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闪存卡

2010-05-15   来源:幼儿园课件

怎样区分内存卡高速卡
篇一:高速闪存卡

  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的普及,让存储卡也成为了大家日常必买的数码配件之一,既然是存储设备,容量大小自然大家最关注的部分。但事实上,存储卡的质量好坏不仅仅和容量相关,其读取、写入的速度快慢也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但近年来存储卡的技术发展速度实在较快,工程师文化又使得相关厂商在存储卡的速度标示上常常采用一些业内熟知、但消费者却不甚了了的方式,这给有些不法商家留下了钻空子的空间,也让不少消费者碰到了花高价却买到低速卡的烦劳,那么存储卡是否高速究竟应该怎么识别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说明一下。

  怎样区分内存卡高速卡

  普通 SD卡 一般 存储速度在 25X 以下(1X 相当于150KB/S) 高速的卡 存储速度在 25X以上 一般都在 40~80X 最高的有266X的。 高速卡和低速卡的主要区别 就在于他们的存储速度不同!如果低速卡使用在 500W像素以上的 相机中 存储照片时会感觉比较慢,尤其是在大量拍照时 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

  鉴于同样容量的高速低速卡价格差异不大,小编建议朋友尽量选择高速卡。并不是因为低速卡不够用,而是因为你在开启相机连拍功能时高速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更长时间的连拍。

  其实所谓的高速卡和低速卡的区别在于它们所采用NAND闪存的不同而划分的。所谓的低速卡使用的是MLC型(Multi level cell)NAND闪存,这主要是由Toshiba和Sandisk生产;而高速卡所采用的是SLC型(Single level cell) NAND闪存,主要是由三星生产。MLC的存储密度比SLC高,所以价格更有竞争力。但是它的读写速度慢,能耗高,寿命短。MLC的架构相较于SLC在相同使用条件下多了15%的电流消耗,而数码相机和其它诸如PDA等的数字行动装置所需求的应是省电、高写入速度的储存媒体,以SLC NAND颗粒制成的产品才是消费者最理想的选择。MLC架构虽较为落后,但其弹性大,可利用比较老旧的生产来提高产品的密度,无需额外投资生产设备,具有成本的优势。所以现在市场上可见的大多数品牌还是采用的是MLC的架构,毕竟这样可以拉低成本嘛!

  存储卡高速标准怎么看

  选高速卡:看准Class级别很重要

  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中文翻译为安全数码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它被广泛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P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主要分为SD1.1和SD2.0两大标准规范。

  目前我们市场上销售的主要SD卡则已经全面进化到了SD2.0,即SDHC(“High Capacity SD Memory Card”的缩写,即“高容量SD存储卡”)这一标准,和SD1.1标准相比,SDHC主要特征在于文件系统格式从以前的FAT12、FAT16提升到了FAT32,而且最高支持32GB,此外则是在速度方面,SDHC也有更加清晰的划分,具体来说SDHC存储卡的传输速度分为Class 0、Class2(2MB/s)、Class4(4MB/s)、Class6(6MB/s)、CLass10(10MB/s)这几种,以区分规则来看,当然是Class后面跟着的数字越大越好,但在实际使用中,智能手机选择Class4级别的存储卡已经够用,但数码相机等则最好选择Class6和Class10的产品。

  还不够快:还有UHS标准超高速选择

  但正所谓技术进步永不会停步,虽然Class10的SDHC存储卡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专业级数码单反相机连拍超高像素的照片的需求,但是蓝光等更高清晰度的视频文件格式的出现,以及超高清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产品的不断成熟,也对数码存储卡是传输速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为此,SD卡协会的在的2010年推出了全新的UHS-I标准,并在2011年又推出了UHS-II标准。所谓UHS,是Ultra High Speed(超高速)的意思。2010年推出的UHS-I又称为SD3.0标准理论上可以达到最高104MB/s的传输速度,而2011年推出的UHS-II则又被成为SD4.0,传输速度也进一步提升到了156MB/s以及更快的312MB/s水平。

  目前电脑市场上已经有符合UHS-I标准的存储卡产品在销售,三星、东芝、威刚等主流品牌也纷纷有相关产品推出,和传统的SD卡产品相比,这类产品上都有醒目的UHS-I或者大写的“U”作为标识来取代过去的ClassX字样,因此大家如果对超高速存储卡有需求的话,大可以选择此类产品。

  看过“ 怎样区分内存卡高速卡”的人还看了:

怎样识别内存卡的真伪
篇二:高速闪存卡

  有网友在某网店看到了金士顿TF内存卡的促销信息,16GB的35元,32GB的100元,与市场均价相比确实便宜很多,而后他就各买了一张。不过,对于如此便宜的内存卡他也产生了疑问,那么怎样识别内存卡的真伪?小编教大家一招怎样识别内存卡的真伪的方法,别再受促销的小便宜了。

  怎样识别内存卡的真伪

  此位网友在购买后第一时间就通过金士顿官网查询了内存卡包装上的防伪码,经验证确实是正品。但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自己的内存卡读写速度比别人的要慢很多,而且在复制比较大的文件时会提示错误,随后他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内存卡检测工具,最终测试结果表明这两张内存卡的实际容量都只有2GB。

  或许大家会感到疑惑,2GB的内存卡怎么能变成16GB和32GB呢?其实,他买的这种内存卡被称为“扩容卡”,在行业内部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也是山寨厂家和奸商最常用的牟利手段。一般来说,用一张十几二十元的2GB内存卡扩容成16GB或32GB,然后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中的利润翻了好几倍。针对这个情况,现在就为各位普及一下内存卡的基础知识,同时再教大家几个简单的鉴别方法,以避免购买时上当受骗。

  内存卡的前世今生。

  回想当年,大家都还在用着非智能机,由于功能单一,需要存储的数据也就是通讯录和短信。虽然那时也有手机游戏,但大多都是几十KB,并不需要太大的存储空间。但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尤其是音乐、拍照、视频元素的加入,原本充裕的内存也变得紧张起来,有一部分手机选择了扩大机身内存,但大多数手机厂商还是选择内存卡扩展空间的方式。

  虽然大家每天都在使用,但早期的手机内存卡并不是现在这样“娇小”的造型,而且容量也没有那么大。其中MMC内存卡算是比较早的一种,它是在1997年由西门子及SanDisk共同开发而成,基于东芝的NAND快闪记忆技术,比采用IntelNOR快闪记忆技术的CF卡更细小。当初MMC卡应用较为广泛,数码相机、PDA、手机都可以使用,其中诺基亚采用MMC内存卡的机型相对较多。

  之后,SD内存卡开始兴起,它是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SD内存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存储设备,它被广泛地用于便携式装置上,并且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虽说SD内存卡很快的取代了MMC内存卡的位置,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但实际上它也是基于MMC格式发展而来,两者在一些设备上还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32GTF内存卡

  上图就是现在最为常见的TF内存卡,它是由SanDisk公司研制,主要用于手机设备,相比早期的MMC内存卡它的体积更小,容量更大,而且兼容性强。通过卡托就可以转换为SD卡,扩展性极强,在2004年它被SD协会正式更名为Micro SD。

  2GB变32GB 扩容卡内幕大曝光

  现在市场销售的不少TF内存卡的实际存储空间与标称并不相符,像2GB变32GB、4GB变32GB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所谓扩容卡就是扩展电子设备容量的存储介质,例如手机、MP3、MP4、数码相机、U盘、CF内存卡、SD内存卡、TF内存卡等等,这些都可以被扩容。尤其是现在最常用的TF内存卡,扩容现象最为严重,主要集中在金士顿、SanDisk这两个品牌。

  其实,对于购买扩容卡的消费者来说,损失点钱倒是小事,毕竟内存卡顶多也就200多元,而它最大的危害则是在数据安全方面。一般来说,扩容卡在复制一些文件的时候会出现错误提示,因为扩展出来的空间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内存。当然,出现报错也需要一定条件,这也是很多朋友在购买到扩容卡后长时间没有发现问题的原因。

  例如,一张2GB内存卡扩容到了32GB,当我们将它连接到电脑上,通过属性是不会发现有问题的。如果我们复制总容量为3GB的1000首歌曲,这时内存卡一般不会有什么异样,报错的几率比较小,因为每首歌曲的大小仅为几MB。但是,当我们复制一部容量为3GB的高清电影时,这张扩容卡就会出现报错提示,因为这时单个文件的大小已经超过了内存卡的实际容量,这种情况是无法传输数据的。

  真假内存卡辨别方法

  虽说复制1000首歌曲很少出现报错,但由于扩容的部分并不稳定,很容易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同时,扩容会导致内存卡使用寿命减少,甚至直接烧坏,最后连格式化都无法进行,容量只显示为8MB或者16MB,而且还无法打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将文件复制进去,当时打开一般没问题,但只要更换电脑或者重启的话就会出现数据丢失或者报错,这是因为系统会优先读取本地磁盘的缓存文件。由此可以看出扩容卡的危害之严重,如果卡内文件十分重要的话,一旦丢失将很难找回。

  SanDisk官方也生产扩容卡?

  看到题目大家肯定会疑惑,SanDisk官方怎么可能生产扩容卡?其实此“扩容卡”非彼扩容卡,这其中又涉及到一个存储单元芯片的问题。一般来说,Nand闪存主要分为MLC多层存储单元、SLC单层存储单元和TLC三种类别,这三种类别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最常见的就是MLC和SLC,SanDisk使用的就是MLC。

  MLC是Multi-Level Cell多层存储单元的缩写,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容量大成本低,但是速度却很慢。MLC的每个单元为2bit,相对SLC来说整整多了一倍。也就是说,同样100个单元,MLC就要比SLC的容量大很多,通常制造128MB的内存卡需要用1024个单位的晶圆颗粒,而SanDisk来制造同样的内存卡只需要用512个单位的晶圆颗粒,这其实就相当于变相的“扩容”。虽然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但却牺牲了速度,由于每个MLC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数据过多,结构相对复杂,出错的几率也相对增加,必须进行错误修正,同时MLC的擦写寿命仅为5000-10000次。而很多消费者却不知道这一点,SanDisk超高的知名度掩盖了其产品上的“瑕疵”。

  SLC是Single Layer Cell单层存储单元的缩写,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稳定、速度快、功耗低,但相比MLC容量要小一半,成本也相对较高。SLC的每个单元为1bit,其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数据较少,结构相对简单,出错的几率也大大降低。而且,SLC闪存的复写次数高达100000次,是MLC的10-20倍,它经常被用在企业级SSD上,但同样SLC的成本也较MLC高出三倍有余。

  在了解了MLC和SLC的区别及优缺点之后,相信有不少朋友会问,现在有哪个品牌的内存卡在使用SLC呢?其实这个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丝毫不亚于SanDisk,它就是PNY(必恩威)。它是美国第二大内存卡厂商,也是美国通路市场第一大品牌,而且它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极高,国内也有销售,只不过很多消费者不了解罢了。其内存卡产品采用SLC制成,也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高速卡。

  从外观初识真假。

  一般来说,购买内存卡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辨别这张内存卡的真假,也就是说先要确定它是不是你买的那个厂商生产的。虽说扩容卡在将容量扩展后会更改内存卡上相应的容量标识,但至少要保证这张卡是原厂生产,因为如果遇到了无法退换的情况,我们至少还可以将内存卡还原为实际容量,这样的话大品牌内存卡总要比杂牌或者山寨的要好。

  网上也有不少关于内存卡的鉴别文章,但大多都是通过包装、防伪码来进行分辨。其实,这种方法现在看来已经不是很靠谱,因为市场中有不少商家在回收包装。除此之外,现在的高仿包装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就连背后的防伪码都可以制作,这些假编码同样可以在官网查询到,足见奸商们的手段之高。所以相对保险的方法就是对内存卡本身进行鉴别,下面我们就拿时下热销的金士顿TF卡来做一下鉴别。先来看一下正面,主要关注两个点,一是中间的激光码,二是底部的凹槽。一般假卡的激光码刻字会出现模糊、字号不统一、编码间隔不均匀的问题,而真卡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真的金士顿TF卡正面左下方会有一个圆形凹槽,假卡一般则没有。

  看储存卡的背面,这也是较容易的方法。原装金士顿TF卡背面每个铜片下方都会有一个明显的铜点,而高仿金士顿TF卡则没有这个铜点。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山寨厂商的技术和工艺还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水平。

  扩容卡及坏块检测。

  当然,通过内存卡的外观我们只能简单的判断它是否为正品,但却不能鉴定它是不是扩容卡。要想知道你买的内存卡是否被扩容,那么就需要用特定的测试工具MyDiskTest(点此下载)。它是一款集5大功能于一身的移动存储产品扩容识别工具,通过它可以方便的检测出存储设备是否经过扩充容量。同时也能查出存储设备是否有坏块,是否采用黑片,它不会破坏磁盘原有数据,并可以测试读取和写入速度。

  快速读写检测

  进行完上面的检测后,我们就可以断定自己买的内存卡是否被扩容,如果是扩容卡的话就需要将其恢复到实际容量,以免在使用时丢失数据。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我们还需要回到第一个问题,即内存卡是否为正品。虽说过了外观和扩容检测这两关,但还不足以证明内存卡的真假,最后,我们还要对卡速进行一下测试,使用的依旧是MyDiskTest检测工具。

  相比扩容检测,内存卡的读写速度测试就更为容易,只需在软件主界面点击速度测试,然后按开始就可以了。这时会跳转到上图中的界面,点击右上角的开始测试就会进行检测,时间也是5分钟左右。其中最上面两大块分别为测试项目和平均读写速度。而下方的纵轴表示读写速度,横轴表示容量大小。中间的数个绿色数轴为读取速度,红色为写入速度,待上图界面完全出现后就可以点击关闭了。

  内存卡快速读写检测辨别真假

  关闭后就会跳转到MyDiskTest的主界面,最终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操作速度、创建文件速度、删除文件速度、随机读写速度、文件复制速度。得到这些数值后,就可以去该内存卡的官网查找资料,一般品牌内存卡官网都会提供产品的读写速度,当然大多都是平均值和最低值,两相对比后,只要差距不是太大就可以确定为原装无扩容内存卡。

  文至于此,相信大家对于手机内存卡的一些基础知识和鉴别方法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扩容卡的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如果将重要数据放在这种内存卡中就很容易出现丢失的情况,那时候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一两百块钱了,文件很有可能因此无法找回。其实想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也并不困难:首先,不能贪图小便宜,本来一张内存卡就没有多少钱,所以尽量从正规商家或者网站购买;其次,购买时要先对外观进行辨别,仅仅知道方法还不够,最重要的依旧是细心和耐心;第三,购买之后一定要先用软件对内存卡进行测试,确认无误后再行使用。

内存卡好坏怎么区分
篇三:高速闪存卡

  内存卡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存储设置,已经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无论手机、数码相机或者其他数码产品,都有可能需要用到内存卡。既然内存卡这么重要,那么怎么区分内存卡好坏呢?下面就让小编教大家内存卡怎么区分好坏。

  区分内存卡好坏的方法

  想要知道内存卡的好坏,主要以两方面为鉴定标准,一是看内存卡是不是扩容的,二是看内存卡的读写速度。

  百度搜:MyDiskTest

  软件非常小,下载完成之后,打开软件,将内存卡插入读卡器,然后插入电脑。如果是手机的话,直接数据线链接手机到电脑,切换手机模式为usb存储模式,让软件识别内存卡。

  选择第一项”快速扩容测试“,点击”开始测试“,等待测试结果。

  可以看到测试结果。

  接下来,测试一下,读写能力,首先下载disk benchmark

  打开软件,直接点击“开始”

  等待测试完成,可以看到当8k碎片文件时,读写大概在4MB/s左右,因此,可以说明该内存卡class等级为class4。一般而已,class等级是衡量内存卡性能指标的最直接的参考因素。class等级越高,说明内存卡的读写能力越强,那么文件传输能力就越好。



内存卡好坏怎么区分相关文章:

如何购买真正的品牌高速内存卡
篇四:高速闪存卡

如何购买真正的品牌高速内存卡?

高速内存卡定义:一般指大于2G容量的SD卡且符合SDHC

规范、需达Class 2的速度等。

目前机友们使用高速闪存TF卡的越来越多了,4GB、8GB、已经很平常了,甚至16GB和32GB也有测试上机的,牛人多啊。但大部分机友还是对什么是SD卡,TF卡,SDHC标准,和Class传输速度等级不是很明白,而且很多人对买卡还是比较盲目,特搜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作个简单综合性的分析,有错误之处望指正!

1:SD卡和TF卡

大家知道我们的手机使用的是指甲盖大小的存储卡,这个卡其实就是TF卡。而经常提到的SD卡又是什么卡呢?简单的说吧,SD卡体积比较大,大家买卡的时候应该记得那个白色的小塑胶盒子里面有两个卡,小的就是TF卡,大的是适配器(大家也称为卡托),这个TF卡可以插进卡托里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SD卡,也就是说,TF卡+卡托=SD卡,这样的SD卡可以插到读卡器里用于数据传输,也可以适用于某些例如数码相机一类的兼容性数码产品,而我们的手机就只要这个小小的TF卡就可以了。(用于非手机等较大的数码产品的存储卡是一个完整的SD卡,不像我们买到的手机卡这样可以组合和拆分的)

2:SDHC标准和CLASS传输速度等级

什么是SDHC标准?

SDHC是“High Capacity SD Memory Card”的缩写,即“高容量SD存储卡”。2006年5月SD协会发布了最新版的SD 2.0的系统规范,在其中规定SDHC是符合新的规范、且容量大于2GB小于等于32GB的SD卡。

怎样区分内存卡高速卡

SDHC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容量(2GB-32GB)。另外,SD协会规定SDHC必须采用FAT32 文件系统,这是因为之前在SD卡中使用的FAT16文件系统所支持的最大容量为2GB,并不能满足SDHC的要求。

由于SDHC采用与SD1.1规范不同的寻址方式,所以不兼容SD 2.0规范确立之前生产的某些旧版本SD 设备,只有新的符合SD2.0规范的SD设备才能使用SDHC。如果SDHC插入某些旧版本的SD 设备,出于对卡内数据资料进行保护的目的,将不会被此类设备所识别。

普通的TF卡:

而上文中提到的SD协会规定的速度等级(Speed Class),在测试方法上与普通的性能测试有较大区别。测试时根据卡片内的碎片的不同程度分别测试读速率曲线和写速率曲线,而并不是对单一大文件的传输速度进行测试。SD协会定义了满足各等级最低要求的性能曲线,根据测试所得的数据和SD协会规定的性能标准进行比较, 从而判断卡片的性能等级。

SD2.0的规范中对于SD卡的性能上分为如下4个等级,不同等级能分别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Class 0:包括低于Class 2和未标注Speed Class的情况; (2GB以下[含2GB])

Class 2:(传输速率至少2 MB/s,最大约6MB/s)能满足观看普通MPEG4 MPEG2 的电影、SDTV、数码拍摄; (常见有sandisk,kingmax4GB、8GB)

Class 4:(传输速率至少4 MB/s,最大约10MB/s)可以流畅播放高清电视(HDTV),数码相机连拍等需求; (常见有Kingston4G,Sandisk4GB、8GB、16GB)

Class 6:(传输速率至少6 MB/s,最大约20MB/s)满足单反相机连拍和专业设备的使用要求; (Sandisk8GB,其他的市场较少,亦不太适合、不推荐用于手机)

SD协会是基于实际应用情况,对各个品牌的SDHC产品进行了速度等级的划分,颇为难得的是,一向以率先推出新品而著称的ATP公司则在2007年10月就发布了全球首款class 6等级的SDHC产品-ATP ProMax SDHC 4GB Class 6,可以满足专业玩家和高端用户对于高容量和高性能SDHC产品的严格需求。而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Class 6级别的4GB及以上 SDHC厂商很少

3:TF卡的测试对比:

TF卡大家一般是拿到电脑上用专业软件测试的,其实这样的测试并不能反映和代表在手机上运行和读取的实际数据,电脑和手机的运行环境有很大的差异,配用的读卡器和测试软件也有不同,测试数据会有偏差。但只要是品牌好的正品TF卡,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大家选卡的时候要多加注意,多注意细节,不要被JS给吹懵了,再说,价格决定质量,不同品牌的同种规格存储卡之间也是有差异的,看图例吧:怎样区分内存卡高速卡

总结:

1、市场上常见的2GB以下存储卡(含2GB)都不属于SDHC卡,其等级为Class0.怎样区分内存卡高速卡

2、并不是所有的4GB卡都是Class4,也有Class2的,不同品牌和规格也是有分类和区别的.

3、4GB Class4还是可以值得考虑的.(Class6卡市场较少,目前来说,相比Class4用于手机时在速度上没有明显优势)

4、认清TF卡上SDHC以及Class等级标识.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购卡.不要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容量.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还是以Kingston,Sandisk, Kingmax为主,各品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电脑测试并不完全体现存储卡的性质和特点.卡是要装到手机里的,你电脑里飞速20+,在手机里运行也许只有2+,选卡要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装几首MP3非赶个潮流装个8GB,到时候受折磨的不仅仅是自己,影响更重的是手机的CPU,还有电池的续航时间,要知道,电池就是这样被消耗和损伤的!。

各类型存储卡的区别与差异
篇五:高速闪存卡

各类型存储卡的区别与差异

联合数码实验室 水波古一

现如今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不由不让我们惊奇,存储设备的尺寸已经做得像指甲盖一样大了,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了微型的高速大容量存储卡。绝大部分的数码相机、PDA和智能手机都采用了存储卡作为了存储设备,随着数码相机的高速普及速度,其相关配件存储卡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然而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存储卡,我们怎么去区分和选择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和共同点呢?下面我们就把市面上所有主流的存储卡的来历和格式向大家详细道来。

闪存按照规格又分为CF卡、SM卡、MMC卡、SD(包含原来的TF卡)卡、MS卡(记忆棒)、xD卡等等,我们先从CF卡开始。

CF卡

CF卡可能是色影无忌网友最熟悉的一种卡了,现今市场上单反数码相机大多数的还是采用了CF作存储,只有为数不多的采用了SD卡,如尼康新出机型D40、D80,还有D50,松下新出的L1,宾得K10D等。虽然我们平时很熟悉CF卡,但是我们不见得熟悉其来龙去脉,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CF卡的历史。

SanDisk第三代CF卡,具有读写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

CF卡(Compact Flash)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CF卡具有PCMCIA-ATA功能,并与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g,仅纸板火柴般大小(43mm x 36m x m3.3mm),是一种固态产品,也就是工作时没有运动部件。CF卡采用闪存(flash)技术,是一种稳定的存储解决方案,不需要电池来维持其中存储的数据。对所保存的数据来说,CF卡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安全性和保护性都更高;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及Ⅲ型PC卡的可靠性高5到10倍,而且CF卡的用电量仅为小型磁盘驱动器的5%。这些优异的条件使得大多数数码相机选择CF卡作为其首选存储介质。怎样区分内存卡高速卡

虽然最初CF卡是采用Flash Memory的存贮卡,但随着CF卡的发展,各种采用CF卡规格的非Flash Memory卡也开始出现,CFA后来又发展出了CF+的规格,使CF卡的范围扩展到非Flash Memory的其它领域,包括其它I/O设备和磁盘存贮器,以及一个更新物理规格的Type II规格(IBM的Microdrive就是Type II的CF卡),Type II和原来的Type I相比不同之处在于Type II厚5mm。

CF卡同时支持3.3伏和5伏的电压,任何一张CF卡都可以在这两种电压下工作,这使得它具有广阔的使用范围。CF存贮卡的兼容性还表现在它把Flash Memory存贮模块与控制器结合在一起,这样使用CF卡的外部设备就可以做得比较简单,而且不同的CF卡都可以用单一的机构来读写,不用担心兼容性问题,特别是CF卡升级换代时也可以保证旧设备的兼容性。

CF卡有相当多的平台支持,包括DOS,Windows 3.x,Windows 95、98、XP,Windows CE,OS/2,Apple System 7,Linux和许多种UNIX都能够支持。

CF卡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存储行业标准,保证CF产品的兼容,保证CF卡的向后兼容性;随着CF卡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各厂商积极提高CF卡的技术,促进新一代体小质轻、低能耗先进移动设备的推出,进而提高工作效率。CFA总部在加拿大的Palo Alto,其成员有权免费得到CF卡、CF商标和CF技术详情。CFA成员包括3COM,佳能、柯达、惠普、日立、IBM、松下、摩托罗拉、NEC、SanDisk、精工(爱普生)和Socket Communications等120多个。而且其中的主要数码相机生产

研发厂商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组织,从事于CF产品的开发。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CF卡的工作原理:

对闪存产品有所了解的网友一定会说,这样看来,CF卡很像现在满地皆是的闪盘。的确,虽然形状不同,但CF卡和闪盘结构相似,有许多相同之处,不过它们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二者的管理和工作方式。

现在的CF卡和闪盘基本都使用NAND型flash,NAND Flash自身是没有存储控制器的,其结构可看作是由许多的小区块组成的,每块都能存储一定数量的信息,类似于硬盘的簇。NAND型flash的读写也是以块和页为单位来进行的,使用8bit的I/O端口存取数据。

AT89S52与CF卡的接口设计

NAND型flash容量大、成本低、可以达到比较高的速度,所以应用较为广泛,不过它也有些比较明显的缺点。NAND型flash的基本工作方式是按顺序读取,一个区块写入或读取结束再接着下一个,是“串行”方式而不是“并行”方式,操作上也是如此,比如区块上已有信息,就一定要先擦除,再写入,其它操作也是一样的。另一个问题就是NAND型flash需要一定的存储空间来存放目录等信息来管理所有的资料,进行任何操作都需要使用这一部分,大部分闪盘的控制芯片都使用固定区块,所以其使用次数远高于其它区块,不管闪存是号称10万次擦写寿命也好,100万次擦写寿命也好,如果使用很频繁,即使每次只用一点点存储空间,也可能因为目录区损坏及缺乏有效扫描除错手段而造成数据丢失,需要格式化才能解决问题。

从NAND型闪存的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类存储器需要的是什么的,在拥有大容量、低成本的存储介质之后,还需要先进的控制器及程序来驱动及使用才能够使存储器具有比较好的性能及可靠性,否则不但性能低下,使用寿命也短。

CF卡比闪盘之类的存储器更加接近硬盘,CF卡内部控制器设计完全模拟硬盘,而且使用标准的ATA/IDE接口界面,可以很容易的通过IDE接口与电脑连接,而且早已实现无驱动设计,使用非常方便。CF卡最初一般是配备PCMCIA适配器在笔记本电脑的PCMCIA插槽上使用,现在还有了许多USB、IEEE1394读卡器等各种各样的CF适配器,使CF卡与电脑之间的信息传输变得更加方便。由于Windows 95以上的所有操作系统都内置PCMCIA接口的IDE硬盘控制器驱动程序,Windows ME以上的操作系统也加入了对USB、IEEE1394接口移动磁盘的支持,所以只要为CF卡加上一个简单的接口控制器(转接器),就可以直接在电脑上使用,移动版的Windows Mobile也早已加入对CF/CF+的支持,连转接器都免了。由于CF卡内置控制器和仿硬盘的设计,也简化了CF适配器的设计,只不过由于CF卡本身体积比SD等存储卡要大,针脚也多得多,所以相对来说往往还是CF适配器要大一些。

CF卡和SM卡的大小规格对比表

CF卡在自身设计上也作出了软硬件两方面的配合:一是硬件提供判断条件。CF卡在自身电路上提供了两个用来检测CF卡是否存在的管脚(暂称CD1和CD2)。CD1和CD2的有效电平均为低电平,当主机检测到与其相连的CD1和CD2两个管脚同时为低电平时,可判断出CF卡与主机相连;当主机检测到与其相连的CD1和CD2有一个管脚不为低,则可判断出CF卡未与主机相连。二是软件。首选定义全局变量(如:IsExist)用于记录CF卡是否与主机相连,当IsExist为0时表示CF卡未与主机相连;当IsExist为1时表示CF卡与主机相连。然后,在每次操作CF卡时都先检测CF卡的CD1和CD2管脚,当检测到CD1和CD2管脚为低电平且IsExist为0时复位CF卡,重新检测CF卡的FAT表统计还剩余多少空间可以分配,检测完FAT表后置变量IsExist为1;当检测到CD1和CD2管脚为低电平且IsExist为1时,继续CF卡的正常操作;当检测到CD1和CD2为高时,停止CF卡操作,置变量IsExist为0。

通过软硬结合、内外配合,CF卡具备热插拔、即插即用、无须驱动的功能,也可以用来作为移动存储器使用。

前面我们说到NAND型flash使用8bit端口就可以完成页操作,CF卡的寄存器也都是8bit的,只有数据寄存器是16bit。 CF卡控制器中包含两组寄存器:命令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这两个寄存器组通过REG信号进行区分。CF卡工作在存储器方式时,按照ATA标准以寄存器方式传送数据、命令和地址,命令寄存器用来接受命令和传输数据,控制寄存器用来进行磁盘控制。当CF卡工作在I/O方式时,控制寄存器组主要用于控制CF卡的工作方式;命令寄存器组被分配在与ATA标准兼容的地址空间。当CF卡工作在I/O方式下,命令寄存器组的地址空间为IF0H~1F7H和3F6H~3F7H;

当CF卡工作在寄存器方式下,命令寄存器组的地址空间为1F0H~1FFH。

CF卡的寄存器包括:数据寄存器(R/W),用于对扇区的读写操作。主机通过该寄存器向CF卡卡控制器写入或从CF卡控制寄存器读出扇区缓冲区的数据;错误寄存器(R)和特性寄存器(W),错误寄存器反映控制寄存器在诊断方式或操作方式下的错误原因。特性寄存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扇区数寄存器(R/W),用来记录读、写命令的扇区数目;扇区号寄存器(R/W),用来记录读、写和校验命令指定的起始扇区号;柱面号寄存器(R/W),用来记录读、写、校验和寻址命令指定的柱面号;驱动器/磁头寄存器(R/W),记录读、写、校验和寻道命令指定的驱动器号、磁头号和寻址方式(CHS模式或LBA模式);状态寄存器(R)和命令寄存器(W),状态寄存器反映CF卡驱动器执行命令后的状态,读该寄存器要清除中断请求信号,命令寄存器接收主机发送的CF卡工作的控制命令。

CF卡的扇区寻址有两种方式:物理寻址方式(CHS)和逻辑寻址方式(LBA)。物理寻址方式使用柱面、磁头和扇区号表示一个特定的扇区,起始扇区是0磁道、0磁头、1扇区,接下来是2扇区,一直到EOF扇区;接下来是同一柱面1头、1扇区等。逻辑寻址方式将整个CF卡同一寻址。逻辑块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为:LBA地址=(柱面号×磁头数+磁头号)×扇区数+扇区数

-1?

带有Write Acceleration(WA)加速存写技术的Lexar CF卡支持相机更快的存储速度

在CF卡上写入一个文件的过程是这样的,在CF卡初始化后(CF卡上电复位和统计剩余空间等工作已经完成),控制器中DSP开始向CF卡的一些寄存器填写必要的信息,如向扇区号寄存器填写读写数据的起始扇区号(LBA地址)和扇区数寄存器填写读写数据所占的扇区个数等,然后向CF卡的命令寄存器写入CF卡操作的命令,如写操作则向CF卡的命令寄存器写入30H,读操作向CF卡的命令寄存器写入20H等。删除或者再编程的过程相似。

手机内存卡大揭密及怎样辨别真假
篇六:高速闪存卡

2GB变32GB?手机内存卡大揭密及怎样辨别真假

2GB的内存卡怎么能变成16GB和32GB呢?其实,他买的这种内存卡被称为“扩容卡”,在行业内部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也是山寨厂家和奸商最常用的牟利手段。一般来说,用一张十几二十元的2GB内存卡扩容成16GB或32GB,然后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中的利润翻了好几倍。针对这个情况,今天就为各位普及一下内存卡的基础知识,同时再教大家几个简单的鉴别方法,以避免购买时上当受骗。

内存卡的前世今生

回想当年,大家都还在用着非智能机,由于功能单一,需要存储的数据也就是通讯录和短信。虽然那时也有手机游戏,但大多都是几十KB,并不需要太大的存储空间。但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尤其是音乐、拍照、视频元素的加入,原本充裕的内存也变得紧张起来,有一部分手机选择了扩大机身内存,但大多数手机厂商还是选择内存卡扩展空间的方式。

MMC内存卡

虽然大家每天都在使用,但早期的手机内存卡并不是现在这样“娇小”的造型,而且容量也没有那么大。其中MMC内存卡算是比较早的一种,它是在1997年由西门子及SanDisk共同开发而成,基于东芝的NAND快闪记忆技术,比采用IntelNOR快闪记忆技术的CF卡更细小。当初MMC卡应用较为广泛,数码相机、PDA、手机都可以使用,其中诺基亚采用MMC内存卡的机型相对较多。

SD内存卡

之后,SD内存卡开始兴起,它是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SD内存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存储设备,它被广泛地用于便携式装置上,并且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虽说SD内存卡很快的取代了MMC内存卡的位置,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但实际上它也是基于MMC格式发展而来,两者在一些设备上还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TF内存卡

上图就是现在最为常见的TF内存卡,它是由SanDisk公司研制,主要用于手机设备,相比早期的MMC内存卡它的体积更小,容量更大,而且兼容性强。通过卡托就可以转换为SD卡,扩展性极强,在2004年它被SD协会正式更名为Micro SD。

2GB变32GB 扩容卡内幕大曝光

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已经提到过,现在市场销售的不少TF内存卡的实际存储空间与标称并不相符,像2GB变32GB、4GB变32GB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所谓扩容卡就是扩展电子设备容量的存储介质,例如手机、MP3、MP4、数码相机、U盘、CF内存卡、SD内存卡、TF内存卡等等,这些都可以被扩容。尤其是现在最常用的TF内存卡,扩容现象最为严重,主要集中在金士顿、SanDisk这两个品牌。

主控芯片检测工具

上图是一个用于检测存储设备主控芯片的工具,在将一张32GB扩容卡放在读卡器上,然后再连接到电脑,通过这个检测工具就可以测出其主控芯片的真伪。从图中不难看出,最下方的参考产品一览显示的结果是:此U盘可能是山寨黑盘(由于通过读卡器连接,所以检测工具会将其识别为U盘)。因为如果不使用工具的话,简单地查看属性或者格式化内存卡都无法检测出问题,在电脑上显示的依旧是扩容后的数值。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检测,假如有所怀疑就可以先用这个方法查一下,而具体是否扩容、实际容量是多少就需要别的软件来鉴定。

32GB扩容卡恢复后的实际容量

其实,对于购买扩容卡的消费者来说,损失点钱倒是小事,毕竟内存卡顶多也就200多元,而它最大的危害则是在数据安全方面。一般来说,扩容卡在复制一些文件的时候会出现错误提示,因为扩展出来的空间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内存。当然,出现报错也需要一定条件,这也是很多朋友在购买到扩容卡后长时间没有发现问题的原因。

高速闪存卡

http://m.myl5520.com/kejian/44013.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幼儿园课件范文汇总十篇

幼儿园课件

新式幼儿园课件设计方案策划四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课件评比标准

幼儿园课件

笃定的近义词

幼儿园课件

一年四季养生之道

幼儿园课件

白蜡树种植

幼儿园课件

有机物无机物

幼儿园课件

欢声笑语的反义词

幼儿园课件

dnf合卡片

幼儿园课件

鲫鱼汤孕妇

幼儿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