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知徐州翻译

2020-06-30   来源:苏轼诗词鉴赏

记承天寺夜游
篇一:徙知徐州翻译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2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二《记承天寺夜游》《宋史?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盐城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相与步于中庭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轼诣武卫营 (4)卒全其城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译文:

(3)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译文:

12.【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C.与余舟一芥(小草)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 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

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译文:

14.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2分)

答:

(四)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5-8题。(17分)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解释加点词的词义(4分)

①晓雾将歇 ( ) ②月色入户 ( ) ③夕日欲颓 (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6、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之:山川之美 甚矣, 乃记之而去

B.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C.寝:怀民亦未寝 寝食难安

D.解:解衣欲睡 何以解忧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简答。(4分)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2分)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请用文中一个字来作答)。(2分)

五《记承天寺夜游》与《喜雨亭记》

比较阅读及参考答案

甲文略【乙】

喜雨亭记

苏 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③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

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⑤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⑥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⑦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 ②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 ③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 ④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 ⑤属,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⑥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⑦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 ②怀民亦未寝 寝:______

③志喜也 志:_____ ④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_______

2.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3.【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

4.(1)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乙】文的题眼是_____________

5. 【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7. D 8. A 9. 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10.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1.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12.月色美好;幽静。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9.答:⑴散步,漫步 ⑵只,只是 ⑶到??去 ⑷最终,终于10.答:河将害城 / 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⑴译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⑵译句: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⑶译句: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12.答:⑴宦途失意的苦闷。⑵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参考译文】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 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 始,一直连接到城墙。 苏轼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三答案:10.A 11.C12.D

13.⑴庭院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那)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⑵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

14.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答案:

(四)(17分) 5、①消散(或“消歇”“散去”)②门 ③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4分,每对一处给1分) 6、C (3分)

7、(6分)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表达与此相近即可)②庭院里好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 8、①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2分,每对一处给1分)②闲 仙 (2分,每对一处给1分)徙知徐州翻译。

五【参考答案】

1.①念:人教版,考虑、想到;语文版,想。②寝:睡觉 。③志:记 。④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

2.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笑。

3.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理由: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二人心意相通呀!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

4.(1)赏月(月光) (2)喜(1分)

5.甲文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的复杂心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遇到好雨的喜悦之情。(意思接近即可)

2014上海市语文二模定稿权威官方版C卷(含答案)
篇二:徙知徐州翻译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 文言文 (39分)

(一) 默写(15分)

1. ,艨艟巨舰一毛轻。(《观书有感》)

2.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

3. 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 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卖炭翁徙知徐州翻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诗中“黄衣使者”指的是 。(2分)

7.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满面尘灰烟火色”道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B.“牛困人饥日已高”描写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

C.“回车叱牛牵向北”描绘了两宫使蛮横的行为。

D. 全诗揭露了宫市的公开掠夺带给百姓的疾苦。

(二)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突出了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

C.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赞美了陋室因环境清幽而不陋。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

为我尽力。” 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①以守,卒全其城。

【注释】①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民皆奔走( ) (2)轼诣武卫营 ( ) ..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洪水泛滥到梁山泊。

B. 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泛滥。

C. 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可以泛舟。

D. 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可以泛舟到梁山泊。

13.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了驱使复入、□□□□□、使官吏分堵等措施。(2分)

14.文中“过家不入”体现苏轼的可贵品质是(3分)

A. 以身作则 B. 临危不惧 C. 公而忘私 D. 亲民爱民

二、 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

中国的茶文化

①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先秦《诗经》总集里就有关于茶的记载。汉朝,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唐代茶业昌盛,出现了茶馆、茶楼、茶会,提倡客来敬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

徙知徐州翻译。

②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合了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哲学思想,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③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仅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品茶的环境一般由茶室、摆设及茶具组成。

④茶室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小憩于此,意趣盎然。中式茶室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⑤ 。重在渲染自然美。可在茶室内缀以花草、藤蔓,家具多选用竹、木、藤、草制品,使人仿若置身山乡农舍、由间旷野、渔村海边,有回归大自然之感。

⑥ 。给人以较高的艺术感,有文化特色。四壁可缀以层次较高的书画和艺术装饰物;室内摆放与茶相关的工艺品,即使是桌椅、茶具,也要从功能与艺术两方面加以选择。但室内的布置与陈设,需有章法,不能有堆积、纷杂零乱之感。

⑦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饮茶风情,如蒙古族的帐篷、地毡和盐奶茶;富有江南情调的中堂品茶室;具巴蜀特色的木桌、竹椅和“三件套”盖碗茶等,都会给品茶者带来一种民族特色的感觉。

⑧ 。满足部分客户的怀古心理。茶室的布置,大多模仿明、清式样,茶室正中挂有相关的画轴和茶联,下摆长条形茶几,上置花瓶或仿古品,再加上八仙桌、太师椅,凸显

“大家”气派。

⑨茶室的布置与摆设,必须与茶相关。室内的布置基本上以自然休闲为主,多利用原木、胡桃木或者石材类的材质,地台、窗格等要素的使用可以很好地烘托气氛,也可以摆放一些小的水景,增添一份自然风韵。既要考虑到美观、大方,又要充分展现审美情趣和艺术氛围。

⑩与此同时,不同的茶叶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茶具,以满足品茶者的心理追求。比如绿茶,应用透明的玻璃杯来冲泡,边冲泡边观赏茶色、茶形,别有一番情趣;红茶(特别是红碎茶)宜用高玻璃杯冲泡,使红艳的茶汤更加诱人;乌龙茶则宜用紫砂茶具了,冲泡后用小茶杯饮用。

11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的茶文化主要是茶在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远远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得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茶文化的区别所在。

15.第⑧段中“大家”引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 B. 强调 C. 特殊含义 D. 讽刺、反语

16.第①段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说明了 。(3分)

17.依次填入第⑤─⑧段空格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民族、地域型 仿古型 自然型 文化型

B. 自然型 文化型 民族、地域型 仿古型

C. 仿古型 自然型 文化型 民族、地域型

D. 文化型 民族、地域型 仿古型 自然型

18.本文围绕“品茶的环境”介绍的内容有:(1) ;(2) ;

(3) 。(9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0分)

蝈蝈的叫声 ①“啯啯,啯啯——”窗外,若隐若现地传来一阵叫声。

②我警觉地竖起耳朵。是什么声音?从哪里传来的?怎么这么刺耳?

③自从儿子进入中考倒计时以来,我对声音就特别敏感。有一次,6楼一户人家搞装修,

虽然与我家隔了四层,但是,我还是感觉电钻和电锯的声音,非常刺耳,吵人。我跑上楼,与那户人家商量:我家孩子正在迎接中考,孩子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回家,能不能请你们在五点半前停工?户主一听我的来意,二话没说,当即吩咐工人,每天五点二十准时停工。后来才huò知,去年他的小孩刚刚参加过高考,深有体会。父同此心啊!

④“啯啯,啯啯——”声音越来越响,似乎正由远而近。

⑤这是多么单调、直接、枯燥的声音啊,简直让人抓狂。我们家,早就草木皆兵。平时在家里,我喜欢一边干活,一边哼个小曲,有时兴致来了,还会和妻子对唱一曲家乡的黄梅戏,来段天仙配什么的。夫唱妇随,甭提有多美了。这个嗜好,早已被我像掐灭一根香烟一样,灭了。为了给儿子打造一个静谧、祥和的学习环境,我和妻子在家里尽量不发出一丁点声音,电视,不看了;音响,不听了;手机,打到振动;做饭的时候,将厨房的门关牢,不让任何锅碗瓢勺的声音透出来。最绝的,是妻子将拖鞋底都缝了层厚布,这样,走起路来,.

就能跟猫一样,无声无息了。有几天我感冒,老是打喷嚏,声如宏雷,为了将喷嚏的声音遏制住,我肩膀上搭了条厚实的毛巾,一旦要打喷嚏,赶紧用毛巾将嘴死死捂住。喷嚏,遂一次次作夭折状。

⑥ “啯啯,啯啯——”该死的声音,像炸雷一样,越滚越近,最后,竟然在楼前停了下来。

⑦我打开窗户,探出头,一看,肺都气炸了!原来是一个小贩,挑着一串串蝈蝈笼在叫卖。米黄色的小笼子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蝈蝈的叫声。我家楼下正好有一棵大树,卖蝈蝈的小贩和他的蝈蝈们,看来是打算在树阴下休息会。“啯啯——”一只蝈蝈的声音;“啯,啯啯——”又一只蝈蝈的声音;“啯啯,啯啯——”如果你听过几百只蝈蝈同时吼叫,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愤怒、崩溃!

⑧蝈蝈的声音,很快吸引了几个玩耍的小孩,围了过去。这些刚上小学的孩子,暂时还

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篇三:徙知徐州翻译

盐城市2016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为者常成, ▲ 。(《晏子春秋》)

⑵黄发垂髫,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⑶谁言寸草心, ▲ 。(孟郊《游子吟》)

⑷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⑸接天莲叶无穷碧,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⑹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表示友谊不受时空阻隔的诗句是 ▲ , ▲ 。 ⑻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强烈自信的诗句是 ▲ ,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暮春四月,伴随着脍(▲)炙人口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盐城形象宣传月亮相瑞视新闻pín(▲)道,优雅圣洁的丹顶鹤、骄健雄壮的麋鹿、气势磅bó(▲)的海港、清新茂密的森林、古色古香的水街??一个个盐城元素闪亮登场,一幅幅精彩画面震憾人心,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盐城的独特魅力。

(1)给加点字注意,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年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中上演了一部青春序曲。 ....[

B、茫茫人海中,能够与一个人萍水相逢,即使擦肩而过,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

C、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奏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

D、大型武术舞台剧《太极秀》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④③⑤①② B.③④②①⑤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②⑤③

6、名著阅读。(5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父亲的病》既讽刺庸医,也批评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B.高尔基根据亲身经历,以娴熟的艺术技巧成功再现了阿廖沙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

C.祥子买到新车遭到流窜的大兵劫掠后,孙侦探的敲诈夺走了他准备第二次买车的积蓄。

D.在监狱对敌斗争中,成岗沉着冷静,承认传单是他所写,引敌误判,保护了同志和组织。

(2)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A披挂、拴束了弓箭,绰枪上马,带了三五十名军汉,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来,把门军人见了,那里敢拦挡;见A头势不好,尽皆吃惊,都四散走了,A抢到厅前,下了马,手中拿着枪,那三五十人都两摆在厅前??A见刘高不出来,立了一回,喝叫左右去两边耳房里搜人。

选段中A是 ▲ (人名),其绰号是 “ ▲ ”,选段中A搜人是为了 ▲ 。

7、综合性学习。(9分) 光华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1】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材料2】学校“墨缘”书法社展开的部分书法作品

【活动一】热点追踪,结合材料1,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活动二】名作欣赏,结合材料2,写出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3分)

【活动三】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1分)

弘扬书法艺术, ▲ 。

【活动四】名家讲堂。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前去邀请陈先生,该如何说?(3分) 李华: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题。(5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徙知徐州翻译

http://m.myl5520.com/shicijianshang/111667.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浣溪沙》苏轼诗词鉴赏汇编3篇

苏轼诗词鉴赏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和原文|记承天寺夜游的原文翻译及注释

苏轼诗词鉴赏

【守岁古诗董思恭】有关守岁的古诗

苏轼诗词鉴赏

[醉白堂记原文及翻译]苏轼《醉白堂记》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苏轼诗词鉴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乙】徙知徐州》阅读附答案

苏轼诗词鉴赏

【二十四桥仍在什么意思】二十四桥仍在,杜郎而今安在哉散文

苏轼诗词鉴赏

[临江仙夜归临皋]《临江仙夜归临皋》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诗词鉴赏

宋史文天祥传全文翻译_关于《宋史文天祥传》原文及翻译

苏轼诗词鉴赏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答案]《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苏轼诗词鉴赏

苏轼的词|苏轼的《游净居寺》诗词

苏轼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