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2015-10-04   来源:子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篇一: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的功效。那么,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金银花自古被中医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金银花的茎、叶和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毒、杀菌、利尿和止痒的作用。具体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2.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链球菌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

  3.抗炎解毒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消炎作用

  4.疏热散邪作用,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5.凉血止痢作用,对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

  6.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金银花的禁忌

        脾胃虚弱者不宜常用。不可以经常吃,因为会使体质变虚,只在体内有火,感冒咳嗽的时候服用,不建议长期使用。金银花性味寒凉,会影响脾胃的运化,此味药一般在暑天使用较为合适。脾胃虚寒者(如经常肚子疼、腹泻、腹部发凉、手脚发凉)不宜用金银花泡水。而且金银花泡水和泡茶类似,冲泡两三次即可,隔夜后不宜再饮用。

猜你喜欢: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使用方法
篇二: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既可以用来观赏吗,也是一种可药用食用的植物,那么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小编整理了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使用方法,希望大家喜!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使用方法

  蒲公英泡水喝的方法:

  蒲公英茶

  【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

  【作法】

  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

  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

  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蒲公英泡水能够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对于治疗热毒症、目赤肿痛、化脓性疾病以及清肝热有较好疗效。泡上一杯茶,加入蒲公英,惬意地享受这份甘甜湿润吧!

  2、美容养颜:蒲公英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蒲公英叶子中含有改善湿疹和舒缓皮肤炎的成分,花朵还有去除雀斑的功效。

  3、抗菌: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没事的时候合上一杯蒲公英茶还是不错滴。

  4、抗肿瘤:蒲公英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泡上一杯茶,不仅可以清热解毒、润肠清肺,还可以起到其他辅助作用。

  5、对于感冒伤风、慢性胃炎、便秘、跌打损伤、皮炎等也有一定疗效。

  蒲公英泡水喝的副作用: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它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

  蒲公英常用来治疗热证,如果有热的迹象可以用来泡水喝,但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另外用量过大,可致缓泻,一般不建议常喝。

  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蒲公英泡水喝的方法及副作用等相关信息就和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

  用量不科学

  很多人为了能够获得更好更快的效果,所以喜欢自作主张的加大蒲公英的用量,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如果大量的服用蒲公英,那么很容易一导致出现各种胃肠道不适的情况,例如恶心、想吐以及腹部不适还有拉肚子等等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服用大剂量的蒲公英之后身体中的肾小管变窄,而且肝细胞还有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出现了轻度浑浊、肿胀的情况,这就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

  过敏反应

  蒲公英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服用,因为有一小部分的将蒲公英泡水喝之后会出现过敏的情况。例如服用蒲公英水或者是蒲公英酒之后身体出现荨麻疹或者是浑身瘙痒,这些都是属于过敏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人在使用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之后出现了脸色发白或者是青紫。甚至还会出现打寒战的情况,这些都是属于过敏,一定要立即停止用药,然后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阴寒症

  药不对症主要就是体现在寒热不分的情况,没有对身体的疾病进行辩证就直接使用蒲公英,这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毛病。现在大多数的感染情况都是属于热症,所以使用蒲公英治疗并不会生不良反应或者是病情价值的情况。但是,也有少数的感染情况是属于阴寒的,这个时候身体中并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并且疾病的病程也比较的长,患者的身体体质情况比较差。

  这个时候如果大剂量的使用蒲公英来治疗疾病,那么不仅不能够导致疾病好转,甚至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下降、身体变差和疲乏,甚至出现盗汗还有脸色苍白的情况,身体也会越来越差。所以说,日常生活中使用蒲公英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能够简单的将蒲公英看成是抗菌消炎的药材,否则对于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


蒲公英相关文章:

红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篇三: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红参有着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补品。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看看红参的相关内容

  红参的功效与作用:红参可养心安神

  养心安神是红参最重要的作用,人们食用红参可以大补元气,也能起到提高造血量的作用,因此人们食用以后能起到养心安神的重要作用。

  红参的功效与作用:红参能调节神经

  红参对人类的中枢神经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当中枢神经过于兴奋时,它能让神经安静下来,当它过于安静时,红参则可以让神经兴奋,因此食用红参对人类的失眠以及焦虑和疲劳都有很强的缓解作用。

  红参的功效与作用:红参对人体心肌与血管作用明显

  红参可以为人类的心肌提供大量营养,减少心肌无力以及心肌缺血等不良症状的出现,具有出色的强心作用,另外红参还可以软化血管,控制胆固醇的生成,对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红参的功效与作用:红参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红参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它营养丰富,可以满足人体多器官对多种营养的不同需要,同时还能益气补血,经常食用延长寿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人类身体免疫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红参食用:红参可与西洋参搭配炖服

  从保健功能上讲,红参具有大补元气,益血,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药用功能方面,可以祛湿、治疗气虚、体寒症,如多汗、胃下垂、胸闷、心绞痛、冠心病、心血管等疾病;再如阳气不足、冬季畏寒、老人早衰、妇女内分泌紊乱等。

  使用方法药用需医生指导

  保健还是药用的目的不同,红参的服用方式也不同。以保健功能为目的,如偏寒凉需补气的体质人群、或刚做完手术后需要进补的人群,常规的服用方法是用红参5g,搭配西洋参5g,1:1的比例作为常规的保健方法。

  推荐炖服是最好的,将西洋参和红参切成2cm薄片,放入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4-5小时即可服用,一周两三次为宜,每次总量控制在10g内。另外,也可磨粉冲服,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1。5克,一天两到三次。而以治疗为目的则需要医生进行指导来调理,如痰湿症的患者,舌苔重的就需要加陈皮化湿,无舌苔的则是加石斛,有心血管疾病的可加田七,用量大小是需要医生根据患者情况不同来调配的。

  吃红参有哪些禁忌

  1、不适合吃红参的人包括:阴虚火旺者、脑出血患者、脾气暴躁而面色发红者、发热者。否则会加重症状,出现头昏头痛,血压上升等。红参也不适宜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会导致早熟。

  2、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前,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3、红参不宜与寒凉的食物同用,如萝卜、来肤籽、香蕉、芥菜、冬瓜、藜芦同用。

  4、服用红参的时间宜在早上或中午,不宜在睡前,否则会因兴奋影响睡眠。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篇四: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10~15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 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5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10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 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0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 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菊花的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10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金银花的服用方法:一茶匙干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9~30克。

中药功效小结

一、解表药

1.兼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2.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紫苏。

3.兼能行气者:紫苏。

4.兼能止呕者:生姜、紫苏。

5.兼能治疗痹证者: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6.兼祛风止痉者:蝉蜕、防风。

7.兼通鼻窍止痛者:白芷、细辛。

8.兼利咽止痛者:薄荷、牛蒡子、蝉蜕。

9.兼透疹者: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

10.兼明目者:菊花、桑叶。

11.兼疏肝解郁者:柴胡、薄荷。

12.兼升阳者:柴胡、升麻、葛根。

13.兼止血者:荆芥、桑叶。

二、清热药

1.清心火:竹叶、淡竹叶、栀子、黄连。

2.清肺热:石膏、知母、芦根、黄芩、穿心莲、地骨皮。

3.清胃火:石膏、黄连。

4.泻肝火:夏枯草、决明子、秦皮、龙胆草、野菊花。

5.泻肾火:知母、黄柏。

6.清肠胃湿热及血分热毒: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马齿苋。

7.解毒消痈: 乳痈--蒲公英、漏芦;

疔毒--紫花地丁;

肺痈--鱼腥草、金荞麦;

肠痈--大血藤、败酱草。

三、泻下药

(1)兼活血的药物有:大黄 千金子

(2)兼消肿散结的有:芒硝 甘遂 大戟 商陆

(3)能通利二便的有:牵牛子 郁李仁 商陆

(4)兼清热泻火的有:大黄 芒硝 芦荟

四、祛风湿药

1.善治上肢痹痛的:羌活 桑枝

2.善治下肢痹痛的:独活 海桐皮

3.善治行痹的:威灵仙

4.善治痛痹的:川乌 独活

5.善治着痹的:独活 木瓜

6.有安胎作用的:紫苏 黄芩 桑寄生

7.兼活血作用的:雷公藤 穿山龙等

8.有良好止痛作用的:威灵仙 川乌 独活

9.有和胃化湿作用的:木瓜 蚕沙

10.兼通乳作用的:路路通 丝瓜络

11.风药中之润剂:秦艽 防风

12.兼利水作用的:防己 桑枝 五加皮

13.兼降血压的:豨莶草 臭梧桐 桑寄生

五、化湿药

1.兼有解表作用的:藿香、苍术。

2.兼有止呕作用的:藿香、砂仁、豆蔻。

3.消除胀满之要药:厚朴。

4.具有安胎功效的药物:砂仁。

5.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砂仁、豆蔻。

常配药物

1.健脾药――湿阻中焦,影响脾胃;

2.行气药――湿性粘滞,阻遏气机;

3.温里药――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4.渗湿药――湿性下趋,邪有去路。

六、利水渗湿药

1. 既能利水又能健脾的药物有:茯苓、薏苡仁。

2. 有毒的利水渗湿药有:香加皮、泽漆、木通。

3. 善治石淋的药物有:滑石、海金沙、金钱草、蝼蛄。

4. 善治膏淋的药物:萆薢。

5. 既能治阳黄,又能治阴黄的药物有:玉米须、茵陈。

6. 须布包入煎的药物有:车前子、滑石、海金沙。

7. 孕妇忌用或慎用的药物有:木通、瞿麦、虎杖,冬葵子。

七、温里药

1.具回阳功效,用于亡阳证的:附子、干姜;

2.主入肾经,能补火助阳的:附子、肉桂;

3.主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的:干姜、吴茱萸、丁香、高良姜、花椒;

4.主入肝经,治疗寒凝肝脉的:吴茱萸、小茴香;

5.具有温肺化饮功效的:细辛、干姜;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6. 能驱蛔杀虫的:花椒;

7.具有引火归原作用的:肉桂、附子。

八、理气药

1.善行脾胃之气的药物有: 陈皮 枳实 木香 沉香;

2.善疏肝解郁的药物有:青皮 川楝 荔枝核 香附;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既能疏肝又能理脾的药物有:香附 佛手 香橼 玫瑰花;

4.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香附;

5.治疗胸痹的要药是:薤白;

6. 善治寒疝疼痛的药物有:橘核 荔枝核 乌药;

九、消食药

1.善消油腻肉食积滞,行气止痛,活血祛瘀:山楂

2.善消面食积滞,健脾和胃:神曲

3.善消淀粉类食物,回乳消胀,疏肝解郁:麦芽

十、驱虫药

1.主驱蛔虫的药物有:使君子、苦楝皮

2.主驱绦虫的药物有:槟榔、南瓜子、鹤牙草、雷丸

3. 广谱驱虫药物有:贯众、槟榔

4.既能驱虫,又兼泻下的药物有:槟榔

十一、止血药

1.善治尿血、血淋的:小蓟 白茅根 蒲黄;

2.善治便血、崩漏的:地榆 槐花 炮姜 灶心土;

3.善治肺胃出血的:白及 紫珠 藕节;

4.善治外伤出血的:三七 白及 降香;

5.既能止血,又能安胎的:苎麻根 黄芩 艾叶 (阿胶)。

十二、活血化瘀药

1.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莪术,三棱;

2. 既能活血,又能消肿生肌的:乳香,没药;

3. 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消肿的:益母草,泽兰;

4. 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鸡血藤,当归;

5. 既能活血,又能下乳的: 穿山甲,王不留;

6. 既能活血,又能续筋接骨的: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

7. 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的:五灵脂,刘寄奴,血竭,儿茶;

8. 既能活血,又能清热凉血的:郁金,丹参;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既化痰又能止痉的:天南星、白附子、天竺黄、竹沥.

2.既化痰又软坚散结的: 海藻、昆布、海蛤壳、海浮石、黄药子.

3.既化痰又利咽的:桔梗、胖大海.

4.兼润肠通便的:瓜蒌、苦杏仁、紫苏子.

5.兼降逆止呕的:半夏、竹茹、旋覆花、枇杷叶.

止咳平喘的机理归纳

1.宣肺止咳平喘:桔梗、前胡、麻黄.

2.降肺止咳平喘:苏子、苦杏仁、旋覆花、白前、前胡.

3.润肺止咳平喘:百部、紫菀、款冬花、川贝母.

4.清肺止咳平喘:马兜铃、枇杷叶、黄芩.

5.泻肺止咳平喘:桑白皮、葶苈子.

6.化痰止咳平喘:苏子、紫菀.

7.敛肺止咳平喘:白果、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

8.补肺气止咳平喘:人参、党参、黄芪.

9.补肺益肾,纳气平喘:蛤蚧、冬虫夏草、核桃仁、补骨脂、紫河车.

十四、安神药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兼能解郁的药物:合欢皮

2.兼能化痰的药物:远志

3.兼能活血的药物:合欢皮、琥珀.

4.兼能敛汗的药物:酸枣仁

5.兼能利尿的药物:琥珀

6.兼能平肝的药物:龙骨、磁石

7.兼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柏子仁

十五、平肝息风药

1.平肝兼能清肝明目的药物:石决明、珍珠母、刺蒺藜、羚羊角.

2.既能平肝又能息风的药物: 钩藤、天麻、羚羊角.

3.兼能凉血止血的药:代赭石.

4.兼能攻毒散结:全蝎、蜈蚣.

5.兼能通络的药物:天麻、地龙、全蝎、蜈蚣.

6.兼能软坚散结的药物:牡蛎、白僵蚕.

7.兼治头痛的药物:天麻、全蝎、蜈蚣.

十六、开窍药

1. 兼活血止痛的药物:麝香、苏合香.

2. 兼能化湿的药物:石菖蒲.

3. 兼能清热、解毒的药物:冰片.

4. 兼能催产的药物:麝香.

十七、补虚药

1.补气药

(1)补脾肺之气的: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山药.

(2)健脾燥湿或化湿的:白术、白扁豆.

(3)补心气的:人参、西洋参、炙甘草.

(4)补肾气的:人参、西洋参、山药.

(5)补中缓急的:甘草、大枣、蜂蜜、饴糖.

(6)兼能养阴或生津的:人参、西洋参、山药.

2.补阳药

(1)兼祛风湿的: 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胡芦巴.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兼强筋骨的:鹿茸、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

(3)兼安胎的:杜仲、续断、菟丝子.

(4)补益肺肾,纳气平喘的:补骨脂、蛤蚧、胡桃仁、冬虫夏草、紫河车.

(5)阴阳并补的:菟丝子、沙苑子、紫河车.

(6)兼养肝明目的:菟丝子、沙苑子.

(7)兼益精血的:鹿茸、紫河车、蛤蚧、肉苁蓉、锁阳.

(8)兼润肠通便的:肉苁蓉、锁阳、胡桃仁.

(9)兼温脾止泻的: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

3.补血药

(1)兼补阴的:熟地、白芍、阿胶.

(2)兼润肠通便的:当归、何首乌.

(3)兼有活血作用的:当归(鸡血藤).

(4)兼有调经作用的:当归、白芍.

4.补阴药

(1)偏补心阴的:麦门冬、玉竹、百合、生地黄、阿胶.

(2)偏养胃阴的: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

(3)偏补肺阴的:沙参、麦冬、百合、天冬、阿胶.

(4)偏补肝阴的:枸杞、白芍、山茱萸、制首乌、熟地黄.

(5)偏补肾阴的:熟地黄、制首乌、天冬、龟甲、鳖甲.

(6)偏补肺胃之阴的: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等.

(7)偏补肝肾之阴的:山茱萸、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补虚药 十八、收涩药

1.收涩作用广泛的:五味子、乌梅、五倍子.

2.能敛汗,治疗自汗盗汗的:麻黄根、浮小麦.

3.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的:五味子、乌梅、罂粟壳、肉豆蔻、莲子、芡实.

4.补肾止遗,治疗遗精遗尿的:山茱萸、桑螵蛸、莲子、芡实、海螵蛸等.

5.功能补肾健脾的:莲子、芡实.

6.功能补肾养心的:莲子、五味子.

7.功能敛肺止咳的:五味子、乌梅、罂粟壳、白果.

8.功能收涩止痛的:罂粟壳、海螵蛸.

9.功能固崩止带的:山茱萸、桑螵蛸、海螵蛸、莲子、芡实等.

十九、涌吐药

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

1.只供外用,不可内服的:土荆皮.

2.兼祛痰、截疟的:雄黄.

3.兼补肾助阳的:硫黄、蛇床子.

4.兼能止泻的:白矾、大蒜.

5.主要用于疥癣、湿疹等皮肤病的:硫黄、土荆皮、白矾、蛇床子等;

6.主要用于痈疽疔疮等外科疾患的:雄黄、蜂房、蟾酥、木鳖子等.

二十一、拔毒化腐止痒药

1.只供外用,不可内服的:升药、炉甘石.

2.兼祛痰平喘、截疟的: 砒石、铅丹.

3.主治痈疽疮疥等外科疾患的:升药、砒石、铅丹.

4.主要用于五官科的:炉甘石(眼科)、硼砂.

熟地黄的作用与功效
篇五: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黄的作用与功效

第一次了解地黄,还是在医圣张仲景的“黄连阿胶汤”——去鸡子黄,重用熟地黄、加茯苓,减少黄连用量。直到现在才知道,地黄有 “鲜”、“生”、“熟”之分,不仅名字上略有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千秋。 同为地黄,功能各异

地黄根据其加工方法的分为三种中药材,刚采挖出来的新鲜地黄或将刚挖出的地黄埋入湿沙中保存者,称“鲜地黄”。鲜地黄味苦甘性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高热烦渴及血热炽盛而致的吐血、衄血、皮肤出血等热盛疾病。鲜地黄晒干后称“生地黄”,古称“干地黄”,简称“生地”,味甘苦性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或热邪迫血溢出脉外之出血证,及热病伤阴,消渴证、肠燥便秘等。鲜地黄与生地黄比较,鲜地黄苦重于甘,药性更寒,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更强;生地黄味甘重于苦,养阴,清虚热作用较好,兼有滋补阴液的功效。生地黄加黄酒蒸制后晒干称“熟地黄”。

熟地黄作用与功效

熟地黄,又称“熟地”,性味甘,微温。就名字而言,熟地孤单中彰显自足,平淡中又透着不屈。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肝肾阴虚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等。熟地为滋补肝肾的重要药物,不仅能够养血滋阴,而且能够生精填髓。中医认为精血是人体内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精血充足则肝肾功能正常,机体表现出强健功能状态。反之,人体精血不足则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

须发早白,未老先衰,性功能减退等等,所以和颜坤泰胶囊具有治疗女性更年期出现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黄中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甙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地黄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地黄还有调节激素代谢、降血糖、抗衰老及镇静、利尿等作用。

熟地黄与养生

熟地有很好的养生食疗的作用,熟地主要是用于做药,熟地的功效和作用是熟地可以抵抗癌细胞的扩散,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而且熟地还有强心的功效,熟地还能起到利尿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熟地这种中药,用在我们的养生保健中。

熟地黄与“四物汤”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黄服用禁忌

熟地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熟地黄还有调节激素代谢、降血糖、抗衰老及镇静、利尿等作用。虽然熟地黄营养丰富,但因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而且在服用时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均不可食用。

微微熟地黄,幽幽中药香。一勺酽酽的药汤,充满着生命的眷顾。浓浓的药香,绵长而深厚,阴阳五行,包罗万象,可除人间疾苦。所谓中医圣手,药到病除,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同为地黄,功效却各有千秋
篇六: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微微熟地黄,幽幽中药香

“千秋霜月三秋白,一地西风一地黄”。古人总是那么诗情画意,即使是“地黄”这样的中药同样也可以的描绘得这么深切动人、栩栩如生。第一次了解地黄,还是在和颜坤泰胶囊的处方中:“黄连阿胶汤”——去鸡子黄,重用熟地黄、加茯苓,减少黄连用量。直到现在才知道,地黄有 “鲜”、“生”、“熟”之分,不仅名字上略有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千秋。 同为地黄,功能各异

地黄根据其加工方法的分为三种中药材,刚采挖出来的新鲜地黄或将刚挖出的地黄埋入湿沙中保存者,称“鲜地黄”。鲜地黄味苦甘性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高热烦渴及血热炽盛而致的吐血、衄血、皮肤出血等热盛疾病。鲜地黄晒干后称“生地黄”,古称“干地黄”,简称“生地”,味甘苦性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或热邪迫血溢出脉外之出血证,及热病伤阴,消渴证、肠燥便秘等。鲜地黄与生地黄比较,鲜地黄苦重于甘,药性更寒,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更强;生地黄味甘重于苦,养阴,清虚热作用较好,兼有滋补阴液的功效。生地黄加黄酒蒸制后晒干称“熟地黄”,即是和颜坤泰胶囊处方中的君药。

熟地黄作用与功效

熟地黄,又称“熟地”,性味甘,微温。就名字而言,熟地孤单中彰显自足,平淡中又透着不屈。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肝肾阴虚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等。熟地为滋补肝肾的重要药物,不仅能够养血滋阴,而且能够生精填髓。中医认为精血是人体内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精血充足则肝肾功能正常,机体表现出强健功能状态。反之,人体精血不足则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须发早白,未老先衰,性功能减退等等。近年来,许多中年妇女服用和颜坤泰胶囊来改善卵巢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熟地就是该药最重要的药物。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黄中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甙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地黄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地黄还有调节激素代谢、降血糖、抗衰老及镇静、利尿等作用。

熟地黄与养生

熟地有很好的养生食疗的作用,熟地主要是用于做药,熟地的功效和作用是熟地可以抵抗癌细胞的扩散,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而且熟地还有强心的功效,熟地还能起到利尿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熟地这种中药,用在我们的养生保健中。

熟地黄与“四物汤”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黄服用禁忌

熟地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http://m.myl5520.com/guoxue/75495.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_没有绝望的处境经典励志故事

子部

灯笼果作文150字|灯笼果五年级作文

子部

葡萄籽的作用

子部

路由器不能用了

子部

短跑技巧

子部

石家庄公司注册

子部

怎么取网名

子部

如何起网名

子部

库存管理方法

子部

悬挂缩进

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