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2020-10-04   来源:教学设计

农田灌溉与土地整平毕业设计
篇一: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目 录

一、概述 ........................................................... 1

1.1 项目立项批复情况 ............................................... 1

1.2 项目概述 ....................................................... 1

1.3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 2

二、项目概况 ....................................................... 3

2.1 项目所在地区简况................................................ 3

2.2 项目区基本情况.................................................. 3

2.2.1 自然条件...................................................... 3

2.2.2 社会经济情况.................................................. 5

2.2.3 土地利用现状.................................................. 5

三、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 6

3.1基础设施条件 .................................................... 6

3.2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 .......................................... 6

3.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 6

3.4 水资源分析...................................................... 7

3.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7

3.4.1.1 降雨、径流.................................................. 7

3.4.1.2 地表水资源.................................................. 7

3.4.1.3 地下水资源.................................................. 8

3.4.1.4 项目区水资源总量............................................ 8

3.4.2 可供水量计算.................................................. 9

3.4.3设计水平年需水量计算(P=90%) ................................ 10

3.4.3.1 用水现状................................................... 10

3.4.3.2 设计水平年需水量预测....................................... 10

3.4.4水资源平衡分析 ............................................... 10

3.5 公众参与....................................................... 12

四、项目规划 ...................................................... 13

4.1规划设计依据 ................................................... 13

4.1.1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 13

4.1.2行业技术标准 ................................................. 13

4.1.3规划设计相关文献 ............................................. 14

4.2规划目标 ....................................................... 14

4.3建设标准 ....................................................... 15

4.3.1土地平整标准 ................................................. 15

4.3.2灌溉与排水标准 ............................................... 15

4.3.3田间道路标准 ................................................. 17

4.3.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标准 ................................... 18

4.4 总体布局 ...................................................... 19

4.4.1规划工程总体布局 ............................................. 19

4.4.2工程平面布局 ................................................. 19

4.4.2.1土地平整工程 ............................................... 19

4.4.2.2灌溉与排水工程 ............................................. 20

4.4.2.3田间路桥工程 ............................................... 20

4.4.2.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 20

五、工程设计 ...................................................... 21

5.1 土地平整 ...................................................... 21

5.1.1田块设计 ..................................................... 21

5.1.2土地平整分区 ................................................. 21

5.1.3土方计算 ..................................................... 22

5.2 灌溉与排水 .................................................... 22

5.2.1水源工程 ..................................................... 22

5.2.2 斗、农渠流量计算 ............................................ 23

5.2.3排水沟 ....................................................... 24

5.2.3.1排水沟流量计算 ............................................. 24

5.2.3.2斗、农渠断面设计 ........................................... 25

5.2.4原有渠道 ..................................................... 26

5.2.5渠道纵断面设计 ............................................... 26

5.2.6农沟、斗沟原有渠道、排洪渠纵坡 ............................... 27

5.2.7渠道衬砌防渗 ................................................. 27

5.2.8建筑物 ....................................................... 27

5.2.8.1涵洞 ....................................................... 27

5.2.9输配电工程 ................................................... 28

5.3 田间道路 ...................................................... 29

5.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 29

5.5典型田块 ....................................................... 29

一、概述

1.1 项目立项批复情况

2004年10月,受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省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对洞口县山门镇土地整理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基本划定了项目区范围。2005年1月,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会同洞口县人民政府、洞口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环保局、财政局、交通局等单位对项目区进行了多次考察、论证,并聘请专家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证,确定了最佳规划方案,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并报国土资源部备库。同年3月获得国土资源厅批准,确定项目区规模为444.4公顷,总投资1331.68万元,资金来源于中央土地整理专项资金。

1.2 项目概述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洞口县山门镇位于洞口县北部,雪峰山南麓,人口13.68万,其中农业人口13.13万,现有耕地9.15万亩,人均耕地仅0.046公顷,处于全县较低水平。山门镇交通便利,是洞口县北部的交通枢纽,县道洞山公路、山竹公路连通四面八方。黄泥江纵贯于全镇,两岸为冲积沙质 是洞口县的粮食基地之一,盛产由周总理亲自命名的“ 雪蜂蜜桔’’。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造成农业投入资金不足,依靠单一的土地经济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项目区位于洞口县北部山门镇境内,动气黄泥江,西临洞山公路,南抵山水公路,北至路边村。涉及山门镇的路边、黄泥、广益、洪水、龙坪、景福、岩塘、青林八个政村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10人。土地总面积根据湖南省第二测绘院对项目区测量的1/2000地形图,为416.59公顷,建设规模为407.12公顷,非建设区面积为9.47公顷沿山边缘高差较大、灌溉水源极差的部分土地:其次是项目区测量精度的提高,可研为1/10000地形图,规划设计为1/2000地形图,使项目区面积减少了10公顷)。项目区呈现带状分布,区内地形起伏较缓和,地形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在306.6-346.3m之间,地面坡度在3°一下。黄泥江、洞门口、莲塘冲、范塘水库唐堰和龙池河等溪沟向项目区提供灌溉水源,有一些排灌设施,标准低,基础差,加上年久未修,大部分水利设施已基本废弃,耕地因重用轻养,造成土地质量退化,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产出率较低;此外,

项目区内单丘块面积小,田坎多,另有一些零乱的沟渠及水坑等,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因此,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加项目区的耕地面积,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且可以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民生产经营观念,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农民优质、高产、高校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和城镇化进程。项目的建设不仅对洞口县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实现湖南省乃至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也具有一定的非常积极的意义。

1.3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对该项目区的耕地、田间道路、灌排渠网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照适应机械耕作、灌排自如的要求进行整理。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根据灌溉水源与地形的不同,项目区一标共划分6个区,分区工程量为: 如F区:土地平整主要工程量:机械平整土方52912m³,耕作层剥离及回铺25983.84m³,精细平整430.38公顷,田间调配土方-12523.2m³,外调土方28404.8m³。灌溉与排水主要工程量为:农渠14条,长3080.18m;斗沟1条,长1851.72m;农沟7条,长1527.60m;涵管7处:闸门14处。道路主要工程量为:生产路7条,长1563.87m。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持主要工程量为:机械下田坡道40处等等内容。

洞口县区域经济[1]
篇二: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我的家乡——洞口县的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内容摘要】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子系统、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和城市发展与农村振兴的连接点,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繁荣。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世人瞩目。洞口县如何针对县情,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实现县域经济腾飞,是摆在全县79万多面人民前的重大课题。

【主关键字】 概况、经济地理条件、发展现状、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总量、农业、主要问题、战略措施、适宜产业、发展前景

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人口集聚为主体,以物质开发、利用、生产为特点,以集聚效益为目的,是集政治、经济、物质为一体的有机实体。城镇的发展,起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洞口县由于区位优势不强,境内资源匮乏,交通闭塞,信息落后,一直以来,经济增长乏力,城镇建设迟缓。近几年来,洞口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小城镇建设作为“富民强县,振兴洞口”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四高”的总体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重点工程战略,三位一体,立体开发,开展小城镇扩改,收到了“扩一个城镇,兴一串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明显成效。

一、洞口概况

洞口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行政区域面积2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万亩,辖22个乡镇,594个村(居)委会,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79.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33万人,乡村人口63.82万人。 境内西北山多岭峻,中部地势低平,东南丘冈棋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6℃,降水量1491毫米,无霜期290天左右,日照1569小时。县内资源极为丰富,共有大小溪河130多条,分属资、沅两大水系,水能理论蕴藏量达22.5万千瓦,可开发量18.4万千瓦。水质优良,矿泉水资源遍布,有桐山温泉、洞口塘矿泉和半江贺仙矿泉等。全县活立木蓄积量540万立方米,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20多种,其中烟煤总储蓄达5000万吨,石煤8.2万吨,锰780多万吨,粘土10多亿吨。旅游开发前景看好,县城回龙洲,洲上

古木参天,四面环水,东俯平溪江,南望十里桔园,北仰七级文昌古塔,西眺巍峨雪峰山脉,构成了一个山、水、田、林、园、塔、桥、楼等多种景色交相辉映的风景旅游胜地,有"绕过清溪疑仙境,人从何处问苍天"之美妙境;桐山有温泉群、瀑布群、香地、回音石和待开发的大型岩溶洞等,景色壮观,香气袭人;半江风景区兼有桂林漓江之秀和长江三峡之险,冬暖夏凉,历为避暑胜地;罗溪原始次生林区集雄、奇、险、秀、幽、旷于一体,不似张家界,胜似张家界。

我个人对洞口的经济地理条件了解的不是很深刻,但观看了论坛相关的言论,我认为以下几个经济地理条件的改进将给洞口带来产业发展和振兴的希望。

1、交通。 洞口最近几年的交通条件有很大的改进,邵怀高速公路几年内将通过洞口。我认为当洞口各乡镇之间的交通时间缩短到0.5-2小时以内,与最近的大城市圈,长株潭地区交通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与广东地区及邵阳铁路更加便利时,交通将不再严重影响 县境内的产业布局和物流,人员的流通。现在县内交通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2、教育。 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投资少于高等教育,对受教育人员的基本要求也不是很高,但却能显著提高 受教育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洞口已经有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如果县府制定了自己的产业政策,就应该专门扶持某种职业教育,使得在县内容易获得这种产业需要的人才。

3、政府效率。 洞口县政府官员的评价权和升迁权都不在本地,而在他们的上级。所以想必他们在处理本地事务的时候,肯定还有不少其他的难以说明的顾虑。但我认为洞口人相对于邵阳刁蛮的民风而言,是性情温和的;洞口多数地区的方言属于赣语系,其实不同于邵阳的湘语系。所以如果县民能有自觉的 自治精神,促使县政府内形成一个有事业心的领导团队,大幅度改进政府效率,便只需实践一个专家方案。我们这个论坛应该传播这种自觉的参政意识,自治的意识,加强县政府与县民的沟通。即使是有限的制度改革,只要我们先行,却也能获得远高于周边地区的效率和眼光。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4、资金。 硬件条件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很大障碍,即使县政府增强了行政能力,我想仍然很难吸引到足够的资金。整个邵阳地区,外来投资如今仍然是十分有限的,这是整个邵阳甚至湖南省的形势。然而筹措一些资金来发展

某些起点低的产业(比如农副产品加工。。),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而规划这些产业,保证投入这些产业的民间资金赢利从而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则更为关键。洞口最近城建有很大发展,很多人投入不少钱修筑房屋。所以我想如果投资产业的利润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其实就能吸引来很多的资金。

5、文化特色。 如今旅游业讲究品牌,讲究文化个性。湖南省以前省长(某省长表示湖南要成为农业强省)的昏聩导致湖南省全省的旅游业缺少响亮的品牌,缺少一个整体形象。与张家界相比,与新宁莨山相比,我个人觉得洞口的自然旅游资源不容易吸引到外来访客。但是最近湖南省和邵阳市突然很想通过旅游业发财,所以进行了很多旅游项目的规划,我们洞口应该积极参加到邵阳地区的规划中,至少应该成为本地区旅游路线的一环。本地墨晶石雕和竹雕工艺品在这种形势下才有比较好的销售前景。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民营为主、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加大企业改制、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县小城镇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320国道为轴线,山门、黄桥、江口、高沙、又兰、竹市、石江、醪田为外环、平均镇距20--30公里的“米”字型格局。目前全县共有建制镇9个,城镇建成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近20万,共有道路103条。各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城镇道路总长7.58公里,面积130万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2.2平方米,自来水厂5座,日供水能力达到2.8万吨,建成高标准下水道40余公里,修建人行道16万平方米,广谱照明高杆灯3盏,路灯512盏,开通了万门程控电话。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仅大大增强了城镇的经济辐射功能、商品集散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也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全县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3.75万人,年社会商品零售额3.5亿元;交通运输、文化娱乐、饮食住宿、房地产行业蓬勃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8亿元。小区建设有声有色: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小区30余个。一是工业小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共吸引工业企业18家,有效地解决了乡镇企业布局松散,技术、资金接纳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的难题,形成了规模效应;二是畜牧小区,我县通过发展畜牧小区建设,实现规模养殖,增加了养殖户的效

益。三是住宅小区,全县累计新建住宅小区4个,解决住房1600余户,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目前修建各类市场57个,总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其中小商品、药材、仔猪、木材、煤炭、耕牛、粮食等专业市场12个,全县基本上形成了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相结合、大中小市场相配套多层次市场体系,市场的发展,不仅给城乡交换方式注入了新的内容,改便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单一模式,而且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给富余农产品开辟了一条吸收、消化、增值的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商品粮、瘦肉型猪、速生丰产林、蜜橘、茶叶等传统农副产品和特种水产、特种蔬菜、“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据统计,市场的兴建使全县的农产品商品率由1994年的58.1%转化为1998年的77.8%。为政府培植了财源,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一)经济发展总量大幅增长

2009年洞口县GDP由1990年的5.5亿元增加到35.9亿元,增长了5.5倍,人均GDP4542元;财政收入由1982年的2743万元增加到11416万元,增长了3.2倍。

(二)农业在洞口县域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

200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52千公顷,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2.6%,粮食总产量43.1万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名列全国五百强。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茶叶、油菜、烟叶、药材、苎麻等。水果主要有柑、桔、橙、柚、桃、李、西瓜等,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水果第二县"。"雪峰蜜桔、古楼云雾茶"蜚声中外。200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01亿元,商品产值13.55亿元,商品率56.4%。完成增加值14.47亿元,占全县GDP的40.3%。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优质稻发展到12.4千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8.6%;蔬菜播种面积10.6千公顷,其中反季节瓜菜面积达到1.3千公顷;药材播种面积2.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5.0%。2009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12.93万吨,出栏肉猪157.45万头,出口中仔猪32.14万头,出栏牛5.05万头,出栏羊6.7万只,出笼家禽777万羽,水产品产量10119吨,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畜牧水产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县境内东北部山区的草食动物产业带、东南丘岗地区瘦肉型猪产业带、平溪河流域的水禽产业带、高沙南水等六村为重点的水产养殖带蓬勃发展,全县40%的畜产品和水产品来自规模养殖基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2009年完成验收水利工程8060处,整修病险水库15座,硬化各种断面的渠道110公里,新增水量150万方,改善灌溉面积3.07千公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6万千瓦。

2010年,受中央一号文件鼓舞,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纷纷扩大种植面积,扭转了近年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萎缩的局面,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三)工业经济实力薄弱,工业化水平低下,工业化进展缓慢

一是工业结构单一。支撑洞口工业的行业主要是食品制造业、水泥建材业、水力发电业和原煤、锰矿的开采业,工业产品主要有鲜冻畜肉、糖果、罐头、水泥、水电和原煤。二是工业经济总量小。2009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

4.96亿元,占全县GDP的13.8%,比全国(45.9%)、全省(31.4%)和全市(21.9%)平均水平分别低32.1个、17.6个和8.1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极低。三是科技利用率不高,附加值低。绝大多数工业企业产品只是停留在对原材料的粗加工上,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效益不佳、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产品质量不高,难创品牌。水泥建材行业,由于技术、设备跟不上,水泥质量难上台阶;糖果制造行业,企业多达几十家,像"傻牛"这样的品牌,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也只有一家。近年来,洞口县工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受体制不活、资金不足、环境不优、产品不"强"等问题的影响,工业化进展依然缓慢。

(四)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规模小,没有行业特色

2009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6289万元,占GDP的比重为40.8%。第三产业的结构主要集中在运输邮电仓储业、批发零售餐饮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随着宏观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好转,金融保险业逐渐壮大。虽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大,但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产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没有规模优势。也没有新兴特色行业,发展后劲不足。

(五)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早,并已初具规模,但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

全县辖十个镇,镇区面积达1062.0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达24.62平方公里,城镇建设在八、九十年代从结构布局和规模都是全省有名的。其中建城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的有洞口镇(4.8平方公里)、高沙镇(4.8平方公里)、石江镇(4.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5.33万人,城镇人口达1万人以上的有洞口镇(5.1万人)、高沙

荷田水库开发项目策划
篇三: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荷田水库开发项目

一、 简介

(1) 地理位臵

荷田位于湖南株洲醴陵市富里镇,是江西、湖南两省的交界处,也是古吴国和楚国的交界处。整个荷田村四周群山环绕,只西、北、东三个方向有狭窄出入口,内中地势平坦,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是一个窄长的垅段,面积约11平方公里。

(2) 历史文化

1958年在荷田垄段西北角筑坝建成荷田水库,蓄水超过10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一万六千亩,形成了1300亩的水面。 荷田更具魅力的是她作为吴楚边界重镇的千年文化积淀。千百年来在荷田流行一种龙王文化 ,地方流行为龙王做生辰,每年二月八日,醴、萍、浏各地人员纷至沓来,香客多达二、三十桌。正对着庙门照例建有戏台,届时一连两三天上演花鼓戏,人流熙攘,钟鼓齐鸣,刹是热闹。

(3) 交通

从荷田往东南与江西交界,距萍乡上栗县仅7公里;北出富里、南桥接浏阳金刚;西经白兔潭通醴城,约30公里。是30年代抗战胜利后选定的跨省通道,近年大力开展乡村道路硬化工程,一条4.2米宽的水泥公路纵贯垄境,交通十分便利。

二、 环境分析

(1)内部环境因素

1、自然资源

青山绿水:荷田四周,万亩青山,郁郁葱葱,号称九坡十坳。雪岭、云峰尤其峻秀。山间溪流潺潺,长流不息,汇成四条小河,。山泉经管道注入两千余户百姓家,其味甘甜。更有柏兰狮泉井,泉流量大,冬暖夏凉,经化验富含2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为纯天然优质矿泉水。

丹凤朝阳——荷田水库:荷田水库,蓄水超过10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一万六千亩,形成了1300亩的水面。库水最深处达到16.9cm,更加难得的是库中还有一股温泉,冬季水温在15度以上,最适宜冬泳。整个水库自东向西倾斜,水库东侧有广阔浅滩,水草丰茂,狭长半岛深入水面数十米,恰似凤尾,称为“丹凤朝阳”,最宜垂钓。夏秋两季里,每日从长沙、株洲、浏阳、萍乡驱车而至的垂钓客多达两三百人,钓客的晴雨伞五光十色,如天女散花般散落水库周边。库北亦是浅滩,水深不超过两米,水中有鲤鱼山,青翠可见,摇头摆尾,仿佛正在游动觅食。再往北,又有三个乌龟形状的半岛,抬头深入水面,号称“三龟下水”。水库周边就是旱涝保收的稻田,秋风诈起,金黄色的稻浪翻涌,真是个鱼米之乡!

横山岭:荷田垅段的中心地,横卧一岭,称为横山岭。岭中凿开一条通道,自古是上栗通醴陵的便捷必经之地。沿着道路两旁,自然集结一些小店家,商、杂、医、饮、住都有,形成街道。水库建成后,街道已拆建于高处,通衢大道仍然穿街而过,两旁相继建起多幢四、五

层的大厦,餐馆、旅店、网吧、书社一应俱全。也算是今日荷田人无愧于古人之处吧。

千米龙洞:洞口原只有住房门大,仅容一人进入。可惜当地人经十余年采石,炸开洞门,洞厅宽敞,可容千人。洞厅顶下垂钟乳石,如倒挂莲花瓣,形态各异,真是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为。洞内有清风徐徐吹来,可证下有潜流。据老人传说,洞内还有大洞,且有石桌石凳,曾有某仙人在此下棋。又云经过投入秕谷验证,水出江西榉溪,两地相隔有数里之遥。

蛤蟆石:蛤蟆石矗立在山巅上,一只庞大的蛤蟆头上压一块巨石,高约三丈,活灵活现。关于蛤蟆石也有个美丽的故事,说是叶家一位勤劳的放牛娃爱上了漂亮的地主小姐,两人私订终身。当是丰泉的农田里正好流行虫灾,小两口就通宵伏在山坳中扮青蛙叫,招引来成千上万的青蛙帮助灭虫。百姓为了感谢两人,就到地主家为牛伢子提亲。地主口头答应下来,却偷偷请来巫师施法将牛伢子变成一只青蛙,同时以石头镇住,永远无法变回人形。叶家坳西侧就是现在的丰泉水库,从库内浅滩到蛤蟆石一侧山坡,分布有相类似的石头小蛤蟆百许,形状各异,像是追随山颠被巨石压着的蛤蟆王。更加奇怪的是,每当风雨交加,库内浅滩的蛤蟆石,在水面起伏,不时还能闻到呱呱蛙鸣。或许还在为蛙王鸣不平哩。

古刹古庙:醴陵旧县志上载库区有荷田、柏兰两座龙王庙,历经毁损,目前看到的是仿原型修复。庙的所在就是平常每隔五天一集会的

集市,赶集的就是两省三县市的村民。醴陵的陶瓷、浏阳的鞭炮原料、上栗的农产品在集市上随处可见。

雪岭山腰蔡家冲有一回龙古刹,相传是建于后唐的浏阳市大瑶金山寺的行脚庵。从山脚步行四十分钟即到,途中建有雨亭,可供休憩。现巳修通3米余宽的车道,驱车而上,几分钟即可达寺前。县志记载,此刹修建于明代洪武时,民间至今流传着朱元璋曾在此避难的故事。正殿正门有“慈云”古匾一块,字迹遒劲,不知何人所题。刹侧有乾隆光绪年间的古墓多处,尤其是门前古柏、银杏树,胸围超过6尺,估记树龄超过千年,可证古刹之古。那红墙炭瓦,飞檐斗拱,掩映在参天绿树荫中,那经磬同韵,香烟缭绕,确实是一处难得的清修处所。 在雪岭北麓还有一座古建筑,就是五家庵。县志载,此庵最近一次重修在清嘉庆年间。相传是甲寅寇乱之时,闽浙沿海人移居此地,由五姓人合建,故名五家庵。五姓合建,已见当时民间团结。后随着外来移民日增,庙宇香火鼎盛,朝拜者自然超出五姓,大家一例和平共处,相互关照,心心相印,再次整修时即改名为印心寺,其史有待进一步考证。尔后,几经兵燹变乱,庙宇几建几毁,仅留存古花瓶一对。颇为神奇的是,几年前扩建时放炮炸石,竟炸出古陶颧、陶碗各一只,毫发无损,观其形制似出于唐代,详情须经行家鉴定。一旦认定,实可算得上为镇寺之宝。今日印心寺,山门巍峨、殿宇雄伟、神像威严、梵音悠远,游人至此,确有心旷神怡、枉如世外之感。

2、人力资源

美国澳宝红(投 资)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将聘请派出数名专家、

工程师对荷田水库进行研究分析及开发

3、物力资源

醴陵市富里镇人民政府和美国澳宝红(投资)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荷田水库旅游开发项目的合作意向书,双方约定对荷田水库及其周边进行整体开发,修建与旅游相关的宾馆等设施。

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4、财力资源

美国澳宝红(投资)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将预计出资50亿人民币投资建设荷田水库,醴陵市富里镇人民政府也将出资建设荷田水库。

(2)外部环境因素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1、市场需求状况

根据世界休闲组织预测,一个地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大众型观光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休闲需求急剧增长,形成对休闲的多样性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规模化产生。从旅游发展的规律看,我国总体上虽还只是一个观光需求全面膨胀的时期,但已逼进休闲的界线,而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则已经处于休闲度假旅游规模化启的重要时期。 休闲度假的崛起为满足以旅游度假、旅游商务会议、旅憩休闲等为需求目标的度假旅游地产开发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作为城市的先知先觉者,大量的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开始纷纷抢滩登陆,在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率先缔造了一个个度假楼市传奇,一大批度假村、酒店、产权式酒店、酒店式公寓、度假别墅(公寓)等度假旅游房产品,来迎合 “休闲经济”、“会议经济”的需求。

洞口乡镇详情一览
篇四: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洞口镇为洞口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95.17平方公里。位于县境中部偏南,北与岩山乡接壤,南与高沙镇、花古乡毗连,东与竹市镇相接,西与古楼乡、长塘瑶族乡搭界。1951年始建,属区领导。1969年升为区级镇,更名为城关镇,直属县管。1995年,撤区并乡,城关镇、洞口乡、木瓜乡合并成洞口镇。辖大田、平溪、七星、合元、湾塘、平清、青山、双联、花山、高渡、民群、丰胜、平梅、报木、大胜、楂林、高仓、福山、新平、元丰、木瓜、天井、万里、金武、竹山、渡头、德巷、塘冲、大桥、茅铺、蔬菜、马渡、白田、华南、平栋等35个行政村和桔城、和平、龙山、文昌、八角田5个社区,1537个村民小组,共有居民32726户,10.9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余人、非农业人口4.4万余人。200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0.2亿元,比1978年增加35.8倍,年均递增22.4%;工农业总产值4.7亿元,比1978年增加38.3倍,年均递增26.5%;财政收入4216万元,比1978年增加43.6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2元,比1978年增加36.4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600元,比1978年增加43.8倍。

该镇西边山峦起伏,中部地势平坦,北南部丘岗棋布,是丘陵与平原相交错的城乡结合镇。农村面积89.28平方公里,有耕地33424亩,其中水田27729亩、旱土5695亩,林地54177亩,小型水库14座,盛产稻谷、柑桔、茶叶、辣椒、生猪。工业有裕吉塑料包装厂、洞口胶合板厂、方正胶合板厂、木瓜水泥电杆厂、三凌塑料公司、衡邵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湖南威亚牧业有限公司、辣妹子罐头厂、森海针织厂等民营工业企业1230家,总产值4.7亿元人民币。城区面积11.85平方公里,有商业街13条,大型超市12家、农贸市场5处,宾馆酒楼16家,民营商业户3200多户;有高中5所、初中3所、小学17所,大型医院4 家、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33家。

风景名胜有观音阁、油陂庙、文昌塔、青云塔、萧公祠、龙眼洞、洞口塘、廻龙洲、伏龙洲等。

二、高沙镇

高沙镇位于县境南侧,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6公里,总面积163平方公里。东北与石江镇、黄桥镇交界,东南与武冈市的荆竹镇、湾头桥镇相邻,西与花园镇相连,北与洞口镇、竹市镇接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清末,武冈州曾派州同驻该地,管辖洞口境内各地。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移千总驻军于此,高沙成为武冈州乃至宝庆府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1951年始建高沙镇,1978年归属高沙区,1995年撤区并乡,将原高沙区所辖高沙镇、茶铺乡、南泥乡、马鞍乡、洪茂乡合并成新高沙镇,为洞口县第一大镇。辖塘前、青云、农蔬、车边、云峰、红鹅、巴水、树正、大万、抚军、五里、三塘、石榴、月英、木山、荣回、大路、南泥、连江、牛江、半山、星桥、罗塘、新世、深塘、凤凰、老君、石湾、洪茂、峰形、蓼东、鱼塘、长青、青元、峙山、长江、峰联、桐塘、荷花、石山、石门、月形、马鞍、尚志、双和、新屋、文丰、龙山、忠信、石堰、石磁、洪田、双凤、双合、板桥、温塘、檀木、竹塘、飞山、社山、南水、黄花、麻山、黄塘等63个行政村和中和街、十字街、兴隆街、长裕街、新建街、柳林街等6个居委会,计947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数109832人(其中城镇人

口4.2万)。200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 26.68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21.53亿元,财政收入29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23元。

全镇属丘陵地形,平均海拔280米。农业有耕地84234亩、水面16562亩、林地47200亩,蓼水河流域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盛产稻谷、生猪、柑桔、茶叶、辣椒、水产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9万吨上下,生猪年出栏32万头左右,柑桔年产7600~8000吨,年产鲜鱼2000余吨。至2005年底,建立了南水村渔业基地、月英村养殖基地、巴水村蘑菇基地、新屋村药材基地、板桥村西瓜基地、月形园艺场水果与蘑菇基地。

工业形成了奶塘生产、肉食加工、建筑材料和木材加工4大支柱产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4.5亿元人民币。有傻牛、金牛、乐哈哈等奶糖生产企业36家,肉食加工企业4家,水泥厂4家、红砖与青瓦制烤企业48家,木材加工企业36家,其中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

商贸历史悠久。秦汉时期,高沙即有集市。唐代高沙已成为湘西南的重要商埠,建有三街五庙,称高沙市。宋元明清时期,高沙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称“小南京”。近代以来,高沙历为洞口、绥宁、武冈三地木材、粮食、畜禽集散地,远销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苏、浙江和港澳地区。2005年有超市、购物广场10余个,个体工商户1000余户,集贸市场5个,仔猪、饲料、成衣、煤炭、皮毛、羽绒、豆制品等专业批发市场12个。

境内有湖南省首家志愿消防站和湖南省首家民间文史博物馆,高中1所,初中6所,小学37所,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63家。

高沙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湖南省综合实力二十强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湖南省五个好乡镇党委”、“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三、石江镇

石江镇位于洞口县东部,镇政府距县城26公里,总面积146.78平方公里。因镇东奇石壁立,江水石下东流,故名石下江,简称石江。南北群山起伏,北面芭叶寨海拔545米,为镇内最高点;东西田垄成片,平溪江自西而东横贯中心,在镇内全长18公里。东邻隆回县横板桥镇,西接竹市镇,南界黄桥、高沙二镇,北连水东乡。1951年始建石江镇。1978年归属石江区。1985年,大塘乡并入石江镇。1995年撤区并乡,将原石江区所辖石江镇、树林乡、青龙乡、江潭乡合并成新石江镇。辖江潭、上台、巨头、中山、栗家、穿石、德州、干木、江洲、黄市、马口、歇凉界、万秀、鳌埠、合里、文家、满竹、大塘、庆节、黄井、老宇、可风、拱桥、雷雨、同乐、严塘、楼场、高家、石田、碎口、树林、大山、凫塘、任家、联合、陈家、金塘、岩泉、双江、寨上、白果、贤竹、白羊、新塘、白玉、常乐、石塘、合山、大龙、黄仙、大冲、农蔬等52个行政村和兴隆、象石湾、新街等3个居委会,715个村民小组,27个居民小组。2005年,总人口数8551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0人;全镇国民生产总值6.18亿元,工农业

生产总值4.08亿元,财政收入868.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486元。

境内有耕地64828.93亩,山地78532.5亩,有中小型水库17座,大小山塘640余口。盛产稻谷、玉米、柑桔、生猪。

石江镇历为洞口县工业重镇。煤、铁储量丰富,煤储量居邵阳市之最,有“邵阳煤乡”之称。清宣统三年(1911)境内枫木坳办有私营小炼铁厂。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先后兴建炼铁、炼油、发电、造纸、氮肥、皮件、毛巾、工具、塑料、瓷器、建材、电线等厂矿。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煤炭业、水泥业、锰业、纸业、金属业等5大支柱产业。2005年拥有规模企业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8亿元。

交通便捷。上瑞高速、320国道贯穿全镇,石黄线、石水线、茶青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有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学20所,卫生院8家、村卫生室52家。

四、竹市镇

竹市镇位于洞口县中部,镇政府距县城11公里,总面积137平方公里。东邻石江镇,西抵洞口镇,南靠高沙镇,北连岩山乡、山门镇。1978年称竹市人民公社。1985年始建竹市镇,归属竹市区。1995年撤区并乡,将原竹市区所辖竹市镇、管竹乡、秀丰乡、大水乡合并为新竹市镇。辖向阳、龙潭、阳光、金龙、荷池、早禾、正庭、金寨、西冲、新塘、田心、车田、炉家、山脚、大水、青毛、高峰、高竹、铁石、杉木、斜口、贻谷、双井、梓木、望云、金山、曲塘、大元、回龙、祥卜、巩背、安南、泉水、三和、渣塘、大湖、永胜、柘溪、秀丰、平安、三元、白竹、梁山、管竹、群溪、棉花、顶上、圳上、洪桥、岩仔、土桥、上桥、歧石、塘山、白山、市山、合塘等57个行政村和竹篙塘社区,325个院落,760个村民小组。2005年,总人口80255人,全镇国民生产总值4.2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3.8亿元,财政收入63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元。

该镇地属平岗区,土壤肥沃,地势平旷;平溪江纵贯全境,水网密布,有大中型水库6座,专用鱼塘1840亩,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有耕地71321亩,其中水田51353亩、旱土19968亩,林地37710亩,果园1700亩。盛产稻谷、柑桔、茶叶、生猪。2005年建有万亩优质稻基地、万头养殖场基地、各类花卉苗木基地、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精品水果基地4个,是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点。

境内有规模企业3家,大型采石场4家;有综合性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学24所,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57家;有车田林氏宗祠、三元村庙塘院子烈士墓、金寨佛地、曲塘杨氏宗祠、国立十一中旧址、金寨瓦渣山和车田瓦渣山烧瓷遗址、金龙寨等风景名胜。

五、山门镇

山门镇位于洞口县北部,镇政府距县城22公里。因镇北黄泥江两岸高山对峙,俨如大门,故名山门。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以丘陵为主,岗地为辅,山地次之。东靠醪田镇,东南邻水东乡,南接岩山乡,北连石柱乡,西邻大屋乡和桐山乡。历为商贾聚集之地,是洞口县北部的商贸、交通、经济重镇。1952年始建山门镇,1978年归属山门区,1985年并山门公社入山门镇,1995年撤区并乡,将原山门镇与横溪乡合并组建新山门镇。2005年辖大毛、龙池、毛坪、大合、栗田、岩门、山门、农蔬、里仁、田凼、龙凤、水口、青林、江龙、小花、广益、黄泥、路边、洪水、清水、岩塘、小桥、良家、龙坪、双溪、仙合、景福、大竹、金鸡田、荷竹、楠木、新胜、楠桂、涧溪等34个行政村和松坡、黄泥江等两个社区,444个村民小组,51124人,其中农业人口43704人,城镇人口7420人。200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4亿元,农业总产值1.8亿元,工业总产值

1.2亿元,财政收入58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893元。

雪峰山横亘于镇西,冬暖夏凉,雨量均匀,黄泥江纵贯全镇,沿岸平川坦荡,盛产稻谷、柑桔、生猪。全镇有水田27764亩、旱土3808亩、林地7.3万亩。2005年,全镇龙坪、岩塘等20个村建起了优质稻基地,里仁、路边等26个村建起了生猪养殖基地,清水、里仁等24个村进行柑桔品改,“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专业村达到30个。

2005年,全镇拥有规模企业3家;有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16所,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38家;有蔡锷公馆、南岳庙、岩门石洞、清水香地、**烈士墓等风景名胜。

六、黄桥镇

黄桥镇位于洞口县东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7公里。昔传,镇西杨柳江上建有一古木桥(清光绪四十八年改建为石拱桥,至今完好),桥下水一年四季均为黄色,故而得名黄桥,桥端有店铺,故此地名黄桥铺。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西南较高,东北较低,属典型的山岗丘陵地区,地处赧水中游,水源丰富,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东北与隆回县毗邻,南与武冈市交界,东南与杨林乡接壤,西靠高沙镇,北邻石江镇。黄桥汉代即形成集镇,唐代以后开始繁荣。镇南端尧王村一带有晋代建兴县县治故址。1951年始建黄桥镇,1961年并黄桥镇入黄桥公社,1966年恢复黄桥镇,1978年归属黄桥区,1985年并黄桥人民公社入黄桥镇,1995年撤区并乡,将原黄桥镇、金田乡、石背乡合并组建新黄桥镇。2005年,黄桥镇辖黄桥、三角、永发、复兴、雷霆、丛山、排上、乔江、安乐、莲荷、廖家、正山、柏树、高塘、丰产、石湾、姚背、桃花、晒龙、马元、九峰、石井、炭山、石狮、大铺、龙塘、宋家、金田、清和、光源、金鸡、梅塘、东边、潮水、庙塘、石背、邻江、清风、荫山、双竹、龙家、石洞、明丰、排头、高头、龙头、白云、寨下、车轮、东边、尧王、朱桥、车塘、湖田、麻冲、求山等56个行政村和建设、幸福等两个社区居委会,7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8412人,其中农业人口81968人,非农业人口6444人。200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

4.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85亿元,财政收入48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0元。

境内有耕地61233亩,其中水田42568亩、旱土18665亩,林地51172亩,中小型水库24座,山塘186口,盛产稻谷、花生、玉米、生猪。

2005年,有各种农业基地63个;规模企业3家;有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学33所,卫生院3家,村卫生室63家;有龙潭夜雨、致公庙、金田寺、双龙洞、袁也烈将军故居等名胜。

七、毓兰镇

毓兰镇位于洞口县西南部,镇政府距县城11公里。相传境内兰草丛生,幽香雅洁,故名毓兰。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地处雪峰山脉网状冲积扇上,半江河纵贯全境,沿岸田垄平旷,渠网交错。东北与花古乡接壤,东南与高沙镇相邻,西北与古楼乡共界,南抵花园镇,西连绥宁县梅坪乡。1978称桥头人民公社,归属桥头区,1985年在原桥头人民公社始建毓兰镇。1995年撤区并乡,将原石桥乡、毓兰镇合并组建新毓兰镇。2005年,毓兰镇辖广育、湾塘、荷叶、南江、桥头、山阳、栗山、毓兰、金竹、源龙、十字、大托、石桥、卧龙、联家、双塘、赤竹、朱家、光塘、双桂、候家、南冲、覃家、横木、云江、新江、里鱼、桃树、龙阳、四合、凤溪、瓜卜、梅田、杨柳、洪合、?山等36个行政村,八一、五四两个园艺场和凤凰、桥头2个社区,450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48072人,其中农业人口45656人、非农业人口2416人。200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99亿元,财政收入249.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

境内有半江、超美两大人工水库,水面面积2000多亩,有耕地39351亩,其中水田36435亩(其中杂交水稻制种基地400亩、优质稻基地2万亩)、旱土2922亩,山林50316亩。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盛产稻谷、柑桔、鱼类、生猪、木材,是洞口县重要产粮区。2005年,形成了以牛栏山农业综合开发区、毓兰杂交制种基地、三江(新江、云江、南江)稻田养鱼基地为中心的高效农业。1998年,毓兰镇获“全省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称号。

工业涌现了洞口顺达竹胶板(毓兰)有限公司、洞口雪峰特种材料加工厂、毓兰松脂厂等为龙头的民营企业。城镇开发以木桥坝、高庙开发区、毓兰集贸综合市场、毓兰车站为重点,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旅游资源丰富。镇西北部雪峰山山峰起伏,沟壑纵横;层峦叠嶂,错落有致;奇峰秀石,千姿百态;青山绿水,千娇百媚。有一龙、二庙、三潭、四瀑、六洞、九冲、十三岭、十八峰、二十四石等名胜古迹。

2005年,镇区内有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13所,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60家。

洞口山门水库立项受阻

http://m.myl5520.com/jiaoanxiazai/127014.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

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精选六篇

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锦集5篇)

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教学设计(锦集3篇)

教学设计

黄冈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刷子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7篇)

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四篇)

教学设计

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3篇】

教学设计

二十四节气教案:谷雨节气活动方案-幼儿园四季教学设计范文(精选六篇)

教学设计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民族团结教案范文四篇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