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草原的作品

2011-08-27   来源:抒情散文

描写草原的抒情散文作品
篇一:描写草原的作品

  草原的广袤与海的辽阔让人荡气抒怀,那满眼的碧绿和蔚蓝总能让人觉得惬意清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草原的抒情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描写草原的抒情散文作品:天上的草原

  在儿时依稀的记忆中,我是出生在飘着炊烟的白色毡房,茫茫的大草原啊,是我熟睡时的摇蓝、是我嬉戏时的玩伴、也是我学习时的殿堂。养育我的这片土地,我当作自已一样爱惜,沐浴我的这江河水啊,你为何总象母亲的乳汁一样纯香?苍鹰在天穹中寻望,黑色的骏马在肆意飞奔,平顶山下,成群的牛羊,还有你,我天上的草原,还有你那悠扬的牧歌,夜夜伴我入梦乡。我喜欢纵马驰骋,放声歌唱,那就象是回到了传说中的时代,我向往着象我的祖辈那样成为一匹苍狼去周游世界,去看看祖父故事中那无边的海洋。

  而现在,我是真的离开了你,来到这陌生的地方,不见了蒙古包,不见了牧场,只为心中一个小小的理想而不停的奔忙。其间 有欢笑也有泪水,曾经骄傲也曾经气馁。但是,但是我从未曾后悔呀,因为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入睡时,我发现你那悠扬的牧歌 又在我的耳边回响;我发现我的那颗心啊,一直跳跃在绿宝石似的草原上。如水晶般清澈的河水啊,我真的发现,那歌声就象是号角,而那颗心源源不断的给我力量与希望!

  滕格里塔拉,我天上的草原,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的祖辈千回百转历经艰险,都要重回你的身旁,为什么我身在异乡总觉得你在不住地把我盼望!

  蒙古人,是草原的儿子,草原的儿子就是这样的恋乡啊。

  滕格里塔拉,我天上的草原,请你听我讲,我也是草原的儿子啊,我也是草原的儿子啊,我今日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重回你的身旁,替你抚去脸上的皱纹,替你驱赶那肆虐的风暴,让你昔日的笑容重新绽放!

  等着我呀,我天上的草原,我长生天的故乡,我的亲娘!

  描写草原的抒情散文作品:草原漫步

  当时光的脚步走进七、八月间之时,全国大多数区域早已进入炎热难耐的酷暑时节。

  白天的大地被炙热地阳光烤的让人无处藏身,房内屋外无不处在难耐的热流之中。室外的热浪更是滚滚而来,源源不断地向人袭来,高温炎热的天气久久不愿离去,仿佛它深深地挚爱着这片土地。

  大量的消暑品成为这个季节人们的最爱,什么瓜果、冷饮、苦瓜、绿豆、凉菜、凉面等食品成了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了。然而及便是它们也难以抵挡这恼人的热流和炙热的季节,于是空调、电扇、泳池、林荫成为人们难舍难分场所。

  然而与大多地方不同的是,此时的甘南草原也已迎来了它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这时的草原,天高云淡、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这里最高温度决不会超过三十度,时常保持在十度至二十五六度之间,酷暑和炎热的感觉似乎与这里无缘,清晨与傍晚时分还或多或少的有点凉意哪,此时此刻漫步在草原上真得会让人心旷神怡,神采飞扬。

  清晨当你行走在草原上,在明媚的阳光伴随下,处处都是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的场景,花香、草香,紧紧围绕在你有身傍,挥之不去。头顶上飞往的小鸟,为你一展歌喉,草丛中有蝉虫在为你伴奏。这优美动听的音符,虽说这鸣奏不是天籁之音,但却无疑是自然天成之作。

  清晨的露珠,挂满了树枝叶片,草丛中,花朵上,一滴滴、一棵棵、一串串,似珍珠、如水晶、光彩夺目,晶莹剔透。与花草相映成辉,相得益彰。把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你眼前,让你不忍前行。

  此时的草原绿色依然是其主色调,然而却多了几份成熟,多了几份包容,也多了几份宽厚。五彩缤纷色调为它增添了几份韵味,几份坚实。

  怒放的油菜花展示出一片片金黄,想与这绿色一见高低。紫色的豌豆花一层一层从下而上地开放着。红的、粉的、白的土豆花也不甘示弱,竟相开放在枝头,在微风中摇曳着,以彰显自身绚丽多彩的身姿,吸引蜂蝶而来,传播花粉,为孕育新生命的诞生而积极努力地奋斗着。这种怒放,这种展露,决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新生命诞生、延续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不久你将会看到它们的杰作,茁壮成长的鲜美亮丽果实。在寒冬来临前,让它们变得更强壮一点,这便是它们一生最伟大的成就了!

  行走在草原上,你会被突如期来的野兔而惊喜交加,会为从草丛中窜起的一群群山鸡而喜出望外,看那不远处的山坡上有几只肥肥胖胖,憨态可爱的草原旱獭,它们三五成群,在草地上追逐戏闹,相互逗乐,时儿游闲自得,时儿又会警觉地站立起身四处张望,当没有危险时又会戏耍起来,偶尔它会后足站立,前蹄相抱,向你鞠躬作揖,完全一副小绅士的派头,逗得你直不起腰来,好不自在。

  雨后的草原更是美轮美奂,大地上一片清新,明媚的阳光射向草原,雨水漫漫地化作热气在大地上升腾,如云似雾,飘浮在山腰间,仿佛你举手间就可摘下一片云来。天边处也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来,时儿单层,时儿双层,缤纷而亮丽,并且会把空中的白云也映衬出迷人的色彩。五光十色的天际让你不愿将目光移开,清爽宜人令人留恋不已。

  行走在草原上,眼睛不时会让刚刚破土而出的蘑菇所吸引,这儿种类繁多,大小各异,色泽鲜亮,点缀在草地上,绚丽多姿。最着名的要数草原上的一种黄蘑菇了,它个头不大,如杏子大小,全身呈淡黄,鲜美而丰润,肉质厚实,一朵、二朵、三五成群生长在一起,让你体会一次采摘的快乐和愉悦。

  除此之外,时不时你还会从雨后有草丛中,树林里拣到地耳,也称地衣、地丁菜,是菌类的一种。状如木耳,色泽大多呈黑褐色或墨绿色,只是略小于木耳,假若你寻找到一处它的踪迹,那么其周围就会有许多地耳等待着你来采收,它们一片片,一堆堆紧紧相拥在一起。看上去鲜嫩肥美,晶莹剔透。轻轻捡拾起来,摘取沙土和枯草。回到家中放在水中漂冼干净后,无论你是凉伴,还是包饺子,包子都是一种鲜香味美的美食。

  无论是山菇、地耳、以及各种菌类,还是山菜、野葱花等等,这一切不都是大自然所付与我们的山珍美味吗!

  山坡上牛成群,羊成片,闲情逸致,游闲自得。它们或行或卧,沉静在祥瑞和谐的大草原上,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惠,一种难得的满足感从它们的神态中向你传导过来,不是吗,这种祥和无不在草原上传递,飞舞着。

  置身于此会让你的身心得到一次全新的放松,让你的心灵得到一次冼礼,让你与大自然来一次心的交融,感悟自然的博大和宽容。

  倘若此时你来到草原,美丽的格桑花会为你送上一缕清香,弯曲的小溪会为你奉上一杯清纯的甘甜。倘若你无法来草原漫游,那就让这文字带你一起神游这美丽的草原风光吧。在炎热的盛夏带给你一丝清爽,一丝凉意!

  描写草原的抒情散文作品:草原之行

  前日,凌晨四点半就被老公叫醒,说是带我去一个地方,我嘟囔着不愿意起来;可是当他告诉我去草原上看日出的时候,我和女儿都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了自己。天还没有亮,因为路程较远,还要赶回来看店,所以只能在这个时候动身,不过我觉得还能够在车里美美睡上一觉,就不觉得多委屈了。

  草原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蓝天,白云,雪山,草地,想想都是美好的,虽然我久居高原,可是总被俗事缠身,一直未能成行,这次终于可以去了。图片一路上,我想象着到达后的境况,一定是激动,感叹和欣喜着的吧。

  行至中途,尚在睡梦中的我突然被老公叫醒,他指着远处让我看。太阳正从天际开始升起,天边被即将钻出的太阳染红,多美啊!

  女儿执意的要在这美景下留下身影,清晨的高原有说不出寒冷,看着她瑟瑟发抖的身体,脸上却带着一种满足的快乐,原来,这样的景色真的会让所有的人动容。

  驱车继续前进着,我们相信,前方给与我们的惊喜一定远远超过了草原的日出所带来的美感。

  车再继续前行,阳光已经披洒到了山涧,群山在阳光的环绕下现出一种庄重肃穆的姿态,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要匍匐。我对老公说,我多么想留在这里,抛却尘世的所有,做一个草原的女子,他笑言,可能吗。是吧,怎么可能呢,我是不属于这里的,只是一次旅程而已,终归是要离去的。那么,可否在百年以后把我的骨灰洒在这里,让我长眠于此。老公狠狠的瞪我一眼,说什么胡话呢。

  前方出现了一块路标,另一个岔口九公里处是红海子,我们都嚷着要去看看,既然来了,那就尽兴吧。老公拗不过我们,只好转弯前行,终于看到了那个海子,在一团乱石中间,想要过去估计很难,海子的旁边有一个人被圈起来的草地,看起来可以停车,还有一个偌大的帐篷,我们欣喜着康巴人的热情和好客额,居然连停车的地方都准备好了。老公停车后,我突然有种不安的情绪,固执的让他把车停在外面的路边去,后来证明我是英明的,那里停车一小会就是三十元。我们下车前行,想要靠近海子一些,拍些照片,可是到处都是泥沼,稍不留神就会陷入,于是只得返回了。这样的海子之游,略微的有了些失望。

  告别了海子,我们沿原路返回,继续朝飞机场前方的草原前进着。有希望终归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们不减那份惊喜继续沿路观赏着风景。

  伴着老公的那声惊叫,我们看到了远方的雪山,那么美,那么洁白,我找不到任何语言可以形容此刻的景色,只是让我们感觉到了窒息,感觉到了自己渺小,尘世间还有什么让我烦恼呢。我想大叫却害怕影响了它的庄严,所以我只能安静的呆望着,接受着来自于它的映射。老公让我立于这幅美景之下,他说,我会觉得安宁河快乐,也会忘记很多的哀伤,或许是吧,至少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大自然赋予我们多么美好的礼物啊,我们怎么总是在忽略总是在破坏呢,这是一片还没有被开发的地方,所以保有原始的美好,只是不知道十年以后,百年以后,它们是否还会以这种方式呈现;我向上苍祈求,让这份美永恒。

  穿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我梦中的草原,它们真实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揉揉眼睛,以此确信自己不是在做梦,那么美,那么美。

  一切的美好如能继续,那么这次旅行该是以此让我终身难忘的行程。当我们铺上了油布,准备开始我们的野餐,山下来了一个本地藏族男子,老远,他就说道,扎西德勒,我们还在感叹他的友好的时候,他已经来到了我们旁边,他说,这一片山是他们家的,草也是,是为冬季牛羊准备的食物;所以,我们得付出一定的费用,这让我想到了,古时候,那些土匪的口头禅,次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那一刻,我们意识到,又被宰了,一个人五元,十个人五十元,我们执意不给,这是大山,是自然界,什么时候归于个人了的,可是他什么都听不懂了,只是反复着一句话,交钱来。

  看着这样一个胡搅蛮缠的人,我们掏出十元,要也罢不要就算了,我们换地方去。估计他也是要多少算多少吧,赶紧收下十元,说,这下你们可以尽情耍啊了,我就在这里看着,老天,他虎视眈眈的在一边盯着,我们能玩尽兴吗。

  我们拿出食物,请他也吃点,他还是毫不客气呢,吃完后,他居然要带走我们用来装事物的那种保鲜盒,而且是很固执的要,如此的贪婪,让我们有了些许的愤慨,只是一个盒子而已,我们就不妥协,多美的自然,让这些所谓的热情好客的康巴汉子们亵渎着,多么美好的一次的旅程,让这些原始的生态环境的守护者们,蒙上了厚重的阴影。这些对孩子们倒是没有一点点的影响,她们仍然快乐的,奔跑在这里,欣喜的收获着自然界给予的每一种惊喜。

  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也准备返回了,那个康巴汉子开始打电话了,我们笑着猜测着,他肯定是告诉下一个人,他已经收到钱了,可以换人来继续宰我们了,呵呵。

  沿着原路返回,心情早没有了来时的激动和欣喜了,路边那些简易的厕所,五元一次,比大城市的卫生间都要昂贵许多了。塔公草原曾经被誉为摄影家的天堂,的确,如我们这般拙劣的技术,都能拍出这幅美景,如果在他们的相机下,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景色,他们的作品会让我们的康巴高原走向世界,让很多的旅客慕名前往。记不得是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现在那些来自于外地的摄影家已经不敢涉足这里了,至于什么原因,估计也就是他们的贪婪和凶悍吧。多么的希望,他们能够改变这种短浅的猎财行动,让这里的美景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

  下次还去吗,老公这样问我,我微笑着,去,干嘛不去呢,也许下次去的那个草原才是真正的草原。
 

描写草原的抒情散文作品相关文章:

描写树的抒情散文作品
篇二:描写草原的作品

  在欣赏散文美文的时候,身临其境,就像走在玫瑰园里,芳香扑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树的抒情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描写树的抒情散文作品:榆

  父亲走了,你还在巷子口等候,等候另一个春天的来临……

  榆乃古树。上古传说有一女子,得日夜不能眠之痛症,因食一棵树的叶后,竟心情舒畅,酣卧不觉,遂管这树叫“愉树”,后人改“愉”从木旁为“榆”,即为今日之榆树。

  齐鲁大地,遍地皆榆。成熟后的榆钱如同被春天遗弃的野孩子,从离开母体的那天起,就学会了自立和坚强。他们随风飘落,不管是荒山瘦岭,还是沃土良田,只要有泥土的痕迹,就会播下绿色的种子。

  乡村里,碎石堆,瓦砾下,甚至是墙头屋脊上,随处可见他们迎风摇曳的身姿,或三五成群,比肩蓝天;或独木成林,遮天蔽日。

  在故乡,榆树是属于孩子们的。那粘乎乎、甜丝丝地榆皮;那滑润爽口、入口生饴的榆钱,哪一样不令顽童们舌尖生津,馋涎暗吞呢?

  榆乃百姓树。旧书载:三年春荚可卖,五年堪作椽,十年可作器具用,十五年后可作车毂;其嫩叶淘净可食,榆钱可做羹酿酒,榆皮采取白嫩磨粉可为面,淘成湿浆粘瓦石极有力,可作胶。古人素有栽榆比种田合适之说。男女初生,各与小树二十株,让它们岁岁生长繁衍,到他们该嫁娶时,以榆易物,“聘财资遣”什么都有了。

  旧时,灾荒之年,饥民多以榆树皮饱腹。没有尝试过采榆钱做羹酿酒,也没有品尝过榆皮白面,只是那些遍布墙角旮旯的榆树们,确实曾经为了父辈们度过饥荒年月,付出过肌肤血肉。

  儿时,老家院子里有一棵老榆树,依墙而立,栉风沐雨数十年。此树冠若巨伞,高耸入云。春天母亲就采榆钱捣烂和上地瓜面,搅成糊状,用鏊子摊成煎饼,果真是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夏天,榆树上爬满了知了,“热啊,热啊”的嘶叫个不停,这时候榆树就成了我和哥哥大显身手粘知了的乐园。

  后来老家翻盖新房,父亲将老榆树伐倒制成了一架地板车,成了家中运送庄稼的主要运输工具,从此伴着父亲泥里来雨里去的又是十余年的光景。

  前几年父亲被哮喘病折磨地丧失了劳动能力,再也无力驾驭这辆地板车了,只是母亲偶尔拉它到场院里运些牲口草回家。父亲一直到去世,再也没有用过它。

  它已经老了。晃一下,浑身都是响声,像父亲沉重的喘息。它的魂魄已经陪着父亲走了。剩下那副散了架的老骨头,静静地躺在老家的胡同口,像那些斑驳的陈年往事随四季沉浮……

  描写树的抒情散文作品:松

  寒夜里,松明下,读书声朗朗入耳。松香隐隐,是谁又在吟咏那些火花跳跃的日子?

  翻开史册,松树可谓名声显赫,傲立于百树中,又超然于四时之外。

  松树,古称从容木,意谓松树从容风霜,四季如常,不急于枝繁叶茂,不屑于争奇斗艳。又因它四时葱绿,不暴殄日月,故又称松树为“十八公”。

  宋人说它“根含冰而弥固,枝负雪而更新,萦白云以舒盖,接丹桂而虬龙”。又有宋朝徐积作诗赋之曰:“东海有物天下雄,万灵戮力生奇松,天精地粹萃其下,沧溟百道来相迎”。能够“万灵戮力”、“天精地粹”而成的自非凡物,故松树又被古人视为龙的化身。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松树枝虬若龙,根盘如龙,树皮生鳞更似龙,有“影摇千尺,声撼半天,干生头角,枝蟠蛇龙”之称。唐人赞松,问:“松乎龙乎?龙乎松乎?”站在巨松前,松龙难分。“龙不知其为松,松不知其为龙。”龙乎?松乎?站在巨松前,松龙难分。“龙不知其为松,松不知其为龙。”

  老家乃一人口不过二、三百的小村庄,村后有河,乃“墙夼水库”上游流域,曰“北河”;村前一岭,绵延迂回,归隐远山,曰“南岭”。于是,老家这小村庄也算是依山傍水之地了。

  在南岭之巅,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植下数百株短马尾松树,虽并不高大粗壮,却也栉风沐雨数十年不衰。夜深人静,山风啸行之际,那隐隐松涛,时时入耳,着实丰满了乡下人的梦境。

  如果说,对于榆树的记忆是甜蜜的,那么这些松树留给我的回忆,却充满了涩涩地酸苦。

  那片松林曾经是村小学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吃大锅饭那些年,村民照明一般都是用简易的油灯解决。那时的煤油供应十分紧张,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油荒”,供销社每月按计划从上级供销社进油,村民凭票或限量购买。学生们为了解决晚自习照明,就到南岭上采来松明,点燃了照着读书。靠墙的学生干脆就在教室的土墙上挖开一个小洞,把松明插进去,既方便读书,又不用担心会被落下的火星烫到小手。松树枝折断以后,留在树上的枯枝经过风吹日晒,会从断痕处流出一些油脂。这些枯枝就成了天然的照明物,而且油脂越多,就越耐燃。

  松树的针叶和松苓是生火炉最好的引火。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学校常组织学生们到松林里搂松针,拣松苓,待到冬天,学生们就用松针和松苓引燃火炉,然后围聚在火炉旁,在那位乡村女教师的带领下,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

  红腾腾地火焰争抢着跳出炉膛,映红了孩子们的脸庞,使那些贫寒的日子变得温暖起来。如今,每当回想起在寒冷的冬夜里,在那位可亲可敬地乡村女教师的带领下,一群天真而又执着的孩子们围坐在火炉旁,在炉火和松明星星闪闪的照映下,捧着书本抑扬顿挫地大声朗读,那朗朗的读书声随寒风漫扬,松油的清香,让那些冬天充满了温馨的味道。

  后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靠松明照明的日子一去不返了,那片松林不断遭到村民开荒辟地的破坏,如今只剩下岭顶上稀稀落落地几十棵,随风摇曳,无言地注视着岭下桑田沧海般地变迁……

  描写树的抒情散文作品:槐

  春深处,有风拂过,摇落一地槐花,漫飘似雪,香风四溢,吹送阵阵童谣欢歌入梦……

  槐与榆如桔与柚一样是兄弟。槐,汉字意又为怀,意谓怀想、感怀之意。白居易客居南方,见友人庭中有槐,感之:“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树木犹复尔,况且旧亲知。”

  槐,有“大邦之美树”称,“拔地能穿千丈云,盘空却荫三重屋”,又开花、又结实,是中国的福禄之树。昔日为官者,俱以“三槐”之称为福,有“位居三槐”、“任居四岳”、“家植三槐日后必得三公”之说。传说,长安城有官家之宅,居数代,堂前一柱,忽生槐枝,繁茂异常,日繁月茂竟长出屋顶,荫及庭院,众皆观叹,称之为“三槐”之居。(冯景元《树赋》)

  槐树朴实。无所谓丰土良田,无所谓干旱贫瘠,落土生根,自立自强,是故乡村民们挚爱之树。

  槐树生性刚直,宁折不弯。幼苗自破土之日,就不曾更改过挺拔向上的追求。一生意志坚定,不入俗群,就连浑身上下的槐刺也是愈老愈坚。

  槐木耐腐且直,倒地数载,其材不变,硬性不改,可谓至死不朽般地刚烈,是做檩条的上品。在故乡,与其说遍地有槐,不如说家家房上有槐。

  槐荚可榨油,作肥皂及油漆原料;花含芳香油;茎皮、根、叶供药用,能利尿、止血;叶可作饲料或绿肥。

  春深四、五月份,是槐树开花的时节。花色白璧无瑕,香浓溢远,宜赏宜观,唯独不堪折。花比玫瑰清秀,香若茉莉馥郁,却清高孤傲,卓尔不群,不入花丛,挺一身傲骨,独秀于林。

  槐花是饲喂家兔的美食。八十年代初期,发展农村经济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要想富,多栽树”;“要想富,多养兔子是条路”等等顺口溜一样的标语,被到处刷在石灰墙上。槐花盛放时节,挎一个棉条编成的篮子,扛上一根头上绑了铁钩子的木杆,采集槐花喂兔子成了乡下孩子们放学后的主要任务。

  傍晚时分,大人们荷锄归来,沿途用锄头勾折下带花的槐枝,捆好了,挑在锄头上,扛在肩上,晃晃悠悠地一路香气入村而来。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幅何等温馨浪漫的田园风光景象啊!

  离开故乡多年,渐渐疏远了故乡的人、故乡的树。有一年的五月,夜访好友,踏月归来时,恰好路过一片槐树林。槐树林的一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伴着阵阵涛声,我被裹入了浓郁扑鼻的香气里。月色下,那些槐花像一串串琼珠玉坠挂满了树冠。乘着海风的翅膀,槐花的香气溢满了整条大道。

  涛声在耳,花香馥郁,那个夜晚我沉醉不知归路。一路高歌“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忘却了滚滚红尘万丈喧嚣,抛却了功名利禄缠缠绕绕,聆听涛鸣,吐纳芬芳。“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那一刻,只想乘风归去,或遁入丛林,做一个槐树下的山野村夫,荷锄终生。

  想古今文人骚客,争相为松、竹吟诗作赋,唯独对槐树不屑一顾,但槐树其品高坚,其境深远,不愧为万木中之真汉子也,难道不值得世人仰之弥高乎?
 

看过描写树的抒情散文的还看过:

描写莱茵河的抒情散文作品
篇三:描写草原的作品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莱茵河的抒情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描写莱茵河的抒情散文作品:莱茵河

  莱茵河(TheRhine)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穿过德国东部,流入北海,长约二千五百里。分上中下三部分。从马恩斯(Mayence,Mains)到哥龙(Cologne)算是“中莱茵”;游莱茵河的都走这一段儿。天然风景并不异乎寻常地好;古迹可异乎寻常地多。尤其是马恩斯与考勃伦兹(Koblenz)之间,两岸山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有些已经残破,有些还完好无恙。

  这中间住过英雄,住过盗贼,或据险自豪,或纵横驰骤,也曾热闹过一番。现在却无精打采,任凭日晒风吹,一声儿不响。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仿佛自己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些堡垒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游这一段儿,火车却不如轮船: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几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

  最好还得爬上山去,在堡垒内外徘徊徘徊。这一带不但史迹多,传说也多。最凄艳的自然是脍炙人口的声闻岩头的仙女子。声闻岩在河东岸,高四百三十英尺,一大片暗淡的悬岩,嶙嶙峋峋的;河到岩南,向东拐个小湾,这里有顶大的回声,岩因此得名。相传往日岩头有个仙女美极,终日歌唱不绝。

  一个船夫傍晚行船,走过岩下。听见她的歌声,仰头一看,不觉忘其所以,连船带人都撞碎在岩上。后来又死了一位伯爵的儿子。这可闯下大祸来了。伯爵派兵遣将,给儿子报仇。他们打算捉住她,锁起来,从岩顶直摔下河里去。但是她不愿死在他们手里,她呼唤莱茵母亲来接她;河里果然白浪翻腾,她便跳到浪里。从此声闻岩下听不见歌声,看不见倩影,只剩晚霞在岩头明灭①。

  德国大诗人海涅有诗咏此事;此事传播之广,这篇诗也有关系的。友人淦克超先生曾译第一章云:传闻旧低徊,我心何悒悒。两峰隐夕阳,莱茵流不息。峰际一美人,粲然金发明,清歌时一曲,余音响入云。凝听复凝望,舟子忘所向,怪石耿中流,人与舟俱丧。

  描写莱茵河的抒情散文作品:莱茵河——摇曳的诗画

  波光,摇曳着青山秀水的一幅画,月光,朦胧着天地间的一层纱,阿尔卑斯山吹来的晚风带着远古的韵味和清爽的凉意,缠绕着我千回百转的心绪,让我在莱茵河的夜色中徜徉着欧洲夜晚的风情。

  五月的莱茵河,是诗情画意的莱茵河,空气清新凉爽,河水悠悠绵长,凉爽的阿尔卑斯山山风吹来,蓝色的河水泛着细碎的,银白色的波纹,浩浩荡荡,洋洋洒洒。含情而来,倾情而去。在幽幽的河水中,满载游客的游艇,缓缓地,悠闲的,像散步一样的行驶在碧水中央,极目两岸的远处,青山雍翠随岸而飞,翠华叠嶂堡影绰绰。在两岸青山的臂弯里,欧洲的各式建筑怀古拥今,各自展示着时代的文化和丰姿。当你在夜色中欣赏莱茵河,灯光与星光相映,水里与岸上争辉,五彩缤纷的霓虹倒应在莱茵河的河水中,那景象真的是美不胜说……

  坐在莱茵河斜坡的岸边上,背后的不远处便是世界最著名的科隆大教堂,说起科隆大教堂,无论是谁对你有怎样的诉说,也只能让你产生好奇和向往。只有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才会在你的心里产生自身的那种感觉。当我站在科隆教堂面前的那一刻,仿佛,我听到了血液流淌的声音,仿佛,我整个身体的细胞都在震撼着,那种风靡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宏伟壮观,大气磅礴,浮雕林立,鬼斧神工,那一式冲天的造型几欲拔地而起,冲天而飞。尖尖的塔顶,表示着人们对信仰的坚定,也表示着人们想要通向一种境界的美好愿望。在朦胧的夜色中,教堂的塔顶依稀可见。科隆大教堂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就像一座守护神守护在莱茵河的岸边,按教堂的年龄,它又像一个儿童在专注的聆听着母亲那轻声、温柔的娓娓诉说。

  德国的日照要比我国的北方长两个多小时,所以直到夜间11点左右夜幕才徐徐降临,随着夜色的欲深欲浓,两岸的灯火也显得格外的明亮。两岸的灯火色彩缤纷,争相辉映,彩色的霓虹在岸上是静止的,倒影在水里却是摇曳着,跳跃着,流淌着,那是彩色的童话;眩漪的梦境。无数的灯火让一波清流勃勃盎然,煜煜生辉,当你信步走在岸上,真的是一步一首诗,一步一幅画。坐在水上餐厅的窗前,或是一杯啤酒,或是一杯咖啡,望着自己倒影在水中的影子,听着班得瑞那首悠扬婉转的莱茵河波影,真的是心旷神怡,心清如水,此时我没有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此时我感觉到的是生活的美好,感觉生命带给我的快乐,感觉着生命的可贵,享受着红尘凡世中人类文化、思想、艺术与自然界完美结合的陶醉。

  每一处人类生命的起源都会有一条母亲河滋润着一方土地,养育着一个民族。莱茵河,没有黄河的汹涌澎湃,也没有长江的波澜壮阔。她带给人的是一种雍容大度,温馨与谦逊。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冰雪融化出的千年流淌以她那优雅的姿态,恬静的步伐流淌在欧洲这块土地上,浇灌出一方独特的文化,养育着一方优秀的民族,支撑着欧洲工业的蓬勃发展。在莱茵河滋润的这片土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大师、音乐大师。他们都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他们在世界的历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变化和进程。

  莱茵河,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20公里。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沿途的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和荷兰都留下了它的足迹。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它已成为国际的航运水道,通航长约869公里(540哩),远至瑞士-德国边境上的莱茵费尔登,流域面积(包括三角洲)超过220,000平方公里(85,000平方哩)。莱茵河的两岸不仅风景迤逦,如诗如画,至今仍保留着许许多多的城堡、和宫殿的遗址,每座城堡都有它们自己的名称和特点。每一座古堡都有一段古老的故事和传说,它记载着历史上许多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诉说着英雄们创造历史的辉煌,诉说着英雄们幽幽的儿女恋情。古老的城堡、迷人的传说伴随着整个莱茵河的流脉。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巧妙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人留恋忘返,叹为观止。

  莱茵河,这条西欧人的母亲河,他处处给人以舒缓甜韵优雅,处处展示着优美的身姿,散发着葡萄酒的芳香。啊!莱茵河,美丽的莱茵河;梦境的莱茵河;倾情的莱茵河啊。童话式的堡垒 ,添心中幻想,公主的恋歌,今天再度歌唱。莱茵河畔啊,象诗那样美,莱茵河畔啊,美丽而宁静。

  描写莱茵河的抒情散文作品:莱茵河的叹息

  午后没有温暖的太阳也没有喧闹的人群我只身站在莱茵河边望着这个即将破碎的世界,雨从空中悄然降临,死神在唱歌,我只是在叹息,为爱叹息!

  看着最后的阳光呗吞噬,泪悄然落下,一个人真孤独,我慢慢的堕落,城市的喧嚣离我远去,我注定一辈子孤独。

  我只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对最爱的人说声“爱你!”

  死神请帮我传达爱意,这是我最后的愿望了.......

  我只是埋没在人海里一辈子就这样流过了,我点燃一支古巴雪茄。望着这陈旧的世界,岁月让我变得越来越悲伤。

  此刻雨浸湿了我,这样也不错...它掩盖了我的泪水不会有人看见我在悄然流泪。

  然而这里没有人看我流泪,我只是倾听着莱茵河的呻吟!

  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没有一处不是现实的......曾今的我们为爱奋斗,为荣誉和权力。

  然而今天我再也无法去奋斗了!

  我的热情已被吞没!吞没我的是堕落!是现实!

  莱茵!请听我的倾诉。最后一刻我只想让它永恒!

  没有日期

  名字么?我叫易格铖
 

猜你感兴趣:

高中写景抒情类散文阅读
篇四:描写草原的作品

高中写景抒情类散文阅读

一、概 念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

二、要 素

1、景、物:景物的特点 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 3、意:文章的主旨

三、常见的写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借代、引用、设问、反问

3、表现手法:象征、想象、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小见大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正衬、反衬)、渲染、对比、 铺垫(伏笔)、

欲扬先抑等

4、 谋篇布局 :线索、过渡、照应等

四、阅读鉴赏的步骤

1 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

(1)标节数

(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

(3)抓首尾段

2 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

(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

(2)抓住角度: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

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柴 达 木 看 山

马 卡 丹

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态也再难引起新奇感。这些年随俗从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过就是石奇一点,峰险一点,松怪一点。可再奇再险再怪,古人今人那些佳词丽句早就将其囊括无遗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更让人着迷。

但到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像如今营养过剩胖得有些规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娇。可仔细一瞧,不对了,胖则胖矣,却无肉,山的表皮不见草木,不见泥土,只突着嶙峋而敦实的骨骼,那是壮士!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知道纵横秦末的楚霸王项羽,是不是也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山似乎停住步,不再向我靠拢,只是一一端立着,任我以举重运动员的挑剔眼神,从它们身边缓缓经过。说实话,对它们,开初我是没怎么放在眼中的,那么矮,似乎还有些木头描写草原的抒情散文作品

木脑,它不就是东邻老李家那愣小子吗?它不就是西邻老张家那胖妞吗?不过人不可貌相,山也不可貌相,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士不是让我大吃一惊吗?平心静气想这山,矮虽矮矣,可要论海拔高度,泰山、华山、黄山、庐山,一干名山其实统统只在它屁股下。它其实高耸于群山之上,却又不给你那种高不可近的感觉,这才见胸怀呀!如果你是它,尾巴不早翘到天上了?这样想着,看那愣小子看那胖妞的眼神,不觉多了几分敬意。

怀着敬意看这山,越看越看出了名堂。一墩一墩的山,粗看寻常,可无数墩的集合,汇成一列一列,逶迤连绵直到天的尽头,这寻常可就成了不凡,成了壮观。而细看这每一列每一墩,那充满骨感的山体,尽都是那样的五彩灿然。赤、赭、黄、白、黑,这五彩尽都是从骨子里生出来的,不靠草木的披挂,不靠泥土的涂抹,本自天然。那种嶙峋,那种奇峭,它给你的那种无以言传的震撼,真是让人觉得天地有大美呀!它像什么,什么都不像,什么都不是,就是美,让你呆若木鸡的美。任何比喻其实都是蹩脚的呀,你不禁想起适才把它们比做愣小子胖妞,比做举重选手,比做„„多么的浅薄啊!真正的大美是无法比喻的,是无需与任何具象相似的,独特就是美,原初的震撼就是美!

我想起我的为文来了,为什么总在前人今人的文章中讨生活呢?为什么总在那里探求为文的格式呢?为什么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寻寻觅觅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醉眼看山的时候,想必早已敞开肺腑,把一颗心交给了众鸟,交给了孤云。若不是融入自然,他会厌的,山也会厌的。

其实,所有的山都是看不厌的,只要你的心不再屏蔽。

哦,相看两不厌,柴达木的山14.从全文看,柴达木的山有哪些特点?请分条简要概括。(6分)

15.文章开头写东岳、西岳、黄山、武夷有什么作用?(4分)

16.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

(2)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17.本文在描写柴达木山时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并赏析。(6分)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3题。

苍茫云海中秋月

①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②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③因此,中秋这个节日的诞生便顺情合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世界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心的节日呢?约定俗成,中秋节不能放鞭炮,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那一轮月亮在白莲花似的云朵里穿行,云动疑是月在行,云破月来花弄。可以有一丝风的清凉,但风不能大。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这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一碟花生米,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

④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伤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感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谧;“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巧喻;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毫无伤感之意,有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但是不管怎么说,一本唐诗,处处见月,虽说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却是各个身上沐浴着月轮的光辉。唐以后,明月愈转华美凄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

⑤中国的古代神话有“射日”之说,后羿射日,可见于日有恨,至少是爱恨交加;还有“逐日”之说,夸父追日,中途渴死,“弃杖化为邓林”;只有月亮的神话是最美的,嫦娥奔月,唯有美丽的嫦娥配得上月亮里的宫殿——广寒宫。她在月光里无翼而翔升,裙袂飘然,兔是玉兔,树是桂树。西方推石不止的西西弗斯神话,在这里变成了吴刚伐桂,东西方神话形不同,神相似。

⑥谁是有心人留意去统计一下呢?千百年以来,有多少古代诗人留下月亮诗篇、明月佳如同宇宙间唯一的一盏华美路灯。光不耀眼而持久,力不扩张而长存。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

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是全人类,千里是全世界。相信中国的月亮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因为——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月亮,月亮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取材于周涛同名散文)

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开篇以句号作喻,既形象地写出月亮的圆满,又与后面“宣告结束”呼应。

B.第②段中引用陈子昂和李白的诗句表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的感伤情怀。

C.作者笔下人与月亮的关系充满诗意,读后使人能够获得“文中有画”的美感。

D.本文结尾处的破折号有解释作用,意在解释月亮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E.作者在行文中引用的大量古今诗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学底蕴。

2.阅读第③段,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煞风景”?(4分)

3.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1)作者在第⑤段引入有关“射日”“逐日”的神话有什么作用?(4分)

(2)解释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的含义。

分) (3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一19题。

巩乃斯的马

周 涛

(1)我一直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有时候读传记,看

描写草原的作品

http://m.myl5520.com/sanwen/51516.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朗诵名篇抒情散文集合4篇

抒情散文

高一抒情散文:梦窗600字范文(精选5篇)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天边的月(锦集6篇)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漫谈范文(精选3篇)

抒情散文

高一抒情散文:梦窗600字范文汇总七篇

抒情散文

晚秋的抒情散文范文汇总七篇

抒情散文

高一抒情散文:梦窗600字集合6篇

抒情散文

第一次,最后一次抒情散文【汇编五篇】

抒情散文

初一抒情散文无题750字范文(精选三篇)

抒情散文

依然记得你抒情散文【6篇】

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