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胡不法

2020-08-29   来源:汉语知识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
篇一:上胡不法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

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 (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 “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 “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 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3 )指处所。有“安、恶、焉”。

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 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1、 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如以下例句:

“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

“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

2、 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

“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

“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

“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

“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1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胡为”即“为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3、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安在”即“在哪里”。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

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

1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

例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例2: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

例3: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2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

例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例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

例1: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

例2: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

例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

例1: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例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例3:吾姊姊曷不戮力击之?(《灌园叟晚逢仙女》)

5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

例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例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例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6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

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例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例3: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7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

例1: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 例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

例1:子奚哭之悲也?(《和氏璧》)例2: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上胡不法。

9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

例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例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 里仁》) 10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

例1: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例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
篇二:上胡不法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文言文阅读(一)
篇三:上胡不法

文言文阅读(一)

[推荐时间:30分钟=15分钟(语基+默写)+15分钟(文言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属望/前后相属 埋怨/隐姓埋名 曝光/一曝十寒 ......

B.轧钢/相互倾轧 大度/度日如年 杂沓/纷至沓来 ......

C.吭声/引吭高歌 差额/差强人意 呼吁/长吁短叹 ......

D.刹车/名山古刹 效率/率性随心 没收/没精打采 ......

2.(2010年长沙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丹清 构架 晴空丽日 虚无缥缈

B.蓄志 讲座 危如垒卵 添枝加叶

C.静穆 缱绻 蓬头垢面 了如指掌

D.荧屏 陨落 不明就里 押卷之作

3.(2010·课标全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

高,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

有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

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

纷经常发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梦萦的直接“三通”得以实现。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设计之都”的称号,这是全世界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首个中国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

C.1~11月,我国CPI同去年相比,同比上涨6.3%,涨幅比1~10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D.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护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三、文言文阅读

(2010年常德一中高三四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 ) ( ) ( ) A.众望所归的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于12月15日正式开始,两岸同胞魂牵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

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上胡不法。

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

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

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选自《吕氏.

春秋·察今》)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或益之 益:认为??好 .

B.使人先表澭水 .

C.向之寿民 .

D.遽契其舟曰 . 表:标志,标记 向:从前 契:用刀刻

( ) (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夜涉?循表而.?A.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楚人有涉江者.B.? ?古之学者必有师?.

?此,不亦惑乎?求剑若.C.?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为政,有似于此?荆国之.D.?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B.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C.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D.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损益之后的先王之法不可效法,没有损益的先王之法也不可以效法,因为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B.荆人要去偷袭宋国,水突然上涨,荆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士兵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大叫,震塌了不少房屋。

C.作者用大家熟知的医病一事作比喻,以病情比时代,以药物比法令;药用来治病,法用来治世;病变那么药就要变,时代变那么法也就要随之而变。

D.如果认为先王之法曾有过好效果而硬搬古法,就会像牵小孩投江一样可笑,这个故事嘲笑了拘泥古法的幼稚和荒唐。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A 4.A

5.(1)赢得仓皇北顾 (2)凌万顷之茫然 (3)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6.A 7.D 8.A 9.B

10.(1)因此要抛弃先王的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2)这个时代已经和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3)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 参考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取法它的。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

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气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水里设立标记。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这个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以前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完成功名,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牵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小孩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像这种情况。

《察今》赏析
篇四:上胡不法

《察今》赏析

【解题】

本篇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有删节。“察今”,即制订法令制度必须考察当今的实际情况,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体现了法家因时变法的先进思想。

【注评】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上:指帝王、国君。胡:疑问代词,何,为什么。法:前一个是动词,取法,仿效;后一个是名词,法令制度。先王:古代的君主,此指古代的所谓圣君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先,先代的,古代的。○劈头故设一问,领起全文,引人瞩目。)非不贤也,(贤:善,好。)为其不可得而法。(为:因为。○自答上问,指出先王之法不可法,预示理应“察今”。这是从反面立论,立于破中,破得坚决,立得巧妙。先王之法虽“非不贤”,但为何又不足法?下对此加以说明。)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经:经过,经由。乎:助词。)人或益之,(或:有的人,代词。益:增加。)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言先王之法距今年代久远,几经损益,面目全非,此从先王之法本身的变异说明其不可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承上退让一步,突出强调即使先王之法毫无变异也不可法。理由何在?种下疑窦,开启下文。)上胡不法。

论述先王之法不可法,从反面证明“察今”之必要。这是引论。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要yāo:切合,适合。○首先指出先王之法是依时而立。下文即围绕“法”与“时”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凡”字语气十分肯定。)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从先王之法不适用于今时说明其不可法。回应和阐述上段末句“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的论断。)故释先王之成法,(释:舍弃,抛弃。)而法其所以为法。(意谓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为,制定。所以……:……的根据。○由上归结出对待先王之法的正确态度:成法必须舍弃,只法其立法的根据。“故”字承前收束上文,“而”字一转开启下文。)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再设一问,提起下文,并由此阐发开去。)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意谓是从人出发,为人而设的。)而己亦人也。(己:自己,指当前制定法令制度的人。○直答上问,指出先王立法的根据是“人”而不是古之成法。因此,当今之人亦应从自己的当今实际出发,以此作为立法的根据。)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意谓只要明察当今的实际,就可知古代立法的根据。由前面层层论述推导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点明“察今”的题意。)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古今一理,人我相同,可见古今立法的精神和根据亦同。补述一笔,对中心论点加以申说,使其论断更显得理由充分有力。有道之士,(谓明白事理的人。)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对“察今”进行推论,指出立法者贵在懂得这个道理。)故审堂下之阴,(审:察看。堂: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阴:日月照射的阴影。)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谓早晚和季节的变化。○比喻一。)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藏:潜伏。○比喻二。)尝一脬肉,(脬,同“脔”1uán,切成块状的肉。)而知一

镬(huó)之味,一鼎(dǐng)之调(tiáo)。(○比喻三。连设三喻进行类比,共同说明上文所述道理,从而进一步论证“察己知人,察今知古”中心论点的正确,亦隐示立法要察今的道理。)

说明立法应“有要于时”,先王之法不可法的道理,并从正面揭示、阐述“察今”的中心论点。 荆人欲袭宋,(荆,楚国的别称。袭:掩袭,谓乘人不备而突然进攻。)使人先表澭(yōng)水。(表,作标记。)澭水暴益,(益,“溢”的本字,此指涨水。)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而:如,好像,动词。坏:崩塌。都:大。舍:房屋。○以荆人循表夜涉,水涨人溺,惨遭失败的故事设喻。)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导,渡水。)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就故事发表评论,指出水情已变而表不变,是荆人失败的原因。)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画龙点睛。作一类比,揭出故事寓意,与全文主旨钩连,说明时变而法不变必败的道理。)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亏:同“诡”,差异,引申为不适应。)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明知时与法亏,却硬要法之,见其泥古不化的顽固态度。)以此为治,岂不悲哉!(○下一“悲”字,促人惊醒。上为一层,用循表夜涉的故事说明拘泥古法的悖谬,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背谬,行不通。)悖乱不可以持国。(○“无法”、“守法而不变”都不能“持国”,从两个不同角度反说必须重法、变法的思想,为下句蓄势。)世易时移,(谓社会和时代都变了。)变法宜矣。(宜:应当。○突出正意,阐明必须因时变法,为一篇之文眼。下文取譬设喻加以论证。)

譬(p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看病下药,药随病变,喻法亦应因时而变,从正面阐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道理。)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向:先前,这里是“本来”的意思。寿民:长寿的人。)今为殇(shāng)子矣。(殇子:未成年便早死的人。○言病变而药不变则害死人,喻时变而法不变的危害,从反面阐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道理。)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举事:做事。循法以动: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根据时势而变通。○由上述比喻导出结论,与段首论述相照应,进一步强调了重法和因时变法的主张。)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七十一圣:应是七十二圣。七十二,概言其多。)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务:一定要。相反:互不相同。)时势异也。(○时势不同而法不一。以古代圣贤因时度势变法的史例,阐明立法应当“因时而化”。论据充足有力。)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mò)铘(y?);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jì)骜(ào)。(○再设二喻,进一步说明不必追慕高古之名,而要讲究实效,因时变法。)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小结上文,说明先王因时变法,不图它空名,而只追求“成功名”的实效。上为二层,设譬引喻,说明立法必须顺应时变,从正面进一步阐述察今的意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其舟,(契:通“锲”,qia,用刀雕刻。)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寻找。○写其求剑之法愚蠢荒谬已极,结果不言而喻。上设刻舟求剑的故事为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就故事发表评论,指出地点已变而求剑之法不变,是楚人失败的原因。)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作一类比,揭出故事寓意。一语破的,发人深省。)时已徙(xǐ)矣,(徙:变迁。)而法不徙。以

此为治,岂不难哉!

○指出不审察时变,以故法治国,如同刻舟求剑,不能达到目的。几句小议,点明故事要旨,使人茅塞顿开!上为三层,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讽刺不审察时变,以故法治国的迂腐愚昧,从反面再次阐述察今变法的必要。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方:正。引:牵,拉。)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又设引婴投江的故事为喻。)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就故事发表评论,以反问诘出不看对象已变而欲投之江中的思想方法的荒唐可笑。)以此任物,(任,处理。)亦必悖矣。(○进一步指出以此法“任物”之害。)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作一类比,点明故事寓意,回应前文“守法弗变则悖”,说明死搬古法治国,定会把国家搞糟。作者借荆说秦,讽喻之意隐然可见。上为四层,以引婴投江的寓言故事,嘲讽拘泥古法者的幼稚荒唐,亦从反面论证了必须察今变法的道理。)

运用寓言、故事做比喻,批判了拘泥古法的悖谬,着重从反面反复阐明时变法亦应变,治国立法一定要“察今”的道理。作者在叙述故事之时,又间之以说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并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它不可能被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是经过前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仍然不能取法。

所有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都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了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一起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着,也仍然不能取法。所以应抛弃古代帝王既成的法令制麦,而取法他们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古代帝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古代帝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人,而我们自己也是人啊。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以推知古代。在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方面,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贵在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没有看到的。因此观察堂星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的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的寒冷,鱼鳖的潜伏。尝一块肉,就知道整锅肉的味道,全鼎肉调味的好坏。

楚国人企图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志在夜间渡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时,是可以沿着标志过河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河水更多了,楚国人还是顺着原来的标志去渡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同这有相似的地方。那时代已经与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适合了,却说这是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就去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墨守旧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有法行不通,或无法而造成混乱,都不能维持国家(的安定)。社会不同了,时代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理所当然的。这就像高明的医生,病情万变,药方也万变。(如果)病情变了,药方却不变,本来可

以长寿的人,现在却要成为短命鬼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修订法令制度的人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因此古来统治天下的七十一个君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不相同,这并不是硬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相同啊。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成就功业,树立威名,这就是古代帝王所追求的“千里”啊!

楚国有个过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用刀在船边刻上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后,就从自己刻了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宝剑。船已经移动了,但剑没有动,像这样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他的国家,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怎么会不困难呢!

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个人正拉着小孩要把他丢到江里去,小孩啼哭着。有人问其中的缘故。那人说:“这是因为小孩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会游吗?用这种办法处理事物,也必然是荒谬的了。楚国的处理政事,与此有类似的地方。

【简析】

本文围绕“察今”的中心论点,主要阐述了应当明察当今形势,因时变法,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作者以发展的观点,向秦国的统治者说明,法令制度的制定应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并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改变先朝的法令制度,为当今统一中国的大计服务。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察今立法,以法治国的主张,也反映了先秦时期法家的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的。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亦不乏其借鉴意义。

文章语言凝炼流畅,感情充沛,笔锋犀利,气势磅礴雄浑。全文围绕中心论点,采取正反结合,反复论证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博设比喻,广引寓言,借以辅助议论,说明事理,不仅使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深入浅出,趣味横生,耐人寻味,而且增强了说理的雄辩性。这种形象与说理相结合的写法,使文章增色不少。

上胡不法

http://m.myl5520.com/jiaoanxiazai/120250.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中考语文汉语知识攻略

汉语知识

【《蝴蝶效应》】《蝴蝶 张毅》阅读和答案

汉语知识

古典诗歌分类_古典诗歌的鉴赏

汉语知识

[汉语我的说法]《汉语,我为你忧心》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汉语知识

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_神不知,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汉语知识

不闻不问的意思_不问不闻的成语故事

汉语知识

鱼骨迟子建阅读题答案|迟子建《我说我》阅读题附答案

汉语知识

汉语是一门缺陷语言|《汉语是人民的游戏》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汉语知识

【途途是道】途途是道的成语故事

汉语知识

【1号新欢总裁情意绵绵】情意绵绵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汉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