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分析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识体系构建,举例说明能体现的生物学素养

2020-04-11   来源:生物试题

2011年高考分析
篇一:尝试分析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识体系构建,举例说明能体现的生物学素养

2011年湖南省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分析

今年我省采用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南卷),试卷结构及分值与去年基本相同,生物90分。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生物6个,每题分值为6分。第Ⅱ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必考题4个,分值39分。选考题由二个选考模块构成,考生从其中任选做一个模块(不得跨模块选做),分值为15分。整体来看,今年湖南省理综的生物部分难度适中,知识点的考察非常基础。近几年常考的四大部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神经和激素调节、孟德尔遗传定律和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在这次考试中也再次得到验证。

1.试卷结构与考查内容

生物学科双向细目表(满分:90分)

注:A—表示“了解”,B—表示“理解与掌握”,C—表示“综合运用”

2.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

2.1 2011年生物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依托教材,能力立意。

与2010年相比,考查的知识点有些变化,即:去年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值较高(18分),而今年是新陈代谢部分占据优势(占27分),如第2、3、4、29题。其中光合作用考点多、分值高。选修模块均以基础题出现,没有出现教学难点内容。实验题内容少且难度低,但试题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宗旨,仍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六道选择题为必修一和必修三的基础知识,难度梯度不明显,多数考生均能应付自如,2、6两题适当提高难度,但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认真分析后也不难得出答案。

(2)难度适中,梯度合理。

高考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这就势必要求试题能体现一定的梯度,能够有一定的区分度。今年的生物试题起点较低,层次分明,如6道选择题及非选择题第30题,均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容易得分。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具体情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选择题第29、32题则综合性较强,思维含量高,要求学生能够从题干中分析,筛选出重要的信息,才能最终得出答案,需要考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其中29题考查了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变化,结合曲线考查,推陈出新,难度中等偏上,梯度较好。而32题遗传题是在以前考过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基础上加以变型,考查多对等位基因决定一对性状,属于能力考查题,难度属于难题。

(3)体现新课程理念,强化能力。

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如选择题第3题和第5题,非选择题第31题均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考查学生能否运用生物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知识,知识服务于生活,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有选考题模块三“现代生物技术”以污水净化处理为切入点,以生物工程专题为考点,从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工程的原理及主要任务等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注意培

养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今年的考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突出考查了理解与表达能力、探究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让考生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突出主干,围绕核心。

整卷考点围绕高中生物核心知识和重要实验进行展开,体现了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动物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免疫调节、遗传变异、生态系统、现代生物技术等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特点。例如选择题第1题以无机盐与细胞形态展开,第2题以酶的活性展开,第3题以缺镁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展开,第4题以质壁分离知识展开,第5题以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展开,第6题以实验试剂及实验过程等展开。非选择题中也紧紧围绕代谢、遗传、生命活动调节、生物与环境等主干知识展开。从试题分布来看,其中今年比例最大的是必修一占39分,其次为必修三占26分,而必修二只占10分,选修一和选修三各占15分。

(5)重视科学素养,导向性强。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题目情景新颖、设问巧妙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得出答案,试题的解答都需要一定的思维过程突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如选择题第6题,通过实验目的、实验试剂、实验结果等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利用基本的实验思想、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又如第29题,通过考查暗反应阶段的固定和还原过程,要求学生应用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的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此外,题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它引导学生避免死记硬背,提高了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体现出实用性和创新性思维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总之,今年生物试卷还是体现了高考测试的持续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总体要求,同时也强调了生物教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

的联系。试题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以能力立意、锐意创新、难度适中。同时,试题注意了难度梯度的合理设置,使学生做起来觉得比较顺手。

2..2今年生物试题的不足:

(1)题目的表述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表述有不一致之处。如:第32题题干中“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的表述与中学教材内容“等位基因”的概念有不一致的地方。此外,从题目的表述上还可以推测出花色不只受4对等位基因控制从而导致答案的不一致性。

(2)选考题的39题与40题两个大题,题目难度的设置仍然有较大差别。从考后学生估分调查看,39题的平均分远高于40题,这与去年相反,这种难度的交叉变化,势必对考生学习选修教材产生深刻的影响。

(3)在某些地方有重复考查现象。如选择题1和4,都是考查有关渗透作用的概念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方式,光合作用的考查也有点多。

(4)必考题的考查,三本必修教材的比例不协调这在去年已经有所表现,今年仍然存在。

(5)实验题偏少。今年的实验题考查只有选择题第6题,总分只有6分这明显与高考对实验考查的要求不相符。

3.下届高三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加强生物学主干知识的教学

今年生物试题的考查,其大部分知识点主要来自生物学的核心内容,而学科内的综合性并不强。试题紧扣教材,考点与题干中信息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依据考纲,围绕教材,将教材中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不仅要熟悉,而且要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答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基本概念、基本术语或学科名词要书写正确,并不断地强化、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2)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今年的试题仍然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本节聚焦、插图、思考与讨论、相关信息、技能训练和拓展题里面隐含了大量的过程与方法等知识,教学中要加强对教材中

知识的深层理解,尤其是教材中的图表。要加强学生搜集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审题识图能力,规范表达能力的培养。

(3)重视解题技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审题、捕获题设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等技巧的训练,并强化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做到审题迅速,获取信息正确,分析到位,书写语言严谨、规范。平时教学中更应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语言表达要及时纠正,针对考试试卷中出现的不规范答题必须反复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强化。

(4)加强实验,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生物实验注重考查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创设新情景,培养创新能力,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中的一个核心要素,也是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进入新课程后,实验与探究将显得更为突出。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始终以课本实验为根本,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要加强教材的经典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要创设情景,再现实验过程,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培养思维的严密性;要变“讲实验”为真正的“做实验”,平时的教学也要不断加强针对性训练。努力培养学生在新情景下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此外,教学中还可将中学生物实验分类归纳,以启发实验设计思路,总结中学生物实验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修三必考知识点《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篇二:尝试分析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识体系构建,举例说明能体现的生物学素养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修三必考知识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2、全国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全国人大职权:立法权(与法有关)、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选举、任免、罢免)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人大代表

1、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3、人民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发言表决免责权

4、人民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6、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国家权力的间接行使者。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政体)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4、民主集中制的体现①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5、基石: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决定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7、基本内容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能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一、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③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⑴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⑵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⑶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4、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6、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7、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8、党的执政方式⑴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⑵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⑶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化法制化规范化)

9、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的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

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10、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国情决定的⑵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才能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一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重大课题。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2、邓小平理论①基本内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②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政党制度的内容 ⑴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⑵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⑶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⑷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⑸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3、人民政协⑴性质①是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⑵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5、政党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根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处理民族关系原则: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民族团结意义: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照耀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三项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障

4、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使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6、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7、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行政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4、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5、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③有

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7、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①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③少数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④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给与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

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②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与民族的集体利益③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④支持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一、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二、主权国家(194个)

1、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国家的最高权力,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4、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5、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

三、国际组织(24000个)

1、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2、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3、联合国⑴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⑵会员国:192个⑶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⑷创始国:51个⑸成立时间:1945.10.24⑹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⑺作用①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②也有其局限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四、国际关系

1、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⑴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⑵重要因素:国家力量

2、国际关系含义: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3、国际关系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4、国际关系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5、国家利益重要性①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归根结底都是由国家利益决定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一、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当代潮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2、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3、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和平。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5、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途径)⑴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⑵①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推进世界和平稳定⑤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6、国际新秩序内容①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应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赖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还有赖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和壮大。

二、 世界多极化(是现在的发展趋势,没有真正形成)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 我国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外交政策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6、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平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基本立足的: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8、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尝试分析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识体系构建,举例说明能体现的生物学素养。

文化

1、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分类: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文化的实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5、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6、文化的双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7、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8、文化与政治的关系: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9、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10、文化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1、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2、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⑴潜移默化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被人们消极被动,无目的的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⑵深远持久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3、文化作用⑴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⑵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唯物论

※一、基本原理: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㈠物质决定意识㈡意识的能动作用 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尝试分析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识体系构建,举例说明能体现的生物学素养。

二、物质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①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②根本属性:运动性③其它属性:永恒性、可知性、无限性

三、运动 1、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运动是有规律的⑴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⑵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⑶规律的客观性(世界观)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人们不能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③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⑷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四、意识本质⑴产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⑵生理基础:人脑⑶内容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五、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要想办事成功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

※六、自然界的客观性㈠世界观: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异世为转移㈡方法论: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不应该破坏自然,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及二轮备考策略
篇三:尝试分析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识体系构建,举例说明能体现的生物学素养

深刻体会学科核心素养及考纲变化,打造精准二轮备考方案

高三生物组 苏进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高三年级领导和生物

尝试分析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识体系构建,举例说明能体现的生物学素养

http://m.myl5520.com/shitiku/103183.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一生物试题之种子萌发实验训练精选四篇

生物试题

荆门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汇编五篇】

生物试题

生物试题之番茄结构(合集八篇)

生物试题

2023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合集二篇)

生物试题

2023天津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汇编三篇】

生物试题

2023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汇编2篇

生物试题

2023年西藏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荐】

生物试题

2023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

生物试题

​2023年辽宁高考生物试题试卷【精选】

生物试题

初一上册生物试题及答案免费打印(合集3篇)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