟疾新药,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病痛和性命,将过去15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

D.从考古价值上看,南昌西汉大墓在文物品种和数量方面超越了马王堆等汉墓,为考古学界研究西汉列侯墓园提供了首次实物依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题3分,共9分)

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泰山灵石崇拜的遗俗,山石被神话为人格,是我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属于中国的镇物(避邪物)文化。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此俗在民间甚为流行,其象征意义是: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镇物民俗文化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 “石敢当”的历史相当久远,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史书中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当时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宋代仁宗庆历年间,在福建莆田曾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石刻,上有石铭云:“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宋人施清臣《续古丛

编》记载,当时南方街镇丁字路口上都安置“石敢当”,以压制“邪气”和化解“冲煞”。至南宋末年“石敢当”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使用地点也扩大至河岸、桥头、村落入口等,功能也涵括至“镇百鬼、压灾殃、止风邪”等。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其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石敢当前加泰山,其用意是借泰山之力以增威。清代学者王渔洋在《茶香室从钞》中记载:“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近代以降,“石敢当”习俗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日本京都民族博物馆就收藏有冲绳出土的泰山石敢当制石)、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泰山石敢当”习俗相传至今,已逐渐革除过去的迷信色彩,表达着人们向往和追求平安吉祥的意愿。

泰山石敢当习俗历经千年而不绝,主要是因为它与“中国人魂归泰山”的信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与各地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相结合。

“泰山之高,非一石之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晏婴第一个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他说,要办好国家的事情,需要许多像泰山石一样高尚坚韧的人辅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歌颂视死如归的精神。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则用“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表达对伟大人格的崇敬。孔子登临泰山以后,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等都曾登临泰山,颂山石,抒壮志,赋予泰山石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老残游记》《金瓶梅》等,都对泰山石有过精彩的描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大川中是绝无仅有的。

泰山石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国的基础,“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深入人心,现国内诸多大型建筑物取泰山石为基座台,就是取“稳如泰山,安如泰山”之寓意吧。

6.下面有关“泰山石敢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古代的人们对灵石的一种崇拜、一种民俗,属于镇物文化。

B.人们在桥道要冲或者墙壁安置石碑或者灵石,目的是禁压不祥。

C.以泰山地区为中心,已扩散到全国,乃至东亚、南亚和世界各地。

D.这种习俗逐渐由过去的迷信色彩转而成为现在人们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7.下面对石敢当历史与习俗演变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石敢当习俗起源并记载于西汉时期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

B.石敢当习俗发展到了南宋末年其功能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

C.《茶香室从钞》韵记载说明,泰山石敢当的习俗已遍布家家户户。

D.泰山石敢当的提法始于明代,流行于清代,其功能也随之扩大。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石敢当的信仰与后来的人们对泰山的崇拜,使泰山石成为泰山石敢当习俗的首选。

B.石敢当的习俗几千年来能够流传至今,除了与我国民间文化有关,更与中国人的信仰有关。

C.孔子、晏婴、曹植、苏轼等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借登临泰山一事来颂山石,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

D.因为泰山石是文化石,所以“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自古至今广泛地深入人心。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边光范,字子仪,并州阳曲人。性谦退和雅,有吏材。后唐天成二年,起家榆次令,召为殿中丞,赐绯。长兴四年,改太常丞。丁内艰。晋天福初,服阕,授检校户部员外郎、北.

京留守判官兼侍御史。二年,拜太府少卿。上书曰:“臣闻唐太宗有言:‘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则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今则刺史或因缘世禄,.

或贡奉家财,或微立军功,或但循官序。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望选能吏以苏民瘼,用致升平。”奏入,留中不出。俄为册秦王李从严副使。

晋少帝即位,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迁给事中。会蝗灾,受命亳州括借军粮,称为平允。时与契丹失欢,河朔连兵,命光范出使修好。会契丹复南入,光范行至赵州,召.

还。开运元年,权知郑州,拜左散骑常侍。二年,入为枢密直学士。少帝以光范藩邸旧僚,.

待遇尤厚。因游宴,见光范位翰林学士下,即日拜尚书礼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仍直枢密院。

周广顺初,出知陈州,迁秘书监,俄召拜御史中丞,赐袭衣、银器、缯彩、鞍勒马,复为礼部侍郎。时礼部侍郎于贡部或掌或否,光范拜官,将及秋试,乃言于执政曰:“单门偶”执政曰:“公晋末为翰林、枢密直学士,勿避事也。”及期,光范辞疾不出,乃以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掌之,时论多其自知。 .

建隆四年,襄州节度慕容延钊征湖南,以光范权知州事,路当冲会,饷馈无阙。是冬郊祀,召还。会延钊卒,复知襄州。大军数万由陕路讨蜀,出汉上,光范复当供亿,人不知劳。尝举本镇判官李楫为殿中侍御史,后坐事除籍,光范左迁太子宾客,仍知襄州。 .②①

五年,兼桥道使,朝廷遣使督治道,常六七辈,一使所调发民皆数百人,吏缘为奸,多私取民课,所发不充数,而道益不修。光范计其工,以州卒代民,官给器用,役不淹久,人.

以无扰。诏书褒美。开宝四年,复判吏部铨曹。御史中丞刘温叟卒,以光范判御史台事,数月,真拜中丞。六年,以疾解铨曹任。卒,年七十三。

(选白《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一》,有删减)

注①瘼mò,疾苦。②翰林学士承旨:古代官名。吏缘为奸。

9.对下列句子巾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兴四年,改太常丞。丁内艰 丁:遭逢,碰到 .

B.所委者惟都督、刺史 .

C.时论多其自知 . 委:委屈 多:赞扬

D.尝举本镇判官李楫为殿中侍御史 举:举荐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时与契丹失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

B.少帝以光范藩邸旧僚,待遇尤厚/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C.将及秋试,乃言于执政曰/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D.多私取民课,所发不充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他曹公事/光范不敢辞/若处文衡/校阅名贤/品藻优劣/非下走所能

B.若他曹公事/光范不敢辞/若处文衡校/阅名贤品藻/优劣非下走所能

C.若他曹/公事光范不敢辞/若处文衡校/阅名贤/品藻优劣/非下走所能

D.若他曹/公事光范不敢辞/若处文衡/校阅名贤品藻/优劣非下走所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边光范任太府少卿时,向皇帝上书指出,当朝在选拔任用官员上存在弊端,希望选择好的官员为政。

B.边光范担任给事中一职时,遇到蝗灾,受命到毫州征粮,因为处事公平,得到百姓的赞扬。

C.晋少帝让边光范负责秋试,可边光范认为自己资历浅,声望低,坚决推辞了这项任务。

D.边光范再次掌管襄州时,数万大军准备讨蜀,他承担着为大军调集粮草的任务,尽职尽责。

第Ⅱ卷(共114分)

第四单元 学案3
篇四:吏缘为奸

学案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标要求] 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1.守旧派的指责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动摇。

4.结果

[深化探究]

材料

图一 图二

思考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甚得民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

答案 (1)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富商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重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是忽视了减轻人民负担;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阻力很大;变法过程中用人失察,出现了危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重点精讲]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1)原因:①触犯了守旧派及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②宋神宗的动摇。③司马光任宰相后废除新法。④王安石变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用人不当,

在新法推行过程中有危害百姓的现象。⑤根本原因:没有触及社会根本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根本矛盾,没有真正给农民更大利益,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教训:①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充满阻力,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②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善于执行具体改革措施。③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才能促使改革成功。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吏缘为奸。

1.原因

(1)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灌溉和防洪抗灾,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2)

(3)

(4)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免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3.局限性:有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1)青苗法局限: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借贷者负担沉重。

(2)

[深化探究]

凤凰网专题《重读王安石》有如下专题调查:

材料一 你认为王安石做到“不加赋”的承诺了吗?认为做到了的422票,占投票总人数的19%,认为没做到的1569票,占投票总人数的70.5%,认为说不清的234票,占投票总人数的10.5%。

思考

在“做到了”、“没做到”这两种观点中,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 “做到了”:青苗法实施的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高利贷盘剥,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募役法的用意是要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农田水利法是王安石主张“治水土”以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措施。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没做到”:青苗法,政府规定利率为20%,官员擅自提到30%;市易法是以官府垄断市场来代替富商操纵市场;方田均税法这样的法令无法绝对成功,但是能够清查出一定的地主隐瞒土地,收其税,也算是其最实际的功绩了;保马法养马户可免除一定的赋税,不过马死

了则需要赔偿,实际上也加重了人民负担。

材料二 你认为该怎么形容王安石以后的宋朝?认为“国富民丰”的461票,占投票总人数的20.7%,认为“国富民穷”的1122票,占投票总人数的50.45%,认为“国乱民穷”的642票,占投票总人数的28.9%。

思考

试结合史实分析为什么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王安石以后的宋朝“国富民穷”?

答案 ①国富的原因:如方田均税法实行后,豪强地主也须据实纳税;市易法和均输法使原归大商人的利润转归国家所有等。②民穷的原因:如青苗法执行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官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借贷者负担沉重;免役钱对穷人来说负担沉重

吏缘为奸

http://m.myl5520.com/shitiku/114392.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范文六篇

历史试题

2023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试题

2022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试题

2023年高考山东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三篇

历史试题

2023高考全国乙卷历史试题完整版范文(精选三篇)

历史试题

2023年高考山东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3篇】

历史试题

2023年江苏泰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试题

2023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

历史试题

​2023年辽宁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荐】

历史试题

2023年上海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