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2019-12-23   来源:励志语录

墨子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篇一: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墨子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崔志光

【摘要】墨子是战国时期享有盛名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墨家,是当时唯一可以

与儒家相抗衡的学派,与儒家学说被称为“儒墨显学”。墨子的义利观独具特色,

他把义利统一起来,把二者看作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墨子义利观的

基本含义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其次将墨子的义利观和儒家、法家的义利观、西方

功利主义作了比较,又分析了墨子义利观的优点和不足,最后论述了墨子义利观

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墨子;义利观;当代价值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s

【abstract】Mo is the renowned thinker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 founded

the Mohist, which was the only School to compete with the Confucian . The

Mohist and the Confucian are known as "prominent Confucianism and Mohist

Theory".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is unique, Mo integrates

morality with interest,and regar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th as means and ends. 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basic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Secondly,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with Confucianism,

Legalism'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and Western utilitarian.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erits and weaknesses of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Final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temporary values

of .Mo’s morality and interest.

【key words】mo;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contemporary values

墨子的伦理思想与其政治思想融为一体,以“兼爱”说为中心和标志,并在义

利观上,既“贵义”又“尚利”,在先秦诸子中首先举起了功利主义的旗帜。笔

者试对墨子的义利观作如下探讨:

一、墨子义利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作者简介】崔志光(1979— ),男,山东省青岛市人,青岛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义利观在墨子思想中的伦理学意义,首先是个何为至善的问题,也就是道德 价值问题。与儒家学说在道德价值观的范围内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不同,墨子既“贵义”又“尚利”,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达到利的手段。墨子所指的利,是“天下之利”、“他人之利”。

墨子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是对以礼为道德价值标准的传统观念的否定,实质上是破坏了周礼在道德领域中的主宰地位,体现了道德观念的革命变革,具有反传统的启蒙意义。同时,墨子既肯定“利人”、“利天下”为至善的标准;又倡导“贵义”,维护了道德原则的尊严。这在理论上有很大合理性。 此外,墨子还认为,义是天下可贵“良宝”,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可以利人,利天下。只有可以利民者,才是天下之“良宝”,而义可以利民,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墨子提出了“天下莫贵于义”的命题。[1]这个义,就其具体形式而言,即指“圣王之法”的“兼爱”原则,当然包括“忠”、“惠”、“孝”、“慈”等道德规范。

二、墨子义利观与儒家、法家义利观的比较

(一)与孔孟“重义轻利,先义后利”道德论的比较

在《论语》中,有孔子“罕言利”的评价,也有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寓于利”的记载。后人缘于这两段文字,得出对孔子义利观的认识和评价,就是“重义轻利”。

孟子的义利观则是“去利怀义”,孟子认为,“怀利”与“怀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价值方针。如果以利己作为决定自己行为和处理人伦关系的方针,那就必然会废弃仁义,其结果将致于亡国。反之,如果“去利怀义”,以仁义为行为方针,那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以仁义相处,即可保社稷而王天下。孟子在义利观中所要去的“利”,是指个人私利,私欲,为了“去利”,即使是国家的大利,也不可以公开提倡。孟子不曰“利”,而提倡“仁义”,其目的在于实现“王天下”之大利。[2]

而墨子的义利观则承认人有利己心,但是他没有把至善的标准归于个人利益的满足,而是给了“利人”、“利天下”的目的和功效。在肯定功利的同时,墨子并没有否定道德原则的作用,而是充分肯定了道德原则。道德原则,归根到底是受一定的利益所决定的,但一经产生,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存在价值,在一定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的历史时期内,它代表着一定的阶级、集团、民族、社会的整体利益,并在实践中沉淀成稳定的价值信仰,成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规范,起着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墨子的思想,既“尚利”,又“贵义”,既强调了功利目的,又不否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达到了利与义的统一。

可见,墨子所谓的利,是“他人之利和天下之利”,孔子、孟子所说的利,是“私利、小人之利”,对利的不同理解,是导致墨子和孔孟义利观不同的原因。孔孟将义和利对立起来,认为应当“重义轻利”、“去利怀义“,墨子却将义和利统一起来,认为义可以利人、利天下,利是义的内容和目的。

(二)与韩非子否定道德作用的极端功利主义的比较

韩非子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自为”人性论,“自为”这一概念,意即替自己打算,也就是为己、利己。而且,韩非子不给“自为”心以道德评价,不对“自为”心持否定态度,并认为人的这种利己本性是不可以改变的,即只能“因”之,而不能“化”之。这就是对道德教化的否定,从而在道德论上走向“以法代德,不务德而务法”的非道德主义,否定“仁义德教”,提倡“以法为教”。 可见,韩非子的观点,否定道义,强调为己、利己,是一种极端的功利主义。[3]

比较墨子与韩非子的义利观可以看出,二者都强调利,但利的内容却有很大差别,墨子提倡的利是“他人之利,天下之利”,韩非子主张的利是“个人之利”;墨子认为“义利统一”,强调道义的作用,韩非子却否定道义,以法代德。由此看出,墨子的义利观与韩非子的义利观都具有功利主义色彩,与韩非子的利己主义观点不同,墨子的义利观强调利他人、利国家,强调无私奉献,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三、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比较

西方功利主义的集大成者,众所周知是英国思想家边沁和密尔。英国是近代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思想的摇篮,功利主义在当时英国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影响。边沁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功利主义理论的人。边沁的功利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苦乐原理、效果论和功利原理。边沁认为人生目的在于趋乐避苦,由这一标准出发,进而便可以得到一个评价一切事物和一切行为的好坏标准:有助于产生快乐的行为和事物便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这便是功利原则。快乐的大小在于计算出的快乐总量,如果快乐的总值较大,则差额表示行动与之

有关个人利益的、好的总倾向,如果痛苦的总值较大,则差额表示其坏的总倾向。 如果能在最大程度上给最大多数人带来快乐,就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原则。密尔作为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了边沁的伦理学思想, 而且修正和发展其理论,使得功利主义伦理学理论更加丰富。他在1863年发表的《功利主义》一书标志着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最高点。[4]

墨子和边沁分别是中国和西方历史上首位功利主义思想家,其功利主义尽 管在内在根据和外在依据方面不尽相同,即在内在根据差异方面墨子的义利观 基础是“天志",边沁的义利观根据是“人性";在外在根据方面墨子体现出利 人不利己的整体道德追求,边沁体现了个体幸福为基础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 幸福"。西方功利主义逐渐倾向于除了使“个人利益最大化"之外,还应当考虑幸福普及的人数,尽量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这一点和墨子功利观更加相似了,不过由于中西方文化“整体”与“个体",“道德”和“人性”的巨大差异,所以即使谈到博爱、互助之类观点的时候,边沁功利主义的根本落脚点还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所以墨子功利观如果仅仅是谈个人的行为的时候,那么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和边沁功利主义还有相似之处,但是一旦谈到价值的内在根据和行为指向,那么就马上和边沁功利主义大相径庭了。

然而,同是功利主义者,二者也存在着相同之处:强调效果的重要性。在功利主义者看来,利益、幸福、善这三个概念是同义的:凡是能增进当事者幸福的行为就是应予以赞成的。他们直接用功利原则来规定行为,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而行为的对象就是那些能产生幸福、快乐的外物即利益。他们把道德视为人们依经验进行审慎权衡后产生的行为选择,道德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获得幸福的最佳手段。从墨子的《兼爱》中可以看出判断言行的标准必须“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他强调了“事”、“实"、“利"的作用而不是空泛的谈道德说教,这本身就具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墨子在考察行为的时候也强调了效果的重要性,在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的时候,不仅要看他是否有爱人之心、爱人之志,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在实际效果上是否“利君”、“利臣"、“利父”、“利子",甚至使“万民被其利”。 从以上可以看出墨子和边沁相通之处,即二者都强调了“效果”的重要性。

四、对墨子义利观的评价分析

(一)墨子义利观的来源——兼爱原则

墨子把“兼爱”原则展开为“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包含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己。他在指出“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时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他还说:要“爱人若爱其身”。二是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墨子以孝子尽孝道为例,指出: “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后期墨家概括为:“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兼”体现了墨子讲“爱人”的根本特点,就儒墨对立而言,墨子的“兼爱”固然不同于儒家的“仁爱”。此外,墨子提出“兼爱”,首先是用来反对“别相恶”的,“兼爱”的首要含义正体现在同“别相恶”的对立之中。

总之,墨子的“兼爱”思想,反映了在诸侯争霸、利益冲突的社会变革中,小私有劳动者和平民百姓的美好道德愿望:祈求和平共处、互利互惠的理想社会,向往平等亲善、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然而,在阶级社会中,仅仅把现实存在的阶级对抗和利益冲突作孤立的道德思考,抽象地提倡“兼爱”,企图以道德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无疑是一种空想。

(二)墨子义利观的优点和不足

墨子强调“兼爱”,认为视人若己,爱人利人,不仅无损于自己的利益,恰恰相反,自己的利益正可通过爱人、利人而得到保障。墨子固然反对了单纯利己主义,但并没有否定利己之心。“兼爱”思想也不是公而无私,不能归结为利他主义。墨子是要兼顾他人利益和个人利益,既利他又利己,但是又有所偏重,墨子没有把利己作为“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而是把利人视为“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这又与西方功利主义为己利他、把利己视为行为目的和准则不同。无疑,墨子的功利思想具有不可比拟的合理性和优越性。[6]

在思想渊源上,墨子的义利观是对春秋以来那种“言义必及利”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具有自身的阶级特性。墨子所崇尚的“利”,既非地主阶级所追求的利益,也非没落奴隶主贵族所要保持和挽救的利益,而是贫民和小私有劳动者的利益。所谓“天下之利”,包括“天下之富”和“天下之治”,“天下之治”是实现和保障“天下之富”的政治条件,而“天下之富”的主要内容,就是贫民和小[5]

义利之辩与义利观
篇二: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义利之辩与义利观

朱熹曾经说过:“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而在为学之方上与朱熹有严重分歧的陆九渊也说:“学无深浅,首在辨义利”,可见,义利问题和义利关系在人类伦理思想与价值观中是极为重要的,而义利观就是人们义利范畴、义利关系以及义利取向等的认识和态度。

一、 义利范畴

人类史上的许多思想斗争之所以不能取得深入下去的应有的成果,往往是因为受制于概念或范畴,正如乔治·爱德华·摩尔所说,在未能对自己谈论的对象作出界定之前就试图解答。例如孟子与荀子的性善、性恶之争,孟子认为人的本心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从而以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确立性善论。而荀子认为人的性本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从而确立人性本恶的性恶论。二人对于人的本性的界定的不同,造成了二者相互对立的人性学说。再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的著名命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到底如何界定“同一条河流”这个范畴会让我们对于这个命题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义利概念的界定带有现代语言中有各种解释,各个思想家对其的解释也带有自己的认识和立场,难免有片面性,呈现给我们的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但在讨论义利关系与义利取向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看看作为义利观之基础的义利范畴。 从词源上看,义,繁体为上羊下我。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义,善也。引申之训也。从我。从羊。威仪岀於己,故从我。一种解释为:羊,作为一种兼具审美功能与功利功能的温顺动物,自古以来被人们看作美好的事物,此与善同意(《说文解字》)。“义”的上羊下我结构,暗示着自我利益要置于美善之下。而另一种解释为:我”是兵器,又表仪仗,而仪仗是高举的旗帜,“羊”表祭牲。合起来的意思是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牺牲。利,左禾右刀,以刀割稻谷表示收获之意,同时也是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个体生活需要还是公共生活需要或者二者皆有尚不清楚。然而从字体的基本结构已经可以看出,“义”基本上是代表公正合宜且具有责任感的道德行为、理由,而“利”则与好处、物质的收获相联系。

先秦百家争鸣之时,各家代表对于义利范畴也给出了不同的理解。以儒墨为代表,《孟子·离娄下》中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儒家的“义”就是“仁义”,作为一种君子必须遵循的道德修养原则,在本质上区别于物质利益,认为“利”是“小人”所追求的。而墨家代表墨翟所说的“义”是和劳动果实相联系的,是讲物质利益的。农夫“耕稼树艺”,妇人纺织,王公大夫“听狱治事”,士君子“治官府”,这都是“义”的,而偷他人园子里的果实,抢夺别人的牛马,亏人以自利,那就是不仁义了。所以,对义利范畴的不同解释,使得儒墨两家在义利关系与义利取向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二、 义利关系

基于“义”“利”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义利关系主要包含两种内容,一方面是物质利益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儒家思想中体现地最为深刻,儒家维护奴隶主利益,所谓的“君子”剥削劳动者果实,享受现成的物质,因此不计较物质利益,从而注重道德上的修养问题。而墨家却直接把道德与劳动联系起来,将劳动成果以及其获取的途径看作是评价道德行为的一个尺度,以非道德去衡量道德,避免了以道德衡量道德的循环论证。同时“不与其劳获其实”“亏人自利”,揭示了“不义”的剥削的本质。

另一方面是动机与效果的关系,现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道德时,认为以行为的效果为标准的,是效果论及功利主义,认为是以行为的动机为标准的,是动机论。将儒墨两家对于善恶的评判标准与西方伦理学相联系似有不妥之处,但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显认为“君子”重视行为的动机而“小人”看中的是行为的效果。相比孔子,墨翟对于行为的判断,就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所说:是注重效果的,但也不是片面地注重效果。在《鲁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的国君问墨翟,我有两个儿子,一个

喜欢读书,一个喜欢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别人,你看哪一个可以成为太子?墨翟说,这很难确定,他们也许是为了赏赐和名誉而这样做的。钓鱼的人,恭敬地站着,并不是为鱼的利益。用虫做饵引诱老鼠,也并不是爱它。君子应当把“志”和“功”结合起来。“志”为动机“功”为效果,墨子认为,注重动机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效果。

三、 义利取向

作为义利观的根本与宗旨,义利取向也就是人们对于义利关系的认识和看法对于日常生活具重要的指导作用。仅先秦的义利观而言,主要有四种模式,分别为:重义轻利,义利合一,义利并重与重利轻义。

1、重义轻利的代表为儒家的孔孟,虽然孔子并不完全排斥“利”,也曾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为“仁义道德”服务。在个人义利与道德原则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应该放弃私利,遵循道德,坚决反对“见利忘义”。孟子继承孔子,强调义与利之间的对立,甚至提出“何必曰利”。

2、与儒家的这两位代表人物不同,荀子主张义利并重,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考虑自身的利益。所以,重点在于如何使对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符合道德伦理规范的要求,而不是争论义与利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

3、主张义利合一的墨家,对于墨家来说“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就是“义”的,道德原则也是可以和天下大利结合的。值得注意的是,墨家这里的“利”,是天下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私利。所以,贵利就是贵义,贵义即是贵利,因而墨家是贵义尚利的。

4、以管子、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认为真正的义离不开利且必须以利为前提,因而重利轻义。《管子》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之后才有精神需求。而商鞅则更为激进,他说“礼乐,淫佚之征也;慈仁,过之母也”,将儒家的仁义道德批为罪恶之源。韩非子站着性恶论的角度,认为人性都是趋利避害、贪图享乐的,都怀有计算利益之心和自为之心,否定伦理道德,“夫施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慈爱也,夫有施于贫困,则无功者得赏不忍诛罚,则暴乱不止”。所以,“仁义”毫无作用,那首先就应当放弃,满足人的私利之心,再以法律加以制约,惩恶扬善,以满足统治需要。

以上是我对先秦义利观的理解,有失偏颇及不足之处望老师谅解与指正。

2016版)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7《韩非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
篇三: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第1章1.7 《韩非子》选读

一、《韩非子》解读

法家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可能仅次于儒家,有些方面甚或在儒家之上。而韩非子则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的集权理论由于在实践中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学术界也常常受到后世的批评,然而,如果我们因此就否定他的学术思想价值,那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如果排除这种偏见,我们就会发现,在他的著作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即使他的法治理论中也有不少合理因素。首先,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儒家的德治的„„法治较之德治进步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韩非的法治思想虽然有明显的专制的成分,但是相对于国君以外的人而言,他的‘法不阿贵’的主张却使国人在某种程度上享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韩非虽然主张法专制,但他仍然继承前辈管仲、商鞅等人的思想,认为君王也要守法„„当然,在这方面他的主张并不明白彻底„„。韩非的学术思想虽然具有强烈的政治实用性,然而,由于他的许多主张是在批判地吸收其他思想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来的,这就使得韩非的学术思想具有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在方法论上,韩非子有明显的贡献„„”

1. 韩非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

(2)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3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3.阅读材料,完成小题。(10分)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日:“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郑少年相

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游吉喟然叹日:“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

(《韩非子•内储说上》)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韩非是战国时期 家思想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的诞生,正如《报任安书》

中所云:“韩非囚秦, 。”(3分)

(3)子产以火水为喻,告诫游吉什么道理?(3分)

4.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①。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孟子告子下》)

【注】①以邻国为壑:据《韩非子•喻老》篇说,白圭治水注重修筑和保护堤防,致使水无

出路,流入邻国。

(1)根据原文,请分别概括白圭和禹的治水方法。(4分)

(2)从道德层面上看,孟子认为白圭的治水方法错在哪里?(2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5分)

王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根据文意,请分别解释“仁”、“义”的含义。(2分)

(2)孟子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所以,“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何必曰利?”韩非子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 六反》)。请你对此二人的观点作分析和评论。(4分)

韩非子之死,史籍有两种说法。一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也是迄今为止韩非子之死的母本说法和主流说法:“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杀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另种说法,较少为人提及,见于《战国策 秦五 四国为一》(以下单列篇名),原文较长,兹概述其意。四国联

兵进攻秦国,姚贾毛遂自荐,出使四国,消除了这次兵灾。“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韩非得知此事,到秦王面前说了一通,意思是姚贾这人怎么有问题。秦王责问姚贾,姚贾对答如流,一番说话,比韩非子说的漂亮多了。结果,“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姚贾没事,韩非子被杀。(诛在先秦,并非只有杀死的意思,还有责问、谴责、惩罚之意,在此都通,但有人认为,诛韩非,就是把韩非杀了。)这两种说法的相同处,是韩非之死,跟姚贾有关,也跟秦王有关。不同处,是司马迁笔下的韩非,是个无辜受害者,而《战国策》里的韩非,则有引火上身,咎由自取的味道。但这两种说法,都有让人无法释疑的地方。御敌人。

2013浙江高考《论语》题选
篇四: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2013浙江高考复习:《论语》选读 (精选试题)

一、(2012·绍兴模拟)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①②(1)原思之为宰,与之粟九百,辞(原思嫌多咯)。子曰:“毋!以为尔邻里乡党

乎!”(《论语·雍也》)

【注】①原思:孔子的弟子。为宰:在孔子家中任总管,当在孔子为鲁司寇时。②为:给。

①②③(2)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指赤之母)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④⑤“与之庾。”冉子与之(赤母)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子应该接济困难户而不是让富人更多)” (《论语·雍也》)

【注】①子华:即公西赤。②使:为孔子出使。③釜:六斗四升。④庾:二斗四升。⑤秉:一百六十斗。

1.“毋!以为尔邻里乡党乎”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品质?(1分)

2.结合选文,请简要评析孔子对待财富分配问题的态度。(4分)

【解析】第1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儒家主张“仁爱”,孔子反对原思的做法,主张“以为尔邻里乡党”,恰好表现了他的仁爱之心。第2题考查对儒家思想的分析评价,答题时立足选段内容,还要知人论世,联系孔子的思想。

答案:1.公正无私、仁爱。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2.孔子对财富分配的态度是合情合礼的,合乎他的义利观。孔子认为,公西赤家境富有,不应该多给;而给原思的是他的劳动所得,合乎礼义(是“以其道得之”也)。孔子还认为财富应该“周急不继富”,体现了他的仁爱思想。可见孔子在财富分配问题上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遵守礼义(与孔子提出的“均无贫”之“均”――“各得其分”(朱熹释)是一脉相承的,“各得其分”也即是一种符合礼义的财物分配形式),充满辩证。

二、(2012·金华模拟)阅读下面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甲: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乙: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江泽民

1.甲则文字中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哪些基本手段?(2分)

2.结合甲、乙两则文字,你觉得儒家的德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治一样吗?(3分)

【解析】第1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基础理解层级),需锁定关键词句,由“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富之”“教之”可知。第2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批判继承,答题时要领会儒家“德治”思想的精髓,并能联系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分析。

答案:1.正己、爱民、富民、教民。

2.不一样。①德治的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②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三、(2012·杭州仿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5分)

(一)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二)

隆(尊崇)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之)奉宗庙则敬,以(之)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之)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之)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礼记·经解》)

1.第(一)则材料中,“和为贵”所强调的儒家重要思想是: 。(1分)

2.结合第(二)则材料,简述儒家对“礼”的作用的理解。(4分)

答案:1.中庸

2.儒家认为,礼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使“贵贱有位”“长幼有序”,从而利于管理,社会稳定。礼还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父子亲、兄弟和”,人们各安其分,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后问题。(5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志于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朱熹《论语集注》)

注:胡氏:胡寅,一说指其父胡安国,或其弟胡宏。南宋大儒。

靳裁之:胡安国之师,南宋大儒

(1)鄙夫“患得患失”的根本原因和严重后果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儒家的价值观并作简要评析。(3) 答案:(1)根本原因是志于富贵(“耻恶衣恶食”,以切兼以功利为主);严重后果是“无所不至”,即什么干事都做。(补释:鄙夫的人生不以德为重,而以利益为重。他所患的是得与失。他的全部所作所为的出发点,是私欲,他的目标是名利。因此道德与他无关,如果能守一守道德,也是伪装。在关键之时,他会不加掩饰、不受任何道德制约地攫取私利。得不到时想方设法得到,得到了想方设法来维护,为了维护就会不择手段,这就是孔子所讲的“无所不至矣”。)

(2)儒家的价值观是“志于道,而不志于富贵”。

A.倡导安贫乐道,这对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其积极意义。

B.鄙视“志于富贵”,反对“耻恶衣恶食”,但并不等于简单地鄙视富贵。

C.孔子强调“安贫乐道”,最终是为了“事君”,这和现实道德要求为人民服务,有本质区别。

五、(2012·温州二模)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5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①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

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 (《韩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

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3分)

【解析】这两道题考查对人物观点的概括和评价。答题时先要在文中找到相关表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孔子只是排斥“不义之利”,而“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则表明韩非子只重利。分析评价时,观点要有针对性,体现思辨色彩。

答案:1.孔子:重义并不排斥利。

韩非子:只重利完全排斥义。

2.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张见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反对见利忘义。/ 韩非子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没有义。/ 理想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韩非子的观点是功利主义的,否定了道德和文化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足取。

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http://m.myl5520.com/lizhi/100148.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加油励志语录(合集8篇)

励志语录

给生活加油励志语录集合10篇

励志语录

为武汉励志加油的英语励志语录带翻译【十二篇】

励志语录

励志语录英文短句41句集合2篇

励志语录

考试励志语录句子132句六篇

励志语录

励志语录句子文案精选三篇

励志语录

空间励志说说_经典励志语录

励志语录

关于积极的树的励志语录100句【四篇】

励志语录

励志语录简短的句子50条【热】

励志语录

积极向上的励志语录_励志的语录(通用3篇)

励志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