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问题 关于我国目前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

2006-01-25   来源:数学课件

中国婚姻家庭问题调查
篇一:婚姻家庭问题 关于我国目前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

中国婚姻家庭问题调查

中国是一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普遍提高了,但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日益增强,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家庭。

在中国,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从有关论著来看,早在本世纪初,讨论婚姻家庭问题就是新文化运动的热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影响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家庭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随着社会学的被取消而停止了活动,但各级政府部门对家庭的调查却从未中断过;在五六十年代,仍有许多涉及婚姻和家庭问题的书籍出版;自70年代末社会学恢复以来,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进入了兴旺时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变化中,婚姻家庭的变化是较为显著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丰富,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也时刻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对婚姻的责任感不断淡化,由此给很多家庭带来诸多的不幸,特别是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更是深受其害。在中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同时,很多负面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今最普遍的就是家庭婚姻问题。

据调查,在中国的婚姻家庭人群中,婚姻美满、稳定的家庭己不超过三成,有7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争吵、暴力、不婚、外遇、婚外恋、离婚、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等问题,情感困惑日益严重,婚姻家庭结构受到严重挑战,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它己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家庭婚姻问题千头万绪,而且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家庭作为社会细胞最基本的组成方式,由于少数人对婚姻道德观念的淡薄,婚姻越来越多的被遭受侵害。

一、 当前婚姻家庭中存在以下五大主要问题:

1、婚外恋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来,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网恋导致的家庭矛盾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据市妇联系统最近三年来信来访情况分析,因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和迷恋网友导致上访的案件由过去约占婚姻家庭案件的25%上升到40%左右;司法局受理调处的婚姻家庭案件也显示婚外恋导致的家庭纠份呈上升趋势,分别是2007年21%,2008年25%,2009年37%。婚外恋及第三者插足,是婚姻的第一杀手,婚外恋不仅极大地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还伤害到所牵涉的每一个人,因而是比较严重的婚姻问题。

2、家庭暴力投诉率越来越高。不管城市和农村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家庭暴力现象。据统计,当前家庭暴力的施暴者90%是男性,施暴对象多为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施暴原因则是丈夫有第三者,用暴力逼迫妻子离婚的比率较高;其次是丈夫赌博、酗酒引起家庭暴力;再次是再婚家庭,因双方孩子,经济等问题大动干戈;四是丈夫自私、多疑、经济困难,工作压力等导致一定的家庭暴力。从市公安机关家庭暴力接处警中心、妇联系统受理的来信来访和司法部门受理的调处案件看,家庭暴力所占比重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21%上升到2009年的47%。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而走上离婚道路的也在逐年上升。

3、家庭成员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由于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部分家庭成员承受的学习、工作、就业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关调查显示,城市里有20%到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如孤独、抑郁、躁狂、自闭等,这些心理疾病直接影响着当事人的婚姻家庭生活质量,有的还造成了婚姻家庭关系的紧张。当前由于社会对人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加上专业心理辅导人员较少,造成了倾诉、发泄、输导渠道的不畅

通,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也对家庭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影响。

4、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婚纠纷越来越多。由于近几年离婚率逐年上升,因离婚问题而引起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据妇联信访统计,因离婚纠纷上访的人数从2007年的5.1%上升到2009年的8.3%。主要表现在:一是离婚财产纠纷。主要反映离婚时丈夫恶意转移、藏匿家庭共同财产,造成女方应有的共同财产份额难以得到分割,也有农村妇女因离婚而导致土地承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二是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教育和探视纠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离婚后孩子随母亲,丈夫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孩子的抚养教育费用问题,另一方面是离婚后孩子随父亲,丈夫不让女方探视子女的问题。

5、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里指的特殊家庭是这样三类家庭:一是离婚或夫妻一方死亡的单亲家庭;二是留守儿童家庭;三是再婚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子女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儿童心理问题逐步凸现,因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进行上访咨询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

二、 五大问题存在的原因:

1、法律意识淡薄。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部分家庭成员法律意识淡薄。受封建残渣余孽思想的影响,男性仍然存在着“老婆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和“男尊女卑”等大男子主义思想,老婆不听话或家务活做得不好都是他打人的理由;仍然存在着“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必须从一而终”的思想,自己在外玩情人、包二奶,老婆不能说三道四,否则也会拳脚相加;女性仍然存在着“家丑不可外扬”思想,遭受家庭暴力后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社会公众大多存在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两口子打架是床头打架床尾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对周围邻居夫妻矛盾纠纷采取的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态度。

2、道德观念淡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复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也在发生着变化,有的家庭成员把夫妻间应该相互忠诚的传统美德抛之脑外,一味强调“婚姻自由”放纵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当妻子年老色衰而自己的金钱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时,为寻求刺激很多男人往往会“偷食”;有的家庭成员把家庭责任抛在脑后,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好逸恶劳,当婚姻家庭出现问题后,缺乏自我调控意识和经营婚姻的能力,采取的态度不是积极面对,而是一离了之或一走了之,对老人不尽赡养之孝,对子女不尽养育之责;有的家庭成员道德品质败坏,不知羞耻地把找情人、包二奶等当作是炫耀自己有本事的资本,也有一些女性“四自”精神不强,为图享乐而充当第三者和地下情人,导致了家庭矛盾的日益增多,影响了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

3、社会对婚姻家庭的关注弱化。一是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的婚姻家庭问题出现了无人管的“真空地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深入,许多家庭成员被分流下岗了,许多农民工进城务工了,这部分人由于流动性较大,出现家庭矛盾后不知找谁来管,也无人愿意去管。二是有些单位和组织认为员工的婚姻家庭问题是员工的家务事不愿过问不愿管。有的单位认为只要管好员工8小时之内工作的事就行了,对8小时之外的事是不闻不问,放松了对员工的思想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有的单位虽然有专门的调处机构和工作人员,但由于家庭矛盾产生的多样化、复杂性,家庭成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许多调处人员在调解家庭矛盾时不知从何处入手,不会管,达不到调解效果。

三、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特点

中国的婚姻和家庭问题虽然有与世界各国趋同的发展势头,但是在特定国情下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婚姻和家庭问题中涉及的很多统计数据,在世界范围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从绝对数量看却达到了世界之最。

第二,“大概率现象”和“大概率价值观”。这是社会学学者李银河在《论中国人的“大概率价值观”》提到的两个概念。

第三,婚姻和家庭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

浅析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
篇二:婚姻家庭问题 关于我国目前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

浅析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

前 言

以法律手段规范婚姻的成立,一直是中国制定国家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从新中国开始至今,国家都从巩固、发展与其政治要求相适应的婚姻家庭制度出发,对相关问题做出了必要规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不同历史条件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有着各自的特殊内容和形式,并对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著述中写道,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有三种不同的婚姻形

1式,即群婚制、对偶婚制、专偶制。在婚姻家庭形式发展变迁的今天,当代中国普遍的婚姻形式变成

了俗称的一夫一妻制。我们反对完全以现代社会的道德评判标准去理解蛮荒时代群婚制,也不能以中国当代的婚姻制度去批判中国古代的婚姻制。从我们目前的历史背景来看,一夫一妻制度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婚姻家庭问题。

我们对当代婚姻家庭产生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索。笔者认为,每样事物都有利弊两面,如何才能减少弊端婚姻家庭制度,就需要对其中的危机进行归纳整理,了解产生的原因、进行的形式、解决的对策。本文中我们将引用、参考诸多社会学专家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成果。

笔者写下这篇论文,希望能够对于当代婚姻家庭产生的主要危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整理,了解这些主要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的方式。企望以此找到一些能够克制这些危机产生的方法并且有助于处理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

一、婚姻家庭综述

在社会学的学科里,家庭是广义社会的最小细胞,它直接或者间接决定社会生活幸福、健康与伦理,甚至是社会安定秩序的基本要素。家庭是最富有感情色彩的社会初级群体,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桥梁。而婚姻制度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组建的基础之一,是其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了解家庭就必须了解婚姻本身及其婚姻与家庭的关系。《结婚制度研究》一书中提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婚姻并不是自始存在和永恒不变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同一社会的

2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

当未来我们要经营一个家庭,维护一段婚姻,那么诸多困难将扑面而来。我们可以说家庭是从婚姻开始的,婚姻是家庭成立的前提条件。而无论对于女人还是男人,婚姻都是最难处理的关系。世界上没有完全美满的婚姻,其原因很简单――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争斗,通常被认为是普遍而又正常的,甚至有时还被认为是婚姻的调味剂。我们觉得每个家庭里爱的付出是婚姻维护的重要表现。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对于婚姻当中的矛盾冲突视而不见,忽视了这些矛盾中暗藏的关键。在当代,婚姻受社会法律制度规范、社会风俗和道德观念的约束。但是,在这个提倡人性化的时代,法律并不能囊括对所有行为思想的强制控制,而道德更不具备我们所想象的执行力。

而有时,问题产生而不被解决还有一部分是受害方无法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权益。于是,一系列的热线咨询和法律援助纷纷出现。我们不能以经济政治高度发达的北上广为代表,也不能以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为代表。因此笔者以经济政治等方面都相对居中的苏州为例。以下是苏州市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咨询情况统计表(如图一)。 1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182页。 张迎秀,《结婚制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章,第1页。

图一:

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苏州一年内法律咨询受理电话中人次和比例最高的都是婚姻家庭问题。尤其可见苏州市婚姻家庭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无法判定其他城市是否和苏州一样,但是我们可想而知,婚姻家庭问题确实需要得到重视。

那么要找寻婚姻家庭中主要问题的状况,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人们缔结婚姻的动机。我们仔细分析当代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就可以发现缔结婚姻大致的两种目的:其一,满足生理的需要,组成家庭繁衍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其二,过美满幸福的生活,履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前者是由人的生理要求所决定的,后者是由人的精神要求所赋予的。

那么当人们缔结婚姻的目的与婚姻产生后的现实产生分歧时,婚姻家庭的问题便接踵而来,带来的危机就开始影响婚姻质量。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清官难断家务事”,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明寻找批判婚姻家庭问题和其质量标准的难度。潘允康在《中国婚姻家庭变迁》这本访谈录中提到:“评判婚姻家庭质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标准可以列举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而且不同的家庭也会有不同的

3情况和标准。”情感和义务为家庭中基本的二元,婚姻和家庭围绕这二元展开,其评判标准也离不开他

们。夫妻一方违背了这两个二元,或者夫妻双方无法对其产生共识,那么婚姻家庭的问题就产生了。

当然我们无法判断一对夫妻婚姻的终止或者一个家庭的破败到底孰是孰非。但是我们仍然希望能找到其中的一些蛛丝马迹。一般来说影响婚姻家庭的因素大致有物质因素、精神因素、生理因素。从问题形成缘由上看又可分为:婚姻家庭关系、婚姻家庭结构。

而这些问题从方式上细分,大约有婚外恋、家庭暴力、婆媳关系、经济物质等等。本文主要从婚外恋和家庭暴力这两项最为严重的主要问题切入。 3 《中国婚姻家庭变迁》,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第三部分,潘允康《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质量》,第68页。

三、中国式家庭暴力

之前我们提到了婚外恋最终夫妻双方的处理方式,那么当夫妻一方不愿离婚而另一方心理扭曲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家庭暴力。根据天津市妇联权益部“家庭暴力原因统计图”显示:(如图二)

图二:

家庭暴力原因统计图

从统计图中我们很容易看出,造成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中,因夫妻一方有外遇而遭到家庭暴力的占到了最大的比重,达到了37%;而因同居或是精神障碍而遭到家庭暴力的各占总数的25%;因夫妻生活不和谐而导致家庭暴力事件发生的占到了13%。

当然我们认为家庭暴力并不只是在这些情况下发生,而且也不能代表整个中国。那么归根结底家庭暴力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影响呢?

了解问题前我们我们首先要明白其内涵,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一直以来,家庭暴力是一个存在于不同年龄、人种、社会阶层且严重影响婚姻家庭幸福与社会公共健康的问题。在许多干预家庭暴力工作者看来,家庭暴力主要包括肉体暴力、威胁、恫吓、情感虐待、孤立、性虐待、操作、把儿童当作人质、经济管制等行为。

3.1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

目前,家庭暴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周围。据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有30%的家庭存有家庭暴力的问题。在二亿七千万个中国家庭中,每年约有十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的存在而离婚解体。在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中,家庭妇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约占总数的72%,未成年儿童约占总数的15%,老人约占总数的11%。另一方面,在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中,96%为家庭男性成员,妇女在家庭暴力事件中的受损害程度较男性受害者来说要更为严重。

此外,原先家庭暴力较多发生在一些知识水平、职业层次、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之中,但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显示,每10个施暴者中,就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家庭暴力的范围正从农村向城市、从低文化素质向高文化素质人群蔓延。家庭暴力不仅发生在农民、个体私营者家庭,在干部、教师和法

4制工作者家庭也是屡见不鲜。并呈身份特定、时间连续、行为隐蔽、手段多样等特点。这点我们从2个案例中就能看到:

A,34岁,博士,政府机关工作

4 《人民法院报》,总第4369期,第4版,2009,黄相钰,“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A具有博士学历,丈夫拥有硕士学历,丈夫是为了A才放弃了更好的前途,并且支援A读完了博士。因此丈夫总觉得A亏欠了他。只要一发生争吵,丈夫就开始对其拳打脚踢,更令A觉得羞辱的是,他还要在暴打她后发生性关系,他说:“我想怎样就怎样,谁叫你是我老婆。”

B,大学教师,硕士学历;丈夫博士学历,政府部门工作

B的丈夫是一个大男子主义意识十分强的人,脾气非常暴躁。一切都得听他的,大到孩子的教育,小到每天收看的电视频道。一旦B在任何事上忤逆了他,他就会大发雷霆;若争辩一句,他就会变得无法控制,就会打人。B几次想到离婚,可是一来为了孩子的未来成长;二来离婚后,B将一无所有,所以一直隐忍。

其实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前不久发生的深圳公务员家暴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高材生,在深圳财政局工作,看上去如此的彬彬有礼,竟对远从湖南赶来照顾媳妇和孙子的父母实施家暴,不但打母亲耳光,还把父亲的胳膊咬得鲜血淋淋,母亲不堪忍受,曾离家出走过两次,对挣钱供其上学的姐姐也是拳脚相加。而在2002年热播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更是将家暴这样的现象搬上了大荧幕,男主角作为医院外科专家,是众人眼中一等一的好男人,他的事业一帆风顺,然而他却具有家庭暴力倾向。梅湘南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她那一段别人看来很正常的往事,确时常引起丈夫的疑心,以至于经常受到家庭暴力,甚至有好几次被其丈夫殴打导致住院治疗。

3.2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因素纷繁复杂。同时,家庭暴力是发生在主体双方具有亲

5属性的特定成员之间的行为,具有微妙性。施暴者和受害者二者的家庭地位、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等

差异是催生家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显而可见,家庭暴力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因素的作用,又有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

对家庭暴力的产生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性别观念引发家暴关于我国目前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

①男权统治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中国封建思想中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男女平等”思想不断加强,但男权统治思想的影响仍很深。在这种支配作用下,一部分男性很难把妻子与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两个平等主体来看待。同时,受害人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和麻木,也助长了施暴者的威风,成为了施暴者恶劣行为滋生、蔓延的温床。

②女权为上的新兴思想的冲击

现在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把丈夫当成自己的“奴隶’,时不时进行谩骂和打斗。而大多数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工作,因此女性为施暴者的大多是针对孩子和老人。

3.2.2施暴者性格扭曲、品行不端

①男性的性格扭曲、品行不端正是直接引发家庭暴力案件的重要因素。这部分人经常无端对妻子生活作风起疑心,不允许妻子做他认为有可能威胁到她的任何社会活动。如若妻子在这过程中有所反抗,就会遭到家庭暴力;也有一些男性沾染上不良习惯,身上有不顺心事情发生就会对妻子、儿童进行虐待、打骂。有些妻子由于无法长期承受丈夫的虐待,提出离婚的想法之后,丈夫就会变本加厉地5

66 梦秋嵘,《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浅析》,2007。 佟新,“不平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家庭与性别评论》,228页,2000。

对其打骂或是转变态度恳求妻子原谅,妻子考虑到儿童的成长环境以及其他因素时,常常会选择忍气吞声。

②女性方面,大多发生在精神暴力和经济暴力方面。

3.2.3严重的大男(女)子主义思想引发家庭暴力

①由于一些男性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在家中享有较重的“抚养”地位、较为广泛的社交圈子和较强的社交能力赋予了男性较大的家庭决策权;而女性的活动范围则更多地局限于家庭,

7所掌握的用于交换的经济资源较少,因而家庭决策权小于男性,所以使得男性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心态

任意摆布和欺侮妻子,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由自己来决定,常常会因生活琐碎对妻子、儿童大打出手,以此来满足自己“男子汉大丈夫”的自尊心。

②女性的一些“大女子主义”主要来源于经济方面强于男方,而在婚姻家庭中自觉为一家之主。对丈夫实施强权思想,任何事情都要妻子说了算。

3.2.4社会的宽容促使家庭暴力的肆虐。

当今社会的家庭暴力案件屡见不鲜,但是很多时候情节轻微的家庭暴力现象被排除在法律的管辖范围之外。当暴力事件没有达到出人命的地步时,大家都无动于衷,这实际上是对家庭暴力的宽容与默许,是对施暴者的姑息纵容,同时也失去了法律应有的震慑预防作用。

3.2.5法律制定的相对滞后性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反对家庭暴力”方面的基本法律、法规,在司法的实践过程中,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有涉及关于惩处侵害妇女、儿童、老人人身权利的家庭暴力行为禁止性规定,但这其中缺乏明确的认定和具体的制裁办法,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同时,我国的立法机关在反对家庭暴力方面还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家庭暴力尚未达到触犯国家刑法的程度,司法机关就不会主动介入,进行干预。

3.3家庭暴力的形式

家庭暴力的类型主要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暴力和冷暴力。身体暴力主要是指施暴者对受害者进行殴打,导致受害者致死、致残或身体机能受到损伤。例如:近期发生的“李阳家暴”事件,李阳采取暴力手段对其外籍妻子Kim进行殴打,对其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性暴力,是指夫妻一方经常以暴力强行与另一方发生性行为。性暴力行为并非单纯的性欲行为,而是以性作为工具的暴力攻击以及侵犯的行为。例如:苍南县林女士曾因发现其丈夫在外面有情人,多次拒绝有其丈夫发生性行为,但其丈夫加以暴力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行为,林女士不堪忍受,向法庭提起离婚诉讼。精神暴力,是指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经常性的威胁、恫吓、辱骂以造成对方精神疾患的一种暴力手段。以伤害相威胁,以损害家具、伤害动物、打骂儿童或者恫吓造成对方的精神恐惧、安全受到威胁,导致另一方不堪忍受。经济暴力,主要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实行经济控制,或是夫妻一方在经济方面的支出要经过另一方的同意与严格审核。冷暴力的表现形式多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当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的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家庭暴力中行为最恶劣的为身体暴力和性暴力

3.4家庭暴力的危害

只有家庭和睦温馨,社会才能安定,文明才能进步。家庭暴力是影响婚姻家庭和导致家庭破裂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家庭暴力案件的不断发生,使得妇女、儿童、老人及其他家庭成员的7 《家庭与性别评论》2002,左际平,“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 219页。

关于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的思考
篇三:婚姻家庭问题 关于我国目前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

关于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的思考

目录

中文摘要.......................................................................................................................... 2

一、 关于家庭 ................................................................................................................. 2

(一)、家庭的定义................................................................................................... 2

(二)、家庭的类型................................................................................................... 2

(三) 、家庭的功能 ............................................................................................... 2

二、 家庭功能的变迁 ...................................................................................................... 3

三、 当前中国婚姻家庭问题及途径 ................................................................................. 4

(一)问题 ............................................................................................................... 4

(二)途径 ............................................................................................................... 5

参考文献.......................................................................................................................... 5

中文摘要

家庭是最重要的基本群体,对于家庭的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传统领域,也是对社会群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家庭的一般知识、家庭功能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动、当前中国婚姻家庭的问题及途径来谈谈关于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的思考。对于出现的各类家庭问题,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婚姻问题、家庭、解决途径

一、关于家庭

(一)、家庭的定义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以直接面对面的互动方式结合的一种首属群体。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婚姻关系是一个家庭形成的最主要的纽带,也血缘关系则是维持家庭存在的最稳定的纽带。

(二)、家庭的类型

根据家庭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可以把家庭的结构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家庭几种类型。

核心家庭是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其典型形态为只强调夫妻关系的夫妇家庭。它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家庭形式。

主干家庭指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由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过渡的模式。

联合家庭则是由父母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是兄弟姐妹结婚以后不分家的家庭。

其中主干家庭是家庭发挥养老功能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联合家庭越来越少,核心家庭的比例越来越大。

(三)、家庭的功能

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1、经济功能。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家庭不但是最基本的结构细胞,而且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家庭的生产功能逐渐弱化,但是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分配、消费、和财产继承的功能。

2、生育和社会化功能。从人类进入一夫一妻制家庭以来,家庭就是最重要的生育单位,承担着人类社会自身再生产的功能,同时,家庭还对儿童承担抚育职能,是儿童初始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

3、性生活和感情交流的功能。由于性生活与生育功能的密切相关性,家庭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社会两性生活的最重要的合法场所,也正是家庭生活中的稳定性,使得家庭在人类的感情满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我国目前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

4、休闲与娱乐功能。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大部分闲暇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5、赡养功能。家庭养老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直接承担赡养义务的主要形式,这是社会继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机制。

二、家庭功能的变迁

家庭功能变迁并不是家庭功能丧失,变迁是转化与调整的意思,正如美国学者塔尔科特·帕森斯所强调的功能转移,即一个单位的某些功能丧失的时候,它 可能意味着转变为其他功能。因此,这不仅仅是丧失而是一种自然的转移。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家庭功能变迁的观点,其基本的趋势可概括为外化、回归、提升、 调整四个方面。

其一,家庭功能出现了外化的趋势。所谓功能外化是指原来一些由家庭承担的功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外移,由社会承担。例如家庭的物质生产功能。传统的家庭生产与社会生产是一体化,家庭既是生活单位也是基本的生产单位。随着社会化的大工业生产出现后,工厂企业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相当一部分家庭工业生产转移到社会化的工厂企业,家庭只保留着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为生活消费服务的家庭生产。由上可见,家庭功能外化只是部分外化,而不是全面外化,更不是功能消失。

其二,家庭功能出现了回归的趋势。所谓功能回归是指一些已经外化的功能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又重新回到了家庭中。例如我国农业生产原来由家庭生产转移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生产,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单位。如文化娱乐功能在外化过程中又出现了回归。随着电视机、音乐厅、舞厅回到了家里。在家里观看文体和新闻节目,在家里自娱自乐,这不仅方便自在 自主,而且还进一步加强了家庭成员的接触和联系,深化了家庭情感。

其三。家庭功能出现了提升的趋势。所谓功能提升是指家庭功能由以往的传统功能向现代功能升华,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要求。例如生育功能和养育功能,在传统家庭是为了传宗接代、养儿防老以及增加劳动力等。而在现代家庭则以实行计划生育,多数人已把生养孩子看作是对社会尽义务,认为是一种 感情的追求、爱情的果实和夫妻关系的纽带。

其四,家庭功能出现了调整的趋势。所谓功能调整是指家庭功能系统中排列位置发生变换,导致总体功能的重心转移。例如人的生产功能作为首要功能系统 在现代家族中发生了重心转移。传统家庭以父子为轴心没有父子关系是不完整的家庭,因而在人的生产中侧重于生育。而现代家庭以夫妻为轴心,没有夫妻关系的家庭才是不完整的家庭,因而注重夫妻生活而弱化了生育功能。

三、家庭结构的变动

(一)、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呈现出三种状态:

1.相对稳定的家庭类型。三代直系家庭是其代表;城镇三代直系家庭的维系得益于家庭内部管理的松弛,在农村则与独子比例增大有关。

2.明显上升的家庭类型。夫妇核心家庭提高幅度显著,实行2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这一家庭类型的主要推动力量;隔代直系家庭增长率最高,它既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现象,又是社会发展具有缺陷的反映;单人家庭也有增长,青年人晚婚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丧偶比重提高是主要影响因素。

3.以下降为表现形式的家庭类型。缺损核心家庭明显减少,标准核心家庭有所下降。后者的降低主要是夫妇核心家庭上升所致,或谓核心家庭内部不同类型调整的结果。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结构总体上将持续这种状态,一些家庭类型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动。当代家庭的结构简化和规模缩小使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方式发生改变,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二)、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与社会政策的应对:

中国当代家庭结构的变动表明:中国家庭的核心化局面在1980年代初期即已形成。“五普”数据揭示的新变化在于,夫妇核心家庭迅速上升,单人家庭继续增加。尽管三代直系家庭的总水平相对稳定,甚至在农村有所增长,但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趋向仍在继续。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人口流动空前加剧,它不仅限于城乡之间,城市之间,而且扩展到国际之间。宏观视野下的人口流动即是微观环境下家庭成员的地域分割,由此促进家庭“转型”。虽然这不一定会导致家庭成员间经济关系的减弱,但代际之间的生活照顾关系肯定会受到制约或趋于弱化。这将使家庭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大大提高。

此外,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进一步变动是在“少生”和“独生”现象相对普遍的环境下进行的。它表明,即使没有人口迁移流动行为的广泛发生,家庭可资利用的成员关系资源也在缩小。可见,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当代中国具有特别紧迫的意义。

当然,中国当代社会变革和制度变迁对家庭中不同代际成员的影响并不相同。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和乡村之间不同代际成员在收入分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甚至大相径庭。因而,家庭结构变动、家庭的小型化及家庭抚幼养老功能的削弱,在不同家庭成员之间会有不同的感受。如农民中劳动年龄主要是在集体经济时期度过的一代人经济积累很少,目前他们已经或即将进入老年。城镇传统国有企业老年职工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可见,在中国现阶段,从经济支配能力上看,家庭代际中也有比较突出的强势和弱势之分。那些福利待遇低的老年弱势代对子女的依赖程度提高,家庭养老负担将随之加重。这将使老年的弱势处境进一步增强,甚至会降低其生活品质,因而同样需要社会的关注。

三、当前中国婚姻家庭问题及途径

(一)问题

1、婚外性关系。严肃而合法的性关系是我国传统婚姻家庭的核心。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西方婚恋包括性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有了市场。除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模式外,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非婚同居、试婚等形式 在我国一定人群中较普遍地存在。

2、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破则离”正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婚队伍的扩大,人们对离婚现象已经见怪不怪,熟视无睹,甚至变成了同情、默许和赞许。认为离婚者比那些陷在婚姻危机泥潭中不能自拔的人更清醒、更理智。离婚很可能变得没有具体的事件作为明确的理由,仅仅是生活的平淡乏味、配偶双方交流的障碍与相处的疲惫,均 会导致“无过错离婚”。孩子已经不再成为离婚的障碍,“良性离婚”使离婚家庭的孩子不受伤害成为可能。孩子面对的不是“单亲家庭”,而是“双核心家庭”,他的父母只是不居住在一起,这绝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方。

3、重婚、纳妾、“包二奶”死灰复燃。现代婚姻家庭由传统的封建婚姻家庭衍变而来,一夫一妻制是现代婚姻的主要特征。然而,一些人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响较深,重婚、纳妾、“包二奶”等现象死灰复燃。

婚姻家庭问题 关于我国目前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

http://m.myl5520.com/kejian/18882.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锦集五篇

数学课件

六上数学课件范文汇总五篇

数学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汇编八篇】

数学课件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合集七篇)

数学课件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范文四篇

数学课件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范文(精选三篇)

数学课件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汇编四篇】

数学课件

高等数学课件系列汇编5篇

数学课件

小班数学课件锦集八篇

数学课件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合集7篇)

数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