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必胜决心的诗句

2018-05-24   来源:励志歌曲

八年级上册诗句复习
篇一:形容必胜决心的诗句

《边塞诗歌四首》阅读训练

一、诗歌内容分析

1.《凉州词》(王之涣)第三句写羌笛中吹出哀怨的《折杨柳》曲调,“杨柳”指《 》,古代一种歌曲,“怨杨柳”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 。

2.《从军行(其四)》写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前两句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 图景,后两句叙事抒情,“ ”“ ”写战事的频繁、激烈、残酷,用了夸张的写法。

3.《使至塞上》(王维)写诗人 的情景,三、四句诗人写自己像 一样随风而去,处临 像 一样进入 。

的思想感情。

二、默写填空

1. ,春风不度玉门关。

2.青海长云暗雪山 。 不破楼兰终不还。

3.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直接抒发战士们豪情壮志的诗是 。

4.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概括力最强、容量最大的诗句是 。

5.《使至塞上》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诗句是 。

6.《使至塞上》表明边关局势紧张的诗句是 。

7.《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异俊秀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 。

8.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 , 。

10.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 ,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 ;

11.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 , 。

12.诗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

13.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

14.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是一首 诗(内容)。全诗抒发了作者

是: ,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羌笛何须怨杨柳 杨柳: 青海长云暗雪山 暗: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穿: 金甲:

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问边: 过: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瀚海: 阑干: 惨淡:

5.风掣红旗冻不翻:掣: 翻:

《诗词五首》精选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夜雨寄北》作者___代诗人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___代文学家______。《如梦令》《声声慢》作者____代著名的女词人。《浪淘沙·北戴河》作者_____ 。

2.《夜雨寄北》

(1)“君”在诗中指谁?“秋”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君”指妻子。"秋"字,不仅写出了季节,也从侧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李商隐的诗大多是情诗,所以此字也写出了在缠绵的秋雨中诗人对妻子的思念.。

(2)诗中哪句运用了想象?有什么作用?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卷地风来忽吹散”中“忽”字有何表达作用? 这一句写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什么?

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2)“绿肥红瘦”中的“绿”“红”指代什么?“肥”“瘦”分别形容什么?

“绿”“红”分别指代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声声慢·寻寻觅觅》

(1)这首词的词眼是“ ”。

(2)开篇的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渲染凄清的氛围,烘托了孤寂的心境,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

这里借写雁群南飞来表达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4)怎样理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光景,这场合,不能用一个愁来形容。表达词人离乡背井的愁死,也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更有对国家的衰落而感到万分失落和无奈。这样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主题。

5.《浪淘沙·北戴河》:“东临碣石有遗篇”中“遗篇”指什么?全词的主旨句是哪几句?

遗篇:曹操《观沧海》;全词的主旨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6.默写填空:

(1)《夜雨寄北》中写想象中景象的句子是: 、 。

(2).《夜雨寄北》中暗示作者官途失意,客在他乡思归不的得愁苦,同时把无形的情感具体性想来始发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修辞写云和雨的句子是: , 。写

(4)试

(5)梧问桐更卷兼帘细人雨,,到却黄道昏海,点棠点依滴旧。 。 滴。 !

(6) 、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7) ,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1 诗词二首
篇二:形容必胜决心的诗句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句导读:“不怕”二字概括出了红军在长

征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①这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3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乌蒙磅礴(pánɡ bó)走泥丸(wán)。[句导读:“跨五岭,越乌

蒙”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翻山越岭时的大无畏精神。“腾”与“走”的拟人化的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使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②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

译文: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4五岭山脉是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是那

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③试分析“万水”“暖”“寒”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④“更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以“尽开颜”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译文:金沙江两岸悬崖陡峭,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覆盖着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清平乐·六盘山 21

。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五岭山脉”比作“细浪”,把“乌蒙山”比作“泥丸”,的千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3

写出在红军眼中山之渺小;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势雄险,突出表现了作者与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坚强意志。

4 ③这两句承接首句的“万水”,既实写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急流险滩。一“暖”一“寒”,既写天气情况,又写心理感受。“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红军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④“更喜”二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这两句掀起高潮,写长征的最后路程虽艰苦卓绝但胜利在望,以“尽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①以“天高云淡”开头,有什么作用?]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6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长城)绝不是英雄,征战只不过是二万里。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③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7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④这句话包含着什么意思?]

译文:登上六盘山就象征着胜利,红军的红旗在西风中漫卷。今天我将长绳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苍龙捆缚?

5

65 ①勾勒出北国秋天的景致,意境开阔、舒展。 ②这句话表现出共产党人彻底革命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充分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④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取得最后的胜利。

7 ③词人将目光收回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 8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2.初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交流阅读收获。

3.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

有关长征的资料和长征的时代背景,以及有关毛泽东的资料。

一 激情导入,交流资料

1.导语: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都看过哪些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过草地》《飞夺泸定桥》)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惧艰险的英雄气概,这一切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七律·长征》,它更是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此诗的作者就是毛泽东。

2.交流长征资料。

长征: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

征。当时红军第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二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诗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 (3)根据注释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中下结构:索 左右结构:磅 礴 渡 岷 半包围结构:逶 迤 独体字:丸

②找出生字的形近字。

丸——九 岷——抿 (3)规范书写。

丸:“乙”横折弯钩。 (4)理解词语。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乌蒙:山

名。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泛指整个红军。 (5)朗读课文。

三 细读课文,了解诗意

1.朗读全诗,想一想全诗共几句,每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朗读全诗,想一想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句,总的指出红军不怕困难,把艰难困苦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第二部分是第二、三句,讲述了红军在长征中“不怕难”的具体事例,承接着上一部分的内容;第三部分是第四句,总结全诗,表达出红军长征胜利后的心情。 3.教师点拨: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四 感情朗读,总结全文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出诗句的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读出诗句的停顿、节奏。

3.小结:这首《七律·长征》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展现了一幅又一幅的战斗图。

1.理解诗句,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歌曲《长征》,整首诗投影,长征相关战役的资料。

一 烘托氛围,导入新课

1.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了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作者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2.欣赏歌曲《七律·长征》。

二 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诵《七律·长征》,边读边思考:全诗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指名读第一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万”都是泛指,形容无数山、无数水,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诗句告诉我们,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这不仅仅包括自然界的险阻,还包括军事上的激烈战斗和政治上的复杂斗争,但是红军战士们把这些都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体会出红军的什么精神?又从是哪里体会出来的? (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只等闲”体会出来的。)

过渡: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呢?让我们深入学习,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出示学习提示。 (1)朗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主学习。

3.交流、汇报成果。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读读颔联,体会诗句的含义。 (“逶迤”指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磅礴”指气势雄伟,都是形容山的连绵不断、高大雄伟。“细浪”是翻着浪花的细流,“泥丸”是泥团子、小泥球,“细浪”“泥丸”形容水很小、山很小,这是红军眼里的山。写山大,表现红军远征的艰难;写山小水小,表现红军把艰难困苦当做平常事的英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颔联,体会精神。 (颔联不仅写出了长征的艰难,而且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朗读颈联,联系具体事例,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金沙”“大渡”是“万水”的代表,从“暖”和“寒”字可以体会出不同的情感。暖:1935年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很严,但红军在渡口俘获了过江侦察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寒:泸定桥横空高悬于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守敌密集的弹雨前进,不怕牺牲,终于夺下泸定桥。“寒”字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2)有感情地朗读颈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仅仅是山、水等自然条件的困难吗?还有哪些困难? (比如在长征途中,每日天上有几十架敌机的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5.再读颔联和颈联,体会红军的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

6.齐读尾联,体会长征即将胜利时人们的心情。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形容必胜决心的诗句。

(这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尽开颜”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再次体会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心情。

四 激情吟诗,背诵诗文

1.反复朗读,运用停顿、节奏、重音等技巧,再现诗中意境。

2.配乐朗读,练习评读。

3.背诵全诗。

五 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本诗的作者毛泽东用凝练的诗句将中国工农红军在历时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进行了高度概括,主题鲜明,生动形象,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拓展阅读。

学习了《七律·长征》,我们更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

1.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体会到介绍背景、高声朗读,特别是运用想象再现诗的意境,确实是学习诗歌的一种好方法。

2.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采用比喻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高大险峻的五岭山脉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眼中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本体、喻体形成强烈的反差,足见红军战士的顽强乐观,应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清平乐·六盘山》的内容,了解毛泽东创作这首词的历史背景。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课文插图、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

诗句复习答案
篇三:形容必胜决心的诗句

《边塞诗四首》参考答案

1.《凉州词》(王之涣)前两句描写了 边塞的辽远和荒凉,表现了守边将士 艰辛的生活和 愁苦的心情。“一片孤城”说明 边塞十分荒凉。第三句写羌笛中吹出哀怨的《折杨柳》曲调, 表达出守城士卒相思离别之恨。“何须怨”看似“不怨”,实则表现了 诗人对朝廷的讽喻 和对守边士卒的同情 。“春风”明指春天的暖风,暗指 朝廷的恩惠,运用了双关 修辞手法。“杨柳”指《 折杨柳 》,古代一种歌曲,“怨杨柳”一语双关,既指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 ,又指 戍边将士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不能实现的 。

2.《从军行(其四)》写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前两句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 极为辽阔的边地 图景,后两句叙事抒情,“百战”“ 穿金甲”写战事的频繁、激烈、残酷,用了夸张的写法,更突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既是战争前慷慨激昂的豪迈壮语,表现了将士们 不畏艰苦报国御敌的壮志豪情,但也表现出边关将士们无奈、决绝的心境。

3.《使至塞上》(王维)写诗人奉命赴边慰问边塞守军的情景,三、四句诗人写自己像 蓬草 一样随风而去,处临汉塞 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

《诗词五首》精选练习

1、唐 李商隐 宋 苏轼 宋 李清照毛泽东

2、(1)“君”指妻子。"秋"字,不仅写出了季节,也从侧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李商隐的诗大多是情诗,所以此字也写出了在缠绵的秋雨中诗人对妻子的思念.。

(2)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3、这一句写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4、(1)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2)“绿”“红”分别指代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5、(1)愁(2)渲染凄清的氛围烘托了孤寂的心境,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3)作者这里借写雁群南飞来表达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4) 这光景,这场合,不能用一个愁来形容。表达词人离乡背井的愁死,也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更有对国家的衰落而感到万分失落和无奈。这样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主题。

6、遗篇:曹操《观沧海》;全词的主旨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八下课内古诗词十首赏析
篇四:形容必胜决心的诗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评析】

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练习】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

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有千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一派生机景象。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中领悟到了什么?

示例:形容必胜决心的诗句。

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后人将之引申为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这一自然规律,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作者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之情。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7)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

(8)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评析】

形容必胜决心的诗句。

本篇是一首咏史之作。开篇以一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后两句是诗人的议论,也是一种假设,如果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么周瑜就不会战败曹操,“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深锁铜雀楼,供曹操享用。换言之,就是说当时从军事实力方面看,周瑜根本就不是曹操的敌手,之所以胜了曹操,那是因为老天作美,为周瑜提供了风向之便。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练习】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小:折戟;大:赤壁之战;国家的命运]

1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3、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4、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D )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评析】首联回顾自己大半生的经历,特别是四年抗元斗争经历。颔颈联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却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心情。尾联: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

【练习】1.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请结合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的分析,来体会他的爱国情感。

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沉浮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2.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比喻。宋王朝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浮,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与遭遇。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什么?以“雨打萍”比喻什么?

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

自古以来谁能不死呢,我要让自己的一片忠心永留史册。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势千古传颂的名句。

5.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6.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诗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析】 “把酒问天”设问开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下阕写实,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

形容必胜决心的诗句

http://m.myl5520.com/lizhi/90912.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适合校园合唱的歌曲_合唱的励志歌曲多首(锦集2篇)

励志歌曲

你未曾听过的100首英语励志歌曲范文(精选十篇)

励志歌曲

英文励志歌曲_励志歌曲范文(精选13篇)

励志歌曲

张国荣经典励志歌曲精选十三篇

励志歌曲

关于励志歌曲【五篇】

励志歌曲

节奏感超强的英语励志歌曲范文(精选9篇)

励志歌曲

演讲稿励志歌曲【七篇】

励志歌曲

2023年经典演讲稿励志歌曲视频励志的经典演讲稿【三篇】

励志歌曲

高考励志歌曲(通用3篇)

励志歌曲

高考励志歌曲排行榜前十名锦集六篇

励志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