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022-07-20   来源:地理教案

篇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014高考地理简答题汇总:水土流失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 不管情愿与否, 无论准备与否, 我们已走进高三, 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水土流失问题:

  区域一:黄土高原:

  A.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② 地表植被稀少;

  ③ 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

  ③ 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

  ④ 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

  ⑤ 工矿建设中不注意环境的保护

  B.主要危害:

  ① 养分物质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

  ② 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抬升、湖泊(水库)淤积,防洪难度大。

  C.治理措施:

  ① 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②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③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

  ④ 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⑤ 小流域综合治理。

  D.治理的意义:

  ①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 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② 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 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A.南方低山丘陵存在的重大生态问题是什么?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乱砍滥伐森林,

  强取耕地与薪柴。

  措施: ① 封山育林; ②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 革新炉灶,节省燃料; ④ 大办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

  B.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

  (单位面积流失土地的损失、表土的恢复能力、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① 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与产值较高

  ② 多石质山地,表土被侵蚀后很难再恢复;

  ③ 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C.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有哪些效益?(土地潜力、农民收入、生态)

  ① 低山丘陵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② 人多地少——有利于减少耕地的压力、安置闲暇劳力,增加农民收入;

  ③ 生态环境脆弱——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D.南方低山丘陵的红壤有什么特点?怎样治理?

  特点: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

  治理:增施有机肥、补充石灰、掺入砂子。
 

相关链接: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文综试题汇总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山东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江苏

河北

陕西

内蒙古

山西

贵州

青海

西藏

新疆

四川

宁夏

甘肃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安徽

江西

云南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篇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014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 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 无论准备与否, 我们已走进高三, 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地理背景:

  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②千沟万壑,支流破碎

  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地理位臵特殊,

  多处过渡地带b.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②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⑶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

  2、问题和解决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⑴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

  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 ②过度樵采 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开矿

  ⑵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

  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3、发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利: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

  可持续发展:①控制人口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

相关链接: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文综试题汇总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山东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江苏

河北

陕西

内蒙古

山西

贵州

青海

西藏

新疆

四川

宁夏

甘肃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安徽

江西

云南


 

篇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分析,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和意义;

  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4.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2.利用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认识应对措施;

  4.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落实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差异观;通过了解黄土风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区域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热情,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2.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风情,通过视频简单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讲述:歌词以及视频画面有简单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景观,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进黄土高原地区,了解该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措施等,学习任务比较多,希望我们能通过图片结合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学习地理现象。

  [讲授新课]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教师: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23-25页的内容,文本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共同归纳主要的知识点。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巡堂并检查学生讨论情况,适当给予指导。01hn.com

  教师:请小组在黑板上把小组的探讨结果板书出来。剩下的同学完成25页活动题。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评价小组板书,纠正、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

  2.地形:高原

  3.河流:黄河(黄河流域)

  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5.对历史文明、风俗的影响: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小组学习,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明、民俗风情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面我们通过25页的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看看这些“黄土风情”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示:展示图片并请学生举例分析。

  学生: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情况等解释图片现象或举例分析黄土高原民风民俗的来源。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一起的探究分析,我们对黄土高原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都清楚知道黄土高原地表有着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大家知道黄土高原表层的黄土怎么来的吗?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都有个人的看法,希望通过更多的学习,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可靠的。对于黄土的来历,我们来认识前人的推测“风成说”.

  板书:二、风吹来的黄土

  1.风成说

  学生:阅读教材26页“阅读材料”,认识“风成说”.

  课堂活动:通过阅读,请同学们继续来完成27页活动题第1题。

  学生:阅读活动题材料,思考并分析材料说明的情况。

  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2.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教师:好,通过阅读理解,“风成说”对黄土高原中黄土的来历这样一种解释,大家认同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关注下去。

  过渡:我们知道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因此形成了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下面我们来阅读图6.29,认识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板书:

  2.地貌特征:地貌破碎、沟壑纵横

  3.形成过程:

  展示:展示图6.29,为学生解释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课堂练习:完成多媒体展示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通过我们一起学习,黄土高原的历史文明以及环境特征都基本了解了,重点把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及“风成说”的看法,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民风民俗。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知识框架把握重难点,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希望同学们预习。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初步掌握用实验验证假设的方法。

  2、通过对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分析,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对黄土高原过去至现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初步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3、了解一些黄土高原的文明特点,知道她曾孕育了华夏文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通“风成说”初步了解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客观接受前人的科学成果和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验证自己的假想,体验追求真理的艰辛,从而培养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文明特点。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景观、人们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产生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

  看后猜猜看她属于我国哪个地区?你对什么印象深刻?导入新课内容。

  【活动】一、文明的摇篮

  [板书]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3页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有哪些文明的特点。(黄土地、宝塔、窑洞、白羊头巾、信天游等)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初步了解黄土高原文明的特点。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课文后续内容教学作铺垫。

  【活动】文明的摇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看下列一组反映黄土高原文化特点的图片:黄土高原地貌、窑洞、信天游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学生活动:看图、思考,了解黄土高原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特点。

  设计目的:以图片给学生具体的印象。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讲授】一、文明的摇篮

  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回答问题。

  1、区域、阶梯及“四至”。

  2、所跨省区。

  [板书] 1.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板书]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

  学生读图6.25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跨越的主要省区,小组派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能根据地图信息回答问题。

  【讲授】文明的摇篮

  在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请大家在书第24页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 图上用笔描出黄河的轮廓。“几”字形轮廓。

  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华夏文明的视频。

  [板书]3. 文明的摇篮:灿烂的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学生活动:动手在图6.25上描出黄河的轮廓。看视频,获取书本之外的有关黄土高原的信息。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就是这边土地曾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加深学生黄土高原是我华夏文明摇篮的印象。

  【过渡】导入本课时第二部分。学生看阅读材料(P26),然后讨论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将讨论结果和观点向大家汇报。

  学生看书,思考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积极发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活动】二、风吹来的黄土

  [板书]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

  利用动画和视频分别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风成说”原理。

  结合“活动”,请学生讨论并回答支持“风成说”的依据。

  活动第2题留着课后思考。

  看视频,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讲授】风吹来的黄土

  [引导]请同学们看教材上第26页有关黄土地貌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的特征。

  黄土塬: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梁: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黄土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岳。

  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

  [板书]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沟壑纵横;

  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后小结

  整体展现板书,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土高原是我中华文明的摇篮、革命的圣地。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及地貌景观,我们必须保护好她,利用好她,更要把她建设好!

  根据老师的板书,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篇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016年齐齐哈尔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齐齐哈尔中考地理考试说明,更多中考地理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年齐齐哈尔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一、命题范围与原则

  (一)命题范围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八年级《地理》上下册(共四册书)为基准。重视地理教材中“活动”内容的掌握。适度考查最基本的乡土地理知识。

  (二)命题原则

  1.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学科的内容要素、能力要素及其考核标准的确定,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础,兼顾考试的目的要求,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体系,现代社会对国民素质的发展需求,及初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2.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侧重考查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注重考查对形成学科素养和学生后续学习有益的知识与能力。努力避免考查对一堆琐碎知识的简单记忆,杜绝不用理解而单纯凭死记硬背就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现象出现。

  3.试题设计要特别注重区域性、综合性,要体现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并做到试题文字叙述简练、准确、严密。注重考查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寻找规律、解释原因、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

  4.试题设计还要注重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引领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对身边地理和生活中地理的考查。贴近生活,关注热点,引导学生体会地理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突出地理学科特点,保证地理试题的地理性。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利于促进学生改进学习,利于学生正确的地理思想和地理观念的形成,利于检测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利于引导义务教育地理学科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考查内容与说明

  (一)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

  考点1. 地球和地球仪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地球的大小”图;“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经纬网”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6、P8、P10活动题。

  考点2.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理意义。

  2.记住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判读地球上五带的位置。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 “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上的五带”图。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上册“昼和夜”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15活动题(2和3)。

  考点3. 地图的阅读

  1.了解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

  2.会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

  3.会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图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一些常用图例”图(洲界、国界、铁路、沙漠、长城、居民点、山峰等)。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22-23活动题。

  考点4. 地形图的判读

  1.能够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并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等高线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图。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重在了解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26、P28活动题。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考点5.陆地和海洋

  1.记住海陆面积比例(71%、29%)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知道大洲之间的主要分界线;知道面积最大的洲和面积最小的洲;知道面积最大的洋和面积最小的洋。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综合掌握)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图;“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七年级上册“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

  了解的地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35—36、P37—38、P40、P43—44。

  考点6. 天气与气候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认识几种常用的天气符号。知道空气质量指数的含义,并知道其与空气质量级别数的大小、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

  2.知道卫星云图上绿色、蓝色、白色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

  3.理解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概念。能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掌握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5.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6.知道气温垂直递减率并会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

  7.会判读本节教材内容中所涉及的气候直方图。(综合掌握)

  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人为因素等。(注:洋流因素初中教材未提及,故不作为考试要求。)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常用的天气符号”图。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上册“电视天气预报”图(重点是图左侧的绿底黑印的图文);“卫星云图”(重点是图左侧的绿底黑印的文字);“日平均气温”图;“气温日变化”图;“气温年变化”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47-48、P50(第2题)、P52、P54-55、P56-57、P59-60、P61、P63、P65、P66-67、P68。

  考点7.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1.能够运用地图、资料、漫画,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和分布特点。

  2.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会辩证分析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人口问题。

  3.知道世界人种分类,了解世界人种分布概况。

  4.知道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和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5.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并识别三大宗教建筑。简单了解三大宗教各自的最主要分布地区。

  6.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知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7.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划分依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8.了解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图(重点是释图文字关于人种特点的说明);“世界人种的分布”图;“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示意”图;“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图。

  了解的地图:“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71—72、P73、P76、P79、P80、P83、P91、P93活动题。

  考点8.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知道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

  2.掌握亚洲的地形、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知道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范围”图;“亚洲的地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的气候类型”图。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下册“亚洲地理分区”图;“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图(重点是释图文字)。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P5、P8—9、P12活动题。

  考点9. 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1.日本

  (1)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工业分布及原因。(综合掌握)

  (2)知道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2.东南亚

  (1)知道东南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知道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了解中南半岛的主要国家和城市分布;了解马来群岛的主要岛屿分布(能在图中找出马来群岛中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群岛)。

  3.印度

  (1)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了解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4.俄罗斯

  (1)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2)掌握俄罗斯的海陆位置。能在图上找出俄罗斯四大地形区及其分界线。

  (3)能在图上找出大高加索山脉、伏尔加河,以及俄罗斯周边的大洋、海、海峡、湖泊。(综合掌握)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日本的地形”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东南亚的地形”图;“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城市主要掌握各国的首都);“印度的地形”图;“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俄罗斯的地形”图;“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图[能在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主要城市,找出西伯利亚大铁路]。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下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图;“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东南亚的旅游景点举例”图;“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与P35活动题结合起来了解);“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了解四个工业区的位置。知道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是其工业最发达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是其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地区)。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P16、P18-19、P23、P27、P32-33、P35、P36、P38、P42活动题。

  考点10.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1.中东地区

  (1)知道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运往东亚、西欧(欧洲西部)、北美洲。

  (2)知道中东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知道中东水资源匮乏及原因。

  (3)能在图上找出中东地区周边的海、海湾、海峡、湖泊。(综合掌握)

  (4)了解中东的多元文化。

  2.欧洲西部

  (1)知道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密集和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2)了解“绿色金子”的含义;了解欧洲西部的地形和欧洲的旅游业。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知道世界上最大沙漠的名称和位置,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2)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4.澳大利亚

  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知道其主要的特有动物。能在图上找出首都堪培拉和主要城市悉尼、墨尔本。(综合掌握)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中东的地形”图;“中东的石油产区”图;“欧洲西部的地形”图(能在图上找出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及大西洋、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水域);“撒哈拉以南非洲”图;“澳大利亚的地形”图。

  了解的地图:“中东的水资源”图;“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图(重点是注解性文字);“欧洲人饮食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图;“欧洲西部的旅游胜地举例”图; 非洲的“茅草屋”图;“澳大利亚的几种常见特有生物”图(重点是动物的识别)。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P45-46、P47、P49、P51、P53、P56、P59(第1-2题)、P62、 P65、P66、P68、P69活动题。

  考点11. 西半球国家和极地地区

  1.美国

  知道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了解美国的地形特点及分布;知道美国农业特点(地区专业化)、美国农业带的名称和分布;知道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了解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综合掌握)

  2.巴西

  知道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了解巴西的地形分布;知道巴西是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了解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产生的问题及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意义;知道巴西是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3.极地地区

  知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各自的代表性动物。了解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美国的地形”图;“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美国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能在图上找出华盛顿、纽约、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洛杉矶]“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图。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重点掌握其周围大洲大洋的位置)。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P76(第1题)、P78-79、P81(第1题)、P83-84、P86-87、P95、P98(第1题)活动题。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考点12. 从世界看中国

  1.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特点;能详细说明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

  2.知道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能在中国地图上迅速找到其位置。

  3.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和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知道我国重要的人口密度分界线:黑河——腾冲。

  4.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我国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会区分蒙古族、藏族、回族、傣族、高山族、汉族等民族明显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图。

  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领土南北部的气候差异”图;“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图;“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中国民族的分布”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P3(第1题)、P5-6、P10、P17-18(第2—3题)、P20(第1题)活动题。

  考点13.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读图区分三级阶梯的分布、三级阶梯界线上的山脉名称及走向。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综合掌握)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形的分布”、“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度剖面)”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P25-26、P28-29活动题。

  考点14. 中国的气候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从南到北的5个温度带的划分及其依据。

  2.知道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3.理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明确冬季风和夏季风。

  4.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会判读本节教材内容中涉及的气候直方图。(综合掌握)

  5.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综合掌握)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重点是0℃等温线位置);“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重点是400mm年降水量线位置,其次是800mm年降水量线位置);“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重点是各类干湿地区位置);“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P33(主要是通过题中的资料了解不同温度带上人们生产生活的差异)、P37[第1—2题(第2题主要是通过题中的资料了解不同的干湿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林牧业生产)]、P39、P40—41活动题。

  考点15. 中国的河流

  1.知道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区别。

  2.能在地图上指出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珠江、黑龙江、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等河流。

  3.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分界处位置和地名;知道长江上主要水利枢纽(三峡、葛洲坝)工程的名称和位置。知道长江重点治理过的河段是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

  4.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位置和地名;黄河的“地上河” 所处的河段、含义、成因;知道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黄河的治理措施。(综合掌握)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水系”图; “黄河的忧患”图。

  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长江航运”图;“三峡工程”图和“荆江治理”图;“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区示意”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P44、P48-49、P52-53活动题。

  考点16. 自然灾害

  1.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知道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类型。

  2.知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通过书上的文字和图片,了解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3.知道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通过书上的文字和图片,了解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

  【附注说明】

  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主要的气象灾害”图;“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主要的地质灾害”图;“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P55-56(第1题)、P58、P60(第1题)活动题。

  考点17.中国的自然资源

  1.知道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正确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3.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主要土地类型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知道我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并理解该国策的重要意义。

  4.知道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解决措施。

  5.知道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认识节水标志。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了解的地图:“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图;“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图;“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图;“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水库调节径流示意”图;“就地取材”图;“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P63-64、P66(第1题)、P70(第2题)、P76-77活动题。

  考点18.中国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

  按客货运输的性质和需要,能结合地图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熟悉中国铁路干线分布情况。知道主要的铁路干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哈线、陇海线、兰新线、青藏线、滨洲线等)、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上海、郑州等)。

  2.农业

  能详细说明我国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知道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通过书上的文字和图片了解科技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3.工业

  知道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知道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知道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和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知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分布地区。知道“中国光谷”。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图;“中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图;“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重点掌握工业基地位置)。

  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上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举例”图(主要是释图文字内容)。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上册P86、P88-89、P97、P104(第1题)、P107(了解题中资料内容)活动题。

  考点19. 中国的地理差异

  1.了解我国自南向北、自东南向西北、自西向东等方向显著的地理差异;了解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

  2.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各地理单元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掌握)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重点是1月0℃等温线位置,年降水800mm线和年降水400mm线的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P5、P6活动题。

  考点20. 北方地区

  1.知道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其主要地形区,了解其气候、土壤及农业状况。

  2.知道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了解东北三省的气候及农业状况。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知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

  3.知道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知道黄土高原的成因,黄土的特点与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关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综合掌握)。

  4.知道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古城、现代化的大都市。知道北京的符号性建筑、主要的旅游名胜、重点功能区。知道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的地形”图;“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图;“黄土高原的地形”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

  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图;“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图;“北京的地形”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P10-11、P12、P16、P18-19(第2-3题)、P21-22、P25、P27(第1题)、P29、P30-31活动题。

  考点21. 南方地区

  1.知道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其主要地形分布,了解其气候、土壤及农业状况。

  2.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地势特点,及其地理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点是上海、杭州、南京位置),理解其“同城效应”的含义;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状况。

  3.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知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特别行政区。知道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其维多利亚港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知道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支柱产业。

  4.知道我国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能够举例说明台湾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知道台湾省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祖国大陆是其最大贸易伙伴;知道台湾省有日月潭风景区、野柳地质公园等著名的风景名胜;知道台湾省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樟树是其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其特有树种;知道台湾省著名的城市台北。(综合掌握)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的地形”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形”图;“台湾省的地形”图。

  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东西地形差异”图;“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图;“台湾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P46、P48、P61(第2题)、P63-64(第1-2题)、P67、P69(第1题)活动题。

  考点22.西北地区

  1.知道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西北地区地理概况及其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概况。

  2.了解塔里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及其油气资源开发情况。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

  了解的地图: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主要牧区和畜种的分布示意”图;“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图。

  需要重点掌握说明文字的地图:“新疆绿洲灌溉农业”图、“河套平原灌溉农业”图、“丰收的葡萄”图、“机械采摘棉花”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P73-74、P77(第2题)、P80、P81-82活动题。

  考点23.青藏地区

  1.知道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了解青藏高原之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概况。

  2.了解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地理概况;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情况。

  【附注说明】

  掌握的地图: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的地形”图;“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图;“三江源地区的水系”图。

  了解的地图:“拉萨、成都两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藏区的碉房”图;“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图。

  必练的活动题:八年级下册P86-87、P90、P96活动题。

  考点24.中国在世界中

  1.了解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知道中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的大国。

  【附注说明】

  必练的活动题:P102活动题。

  (二)说明

  1.凡教材内容中正文标题本身所示的显性知识,均在考查内容的范围之内。

  2.带“综合掌握”字眼的可能出大题。

  3.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只可作为材料分析题的材料使用,但材料分析题的材料也可以选用教材内容以外的资料。

  4.试题命制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并尊重教材和考试说明。使学生的复习有抓手,使试题的命制有依据。

  三、试题难度、试卷长度与分值比例

  (一)试题难度

  试题易、中、难的比例为7:2:1。即比较容易解答的题占70%,中等难度的题占20%,较难的试题占10%,试题整卷难度值为0.7—0.8。

  (二)试卷长度

  试卷的长度布局为16开共6页。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进行排列,单纯的选择题在前,综合题(主要是读图题、材料分析题)在后。答卷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分值比例

  地球与地图占10%;世界地理占40%;中国地理占50%(乡土地理分值含在中国地理比例中,分值占整个试卷分值的5 %左右,考查范围为教材图文内容中涉及的东北三省特别是涉及黑龙江省的地理信息,也可以是考查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或解决涉及东北三省特别是涉及黑龙江省的实际地理问题)。

  四、试卷题型与赋分

  试卷题型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40分;非选择题60分。选择题共20道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分值为2分。非选择题包括读图题和材料分析题两类。读图题(读图填空或读图分析)50分,材料分析题10分。命非选择题需考虑到评卷时试题切块后各试题块分值的均衡性,要求非选择题的每个题分值在4—8分之间。材料分析题的试题材料可以是生动的文字、数字、表格、图片、漫画等,做到图文并茂,学以致用。主观性试题要求答案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有一定的展示空间,但出主观性试题时务必要考虑此主观试题的质量是否会影响评卷给分的公平性。

  五、题型说明与例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http://m.myl5520.com/jiaoanxiazai/242444.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地理教案教学反思【八篇】

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教学反思(合集十一篇)

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范文汇总十篇

地理教案

关于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九篇】

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汇编11篇

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精选十篇

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通用11篇)

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范文汇总十三篇

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锦集六篇

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复习八年级上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