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钟灵寺肉身佛】五大连池钟灵寺散文

2022-12-29   来源:唐代诗词鉴赏

  钟灵寺

  药泉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规模最小的火山,但却是最出名的火山,不仅因为山体座落在市区,更因为该山曾建有钟灵寺,山名又称之为极乐山。唐代刘禹锡著名散文陋室铭》开头就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似乎写的就是药泉山。

  我调到连池市不久,陈彦海等当地一些同志谈药泉山建设,议论恢复山中的钟灵寺。他们是恢复派。但也有一批同志,态度鲜明地反对恢复该寺。各有理由。反对派的同志甚至拿前边讲过的十六开“小册子”和我谈观点。据小册子讲,当年建钟灵寺就是为了用佛教麻醉人民,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需要云云。我因此比较慎重。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这种现象客观存在。阶级斗争,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阶级斗争,把人们斗怕了,斗伤了,斗散了,出现了当时称之为信仰危急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宗教现象。其实,信仰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带有一定的空间性和使命感。先进文化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带动着社会发展。但不可能想像,在短时间内带动一切,把人们的文化层次提高到同一个高度。准许人们选择信仰是客观的存在和需要。任何形式的强迫都不会产生真正的“效益”,任何形式的拉朗配都不会有好的结局。人民群众可以选择自己的精神寄托,选择自己的偶像,选择适宜的文化载体。从图腾年代开始,就没有单一的信仰,没有单一的学说。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可能用权力规定人们的信仰和感情。事实上,也规定不了、限制不住人们的思维。

  恢复钟灵寺不仅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和寄托,也是落实宗教政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旅游事业的需要,城市建设的需要,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恢复钟灵寺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五大连池市必须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政治课题。

  我在20几年的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面对两种不同意见,我不纠缠在具体是非之中,采取依靠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恢复钟灵寺对拉动旅游业有百益而无一害,对稳定社会形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把想法和陈彦海、工会疗养院党委书记马玉甫等当地老同志交流。两人异口同声地主张恢复钟灵寺,还谈了旅游事业需要等几个“需要”。随后,我召集了科局长座谈会、非党同志座谈会及机关干部、疗养院等座谈会。除个别同志担心阶级斗争可能再现的问题以外,都赞成恢复钟灵寺,谈了许多有关钟灵寺的情况和传说。

  药泉山上的钟灵寺是土改时毁掉的。据讲,当时有寺院和尚与游方僧100多人,耕地200余垧,牛60余头,铁车4台,经营粉房1处,顾长短工几十人,颇有一定规模。土改时将住持处理,没收财产进行分配,解散寺院。我调到连池市时,还有几个当时的小和尚还俗在良种场和双泉公社务农。我邀这几个人谈钟灵寺,谈他们想法。他们后来成为恢复建寺的骨干,再度剃发为僧。

  据这些当事人叙述和《德都县志》等零星材料介绍,钟灵寺属天台宗教派,五台山——千山——药泉山相承。创建人是拜泉县太平桥钟灵寺(一说曰观)游僧。他们认准药泉山为佛门福地,一边传教化缘,一边招募几十人开荒种地,筹建钟灵寺。草创时间为1928年(民国17年),创建和尚先为俗姓刘某,后为高某。他们在药泉山地建了五栋草房,谓五重殿,设有客、禅念佛。随后又从拜泉县太平桥运来100多尊铜佛像,请当地刘铜匠和拜泉、海伦等地铜匠合作铸佛。五殿供奉铜佛207座,其中等身大佛坐像146座,童像61座。可谓小有规模。传说,佛像为金心、银肠。

  第二次修建寺院是1931年。这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三)钟灵寺受到风暴袭击。当天,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人被刮的站不住脚。狂风暴雨持续了40多分钟。钟灵寺大殿被刮倒4栋。刮丢了一个和尚,刮到拴马桩上撞到一个和尚。住持从半山腰被刮到山脚下。随后,和尚化缘,历经10年奔波,重修了4栋房子。日本侵略者建移民区时,又建造一栋青砖房。钟灵寺还保存五重殿。1940年,由德都县日本人县长主办,又一次举行开光典礼。

  这就是钟灵寺简要历史。建在药泉山上,据说相得益彰,恰到好处。药泉山是一座孤山,海拔357.7米,比高65米,底座直径550米,火山口内径230米。火口呈向西南开口的圈椅形。火山锥体主要由浮石组成,含有少量的火山砾、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岩。地质剖面则底部为黑色浮石,中部为多孔状黑灰色白榴石橄榄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其中有紫红色浮岩,厚度小于10米。上部亦为黑色浮石。山顶、阴坡和火山口有较好的柞树林。这个火山锥的山形、颜色、树木都曾有过神秘的民间“档案”和“历史”。钟灵寺的建立又把历史性的神秘罩上一层更加神秘的光环,成为我国北方佛教十分嘱目的地方。香火鼎盛。群众精神寄托在这里,迷信在这里,希望在这里,朝拜在这里。这里已经是不是圣山的圣山。

  通过座谈、调查、翻阅资料,我认识越来越清楚,越深化,越充满信心,决心把钟灵寺恢复、建设起来,做为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措施,做为满足一部分同胞精神寄托的投入,做为落实宗教政策的过程,也做为稳定形势,搞好社会治安的工作等认真抓起来。没有召开党委或政府会议讨论。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还有许多避讳。我和书记商量此事。他也赞成恢复钟灵寺,但恢复工作只能由我直接安排,不上会,不讨论。

  市委、市政府两个办公室同志都热心于这项恢复事宜,从不同角度支持这项工作。第一份报告即由当时担任市委办公室秘书的郭俊平同志执笔。报告送给我。我和他伏案逐字逐句地推敲。记得,把“1942年由日本人县长主持开光”等字样划去。“恢复”民族的建筑群,不能恢复日本侵略者的活动。但这次以市政府名义上报的材料如石沉大海,毫无反应。

  半年以后,市政府再次上报恢复钟灵寺报告。鉴于第一次上报前后没有工作配合等教训,这次做了一些“汇报”性的工作。我带秘书曾到黑河地区和省民政、民委等部门走访、汇报,宣传恢复钟灵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争取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支持和赞许,紧锣密鼓地忙了一阵。

  可惜,心有余而时不佳。直到我调走后的1988年,部分僧众在敖包位置下端建起临建平房,权作寺庙,进行佛事活动。1991年2月24日,黑龙江省佛教协会派觉悟和尚任钟灵寺住持,开始筹集资金,建设钟灵寺。1998年,该寺建设已初县规模,拥有整个药泉山区,建有高2米的高大山体围墙2公里,寺院自有院墙。院外有招待所、龙王庙、停车场等,院内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和各类偏殿、游廊、方丈楼等建筑物,成为我国北方最完整的寺院、五大连池旅游区的主要景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20年以后,去年,当我和已经担任现在五大连池市人大副主任的郭俊平同志登上钟灵寺,觉悟法师介绍佛教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旅游业的繁荣,高度评价我们当年的筹备工作。说那段工作是奠基过程,没有那个时期的工作,就没有后来的发展。俊平同志已经成为这里的贵客、顾问,永远的朋友。

  神奇的矿泉水

  五大连池市的城市功能,首推疗养。疗养的主要力量源于矿泉水。依靠矿泉水进行康复治疗是该市真正造福于人民,造福于人类的工作。直感中,我首先确定了这个认识,确定为市长必管的首要任务。在短时间内,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形式,我走访了几乎所有的疗养院,召开过几个座谈会,认识神奇的矿泉水,认识神圣的疗养事业。

  认识矿泉疗养才能深化利用矿泉开展疗养工作。这类思维格式是我调到五大连池市工作才明确起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客观存在的不是规律的规律。

  利用矿泉水疗养、治疗主要有三种形式,即饮用、洗浴和泥疗。我都想试用一下。首先是饮用。连池市多数同志平时饮水以矿泉水为主,招待客人也以此水为贵。入乡随俗,我和大家沿袭这个习惯。每天凌晨,从市政府小院跑步到药泉山顶,再跑步到工会疗养院北侧的小路东尽头,再散步到北饮泉。那里看井员认识我,每每在门口等我,陪我饮水,陪我和疗养员们调研攀谈。每天早晨,我至少喝掉2500——3000毫升矿泉水,直到“凉透腔”,全身凉了下来。我把日饮水次数和晨饮量说给工会疗养院和几个煤城疗养院的领导或医生。他们都说过量饮用有害无益,饮量以500——600毫升为好,日饮4——6次为宜。我饮量显然过多。什么数量是标准?议论结果,以他们提出的调查数据为主体,但总的标准提法改为以饮后自感舒适为妥,无不适感为准。后来,我见到的宣传小册子把这个“标准”提法固定下来。

  矿泉水何以能治病?当时还没有权威性著述,学者间也略有争议。但总的解说为两种说法。首先是离子平衡说。一些研究资料表明,饮用矿泉水可以进行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交换,维持体内渗透压,保持内环境的恒定,促进新陈代谢。人患病时,体内钾、钠、钙、镁等离子失调。饮用矿泉水,补充这些离子的不足与缺乏,促其平衡,病体因而痊愈或好转。其次是调节器官功能说,促使各器官的功能正常化。调节胃酸分泌,低者增高,高者降低;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治疗贫血等疾病;调节植物神经、中枢神经、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失调等等都有特殊功效。饮用矿泉水对很多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疗效。其中以各种胃炎、胃肠功能紊乱、早期肝硬化、神经衰弱症候群等11大类有显著疗效;对胆结石、轻型糖尿病、胃下垂等10种疾病有一定疗效。同时,矿泉水对消除疲劳、虚弱,增强体质也有较好的作用。

  这是大自然的杰作、赐与,要求管理者管的更安全,更卫生,更适宜,更方便人们饮用。我给景区同志出题目,压任务,把供应矿泉水的方式提到科技含量较高的新高度。这些同志真是努力。他们先是将机械提水的一点供应变成10几个点自来水式供应,后来又建起景观式“水井供应楼”,电子控制,触摸式供水,解决了安全问题和卫生问题,方便游人用水。现在的方式更加科学化。

  洗浴法又叫矿泉浴,主要集中在南洗泉和翻花泉。南洗泉在南饮泉南约100米,以长方体水泥构造物为洗池,呈南北方向,用漂浮物在北侧三分之一处划分为男、女洗浴范围。南侧为男疗养员活动区,北侧为女同志洗浴区。其实是一个大浴池。

  到过五大连池疗养的同志都讲这里是“苦疗”,主要指矿泉浴。这里每天换水。早晨出水温度只有2°C。七、八月份14点钟前后,最高温度只有7°C。可谓低温。下水时间以9——15点钟为宜,每天一、二次。每次洗浴时间以10——30分钟为好,不能少于5分钟。我为了体验“苦疗”,利用中午时间,在二、三位同志陪同下,第一次浸泡时间长达60分钟。

  第一次下水在南洗泉,真是一次痛苦的“考验”。按同志们告诉我的办法,先把两脚泡在池子里,慢慢适应全身。我有冷水浴的习惯,有冷水洗脚的习惯,但药泉洗脚却另有滋味,凉的刺骨,凉的不知所措,凉从脚心发难。双脚犹是放在冰箱里,越来越冷的刺骨,冷的钻心,冷的苦涩。和我同时第一次下水的一位北安调来的同志出现了眩晕症状,不适宜洗浴,几乎摔倒入池。

  我身体好。尽管疗养员们还不认识我,但做为市长,我泡池子有很强的政治使命,很强的责任感,咬紧牙关泡了5分钟脚。大约有些麻木。这时,办公室一位当地的同志陪我下水。他乾净利落,三下五除二地全身浸泡到水中,只是表情有些木然,似乎在运动全身力量维持体能平衡。但也很快恢复了常态,指导我下水。

  我在台阶上,一下子坐下去几个台阶,水到肚脐。似乎这是第一次下水的“飞跃”。没有几秒钟,好象有万箭齐发,射向大腿,犹是无数麦芒式的利针扎进肉中,有些难忍。两腿根之间,冷冻特别难奈。心脏也急剧收缩,真是冷到极点。办公室同志在水中给我介绍第一次下水的诸多笑话。笑料十足。但我万箭穿心,笑不起来。

  我的身份要求我只准“前进”,不准“后退”,再艰难也要咬紧牙关挺过去。我不能起身晒太阳,乾脆全身坐进池子里。南洗泉池水只有六、七十公分深,刚好水过肩膀。冷水压迫心脏,挤压肺部,受到刺激,有些喘不上气来,呼吸略略困难。全身冰冷的滋味绝不是冷水浴可比。周身透骨凉。渐渐的,全身有些麻木。当时,下水时间已有20多分钟,办公室同志劝我出水晒太阳。我要体验一下苦疗滋味到底苦到何等程度,静静地坐在水中。

  入水30分钟的时候,办公室同志报告时间,请我出池。我身边全身紫黑的一位老疗养员建议我再泡半个小时。他说池水包治百病,泡时间越长对身体越好。这是一位县级干部,很有一番思想,总结不少疗养经验。他每天泡泉子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40分钟,再到石龙晒场晒太阳40分钟。他患有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高血压和坐骨神经痛,通过饮用、洗浴明显见好。他还介绍池子中几位临时熟人,其中有患外科病的,有性神经衰弱(阳萎、遗精等)、供血不足、纤维组织炎和外伤后遗症;内科疾病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症候群、肺气肿等,据讲,都有明显疗效。他称这里矿泉水为神水。

  我真的泡泉子整整一个小时,和那位老疗养员一同走进男晒场。那里修有南北向的围墙,又在围墙的北端起三分之一处修建东西向男女隔墙。晒场是石龙,到处是各种不同形态的熔岩,高高低低,适宜于三、五个人的小群体晒太阳,人们又称“日光浴”、“热疗”。所有人在石龙上都如同在浴池洗澡一样,一丝不挂,“原形毕露”,直挺挺地躺在高温的石龙上,闭着眼晴享受太阳的光和热。身下热,身上热,上下受热。所有的人都晒出酱紫色,所有的人都在这里恢复正常体温,所有的人又在这里出汗。少量疗养员还架起塑料薄膜的小帐棚,确保全身出汗。

  一冷一热,冷的发抖,热的出汗。反差很大。冷热过程有物理作用,也有药物化学作用。我因为工作,常常从冷水中出来即上班。疗养院的一些同志纠正我这个作法。他们把日光浴过程也做为康复过程。据讲,晒场日光浴使冷身体逐渐变热,体温由低变高的过程中,加快血液循环,锻炼血管,增强血管弹性,解除淤积;刺激神经,调节神经功能,使其正常化;加速胃肠活动,增强食欲,增强免疫力;加强新陈代谢。日光浴有利于发挥矿泉水洗浴后的医疗作用。

  北饮泉在药泉山东1.3公里,南饮泉在北饮泉南半公里。另一个洗浴泉称北洗泉,又叫翻花泉、三号泉,在北饮泉西约0.4公里沼泽地。那里修有南北向水泥长方体浸浴水池。后来又增建一个水池。两池依靠其西部10几米远的一个矿泉供水。两个浸浴池底部有氡气上升和矿水混合,治疗多种皮肤病和风湿性慢性疾病。我没有在这里浸泡,但在疗养期,几乎每天去一次。了解动态,探讨发展、建设事宜。在这里见过诸多牛皮癣、湿疹、各样皮炎、白癜风、荨麻疹等10几种皮肤疾病患者,也曾见过一例不准接待的红斑狼疮患者。他们真是痛苦极了。第二年4月26日,半池冰块,即有两位皮肤病患者跳进水中洗浴5分钟。上岸时,全身哆嗦,下巴颏不停地抖动。他说冷比疼好受多了。他实在熬不过皮肤病干裂出血的疼痛。

  在翻花池洗浴过后也要求日光浴。但围墙较短,男女隔墙也短。当年8月份,省军区副司令员、原抗联三支队司令员王明贵等同志回到他曾战斗过的五大连池。我陪同他走到翻花泉。当见到一些四仰八叉赤身裸体晒太阳的男、女疗养疗员后,他立刻怒发冲冠,责问我为什么不让他们穿衣服?为什么不建晒太阳的大楼?批评这里有伤风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死角。

  洗浴的另一种普遍方法是用脸盆装矿水泡头或泡脚。研究人员对其作用还讲不清楚。但普遍认为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和血压的功效。泡头降低血压,泡脚升高血压。泡脚,我几乎天天做。严重的脚气病确实泡好了。泡头,我试了几次,其滋味如同浸泡全身一样。按要求不超过半小时。半小时的时候,脑袋犹似麻木一般,似乎不是自己的,但清爽极了。

  泥疗,矿泥疗法的简称。即是使用经过矿泉水长期浸泡的特殊泥土进行治疗。五大连池市矿泥只有两处。一处在翻花泉附近,呈方形分布,储量2万余立方米。另一处在南、北饮泉附近,沿药泉河两岸,呈带状分布,储量1.6万立方米。疗养员主要使用翻花泉附近矿泥。将其贴敷身体的某部位,或在当地全身贴泥,或钻进泥土中,以达到治疗目的。泥疗适应各种脱发、慢性肝炎、神经性皮炎、风湿性关节炎、末梢神经炎等。一般敷泥厚度在2.5——3公分之间。每日一、二次,每次用时40——80分钟不等。我只到现场看过几次全身敷泥疗养员,但和矿泥敷秃头的同志颇多往来,还召开过一次座谈会。

  我在连池市工作两年。每年都有四、五百位脱发,甚至秃头的疗养员集中在这里,以女性为多。她(他)们都很有经验,每天两次熟练地把矿泥做成各种头型戴在头上。为防止矿泥水分蒸发,矿泥外边罩上毛巾或其他布料塑料;随时还可以向头上矿泥浇些矿泉水,保证矿泥的湿度。敷头矿泥时间要长些,多数在二、三个小时。有人整天头顶矿泥。这些人都信心十足,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果真是这样。一次,她(他)们因为管理人员限制矿泥用量,集体上访。我接待了他们,并转化为座谈会。这些人几乎都长出了头发,只是多少不一。但头发犹如汗毛,十分柔软。他们见毛而喜,三天两头用剃刀刮一次。每刮一次,头发粗一些,主人欢喜一番。20几个人在我办公室同时摘下泥帽,都是秃头,相互看看,才识庐山真面目,不禁都大笑起来。

  天然矿泉水不是某些矿物质和气体溶解在水里的简单溶液,而是由极其复杂的地球的化学变化,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甚至数以万年、几十万年漫长的岁月才逐渐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生理学作用,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可喜的是五大连池地下矿泉水异常丰富,具有天然矿泉水的一切特征,分布广泛。北起五池东南岸边,南到药泉的南饮泉,长达15公里,按南北方向直线分布,处在同一地理构造线上。矿泉水划分为四个矿水区,即药泉山矿水区和东焦得布矿水区,两区均以铁质碳酸重碳酸盐矿水为主;尾山——火烧山为碳酸矿水区,双泉为偏硅酸盐矿水区。当时开发的主要是药泉山矿水区,流出量日达115吨左右。这些资源是五大连池的巨大财富,也是人类的巨大财富。

  据讲,世界矿泉多如繁星,但温泉多,冷泉少;有毒泉多,无毒泉少;能洗浴泉多,可饮用泉少的三多三少现象。五大连池矿泉水均占其少,又能浴能饮,是我国最优良的冷泉,是世界三大著名冷泉的佼佼者。这些客观存在就是无形的力量,鼓舞我为之工作,为之奋斗,为之忘我。我也用这些可贵的资源教育干部,宣传五大连池,争取外部力量,规划未来。

  堰塞湖群——五大连池

  老黑山期的火山喷发形成三个火山堰塞湖,或称为熔岩堰塞湖,即药泉湖、月牙泡和五大连池。三个湖是主要旅游景点,又是主要经济区。认识三湖,开发三湖对当时的连池市显的十分重要。药泉湖是市内第二堰塞湖,呈肾脏形,南北长900米,东西宽300米,水深6.6米,面积0.12平方公里。位于北饮泉北几十米,药泉山东1.3公里,是药泉河的源头。水源主要来自二龙眼。这里正在建设为配套的旅游景区,纳入发展渔业水产的规划、实践之中。

  月牙泡为第三堰塞湖,位于石龙台地西北角,分为南北月牙泡。面积分别为0.22平方公里和0.4平方公里,水深5.3米,水源来自西部火山溪流,无出水口。这里距市区30几华里,还没有开发,仍保持原始形态。我带人踏查这里的时候,有些地段完全靠步量。但这里潜力很大,经过开发和水质“建设”,将是独具特色的景区和水产养殖基地。对药泉湖和月牙泡的认识是对原来单纯旅游观点和不能进行经济开发观点的突破和发展。

  五大连池境内的地上水系干流主要是贯穿南北的石龙河,即白河,发源于五池北15公里的坡谷中,由西向东注入五池,为上游;再向东,注入四池,转流向南流经三、二、一池。五池到头池南端口15.26里。河水南下,加盟讷谟尔河,全长50余公里。境内有张通事沟、药泉河、双泉河等六、七条小支流注入。

  白河水系形成在万年以前。老黑山、火烧山于1719年——1721年喷发时,熔岩四处流淌,沿白河河谷最长,四处堵塞,形成一池(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串珠般相连的堰塞湖群——五大连池。每池的两侧或一侧都是裸露的熔岩台地,千奇百怪,各有风情,形成独有的特色,是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

  五个湖正常水面16.52平方公里,容量8260万立方米;盛水期水面达40.21平方公里,容量为17万立方米。三池最大,正常水位8.208平方公里,最深处为16——18米,盛水期水面21.5平方公里。晴天无风,湖水如镜。三池正处在群山中心,地势又低,群峰倒影映入池面,“一湖碧水映群山”。景色奇特。我曾和办公室同志乘小鱼船横过三池,在池中心两次停留。淡棕色池水中带有黄绿色,格外惹人喜欢。群峰倒映,色调情调和谐,山形云形融汇,树影石影交错,美不胜收。我想起原长张爱萍视察五大连池写的诗句

  五池十四山,

  地火冲云天。

  雄狮踞石海,

  群山立水间。

  不过,群山倒立或侧卧也。此处理解可讲形象,讲意境,讲诗情画意,不可具体化,不可细化。

  我还和副书记王宝林等同志乘新购游艇在二池水上往来,探测半熔岩的沙泥湖底,研究发展连池市支柱产业——水产渔业。这里湖水营养丰富,无机氮、磷酸盐、硅酸盐含量高,鱼类丰富,有11科37种。湖中最驰名的鱼有青稍红鳇、鳌花、鲫鱼。鲫鱼脊背宽厚,肉质格外白腻而鲜美,似乎是独有特点。

  当时,连池市吃财补贴饭,财源经济很少。我在嫩江县当革委办主任时,可以动用五、六千元、上万元的财政费用。当了市长批2000元的费用时都颇费思量。旅游业,当时还没有成为国家支柱产业,还没有被广大群众所认识,没有成为真正行业,收入量校低。政府工作在抓好疗养旅游业的同时,努力在经济工作中有所突破。农业力量只限于三个小村和地方小农场,属于正常运行状态。我们把目光投向“在一石一水上求发展,在一林一山中做文章”,拟在石水中突破。水,集中在地下矿泉加工化、商品化、市场化,打进国内外市场,求得大发展。地上水集中发展养鱼,以水产的高品质工业化打入国内外市场。

  五大连池水面浩大,容量具有规模,水质尤其肥美,特别适宜发展以渔业为主的水产业。我曾和宝林等同志召开研讨会,探讨发展养鱼业。除体制问题以外,拟集中在三池子投放鱼苗3年。计划3年以后,以人工投放鱼苗为主,捕捞2斤以上池鱼,5年以后捕捞5斤以上的大鱼,年产500万斤以上,市财政可增加收入500——1000万元。这个数字对当时收入微薄的市财政无疑是巨大的力量。我请农牧渔业局同志提出方案,提交市政府、市委两次讨论,均获通过。在三池建立以度假村为标志、以石碑石林为特点的旅游景点也获批准,纳入总体规划,做为发展重点。可惜,我调走以后,只有原始性、自发性的三池建设,没有形成文化特色。国家诸多领导、名人留言题词也没有见诸于刻石成碑,散落在档案室中封尘。

  五大连池还有诸多传说。当时,有位热心的老同志,人称“小白龙”,多次找我谈整理五大连池传说。我赞成他,支持他,还和他一同研究故事情节。其实,传说、故事都是编的。不管那个年代,都可以编辑传说,讲故事。开头都可以用“很早很早以前”、“听老人说”、“古时候”之类。但编的必须贴近生活,符合常规和人情。有的传说可以有根据,有的传说可以因景因情而作。小白龙果然整理编辑了一本书,获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奖励。其中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最具特色。这个传说不知道哪年哪月的人文作品。我很小的时候,听“瞎话”就有这个故事。我也曾用这个故事动员母亲到五大连池市看一看。

  故事脍炙人口。据说,古时候的山东一个村庄,李氏夫妻30几岁还没有生子。他们到庄前龙王庙祈祷,妻子果然怀孕。临盆的时候,风雨雷电,狂风大作,但却满屋红光,生下一个男孩。这孩子浓眉大眼,出生就会跑,会说话。全家人和邻里都十分奇怪。端午节的时候,他母亲喝了几口雄黄酒。这天中午,“老李”吃完奶睡着了。大半雄黄酒在奶中有反应的原因,原形毕露,变成一条小黑龙。头扎在母亲怀里,尾巴搭在炕沿上。其母因此惊吓昏了过去。其父恰在此时归来,见状,用菜刀砍去。小黑龙惊醒,赶紧收缩龙身。但为时已晚,尾巴被父亲砍去一半。他负痛而逃。几经周折,落脚在五大连池三池子。时间稍长,人们都知道他的这段历史,呼他为秃尾巴老李。

  小黑龙离家,他母亲因惊吓死去。消息传到他这里,“老李”痛哭不止。离家第3年的农历6月份乘风雨之机,腾云驾雾,飞回老家,为母哭拜祭坟。从此以后,每年6月份都飞回山东祭母。每年的这个时间,三池子上空也都有一股黑云,下端带有一股白气,称之为龙尾,为“老李”搭“桥”,接他上天,飞回山东。

  故事讲孝敬老人,分明是儒家思想的表述。中华民族美德的展示。但没有结束,还赋予“老李”爱憎分明的形象。据讲,三池子原有一条小白龙,无恶不作,鱼肉百姓。“老李”劝其改邪归正,无效。两龙便打了起来,一直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老李乘休战之机,把消息告诉当地渔民和农夫。当地人恨死了小白龙,都赶来为老李助战。重新开战的第二天,渔民、农夫已经看明白了“阵势”,纷纷准备馒头和白灰。当看到黑水翻上来的时候,他们就扔馒头。老李吃了馒头更有劲头,拼杀更有力;当看到白水翻上来的时候,大家就扔白灰。如此几次,小白龙渐渐不支而败走。从此,老李成了这一带的“能人”。他呼风唤雨,造福一方。秃尾巴老李的故事越传越远。以我个人经历而谈,德都、讷河、北安、克山和嫩江、黑河、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均有老李的传说。

  传说归传说。气象的奇异景象却是真实的。我在五大连池市度过两个夏天。两年的公历7月份都见到秃尾巴老李“回家上坟”的图景。1984年7月下半月,三池上空几乎天天都有特异现象。一些熟悉秃尾巴老李和三池子关系的人都格外注意三池上空的变化。

  忽然有一天中午过后,有位同志喊我,告之黑云柱状形态出现了,也即龙尾云出现了。我们站在机关院内,果然见一大片黑云中逐渐有不规则的柱状云向三池方向下延。方向为东南方向基本向西北方向下伸。我带几个同志乘车经欢欣岭向三池方向奔去。

  柱状云越来越长,越来越浓。在欢欣岭北望,由于不远处松林障碍的原因,云柱似乎已经延伸入池。当地同志说是龙尾下延到三池。三池被搅的池水涌成水柱,老李乘云而去。但车过松林,距离三池渐近,只见云柱下端明晰,和湖面毫无关系。云柱和湖面之间的距离大半就是传说中的白气。当汽车停在二、三池子中间的道路上时,再也没有在办公楼院和欢欣岭看到的神奇。但长空中一柱黑云却久久不散。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我从焦得布林场中午返市。大家又议论秃尾巴老李“登云”返乡故事。当车过东焦得布山的时候,同行人不约而同地又看到云柱从浓云中开始下延,情形和上年所见几乎一样。我们又驱车在欢欣岭略停。有同志拍下了“龙尾”云柱。当再次驱车到三池时,依然没见到“龙尾云”入湖迹象,更没有见到池水浪涌成柱、翻江倒海的形态。有同志说“老李”翻跟头从湖面一下子跳进云柱之中,回山东去了。我想,这个说笑还可以编出一个故事,开头还可以说“很早以前”。很早时限在何时?有堰塞湖不过在1721年,距离1985年二百六、七十年。“很早”也即二、三百年。

  人们围绕中华民族历史,以三池为载体,还演绎出不同政治背景的故事。例如抗日战争,传说还有湖怪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人民群众依据五大连池同日本鬼子斗争的传说,等等。这里传说年年有,故事永远编不完。

  传说是美好的,为堰塞湖五大连池增加了神密与美丽,罩上一层遐想的光环。这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果发展下去,完全可以成为独具特色的五大连池文化。这种现象和三池壮观的火山水色结合,建设几处度假村为依托的水上游览区,将是多么理想的未来!

【五大连池钟灵寺肉身佛】五大连池钟灵寺散文

http://m.myl5520.com/shicijianshang/274213.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六】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诗词鉴赏

谁被称为诗圣_诗圣智斗刁县令作文

唐代诗词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诗

唐代诗词鉴赏

[《清明》古诗的意思]杜牧《清明》古诗带拼音版

唐代诗词鉴赏

[关于韩愈写的诗句]关于韩愈写的诗

唐代诗词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词鉴赏及翻译

唐代诗词鉴赏

《清明》古诗杜牧|杜牧《清明》原文赏析

唐代诗词鉴赏

[中秋夜 李峤]李峤《中秋夜》古诗鉴赏

唐代诗词鉴赏

[忆匡一师李商隐]忆匡一师李商隐诗词

唐代诗词鉴赏

关于周庄的古诗|古诗周庄河详解

唐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