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

2020-01-24   来源:书摘名言

德育的困境和出路
篇一: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

目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问题已为整个社会所关注。对此,我们必须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全方位的分析,才 能寻找出摆脱德育困境,切实提高德育效果,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人的身心发展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几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而言,主要是受环境 和教育的影响。因此,我们分析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现状,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事实上,除了教育的影响之 外,由于先入为主等特定的作用,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了青少 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给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造成 了一些消极影响。我国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基本上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迈进的过程。社会经 济结构的转型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在新与旧、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观念撞击 中,人们原有的信念、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受到冲击,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在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中 ,整个社会出现了放任自流的自然主义倾向,缺少明确的、适合时代特点的价值导向。面对个人主义、虚无主 义的不良影响,没有进行有效的抵制,更没有理直气壮地宣传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 潮的泛滥,没有旗帜鲜明地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没有进行有说服力的 评判、分析和引导。价值观念的混乱必然导致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的下滑和无所适从。目前,有“相当数量学 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正确与错误并存,是非界限不清,思想倾向不鲜明”[1],有的甚至颠倒黑白,价值观 、人生观发生逆转。思想品德的基础出现了“障碍”和“畸型”,对情、意、行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 次,社会的文化环境没有形成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氛围。影视界被港台片所垄断,武打、暴力、凶杀 片充斥市场,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严重。“湖北省一所中学对一些早恋、盗窃、打架、酗酒、赌博等违纪学生 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中93%以上是受了色情、凶杀等录相的影响”[2]。有些作家不去宣传革命传统,描写 改革开放祖国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先进人物,以优秀的作品去鼓舞人、激励人,而是挖空心思去描写性解放、 性自由,街头书摊摆放的一些书刊令有识之士不堪入目;各地图书馆、少年宫等或者倒闭,或者改换门庭。各 种游艺厅、娱乐场所却大量涌现,新的“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文化生态”失衡、“文化沙漠”的蔓 延令人触目惊心[3]。这严重地腐蚀了青少年心灵的健康。最后,党内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学校德育效 果起了抵消的作用。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党为纯洁组织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多种原因,党内以权谋私、权钱 交易、贪赃枉法、弄权渎职等问题依然存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出现了“两层皮”的现象,这使青少 年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学校教育是假的、空的,或高不可攀,或远水解不了近渴。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也认为 “胳膊拧不过大腿”,“小气候改变不了大气候”,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从家庭教育的小环境看,一些失误也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增加了难度。表现之一是家庭教育发生倾斜 。家长们过份地注重孩子们的身体而忽视了他们整个心灵的塑造;对孩子娇惯、袒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望 子成龙心切,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少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使孩子们的自我生活能力、劳 动的观念和技能技巧严重欠缺。二是家庭教育出现畸型。许多家长不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而 是盲目攀比,一味地培养孩子的“特长”,使孩子们身心负担加重。三是家庭教育有时变态。当孩子们达不到 家长的某种要求时,有些家长不是耐心地引导、说服,而是进行打骂,使夏斐的悲剧[4]一次次在中国大地上重 演。根据浙江省的调查,“60%的儿童在学习未达到父母规定的要求时,会遭到痛打。23%的儿童诉苦说,回到 家里最苦恼的事是‘被父母打骂’”[5]。有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对孩子撒手不管,推给老人、保姆等等,这 对孩子们品德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是如此。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虽然 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目标的失衡性。建国以来,我们在制定和表述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时,一直存在着理想化和政治 化的倾向。德育目标要求很高,超越了

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时德育目标伴随着政治风潮 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目标必然使人感到无法捕捉而不能实现,有时甚至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德育的阶段性目 标不明显,没有相应的评价措施。比如,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应完成哪些道德品质的培养任务或者应达到 什么要求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评价指标,常常是没有实现某个目标就过渡到了下一个阶段。阶段和阶段之间缺乏 系统的、宏观的研究,达不到有机的衔接;德育目标的操作性差。由于目标过份地抽象笼统,广大中小学教师 不能使之具体化,就成了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第二,德育内容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我国的德育内容,在充分考虑国情、教育教学的规律和青少年身 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在一定历史时期应是稳定和规范的。这样,才能使德育要求随着青少年的成长而螺旋式 上升,波浪式前进,为他们所接受并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建国以来,我们在德育内容上常常是动荡和摇摆 不定的。50年代初,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8年变为“ 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四个观点”教育;“文化大革命”中进行“以阶级 斗争为纲”的教育;粉碎“四人帮”之后,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981年,提出“五讲四美”教育,后来又 补充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1983年,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教育; 1989年动乱之后,进行反“和平演变”教育、“两史一情”教育;现在,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正如有的同志 所说,学校德育被当作“救火车”来使用,德育工作者成了“消防队”[6]。这种追求德育近期效果的短视行为 必然使学校德育出现走过场的倾向,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以一定的内容为依据,采用恰当 的方法和手段,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在学校德育过程上,我们认为有这样一些弊端:(1)以管代导。有人认为 ,德育就是对学生管理,只要学校制定出各种规定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严,就 可以使学生服服贴贴。这种高压式的德育,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容易形成双重 人格的现象:在校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2)主客体颠倒。德育过程没有从 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做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视德育为 外在的东西而不愿接受或接受不多。(3)德育过程形式化明显。德育过程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完整体系 ,而是单纯地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完成之后,常以表面性的结果来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要 么是“效果显著”、要么是“成绩很大”,至于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到底是否发生了变化则无人问津 。 第四,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德育和其他各育相比,对教师的知识素质、人格要求是较 全面的。他们必须先为受教育者所认同,然后所进行的德育过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才能促进学生在知、 情、意、行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变化,完成德育的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不容乐观的。德育工作者的队伍也存在着年龄结构偏高、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有些教不 了其他课的教师在从事德育工作,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不了。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不少优秀教师, 包括一些在德育工作上卓有成效的教师纷纷改行、跳槽,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有的学校领导反 映:“一些近几年走上讲台的理科青年教师近现代史的知识匮乏到看‘大决战’等影片分不清敌我友”[7],其 德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没有素质较高的德育工作者,提高德育效果或实效性岂不是空谈。 二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真正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8],必须 从多方面入手,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实行“综合治理”。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全方位优化社会环境,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创造条件。德育,和学校教育的其他各育相比 较而言,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要更大一些。离开了社会环境的依托和支持,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成了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个社会要有育人意识,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引导社会的价值导向,使社会主 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

文化生活的主旋律,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铺路搭桥。要采取 坚决的措施净化文化市场,对一些糜烂的书刊、音像制品坚决取缔,同时扶持健康的书籍、影视作品。文化领 域的同志要从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多宣传社会主义、宣传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涌现的先进人 物,多写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脉搏,又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文艺作品,使他们从“追星热”、“琼瑶热” 、“金庸热”中走出来。对党内不正之风、腐败现象要坚决制止,绝不能姑息迁就、心慈手软。这不仅是党的 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当前,优化社会环境的问题已为全党 全国人民所共识,“国家教委有关负责同志意识到社会教育环境与校园教育环境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9 ];宣传文化领域正在清理整顿,徐洪刚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党中央正采取有力措施端正党风 ,反腐败正步步深入。我们深信,经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健康向上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一 定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学校要和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齐抓共管的格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 的补充和延伸,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一些影响是学校所不具备的。学校要建立与家长定期联系、访谈制 度,给家长当好参谋,引导家庭教育的走向;要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 教育思想,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和妇联、街道、共青团等组织密切配合,使家庭教育向健康的 轨道发展。 再次,加强德育理论研究,构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体系。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的教育科学有了 较大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其中德育理论的研究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为理论研究滞后 ,许多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说明和论证;借鉴西方理论多,对中国国情和青少年的思想实际研究较少 ;泛泛的理论探讨多,能为实际工作者具体操作的东西少等。这些必然影响到学校的德育工作,德育的一些失 误都与德育理论的苍白无力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构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体系要求德育理论研究必须 做出重大突破。德育的目标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考虑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水平,为学校德育工作找准基点;要确定每一阶段、每一年级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任务,并注意其连续 性和发展性;要围绕目标,制定出便于实际工作者操作的德育评价体系,为完成目标服务;德育的目标一旦确 定,所表述的语言应完整、准确、具体,便于理解和掌握。德育的内容应具有时代性,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的发展实际出发,确定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德育内容新体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开放意识、效 益观念、竞争观念、法制观念等都要反映到德育内容中;德育内容要切实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吻合,能 够解决他们成长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德育内容要具有差异性,在保持全国德育内容基本统一的前提下,尽量 体现各地区的特点。如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内陆地的德育内容应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德育 内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着政治需要而随意更改。在德育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上,应有所拓宽和创新, 克服假、大、空和形式主义,着重在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上下功夫。调查表明,那些能够体现学生主 体性,能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是最受欢迎的,那些不能体现主体性的活动最不受欢迎[10]。我们要 注意研究哪些活动最具有教育意义,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成长的机制是什么?怎样 实现由学校、教师的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过渡等等。 最后,要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依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更 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对学 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迫切要求。只有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 力,才能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合力”,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小环境;要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 的素质,包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观念的强化,必要的德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的武装,德育渗透和挖掘的技 能技巧等,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力度和效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一支专门的德育工作队伍,在晋级、分 房、评先进等方面优先考虑,这是搞好德育工

作的前提,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目前 德育软弱无力的状态,使德育从困境中走出来。 注释: [1][10]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实效性调研组:《天津市学校德育效果的调查报告》,《教育研究》1 991年第11期。 [2]袁新文:《误区·引导·净化》,《光明日报》,1993年9月24日。 [3]皋军、江清波:《“文化沙漠”在蔓延》,《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17日。 [4]《莫让分数迷住眼,莫用棍棒治孩子》,《光明日报》,1988年2月6日。 [5]《盼望孩子成才,切忌强权溺爱》,《大连日报》,1992年2月15日。 [6]王炳仁:《全国德育学术讨论会论点综述》,《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 [7]段国兴:《提高教师德育素质,全程发挥主导作用》,《现代中小学教育》,1992年第3期。 [8]《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国际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篇二: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

篇一:广饶县学校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课题实验子课题“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

结 题 报 告

结题负责人

单 位

结题日 期 :2010.6

“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课题实验子课题“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

结 题 报 告

序 言

自2007年9月实施“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教学改革实验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以“生活化 活动型 探究式”的学校德育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引导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评判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经过本课题组全体人员近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组圆满完成了该课题研究方案所确立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我校的教学成绩有了大面积的提高,于2008年被评为“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三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一名教师获东营市学科骨干教师;五名教师在市、县优质课评选中获奖;二十多篇相关教学论文发表或在省论文评选中获奖;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了极大提高,本次课题实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将课题基本情况和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主体部分

一、研究问题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21世纪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使社会道德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也使现阶段的学校德育面临许多矛盾。多元道德的并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道德的多元发展和德育面临的矛盾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使学校德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小学德育课程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以全新的教学观念、全新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它与以往所熟悉的学科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在课程实施方面具有特殊要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例如:如何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如何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如何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室内及教材,而是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

鉴于此,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肖洛霍夫曾说:“生活总是用自己的不成文法支配着人类”。他们都认为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

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

2、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本课题定名为“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本研究旨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创新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加强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为目的,探索新时期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重点突出如何使教学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如何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研究。本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充分发展儿童的道德潜能,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性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可以从课程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呈现形态和课程类型等四个方面来全面地领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

生活课程的根基所在。它与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的课程迥然不同。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源泉,从儿童的生活中建构课程体系,从而摒弃了“知识为本的”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2)、“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说明课程的价值属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价值取向,除了表现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方面外,还表现在对学生乐于探究的科学素养和热爱生活的情感素养方面。与思想品德课的目标不同,本课程的目标具有多维性,它基于儿童生活的整体性和儿童心理的整合性,从追求儿童整体发展着眼进行课程设计。

(3)、“活动型”说明课程的呈现形态,即关于课程实施方式方面的属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其呈现形态,而非“讲授——接受”式。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科书不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而只作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和材料,它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4)、“综合课程”说明课程的类别属性。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等教育领域有机地整合成一门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

(5)、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1)、“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说明课程的生活属性。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品德与基础。”肖洛霍夫曾说:“生活总是用自己的不成文法支配着人类”。他们都认为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

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3、研究成果:

(1)、构建社区、家庭的活动型、开放性德育网络;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天天都要发生,关键在于怎样使这种互动成为帮助子女道德学习与道德成长的互动。为此,学校将这种互动纳入德育计划,请家长介入学校的德育活动。如教学三年级《我的家庭》上课前,先向家长发出“孩子做家务小调查”,了解学生平常在家主动做家务的情况。接着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由家长讲述一天的劳动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家长的辛劳。再举行“学做家务”的活动,让学生模仿家长的样子作具体家务,直至有累的感觉,并记下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最后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做家务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已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唯一场所,我们把德育队伍和活动形式外延到家庭和社会,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这样不但优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且还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对下一代的关爱和学校德育的支持。

(2)、由强制性管理向学生主动的道德需求转化。

现在,班主任和政教处的管理主要是一种强制性管理,如抓到在教室、走廊打闹的,乱仍果皮、纸屑的??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是罚得多,奖得少;灌输得多,内化得少。自制力差是小学生的共同特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学校教师的约束没有认同,共同感知少。学生只有将外在约束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求时,产生的行为才是长期的、稳定的。本课题组认为处罚不是目的,自律才是真正的提高,加强德育教育才是关键。

有这样一个案例: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一位5年级男同学上经常学迟到,上课睡觉也是家常便饭,每次考试成绩在班里都是倒数后几名,父母对他也不抱希望。但进入六年级后,就像换了一个人,每天早早起床,上学唯恐迟到,父母很纳闷,于是问孩子:“什么原因使你有了这样的变化”?孩子的回答是:“班主任每天都比我们去得早,我可不能迟到。更不能给班级扣分,让班主任丢脸,给班级抹黑”。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已经内化为这位男同学的主动行为。不再需要父母老师的督促,他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这位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上很有办法,当然,以身作则才是至关重要的。

(3)、坚持德育渗透和活动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挖掘并充分利用各科教学内容所蕴篇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

全方位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战略、创新明德小学德育新思路

临城县黑城明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研究

临城县黑城明德小学 杨立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及品质的养成是遗传、教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不仅受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改变环境,这个环境又进一步影响他人和自己。在学校环境基础上长期学校教育积累形成一所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下,会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人们开拓进取、积极上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校园文化德育资源的运用与建设符合社会的要求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精神文明呈现出许多与现代物质文明相适应的时代特征。在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

流的过程中,中外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现代化。年轻一代更崇尚主体精神的塑造,并追求个性的发展。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切合学校实际情况。

⑴ 学校校址位置优越。西邻巍峨的太行山脉,东临苗大线,北面与省会石家庄相距仅80公里,南邻碧波荡漾的天台山、岐山湖,国家级风景区、古代建筑遗址多与学校相聚而居。这块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土地,自然山水和文化景观相映成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为学校闻名遐迩。

1⑵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春风习习,鲜花涌动,绿草如茵,垂柳依依,清新高雅,风格独特。教学楼、宿舍楼、活动区、健身区的设计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

⑶ 学校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的前身有着38年的办学历史,这块土地上培养出了一批批栋梁之才。学校校风淳正、教风严谨、学风勤奋,在黑城城乡享有盛誉、深入人心。随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乡镇的中学先后离开老校址,而黑城明德小学是唯一的一所在原址上拓建的明德小学。

⑷ 学校新组建后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把“优化育人环境,创设优美、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作为当前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工作目标,并已开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学校的文化教育对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殊的功能,所以,在学校这种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正是在二十一世纪初大力推进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建设情况下,与学校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然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校园文化的发起阶段从1986年到1989年由于主要还停留在基本理论的探索阶段,包括概念的提出与诠释,校园文化性质与功能的初步涉及,因此研究尚未广泛的开展起来。从1990年到1994年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校园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是最为迅速的,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理论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整体的一个系统体系;这一时期校园文化理论的研究比较孤立,没有与当时大的社会背景、时代精神挂钩;这一时期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虽然开始一些跨学科视角的研究,但没有形成校园文化研究的主流,校园文化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

校园文化理论的形成时期是从1995年至今的,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而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明文指出“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 2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育学校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紧密结合的新局面”。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又称中央8号文件)的颁发。这三个文件的出台无疑是给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力的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展开。这一时期,对于校园文化结构的认识已统一到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课程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四个方面。从内容上划分校园文化则分为政治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对于校园文化的功能也对前期理论研究加以整合,统一到了校园文化的几大功能上去了,即教育功能,感化功能,激励功能,娱乐身心等功能。

从近几年国内其它学校对校园文化研究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是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流于表面的主因,一是对校园文化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以为搞个艺术节、文化节便是具有校园文化了;二是由于急功近利,只顾轰动效应,是属于“政绩工程”。这是当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因素(跟当今社会的功利主义、利益至上、急躁的心理有密切联系)。

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继承性,连贯性。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也应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这需要一代代师生、一任任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一个学校的立校宗旨、政策和原则应在各个学校的管理者手中代代相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才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基础。因此,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持续建设工程。

3、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与大众文化相接轨。大众文化,也有人称之为“通俗文化”,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正在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支配性影响力,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意识,还影响着人们的主流生活。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对学校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本课题的创新点

1、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校园的美化绿化,首先要对校园内的教学楼、宿舍楼,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有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校园绿化要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 3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划到班级或处室,实行责任管理,并开展评比活动,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学校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小桥流水,假山湖水,曲池喷泉,相映成趣;杨柳依依,绿草成茵,鲜花四季开放,特别是金秋季节,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学校提出要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着每一个学子,起到了很好的育德功能。

2、以文化建设为载体。 首先狠抓班集体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特别是学生的成人教育、人格教育。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深入进行各种系列的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艺术节、运动会等。努力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禁烟禁毒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其次,着力增强全校师生职工“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强烈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校训、校歌、班歌等校园主体精神文化主线,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3、以正确舆论为导向 、加强校园文化阵地管理,坚持健康高雅的文化舆论导向。校内文化阵地,包括黑板报、文化走廊、宣传橱窗、广播站、简报、校报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职工服务,为育人服务。要明确领导责任,完善和严格各项制度,分管人员要亲审稿件,严格把关,严禁有政治错误观点的演讲或报告上讲台;严禁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在校内宣传、播放或演出,保证校园文化的先进方向。

4、以健全制度为保证。首先,改善和加强学校行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学校党支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要包含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坚持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校内各处室要有专人负责,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各自的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是校园管理的基本保证。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 4包括《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升降旗制度》等,并将其实施情况纳入各处室的目标管理。同时要重视对校园文化阵地、绿化、卫生、保卫等几支专职队伍的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在学生中设立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约束的积极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篇三: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

《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研究报告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31日 点击数:

437

如无法通过下载软件进行资源下载,请登录后在资源下载链接上右击,并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总数为3.67亿,其中农村未成年人为2.26亿,约占全国未成年人总数的61.2%。可见,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对新时期农村教育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在全面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和落实育人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农村实际,优化和创新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途径与方法,增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已经显得非常必要。

1、传统德育模式,在新形势下受到新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三十多年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在坚持“为政治服务”的主导下,坚持以社会为中心,按社会要求或政治需要规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强调“个人适应社会”、“下级服从上级”,在一定历史的条件下,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我们发现遵照这种既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德育目的被异化为教会学生“服从”,德育方法被演变为灌输与训导;德育评价的标准被扭曲为“听话”与否,即:听父母的话是好孩子,听老师的话是好学生。改革开

放,为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条件。他们放眼未来、积极向上,特别是全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的劳动和人格得到了充分尊重,他们逐步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青少年一代也希望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社会更需要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强迫学生“服从”,硬性灌输训导,已经远远与新时期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新时期要求不相适应。

2、招生制度改革,呼唤学校德育与时俱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招生制度的改革,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负面效应。一方面,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一些高级中学调配最优秀的教师,集中最大的财力,举办省重点、市重点,这些学校不愁生源,一味追求高分。非重点高中、职高、中专(含民办)又面临“吃不饱”的困境,“生源大战”越演越烈,根本顾不上“考分”与“人品”。另一方面,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小学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这样,学校德育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升起学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学生对学校德育(含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德育效率低下,甚至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而且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我们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

http://m.myl5520.com/mingrenmingyan/100924.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14岁儿子摸爸爸的小鸡鸡该说什么

书摘名言

能让人感动的想对老师说的真心话

书摘名言

cad天井平面图怎么表示

书摘名言

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书摘名言

国际展会承办的意义

书摘名言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

书摘名言

厦门出入境缴费

书摘名言

荷兰泛航航空公司行李规定

书摘名言

林权证宗地图

书摘名言

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新举措

书摘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