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育论文

2020-06-24   来源:幼儿园教案

家校合作论文
篇一:家校合育论文

关于家校合作的感受与看法

五龙中心完小 尹中青

家庭和学校更好结合,发挥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次,有幸能到曲靖二小跟岗学习半月,我对这一话题有了更深的感受,为此我们做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几点看法:

一、家校合作教育方式的现状

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的常用方式:

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平时则互相随机交流。家长会是统一模式的“老面孔”,由班主任主持,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家长参加。会上一般先由教师介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就学生教育的有关问题对家长提出合作要求,然后个别家长询问教师子女在校表现和各方面情况。由于时间紧,人数多,教师和家长之间针对学生个人的深入交流很难进行。这些家、校合作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家、校合作方面既没有教材,也无其他依据,只是零散于各级领导讲话及文件中,所以原有家、校活动的开展存在以下问题:

1.无序性。在实际中,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往往是因为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家长会了,或者班级有了问题才想起了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缺乏书面活动记录,更何况家、校合作方面的经验总结。在这些准备不足的活动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2.单向性。家、校合作应该是家长与学校、教师在活动中互相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即双方需要互相交流沟通是家、校合作的真正前提。但在实际活动中,大都采取简单的灌输方法,由教师教会家长如何去做,只有单向交流、缺乏互动。家长完全处于被动位置,其效果微乎其微。

3.被动性。家、校合作教育往往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家长只有被动同意。有的教师总认为家长是不懂教育规律的,没有发言权,家长到学校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教师处处高人一等,致使许多家长到学校后诚惶诚恐,怕讲错话,怕得罪老师,使家长在整个活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4.随意性。家庭、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活动的内容上缺乏前呼后应,家长无法找到活动规律,也就无法找到时间与学校沟通,家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教育知识也就零零碎碎,不系统的,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方法的体系。可以说,这种零碎活动的开展难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二、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特殊背景

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主要有:

1.学生个性的突现。“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尽相同的成长、生活环境形成学生个性。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和地位的特殊,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必然有其独特性,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娇气和任性。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也有精力去疼爱孩子,怕孩子不高兴,怕孩子受委屈。结果,对孩子百依百顺,什么事都由着孩子性子去做,时间一久,孩子就变得娇气和任性了。

(2)独尊心态。由于独生子女受众人的疼爱和服务,易产生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

(3)自私行为。多数独生子女缺少和同龄人共同生活的经历,也就缺少友爱谦让的精神,其多数有自私自利的行为。

(4)忌妒心理。独尊和自私的心理状态的延伸,就是独生子女的忌妒心理表现特别突出。

(5)依赖心强。由于独生子女受到过度的呵护,必然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

(6)逆反心理。娇宠惯了的孩子难以接受家长说“不”,会很容易形成有意违反家长意愿的逆反心理。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心理行为特点,给予正确的调适,使孩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在小学,独生子女不同个性之间的冲突更为明显,独生子女的特点使他们团队意识较为缺乏,家、校合作教育对他们而言尤为重要。

2.学生家长教育意识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传统教育中有的家长缺乏教育意识,或对孩子完全放任不管,家庭只是生活的地方,不是孩子受教育的场所,将学生“全身心托付”学校和老师,把学校当作了“托儿所”;也有的家长有一定的教育意识,但观念滞后、方式不当;有的片面追随所谓的教育观念潮流,把

素质教育盲目等同于全能教育,总的来说,家长是学生的主要教育者之一,他们的教育素养参差不齐,教育效果不甚理想。但随着时代的前进,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小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也逐步提高,教育意识先进的越来越多,已初步具备广泛地平等合作的条件。而我们学校开办的家长学校,当前仍然主要是由学校向家长单向输出教育思想,年轻的家长正成为学校-家庭教育的热心探索者。有的家长对照自己在家长学校所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主动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行为,有的遇到问题能到学校向有经验的教师寻求帮助,还有许多家长和老师一道商讨孩子的教育计划。家庭教育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生率大为降低,已有的不良行为也及时得到矫治,不少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正常的家庭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以后形成家庭学校平等互助的合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三、拓宽家校交流渠道,形成家校协作合力家校合育论文。

学校积极拓宽学校与家长的交流渠道,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协作合力,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教育平台。

1、改革家长会方式方法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了解的重要的形式之一,是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良好锲机。我校在每个学期召开家长会前,都要仔细确定家长会主题,要求教师开出新意,开出成效。如专题性家长会:“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闲暇生活辅导”、“如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讲座式家长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赏识教育,父母与孩子心灵沟通”。

3、使手机短信成为家校交流的载体

为了较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教育,以及科学指导孩子的闲暇生活,进一步加大家校交流的参与面,我通过手机短信与家长作更多的交流。

4、组织各种调查,共同探讨教育大事。

考虑到现在家长均是家庭的中坚力量,劳务繁忙。于是,我采用问卷调查来征求意见,让家长对学校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许多家长在问卷中对学生的成绩表示满意,对老师的真诚、爱心表示肯定。 有时我们则利用致家长函来邀请家长共同讨论一些家庭教育热门话题。

四、利用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开展多样的家校协同活动。

家长队伍中蕴藏着无穷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笔教育资源有力地补充了学校教育,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家长有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更使学生掌握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已在我校成了惯例。每次学校的重大演出活动,我都热烈欢迎家长的热心参与。让家长也成为学校的主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家长与学生同台的表演,不仅让家长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才艺,也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心理距离,磨合了家长与学生的感情,营造了融洽的教育氛围。我班许多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与协作努力。看到家长们在活动过程中忙碌的身影,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常常令我们感动不已。今年六一儿童节,我班家长师生同台在学校举行了汇演,家长参与热情高反映强烈。

五、推广成功教育经验,提升家庭教育品味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改善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品味,逐步使家庭教育走向理性化、科学化、人性化。为此,我班先后组织多次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组织家长与学生面对面谈心,交流想法,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想干什么;组织家长聆听家庭教育专家讲座,指导家庭教育方法,拓宽家长家庭教育的学习渠道。

从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经典传说,到如今“砸锅卖铁也要送子女上大学”表现出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望。有效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将极大地提高家长素质,提高教育教育质量。

浅谈家校互动论文
篇二:家校合育论文

论文标题:学校、家庭、社区携手 共创学生美好未来

——浅谈家长学校互动教育教学法

作 者:郑树强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县王营子乡初级中学

联系方式:13464229913家校合育论文。

邮 编:122619

【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固然有着家长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家长对学生许多方面的影响也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只有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家校之间形成了很好的互动,教育才能取得成功。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双方的配合与协调,形成学校家庭统一战线。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区互动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积极性

1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固然有着家长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家长对学生许多方面的影响也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只有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学校教育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社会教育是氛围,起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基础,起至关重要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家校之间形成了很好的互动,教育才能取得成功。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双方的配合与协调,形成学校家庭统一战线。

一、初中生的特点和家庭教育背景

一个班集体就像一首诗,一幅多彩的画,像一座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百花园。在这之中,班主任是灵魂,是园丁,我深深体会到要形成教育的合力还必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教育网络,才能保证对学生教育的真正落实,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学校和家庭如何更有效地协调与配合,如何在家校结合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纽带作用,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要想把家长学校的工作做好,首先要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那么现在的孩子有哪些特点呢?

现在的初中生好奇心强,知识面广,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他们追求时尚,崇拜明星,张扬个性,但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他们追求快乐,追求幸福,但不愿付出,缺乏毅力。有些高中生十分懒惰,散漫成性,自以为是。他们大都有自己的绝活,争强好胜,但是文明习惯不是很好。

现在初中生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分优越的环境中所形成的高傲孤僻的性格。失去依赖后产生的恐慌感。当远离家门,集体生活一朝成为现 2

实,他们的心境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自然产生了对新集体生活的恐慌、逃避心态。从顺境中滋养出来软弱的个性。常常表现出意志薄弱、感情脆弱的一面:遇到困难畏缩不前,遇到打击一蹶不振。被老师批评、考试失利、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被他人误解等等都会成为他们产生低沉、悲观、颓废、沉沦等消极心态的直接原因。表现欲望落空造成的压抑情绪。

在了解了现在初中生的特点和现在高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探讨家长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家长、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我认为现阶段家长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一下问题:

(一)相互沟通较少,沟通方式单一。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说自己很忙,忙起来也就没有了和别人沟通的时间,家长和学校也基本上是这样,沟通不是很多,除了每个学校一两次的家长会之外,更多的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才会通知家长,而家长也一般是在孩子有事情的时候才会主动和学校、班主任沟通。大部分在学生家长都是在家长会的时候和班主任聊上几句,问一下情况,没有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沟通。

(二)班主任压力大,工作难度很大。

现在的班主任几乎可以说是“全职保姆”,从学生的一言一行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从学生早上来到学生晚上回都是班主任在管;而一旦学生出了什么事情,班主任又是要负责任的,有时候甚至是迫于某些势力而承担一些不是自己的责任。本来现在的教学任务就很重,班主任还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承担这些教育德育任务,所以现在班主任的压力巨大、开展工作的难度也很大,从我们分析现在高中生的特点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能看出来。

(三)问题家庭较多,问题家长不少。

3

问题家庭主要有以下几类: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父母在外打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孩子的家庭、由于父母工作忙直接找保姆照看孩子的家庭、家长把一切事情或责任都推给学校的家庭、由于孩子的问题而使家长绝望的家庭等。这实在本人的教育教学中遇到过的一些问题家庭,有些问题家庭的问题特别严重,比如说班里一个学生因为屡次犯错而面临开除的危险,这个学生家长居然说“孩子的后半辈子、命运就操在您的手中了”,那个班主任能操纵孩子的命运呀。

(四)缺少理论指导,社会关注较多但没有实效。

现在家长学校虽然已经有了,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多,学校也没有提供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让教师们、班主任认真地阅读,我们这些德育工作者缺少理论上的指导;另外,现在对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关注虽然很多,比如说每年的两会教育都是人们最关注的几个问题之一,但是年年提、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没有什么大的实效,反倒是人们觉得现在家庭教育越来越难、学校教育越来越难。

三、针对上述问题个人认为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

针对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我认为在家长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下几个措施:

(一)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和家长的理论指导、先从理论上武装自己。 学校可以定制一些有关家长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报刊杂志配发给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可以给家长印制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料,让家长对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现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积极和孩子沟通。

(二)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4

我认为每个学校可以召开三到四次家长会,比如说每学期的开学和结业的时候可以召开一次,在期中或者其他时间也可以召开家长会,这样的话每个学习阶段的情况家长都可以有一个了解。家长在平时也要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了异常及时地和班主任进行沟通。

沟通,不可忽视的是家访。这是比较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教师和家长拿出专门的时间来谈,所以班主任最好提前和家长预约,防止扑空或给家长造成不便。家访的优势是双方面对面谈,开诚布公,时间较自由。家访时我改变了以往的告状式,要知道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于是即使是针对问题学生,我也本着爱护学生自尊的原则,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角度分别查找教育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和家长共同寻求恰当的教育方式,让教育对于某些学生来讲恰倒好处的施展。

每当我新接一个班级时,我首先要做的是家庭情况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为深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家访的过程中能够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情况,能够细微地道出该学生的性格,爱好。有时可以善意地夸大学生的优点,并适时提出不足之处,态度诚挚,言辞恳切。同时认真倾听家长反映学生在家情况。对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及时周到的作出回应。这样近距离的深入的交谈对于我们班主任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同时也使家长真正感受到你对学生的关心,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

对功课不够理想的学生家长,一筹莫展的家长来说,班主任的家访和关心就是给了家长信心,让家长燃起了希望。我在一次家访中,家长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们孩子从小学到现在你是第一个走进我们家的老师。”我们能 5

家校教育结合 论文 白平
篇三:家校合育论文

题目:1 + 1 > 2

-----家校教育结合浅析

单位名称:灌南高级中学

作者姓名:白平

联系电话:15050909270

1 + 1 > 2

-----家校教育结合浅析家校合育论文。

内容摘要: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如果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二者相互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所以,家长要想孩子更加优秀,离不开与学校的沟通,学校要搞好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密切合作。家校结合需要双方的有效互动,而在这种良性互动中更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关键字:家校一致性 密切合作 合理有效

正文:一个人具有生养他的地域气质,很显然,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生养他的家庭气质。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孩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密切关联。因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各种辅导班随之而来,亲子活动越来越积极。但,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像想像的那样发展——孩子越来越优秀,家长理所当然的以为除却孩子在学校的教育,再辅以各类辅导“小灶加餐”,这不就是双重保障吗?但是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没有上去?为什么孩子在学校的问题有增无减?在和家长交流时,总见家长眉头紧皱,百思而不得解。

而与此同时教师也有着解不开的困惑:为什么和学生谈话有时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总感觉无法进入学生的内心?为什么学生的问题总是反复? 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对学生苦口婆心地说教,使学生刚在思想上有点进步,放假回校,就可能“一笔勾销”, “苦口婆心五天,抵不住双休两天”,造成“5+2=0”的奇怪却又普遍的现象。

教育绝对不是单一、单向、单方面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这告诉我们,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家长不能

只局限于单纯的物质提供与学习辅助,而教师----一如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所说:“教师如将其教导活动局限于学校范围以内,不对学生家长进行工作,那就不会达到所希望的结果”。如果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二者相互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所以,家长要想孩子更加优秀,离不开与学校的沟通,学校要搞好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密切合作。家校结合需要双方的有效互动,而在这种良性互动中更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2012年我所在的学校,高二文理分班,我担任了一个物化课改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学生基础普遍不好,大部分学生总是会有“缺腿”现象,他们既依仗自己的强项而自信(甚至自负)又因为“短腿”科目而自卑,很矛盾却又如此。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学生浩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强烈。浩的数理化三科极好,尤其是数学,平时大家不会做的题目他能很轻松的做出来,但是几次小练后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浩的分数并不理想,语文和英语更是他的“软肋”,连及格都达不到。我决定找他谈谈。

然而,谈话过程并不顺利.他低着头,保持长时间沉默,即使抬头也是游离着看向别处,似乎对这样的谈话习以为常又不放在心上,用力启发,希望能打破他的沉默,但他说出来的也只是消极的:我本来基础就不好,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考不好、考不上就算呗之类的。他的不配合让谈话没有办法再继续,我只好匆匆结束这次失败的谈话。晚自习时看到浩,懊恼再次涌上来,我苦苦思索,浩不怎么开口讲话,平常也是这样,有点孤僻,对现状不想改变,求知欲不强,对未来非常消极、迷茫,似乎对什么都不在乎,他用沉默把自己圈起来,好像不想让人走进他的世界,但是也会看见他向同学讲解问题时的开心,集体活动时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但有时却又似拒人于千里之外,到底怎样才能使浩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呢?突然想起学校这周末要求开家长会,也许能从家长那里找到突破口。

快下课了,当我宣布了关于周末开家长会的事情时,我突然看见坐在第三排的浩猛然抬头,眼神里充满惊愕,浩----家长?浩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因为没考好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飞速的想着,这也许是了解浩的一个契机,于是我又顺势强横的补充说家长必须来,若不来必须说明原因,听到这句话的浩把手中的笔狠狠的摔在桌子上,脸转向了窗外。目睹这一切,我知道找到了切入口。

等其他同学陆续登记好家长是否来参加的情况后,浩的那一栏依然是空白。眼看第二天就要开家长会了,我有些着急,便把浩叫到办公室询问原因,浩一如那天的沉默,只冷冷的说“不来”。沮丧再一次袭来,但也意识到这也许就是问题所在了。我没有再追问原因便让浩回去了。

我决定私下里和浩的家长联系。翻开学生开学时登记的信息表,在家长联系栏里,浩先写了一个,却又用笔划掉,然后在后面重新写了一个。两个号码差别很大,不像是记错的样子,有点疑惑。拨通了号码之后,大吃一惊,接电话的竟是浩的姑姑,为什么不是浩的爸爸或妈妈,说出了疑惑之后,浩的姑姑一番话顿时让我惊住了,我才知道,在浩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就在这个暑假浩的妈妈出车祸去世了,浩的爸爸腿部残疾,依靠轮椅活动,现在在南方的一个残疾人厂上班维持生活用计,浩和爸爸的关系本不好,妈妈的突然离世更是让他备受打击,他也变得更加沉默,敏感自卑。现在他的一切都由姑姑负责,姑姑疼爱怜惜自己的侄儿,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对于浩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答应,不敢拒绝、不敢询问,任何事情都不让浩做,一周的衣服甚至袜子都是由浩的姑姑来学校拿回家洗好,再加上一大包零食送过来,小心翼翼,唯恐伤害敏感的浩。对于家里发生的事情、现状更是只字不提,采取逃避的方式,只希望用物质的方式来“保护”浩。时间长了,浩竟也认为别人对他的关心理所当然,依赖别人,对他人漠不关心,认为别人应该为他付出,浩的自尊心极强,不希望别人知道家里的情况,他用不在乎、很好的物质形式来武装自己。浩的姑姑非常关心浩的学习,只希望自己的付出能让浩有一个好的未来,对浩的现状忧心忡忡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放下电话,我既为自己不能了解学生的情况内疚又对浩担心,这样下去的浩怎么会有很好的未来呢?在和浩的姑姑随后几次的通话中,我们制订了几个策略:

1、 浩的自尊心很强,暂时不让他知道我和他姑姑交流的事情,在班级中亦不

提及。

2、 浩的数学很好,先从数学开始提高浩的学习热情,由他担任班级数学“课

外小老师”,然后由我和英语老师给他拟定一个适合他的学习计划,在课堂内外多关注。

3、 班级中有一个学生生病住院,为使学习不落下,班级挑选了几个各科较好

的学生为其补课,特意挑选了浩承担数学的任务,既督促他认真,又引导

他关心他人,又让他明白生活有很多不如意,学会坚强面对。

4、 周末回去或放假在家时,姑姑分配任务给浩做,力所能及的不包办,使浩

明白要自立,慢慢的谈起家庭的事情,不逃避,乐观面对

慢慢的发现浩的变化,数学粗心的情况越来越少,早晚读时不再发呆,语文英语读得很慢却不再皱着眉头,课堂上也能主动的回答问题,课下与同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脸上的笑容亦灿烂起来,姑姑打来电话说浩在家开始辅导小表弟数学了,也经常给爸爸打电话让他注意身体,虽然装作不经意,虽然话不多,会谈起自己的理想,会叮嘱姑姑不要太辛苦等。我们知道这个曾经阳光的男孩回来了。 这件事使我体会到了与家长沟通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孩子就是一道题,这道题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合作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亦让我明白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诚心诚意地尊重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并不比成年人差,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们的不满情绪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尚处在成长发育阶段,需要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走进孩子心灵深处,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同时,对于孩子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能溺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溺爱是一种不理智的爱。他认为溺爱是家长和孩子关系上最可悲不过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的、不理智的爱,有时简直可说是像母鸡的爱。家长与子女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受这种态度培养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不可以”、“应当”这一些概念。他们觉得,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可以的。他变成了任性的、往往是近乎病态的人,生活中的少许困难,都会成为他无力承担的重负。

教育离不开学校,但教育不仅仅只靠学校,现代教育是一种开放性全方位教育,它以学校教育影响为主,突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交互性教育影响。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应该积极有效沟通、相互配合、

家校论文
篇四:家校合育论文

论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有效方式

——手写书信

黄兴镇太平小学 郭珍华

手写书信,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似乎于现代人而言,它早已应该如同陈年旧账,只能一笔勾销了!确实,高速运行的各种交通工具,高度发达、遍布全民的各类通讯设施及软件,让人与人的交流已不存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限制。靠手写书信交流这种方式,也仿佛确实只有淘汰的份儿了。而今天,我却要将它拿出来用了——只因我们有了孩子,只因我们的身份是家长。

一、现状分析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现代心理学研究可知:叛逆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3岁左右是第一个叛逆期,第二、第三叛逆期分别在10岁和13岁,被界定为“准大人期”和“青春叛逆期”。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闹脾气时只需要轻轻地抱着他,不用说话,等孩子好一些后再沟通。可对于第二、第三叛逆期年龄段的孩子,随着身体的快速成长,他们的心理也与日俱变:由于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自我意识膨胀,又缺乏突破方向,逐渐表现出与父母的对抗,交流更成问题,令不少父母头疼不已。当然,这里面可能不仅仅是我们自身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可能与我们的传统教育逐渐遗失,独生子女被娇惯,现代社会有太多的时代诱惑不无关系。

从家长角度看,两大类群的家长面临与此年龄段的孩子在交流时

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忧心忡忡。他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孩子有丁点儿闪失,孩子任何一方面的成长,思想变化,都牵动着父母的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他们从不期待孩子对自己的回报,只希望他们的成长之路少经一些磕绊,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些磨难,幸福成长。这类家庭难以经受任何程度教育的失败。一边宠爱着孩子,一边焦躁着;无计可施。另一类就是引起社会比较重视的留守(或类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生存,与孩子从地理距离到心理距离逐渐拉远。从缺乏交流到面临孩子不好教,教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容易走入两种误区。一、慌不择路,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二、心灰意冷,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我曾听一位孩子正处于叛逆期的家长,痛苦而又无奈地自我解嘲“叛逆期啊,那是初一才开始,初二简直想死!”确实,我们知道,甚至还有不少家庭,因为孩子这一叛逆期,处理不当,亲人之间剑拔

弩张,亲情出现裂痕。这与曾经的满腔热血育子、爱子早已方向南辕北辙。

二、个人看法

从爱孩子的角度,从培养家、国的下一代角度,这都是我们极不愿看到的状况。其实,家长作为成年人,要学会用冷静的方式对待碰撞。从爱出发,力求寻找一条既有利于孩子成长,又有利于家庭和谐之路,与孩子做好交流,达到育子目的。这时,我就要推崇最古老的,也最传统,有意义,也有效果的手写书信交流方式了。

这是因为书信交流时,父母能通过写信这种方式,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会逐渐平心静气,暂离忧心与急躁,舒缓情绪,说出的话肯定会中肯些。而且,孩子容易会对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但如果您写成文字,孩子就不会不注意了,这样更容易触动孩子的思想。当孩子偶尔给您回信的时候,他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并且在写信的时候锻炼文字表达能力。这不但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而且,在将来,对孩子也是一份“抵万金”的成长纪念册。 其实,信可以是两个住得远的人写的,也可以是住在一起的人写的。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写信能让孩子意识到他在你眼里的地位,这样的效果是不错的。写信能表达出父母内心中对孩子最真挚的情意,孩子在读信的时候也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亲情的激发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教育。

三、成功范例

想给大家推荐几本成功范例,从古至今,从西到中,从洋洋洒洒数千言到言简意赅几百字。都是近年来大受追捧,一再翻印的育子良方。

1、《哈佛家训》

这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课本,作者叫'威廉.贝纳德'。书的构造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内容结构微妙微窍,富有很大的启发性。没有哪一本书像《哈佛家训》那样让我们震撼,也很少有一本书像它那样,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将人生丰富的哲理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它不同于众多说教式的书籍,《哈佛家训》从头到尾都是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每读完一个故事,就会觉得人生出现了另一片天空。

2、《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看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多因纨绔子弟的“文官爱财、武官怕死”丢了世袭荫泽。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

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3、《傅雷家书》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写给他的孩子的《傅雷家书》,早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一本好书。此书可谓经久不衰,至今仍在重新印刷。这本书以书信的方式把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亲的话用平实的、语重心长的语调记录下来,读来倍觉亲切。所以,尽管这本书是傅雷先生多年书信的结集,尽管这些信只是写给他自己的孩子的,但《傅雷家书》至今仍成为许多人用来教育孩子的经典之作。

4、《读者》节选

这位美国妈妈霍夫曼的做法放在中国有点不可思议,她给自己的儿子买了部iPhone手机,伴随这部手机的还有一份文件(类似家书),用来保证自己13岁的孩子格雷戈里在使用智能手机的同时学会节制和承担责任。

这份合约长达18条,首先就声明:“你现在已经是一个13岁的男孩了,而且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孩,所以妈妈认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这部手机。但是想要接受这个礼物,你必须接受合同里面规定的约束。我希望你能够理解,只有这样,妈妈才能把你抚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而且能和先进科技?和平共处?的男子汉。希望你能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受约束。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下18条规定的话,我只能将这部iPhone手机收回。”

合同第一条就强调:“这部手机是我的,是我买的这部苹果智能

家校合育论文

http://m.myl5520.com/jiaoanxiazai/111019.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国家公祭日幼儿园教案集合3篇

幼儿园教案

安全幼儿园教案十一篇

幼儿园教案

《转圈找朋友》幼儿园教案【12篇】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中班(合集7篇)

幼儿园教案

棒棒糖幼儿园教案范文(精选六篇)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合集7篇)

幼儿园教案

《转圈找朋友》幼儿园教案【10篇】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游戏(通用19篇)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中班(合集六篇)

幼儿园教案

美丽的幼儿园教案集合3篇

幼儿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