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的说说

2006-08-11   来源:宋代诗词鉴赏

诗说节气 大寒
篇一:大寒的说说

诗说节气

大寒

作者:徐廷华《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2日 16版)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所以称为“大寒”。有两首宋代诗人写大寒的诗,记忆特深。一是文同的《和仲蒙夜坐》:“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一是邵雍的《大寒吟》:“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两诗都写及大寒之严寒。

大寒节气时,腊月已下来一半,后一半时间里,浓浓的年味开始弥漫,民谚云:“小寒大寒,就要过年,杀猪宰羊,皆大欢喜。”这期间民间风俗有送灶节和除夕。

送灶就是要送灶王爷,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谓“过小年”。范成大有首《祭灶词》,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诗集中反映了宋代送灶的情景。在灶神上天言事之际,杯盘装满猪头肉、鲜鱼以供祭灶君,烧纸钱、奉美酒,以讨灶君欢喜。男子献酒,女子则要避开,因为“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是不能违背的。灶君吃饱喝足了,到天宫也就不说长道短了。其实这一习俗充满了迷信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已渐渐被现代人所扬弃,而作为辞旧迎新的“除夕”,则被世代传承沿袭。

除夕即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就是这个时辰,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大年三十”。这天风俗很多,贴春联、吃年饭、守岁、放爆竹、祭祖、给孩子压岁钱等等。宋人王安石《元日》诗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所写的就是贴春联的习俗。《梦粱录·卷六·除夜》也记载:“十二月

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无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

唐太宗李世民有《除夜》诗,诗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这是写除夕守岁的短诗。除夕夜毕竟是交替之夜,一夜过后便是冬尽春来,冰消雪融,梅散风香,为迎接这新春的到来,人们摆上酒宴,畅饮欢庆,以待新岁曙光的到来。

唐代诗人曹松的《除夜》也云:“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诗写残腊将尽,春风徐来,旧年和新岁将平分这除夕之夜,庭燎渐暗,星斗倾移,在鲜花绽放之处看到了春光美景。第二天早起捧起酒杯,祝福像尧舜一样的我主贤君。

大寒确是冬去春来的转折点。大寒后十五天,便是立春时节,意味着春天到来。张耒的“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的诗句,透露出雪消春回的情致;欧阳修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的妙笔,则写出了冬春交替的微妙之处。

季节正在翻页,又一个春天将在飞雪的舞蹈中降临,一个新的生命与梦想在深厚新鲜的土壤里又开始孕育出嫩嫩的芽苞……于是,在季节的轮回中,同样的事情又会一个个发生,冬去春来,周而复始。

宁德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篇二:大寒的说说

2014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各题。(6 分)

天然良港——三都澳,碧波浩渺,一望无垠。海深湾阔似天湖,风平浪静时, ;波涛xiōng .

( ) 。这里处处弥漫着神异的气息,险如滚卵的“螺壳岩”,清晰可辨的“笔架山”,千.

回百转的“斗姆迷宫”„„三都澳正等待你去探寻它的ào( )秘。

(l)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波涛xiōng ( )涌。 ②ào ( )秘

③浩渺( ) ④清晰可辨( ) ..

(2)从下面三个句子中选择两句,依次填入语段的横线处。(按顺序只写序号,2分) ..

A.活泼得如花季少女

B.粗犷得像西北汉子

C.温婉得像江南女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地 .朋引伴...

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B.他苦苦地思索着这究竟是什么道理。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晒笑。 ....

C.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诲人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D.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

3.诗文默写。(12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李商隐《夜雨寄北》).

(3)(陶渊明《饮酒》)

(李贺 《雁门太守行》)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悠悠中国梦,千古华夏情。在文天祥那里,中国梦是《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生死无畏;在辛弃疾那里,中国梦是《破阵子》中“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建功立业,在杜甫那里,中国梦是《望岳》中“会当凌绝顶, ”的雄心壮志。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

(8) 。

4.名著考查。(8分)

(1)下面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鲁滨逊在荒岛上从一群野人手中解救了一个俘虏,并将他带回住处做自己的仆人,还给他取名叫“星期五”。

B.祥子在混乱中逃出了军营,顺手牵走了大兵们丢下的三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

C.阿廖沙对布料变色一事充满好奇,又受到表哥萨沙的怂恿,将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染成了蓝色,事后遭到了外祖父的一顿毒打。

D.白骨精在白虎岭一变村姑,二变老翁,三变老妇迷惑唐僧赶走。

(2)鲁智深的故事家喻户晓。请在上面横线处填上相应的人物,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情节加以简述。(70字左右,6分)

他为救助 ,拳打镇关西;他力服泼皮,倒拔垂杨柳;他为解救 ,大闹野猪林。

故事情节: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5.为迎接宁德市举办的“‘天毫杯’汉宇听写大赛”,某中学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 对对联]

某班举行“硬笔书法”比赛,想拟副对联,请完成下

联。(要求:与上联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同,2分)

上联:规规矩矩写字

下联

[活动二 品汉字]

“囧”,读“jiǒng”,象形文字,本义是“光明”,在网络

中使用颇频繁的汉字之一,也是“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

请仔细观察右图,说说“囧”在网络中的意思。(2分)

[活动三 说看法]

流行在网络上的“囧”字,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尊重汉字,用来恶搞不雅,有损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也有人认为关注“囧”这样的生僻宇,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播。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出理由。(3分)

[活动四 探究竟]

下面是几则来自网络的评论,请你写出探究的结论。(3分)

材料一 某网友感叹道:“看了几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再也不能说自己语文功底好,感觉自己己经不是中国人了,居然有这么多的汉字不认识。还是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大寒的说说。

材料二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郁波表示,汉字特别依赖于它的书写情感,不书写就会造成提笔忘字,就会导致情感的淡化。

材料三 汉字听写节目让观众开始正视“提笔忘字”的“现代病”。在键盘打字当道的今天,重拾汉字书写显得难能可贵。不少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节目,发现许多熟悉的汉字,不仅不会写,还把读音弄错了。

三、阅读(5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谦《送东阳马生序》)

①②③ [乙]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

“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

④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

⑤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

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走送之 (2)俟其欣悦 ..

(3)濂具以实对 (4)微景廉 ..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家贫,无致书以观。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8.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9.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

10.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21分)

公交车上

旸 子大寒的说说。

①中秋节,一个民工满心欢喜地来到火车站,接从老家来探亲的妻儿。

②这是他的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广州火车站见面了。他们上了开往工地的公交车。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被褥,有锅碗瓢盆。男孩的手里还提着装有宁只雪白兔子的笼子。 ③可是他们刚把东西弄上车,就遭到司机的斥骂:“带

这么多东西,中途的旅客怎么上车? 你们以为这是乡下的运货站吗? 补三张票吧!”三张票就是30元,而这些破破烂烂的家当一共也值不了几个钱。见民工犹豫,司机不耐烦了:“想什么想? 不行就下车!”司机眼神里的轻蔑和奚落,让他无地自容。此时此刻,他不想让这样的眼神也落在他妻儿身上。他开始往身上摸,摸了半天,只摸出20 元来。男人的脸上急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儿。

④司机越发不耐烦,脸上甚至有了冷笑:这些民工,让他们拿钱比割肉还难受。司机不想再等,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动手往车下扔行李„„

⑤男孩一直蹲在那里,守着放在行李上的小白兔,大人的争吵让他惊慌失措。突然,司机拎起了装着小白兔的笼子,小白兔的眼里满是大难临头的惊恐„„

⑥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这是在乡下跟孩子们打架时练出来的绝技,现..[来源学科网]

在派上了用场。只不过他下口轻了很多,毕竟这是在城里,初踏进城市的乡下孩子心中充满了畏惧。

⑦司机突遭袭击,不由得松了手,震惊地看着这男孩。只见男孩猛地从地上拾起死里逃生的兔子,霎时泪流满面。两年前父亲离家去城里打工时,把两只兔子交给了儿子,叮嘱他好好养大它们。父亲走了,男孩每天给兔子割草、喂水,一天天把兔子养大了。前不久,母兔产下了一窝小兔,男孩坚持要带一只来广州,他要让父亲看看,他把兔子养得很好;他要让父亲知道,这两年他每天都在思念父亲!可是,他没有想到,他一直向往的城市竟如此粗暴!伤心和恐惧让他的眼泪流得更急、更快了。

⑧满车的乘客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看着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幕。男孩的眼泪终于让他们坐不住了。 ⑨一个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对那个尴尬而又难过的父亲说:“我也去番禺,身上没带什么行李,这个大包算我的,你少补一张票吧。”

⑩没等那个父亲反应过来,一个老妇人也从座位上站起来,抱过一只大瓦罐:“我很喜欢这只瓦罐的外形,把它送给我吧。”她对着惊慌的女人挤了挤眼睛,悄悄地说:“下车后,就还给你。”

⑪一位少妇把男孩拉过来,抱上自己的膝头:“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好可爱啊!借给我做儿子吧!”满车的人轰的一声笑开了。

⑫那个老人拍拍司机的肩说:“东西都挪走了,不会影响到后面的乘客了,赶紧开车吧!”的确,地上那

堆小山似的东西都已经被车上的乘客抱到自己的怀里或塞到座位下车厢通道又恢复了通畅。

⑬司机看了看车厢里的人,经过这一场风波,人们冷漠

的表情不见了,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帮助过别人后的笑意。他又看看刚被咬过的手腕,上面有两排浅浅的牙印,没事儿,咬得不重。他嘀咕了一句:“看不出来,小东西倒挺厉害的!”发动车子时,司机脸上也有了温和的笑意,刚才男孩扑上来咬那一口,让他回忆起自己那已经很遥远的顽皮而又莽撞的童年了。

(原文有删改)

1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的主要内容。(3分)

12.

司机斥骂→

→脸上有了冷笑→→

→温和的笑意

(6分)

(1)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品析加点词,3分) ..

(2)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3分)

14.第⑦段插入男孩喂养兔子一事有何用意?(4分)

15.对公交车上热心人的做法,你有何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第l6-18题。(13分)

时间都去哪儿了,但愿读者留住

[百家争鸣]

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人思考:读书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为此,《宁德晚报》记者以“读书”为话题采访了我市的不少市民。

记者采访了部分中学生,他们说,课外阅读时间每天一般不会多于一小时。有些学生课后还要参加一些辅导班,几乎没有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偶尔偷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难免遭到父母的指责。一名学生对记者说“学习负担重,读点自己喜欢的‘闲书’会有负罪感。”

记者采访时发现,“只读有用的”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阅读的信条。一些大学生表示,大学生活非常精彩,读书只是其中一部分。宁德师范学院王旭(化名)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自己平时的实习占用了不少时间,往往只会看对求职更有帮助的书。时间有限,读书还是应该读点有用的。

一些公司职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因生活琐事繁多,能静下心来读书是件很奢侈的事,即使有空闲时间,也往往会去看电影、演出等,而不会去读书。一位职员告诉记者,由于出门带书不方便,他便把书都装在手机和阅读器上,只能在碎片时间里找到一点读书的乐趣。(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大寒的说说。

2013年部分国家国民阅读调查

[宁德网]中国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十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也有些人醉心于豪宅豪车,热衷于推杯换盏,却不愿花时间读一本好书。网友“凤鸣”在微信中写道:“聪明者利用时间,愚蠢者等待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

[每日新报]今年2月,回家主席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知名古董鉴赏家马未都有一次发现,高铁车厢里人拿的不是手机就是iPad。马未都说:“我们拿着iPad 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 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大家切西瓜”的事实充分说明:我们缺的不是时间。时间并没有远去,远去的是一个民族“敬书”的传统;买书的钱并没有远去,远去的是“读书为乐”的风气。

[他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有资料显示,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日本和韩国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迷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政府和社会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社会关注。

16.阅读[百家争鸣],分别概括中学生、大学生和公司职员对读书的看法。(6分)

17. [权威调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8.阅读[媒体信息]和[他山之石],结合材料,说说你有哪些收获。(3分)

四、作文(60分)

19.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道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必须要写人名,就用“小红”“小刚”来替代。

题一:请以“渴望回到童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二: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人们都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曾经的感动、悲哀、幸福。在初三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将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一学年来的体验和感受呢?

请以“ ,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搏”“变”“泪”„„)

细说二十四节气
篇三:大寒的说说

细说二十四节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人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战国后期《侣氏春秋》这一书的“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因此,当时从八节二十四节气上就可以掌握季节的变化,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

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古代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为了记忆方便,把二十四节气名称的一个字,用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受到广大农民喜爱。

二十四节气的划定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的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度。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须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

上半年来六,二十一, 下半年来八,二十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表

从上图知,太阳每年在公历3月21日通过春分点,黄经为0度。以后每运行15度,即为一个节气。但是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力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起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星指寅,半夜衡星指寅,白天魁星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星指卯,半夜衡星指卯,白天魁星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详情见下节)

二十四节气详解

立春

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度。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

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度。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了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中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度。春分日太阳在赤到上方。着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着一天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中国古书中有不少有关春分的记载,如:“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更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靛,秋分收麦收蒜(安徽)”。 清明

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度。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开始发新枝芽,

说说食物的四气五味与养生的关系
篇四:大寒的说说

说说食物的四气五味与养生的关系

什么是四气五味

很多网友现在都很关注食疗,尽管号称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张悟本被打压了,但是其推行的食疗思想仍深入人心,因为老祖宗的经典《黄帝内经》中对此早有论述。毕竟,与服药相比,食疗既简便,又安全,最重要的是,因而掌握好食物的四气五味,对帮助我们建立起了一套正确的养生理念,对于预防很多生活方式病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四气五味最初主要针对的是药物,但基于药食同源的理论,食物自然也会有四气五味,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重点讨论食物的四气五味。

食物的四气五味与养生

什么是食物的四气五味呢?在说定义之前,我们先说一则生活中的小常识,给大家一个直观形象的印象。当我们外出淋雨感冒了,很多有经验的老人,都会熬上一大碗的生姜红糖水,然后让你趁热喝下。不一会儿,我们就会汗出寒去,生姜红糖水对于初期的感冒,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那生姜为什么要和红糖放在一起熬呢?它又为什么能治疗风寒感冒呢?这里,就用到了食物的四气五味。这个案例,我们稍后作详细分析,先来看看食物的四气五味的定义。

什么是四气呢?简单地说,就是食物(包括药物)的四种属性,即温、凉、寒、热,因此,也有人把四气称为“四性”。

四气的由来。那四气是怎么由来的呢?它出自于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本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食物的四气,究竟是怎么来的,有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就是我们一年当中有四季,春、夏、秋、冬,因而食物也就对应有了温(春)、热(夏)、凉(秋)、寒(冬)的属性。

四气的衍生。我们都知道,中医的精髓就是阴阳学说,那对于温热凉寒来说,是不是也符合阴阳呢?实际上也符合。在中医里,阴就代表着寒,而阳就代表着热,至于温和凉而言,只不过是热和寒的程度问题。历史上,曾经有一种说法,将四气,归纳成三气,或者是三性,即热、平、寒,这同样也符合自然规律。举个例子,我们知道,水的平性就是以液体形态存在的,热性是以气体的形态存在,而寒性是以固体的形态存在。从水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的食物和药物,同样也都有寒热平三性。有些文献中,人们为了把这三性做更精准地表达,又加入了微寒、微温、微热,和大寒,大温,大热这些级别,以程度的方式来区别。由于无法量化,因而在使用上,也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什么是五味?辛、酸、咸、苦、甘,这就是五味。它对应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对应的五色是白、绿、黑、红、黄;对应的五脏是肺、肝、肾、心、脾。五味入五脏,就是从这里来的。当然,在中药里,还会有淡味和涩味。其中,涩味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至于五味的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那食物的四气五味,到底与养生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四气五味与养生

在养生的总体原则上,《黄帝内经》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食物的四气五味,与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什么叫“法于阴阳”?法,是指自然界的规律,比如,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我们每日就经历这种从白天到黑夜,从太阳到月亮的过程,这就是天体运行的规律,这也是阴阳变化的过程;再比如,生育期的女子每28天来一次月经,这也是和月亮的运行周期有关,故而叫月经,这

种也是规律,也是法。因而,符合规律,符合法的,符合阴阳之道的,事物运行就平稳。不符合的,那一定是出了问题。比如,有的妇女,月经期不是28天,要不提前,要不错后,这都是阴阳失调的结果,所以叫月经不调。这种不调,必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所以,《黄帝内经》为什么强调养生的总体原则要法于阴阳,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话,什么叫和于术数?和,和谐也。术数指什么?如果法是代表着自然界的规律,那术,则是代表着一个具体事件的操作规范。与法是自然形成不同的是,术,往往是人们规定的,便于执行和操作的流程。比如算术、武术等,它在不同的领域里,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数,指的则是量的概念。比如,如果体温达到37度,就被认为是发烧。这个37度,就是“数”。

那“和于术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最简单的比方,现在是夏天了,天气非常的热,我们会开空调进行降温。那多少度合适呢?25度比较合适,太低、太高了,人体都会感觉不舒服,容易生病。那为了给身体降温,我们就需要开空调,这就是“术”,而把温度控制在多少合适呢?因此,降到了25度这个“数”了,就是“和”了。

我们还是举前面说过的姜糖水治感冒的例子,详细分析一下食物的四气五味在其中的作用。雨,一般多在夏天下。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因而人体为了排汗的需要,汗毛孔更是处于张着状态。而淋雨时,当我们的汗毛孔完全关闭之前,会有一部分的寒湿进入到我们的皮肤腠理之间。当淋雨过程结束后,人体为了排出腠理之间的寒湿,就需要发汗。但有时,当人体的身体状况不佳时,人体内的阳气不足以将体内的寒湿排出体外,人就会生病。这就是同样是淋雨,为什么有些人生病,而有些人不生病的原因,身体免疫力强弱差异使然。

身体健康之人,由于自身阳气足,因而可以自行排出体内的寒湿;而对于身体状况稍差的人,我们就需要借物一些外力帮助发汗和排寒湿,这里就不能不提姜糖水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四气五味。

性味与养生实例

生姜红糖水,是我们治疗风寒感冒常用的食疗方子。它就两种食物,一是生姜,一是红糖。但它为什么能治疗风寒感冒呢?下面我们从食物的性、味方面分析一下。

生姜:在性上(四气):微温,味(五味):辛,归肺、脾、胃经。生姜的功用: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红糖:在性上(四气):温,味(五味)甘,归脾经,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在了解了生姜和红糖的性、味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用生姜红糖水来治疗风寒感冒了。《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些都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在性上,风寒感冒,一定是人体受寒了,因此,我们为了让身体排寒,自然我们就需要用到温热的食物,生姜和红糖恰好都符合这点。因此,从食物的性上都是适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

那在味上(五味)呢,生姜味辛,而红糖味甘。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两种食物的五味属性是如何定义的: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甘:有补益、和中、

缓急等作用。我们知道,人感冒以后,大都食欲不振,而中医认为,人的胃气很重要,故而有:“有胃气生,无胃气死”的说法。生姜,入肺、脾、胃经,它不仅能驱除掉呼吸系统中的寒,而且能开胃;而红糖不仅同生姜一样性温,而且,它味甘,入脾经,同样有健脾开胃,提升胃气的作用。再加上把两个食物放在一起加热熬,又给这个生姜红糖水提供了更进一步的阳气,这样就很容易将人体内的寒湿去除,寒湿一去,感冒自然就好了。这就是古人,在利用食物的性味上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那平常我们如何分辨食物的性味呢?

如何辨食物性味

既然食物的性味这么重要,那对于我们普通的网友,如何分辨食物的性味呢,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些简便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可从食物的颜色、味道、生长环境、地理位置、吸收的寒气和水分几方面来看。

从颜色来看,绿色植物与地面近距离接近,吸收地面湿气,故而性偏寒,如绿豆、绿色蔬菜等。颜色偏红的植物,如辣椒

大寒的说说

http://m.myl5520.com/shicijianshang/22045.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翻译短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代诗词鉴赏

【武松打虎是英雄打一肖】武松打虎算是英雄故事

宋代诗词鉴赏

秦州市属于哪个省_《秦州仕女图》的故事

宋代诗词鉴赏

辛弃疾满江红|辛弃疾《满江红》鉴赏

宋代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的读后感

宋代诗词鉴赏

[柳永凤栖梧]柳永《凤栖梧》同步练习及答案

宋代诗词鉴赏

最美不过夕阳红|最美不过《水调歌头》400字作文

宋代诗词鉴赏

[满江红汉上]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代诗词鉴赏

[题西林壁宋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苏轼古诗鉴赏

宋代诗词鉴赏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古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原文译文及赏析

宋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