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微信

2020-08-03   来源:自荐信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微信依赖
篇一:郭庆光微信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微信依赖

摘要:近几年来,微信作为社交软件之一,成为亚洲地区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社交媒介出现微信朋友圈信息过度浏览和“低头族”、 “微信控”的依赖现象。本文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了微信依赖产生的原因,追求更清晰地认识媒介,更合理地使用媒介。

关键词:微信依赖;社交需求;成因;使用与满足

一、微信简介

在智能手机数量飙升、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腾讯公司2011年1月21日推出了一款免费的手机终端即时通讯应用软件——微信。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5亿,是亚洲地区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成为了继微博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继“微博控”之后,“微信控”开始涌现并日益增加。

微信使用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微信聊天功能,二是刷朋友圈,三是浏览公众号。大量用户使用微信跟朋友们沟通联络、分享见闻、跟陌生人打招呼、浏览感兴趣的信息......

由微信使用的功能可以引申出微信使用的三大特征——浏览、分享和互动。微信区别于一般网络社交工具的重要功能,就是朋友圈信息共享,微信用户可以利用朋友圈,及时了解圈内圈外的各类信息,并与朋友圈好友互动。朋友圈的另一个特征是“点赞”。“点赞” 作为网络语言,已发展成为对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所分享、发布内容的赞同与喜爱。“点赞”作为重要的微信朋友圈互动方式,已被赋予一种文化含义。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简介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早期,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的一次飞跃。之前,传播效果研究主要是从传者角度出发,考察传媒的传播效果

以及传媒对受众的影响,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是站在受众的角度,考察受众使用媒体的动机以及媒介带给受众的满足,也就是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美国社会学家 E·卡茨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在“现代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特别是他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学说,并将媒介接触和使用的过程概括为“社会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过程。1

三、微信依赖的表现

人们从媒体获得满足主要来自:1.媒体内容。人们会因不同的需要接触不同的媒介内容;2.媒体接触和使用过程。媒体接触本身也会给人带来快乐,与阅读内容无关。这一理论的提出主要以大众媒体为研究对象。微信的内容生产与接触和使用与传统媒体有很多相似处,同样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人们在微信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依赖心理,而产生依赖的表现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浏览微信朋友圈信息当下已成为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人们每天浏览微信的时间很长,频率很高。其次,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微信控、 低头族等微信依赖症出现。虽然低头族 不一定是微信用户,但是微信低头族确实大量存在,人们不间断刷着朋友圈,微信沟通方式逐渐控制着人们。微信依赖症是微信控的典型症状,在微信控看来“微信是联系外界的主要通道”一旦切断这条通道,就会觉得自己“与世隔绝”。

四、微信依赖的原因

1.人际沟通的需要

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 ,它的强大之处在于传播信息的方式更便捷化和人性化。微信有效结合了点 对点与点对面的传播功能,是人际传播的拟态和延伸。微信除了能进行点对点的人际传播,还能建立朋友群、组织群,进行多个好友之间的群体传播以及特定组织内部的组织传播,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得不承认微信是沟通的最佳方式。 1《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E·卡茨著,1974年出版。

2.自我展示的需要

微信用户的自我展示的需要主要是通过朋友圈这一功能实现的。朋友圈是微信中的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和虚拟社区,用户自己编辑内容上传,微信好友可在朋友圈中看到发布的内容,进行点赞和评论。朋友圈在用户中主要满足了个人自我展示的需要。这种自我展示主要源于自我倾诉、自我满足、自我认知、社会交往的动机。朋友圈提供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很多人会在朋友圈中发布自己的心情状态,比如对不爽的事情进行吐槽,把开心的事情跟朋友一起分享。而且,通过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好像营造了被人关注的舞台,这种传播方式给了每一个人展示自己的空间,点赞或评论都会带来心理上的自我满足。因此,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心情,从而满足自我展示的需要。

3.获取信息的需要郭庆光微信。

微信作为社交媒介,整合了多种传播形式,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也包括了点对面的大众传播,而这种大众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公众号的推送得以实现。而一些朋友圈的信息发布,也会包括新闻时事的分享 和讨论,因此,微信从公众号和朋友圈两方面满足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需要。 在公众账号方面,微信具有和微博等自媒体一样的优势——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几乎国内全部的大型新闻媒体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 ,用来发布各种相关资讯。微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关注,以获取感兴趣的信息。

五、理性对待微信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迅捷的沟通交流工具,不但为人类交往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丰富了媒介的用户体验。不论是微信公众号为人们定点推送的丰富信息,还是朋友圈点赞、发状态的互动体验,人们对于微信的依赖在所难免。但数字化的人际交流毕竟是虚拟的交流,人们获得的只是虚拟的社交,它不能代替现实社会中正常的人际交往,更不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阻碍。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满足我们获取新知识、互动沟通的需求,以及渴望关注的社会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适度使用微信,不能过度依赖,使其成为生

活的不利影响因素,占用大量时间、精力甚至感情,从而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和真实的人际沟通与交往。

参考文献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

[2]E·卡茨著,《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美国,1974

[3]刘海龙著,《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传统人际交往 陆阳
篇二:郭庆光微信

??????????????装??????????????订??????????????线??????????????? 扬州大学 14 级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论文 课程 得分 学号 142414115 姓名 陆阳 社交媒体对传统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 摘要: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不能够脱离集体独立生存,所以人与人之间有了社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媒体交流方式,而这些社交媒体对我们的传统人际交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好社交媒体以及我们自身对于人际交往的切实看法。 关键词:社交媒体、人际交往、社交变化 一、社交媒体简介 (一)含义 社交媒体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 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 (二)特点 所谓社交媒体应该是大批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资讯,然后传播的过程。首先,社交媒体的人数众多,且传播的内容都是自发的形式。接着,社交媒体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碎片化。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带来了碎片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参与到社会化媒体之中。人们正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创作、阅读和分享碎片式的内容。同时带来的,还有碎片式交流、碎片式思考、碎片式营销等等。 ②草根化。社会化媒体的定义中,用户生成内容是其中的根本之一,这是最明显的草根化特征。生产、传播、消费和反馈内容等等,都对用户没有任何身份门槛限制。 ③互动化。社会化媒体鼓励和激发人们主动贡献和反馈内容,并在媒体与用户双向传播、甚至是用户与用户的多对多传播。 ④社交化。在社会化媒体中,可以方便的以地区、兴趣等共同点找到并形成各种社区和群体,人们对于关系的重视,和对内容是等同的甚至更加重视。人们生产和传播内容的目的不仅为了自我传播,也为了维护和拓展关系网络,树立个体形象和强化社区地位。 ⑤混沌化。社会化媒体的形式多种多样,用户规模和信息规模非常庞大,并且其内控制机制较少,各种信息高度透明且流动自由。因此社会化媒体的系统处于一种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状态,同时也并非完全无规律可言的混乱和无序,有着社会化媒体独特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这些都说明社会化媒体生态整体上处于普利高津的“混沌”状态。

1、优点与价值郭庆光微信。

社交媒体有效地拉近了所有媒体用户的距离,同时也为社会、企业提供了大大

的便利,如社交媒体使得企业信息透明化、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在当今这个消费者导向的社会里,社交媒体提高了用户的地位,用户之间的互动由自己主宰。

2、弊端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交媒体的互动中去。现代社交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社交媒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互动,拿智能手机来说,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沦为低头族;用户在媒体中接触到不真实,人在网络上时感到一种满足而离开这个东西一秒钟都会产生失落感;隐私可能遭到侵犯,越来越多的平台被构建,出来人们忙着应付来自不同平台的不同交往,而将这些平台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或许能够进入到用户的生活······

(三)发展历程

1、BBS时代。2007年以前,论坛是社交媒体的主要类型,BBS也就成了早期社交媒体的代表。

2、娱乐化社交时代。04年,FACEBOOK成立,在不久之后的中国,人人网风靡大学生。

3、微信息时代。2009年,新浪微博爬上舞台,中国进入微信息社交时代。而与之类似的QQ开通了腾讯微博于2010年开通。

4、垂直社交媒体时代。垂直社交媒体与之前几个阶段交相辉映,用户通过游戏或者电子商务等平台与其他人互动。

二、社交媒体类型

(一)付费模式

在付费模式的社交媒体中,用户不再是产品,用户就是用户,用户来到社交媒体是为了他的社交目的,比如连接。如App.net、ELLO郭庆光微信。

(二)免费模式

免费一度是互联网时代的不二法则,按照互联网免费经济提出者安德森的定义:所谓免费,并非「是一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营销策略,而是一种建立在以电脑字节为基础上的经济学」,它可以让一件商品的边际成本最终归零。用户不是用户,而成了媒体的“产品”如Facebook、微博

(三)用户赚钱模式

付费给用户的社交媒体,变异还是创新?这是一个问题。如TSU

三、传统人际交往概述

社会学角度

1、血缘

从原初视角审视人际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之发生与发展的一种生态意义上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由血缘家庭开始的人伦谱系在自我认同过程中诠释着传统人际关系指向的最终追求一人际和谐。血缘关系下的人际交往从原始时期的母系氏族慢慢变为父系氏族,经过漫长封建时代的积淀,最终发散出多种人际关系。

2、人情

中国社会素有看重“人情面子”的传统,林语堂曾经说“面子、命运和人情是统治中国的三女神”。人情面子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

逾越的媒介。

《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指出,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和西方国家的团体格局有着很大的不同,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一种私人联系的增加。在这种中国特有的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中,法律和道德都因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关系而加以一定程度上的伸缩,即以“人情”的好坏来做为处事的判断依据。

四、传统与现代人际交往比较

在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人际交往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封闭式交往向开放式交往转变,从依赖性交往向自主性交往转变,从单一化交往向多样化交往转变,从传统的面对面交往向虚拟的间接交往转变。随之而来的人际交往伦理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况,传统伦理道德原则、规范与现代伦理道德要求有些一致,有些不一致,有些甚至相互矛盾、背离等。人们如何面对多元文化及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如何更好地实现人际交往等,人际交往伦理就成为人们讨论或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自主意识、竟争意识、利益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人的个体原则也逐步走向极端,弊端日益彰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利益等因素的作用而日趋紧张。在人际关系中出现了信任危机、情感冷漠和金钱至上等现象。信任危机,就是指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之间的交往关系中,出现了由原来的信任变成了部分不信任或完全不信任,乃至于怀疑一切等,使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情感冷漠、实际上也就是一种道德冷漠,即对外界持不信任和不满意态度,对感人的事件怀疑,甚至拒绝感动;金钱至上即在人际交往中以“金钱”为唯一标准,以“金钱”多少衡量一切的现象。

现代传媒发展,自媒体如微博、微信的盛行,现代人际交往出现了一定的危机。人与人之间缺少了必要的面对面交流,使得人际陷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介环境,使人们的交往领域更加集中于虚拟交往空间,并依赖媒介作为扩大交往对象和社会关系圈的工具。而对于媒体的过分依赖导致人在真是社会中没有了虚拟时的感受。媒体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我们引入困境。

五、人在社交媒体下人际交往的未来

社交媒体背景下,在熟人信任与陌生人信任的问题上,传统伦理更重视熟人之间的信任,而对陌生人很难信任,有时更多地是防范;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大量的陌生人之间要打交道,合同、契约等法律手段成为人们交往的保障,但是,对陌生人的信任却成为人们交往的道德难题。要缓和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中的紧张关系,解决“信任危机”、“情感冷漠”、“金钱之上”等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交往伦理原则,如诚信原则、平等原则、友善原则、商谈原则等;遵守合理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尊重、礼貌、互惠等;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感,从同情情感到仁慈和正义感,从恻隐之心到博爱之情等;正确处理义利统一关系,如以义谋利,义利辩证统一等。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媒体的推广,使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自己周边或者远方的消息。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社交媒体,也就可能导致更少的人面对面交流。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利用好社交媒体管理自己在虚拟空间中的身份,将网络与现

实分开,得到一个大家都想要的结果。

参考文献: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4(第二版) 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2(第三版) 李玉梅.《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伦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王青原.“传统人际关系和谐之因缘与现代交往省思”,《道德与文明》[J],2011(06) 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谈当下对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之处”,《湖南广播大学学报》[J].2011(03)

陈蜜.《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调查报告——以安徽大学为例》,安徽大学,2014 宋江波.《微信朋友圈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4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13

关琳馨.“媒介环境中传统人际交往模式的解构与重建”,《新闻研究导刊》[J],2014(13)

浅谈微信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篇三:郭庆光微信

浅谈微信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所使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对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也带来的不错的机遇,在新时代下,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的使用微信,如何利用微信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甚至利用微信服务于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本位论述了作为中学教师利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思路,以及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信 中学生 德育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移动社交软件,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微信快速的流行起来。微信凭借其独有的“即时语音聊天”、“摇一摇寻找朋友”、 “在朋友圈分享照片、语音、文字”、“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扫描二维码”等功能,和几乎完全免费的优势,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用户数量迅速突破3亿大关。在这庞大的微信人群中,90后,95后无疑是绝对的主力,他们思维活跃、认识更多的朋友,分享自己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这甚至逐渐形成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有关资料显示,如今微信在高中学生中的普及率已经超过80%,以我班为例(高一),共有学生54名,有52名同学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53名同学有自己的微信账号,并加入了班级微信群,有40名同学是微信的活跃用户,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群里发言、更新状态、在朋友圈里分享图片和心情,回复别人的分享。由此可以看出,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在和微信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高中学生使用电脑不同程度的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限制,那么手机无疑就弥补了他们对于互联网渴望的缺失,他们就变的更加依赖手机,其中大部分的同学的微信甚至是24小时在线,他们会利用课间,三餐时间,睡觉前这些间隙去使用微信。微信在给中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负面影响也相伴而生,占用学习时间、负能量的消息、各种微信骗局这都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特别注意的,怎样趋利避害,利用微信去进行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合理的加以引导,微信就会成为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利器,有助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微信丰富了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我们不得不去迎接微信对中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应该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为此我注册微信账号,组建了班级微信群,登录微信,我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这样就突破了传统德育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使德育教育可以在随时随地进行。中学生的自尊心和叛逆心较强,他们往往不会在公共场合和老师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利用微信不再是“面对面”,而是“键对键”,同学们不便于用语言表露的东西,大都能通过文字真实的传达出来。例如我们班有一名经常迟到的同学,我多次跟他谈话都没有效果,有一次在课堂我狠狠的批评了他,他觉得在班级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就跟我顶了一句,课堂气氛瞬间变的感概,按照传统的德育方式已经进行不下去了,我暂时稳定了这名同学的情绪,下课后我在自己的微信群里发表了一条消息: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你是个优秀的学生,我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你下次不会再迟到!虽然我没有指名我说的对象,但没过多久这名同学就给我发了一条微信给我承认了错误,我们又通过微信聊了好久,我才发现这名同学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只不过是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罢了。从此以后他真的很少迟到了,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微信推动中学生自身群体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中学生往往有自己交往的微信圈子和自己信赖的微信好友,他们在这个圈子中相互交流,甚至是相互影响,他们有极强的趋向性和群体性。正确的引导他们使用微信,利用微信交往、传播正能量就有位重要,而这种传播往往是一个圈子,在到另一个圈子,受益的人会成倍的增加。针对这个特点,我利用微信公

共平台构建德育教育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诸如“中学生”、“中国梦”、“人民网”、“探索发现”、“好书推荐”等适合中学生的公众账号,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公众账号提供的信息资源,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彼此的思想感受,从而积极、阳光、向上、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另外还可以发挥微信所产生的群体传染性传播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人为,在当今社会中,同辈群体相互之间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在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显得格外的突出,它不仅突破着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而且也改变着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一般是建立在家长和老师所认同的价值标准上的,师长所建立的这套标准,往往过于成年话、理想化,很少能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感受。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世界观去批评他们,我们应该对他们的这种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引导,加以修正,使之成为激励学生的正能量,让学生们产生共鸣,进而进行扩散。例如我在微信群里发起了争做“中国好同桌”的倡议,然后刻意让一对同桌在微信上说自己自从有了这个好同桌,上课瞌睡了,同桌就会提醒,有难题了,同桌积极帮助解答。很快这个消息在班级微信群里传播开来,人人都表示要争做“中国好同桌”,互相监督对方学习。所以利用微信群去让学生代替老师的口去传达一些观点,学生反而会更加容易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老师可以适当的利用微信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工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使同学们度过愉快而充实的高中生活。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Depthsky.微信,平台化梦想[EB/OL ].(2012-04-20)

[3]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盐港中学

浅谈微信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篇四:郭庆光微信

浅谈微信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所使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对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也带来的不错的机遇,在新时代下,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的使用微信,如何利用微信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甚至利用微信服务于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本位论述了作为中学教师利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思路,以及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信 中学生 德育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移动社交软件,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微信这一即使通讯工具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今天纷繁多样的网络媒介中脱颖而出,它占据着我们的手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微信凭借其独有的“即时语音聊天”、“摇一摇寻找朋友”、 “在朋友圈分享照片、语音、文字”、“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扫描二维码”等功能,和几乎完全免费的优势,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用户数量迅速突破3亿大关,2013年春节前夕,微信4.5 版本推出后,微信用户数更是突破了4亿人,使用频率大幅提高。而在这庞大的微信人群中,90后,95后无疑是绝对的主力,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认识更多的朋友,分享自己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这甚至逐渐形成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如今微信在高中学生中的普及率已经超过80%,以我班为例(高一),共有学生54名,有52名同学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53名同学有自己的微信账号,并加入了班级微信群,有40名同学是微信的活跃用户,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群里发言、更新状态、在朋友圈里分享图片和心情,回复别人的分享。由此可以看出,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在和微信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高中学生使用电脑不同程度的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限制,那么手机无疑就弥补了他们对于互联网渴望的缺失,他们就变的更加依赖手机,其中大部分的同学的微信甚至是24小时在线,他们会利用课间,三餐时间,睡觉前这些间隙去使用微信。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微信在给中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负面影响也相伴而生,占用学习时间、负能量的消息、各种微信骗局这都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特别注意的,怎样趋利避害,利用微信去进行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合理的加以引导微信就会成为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利器,有助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第一、微信给中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据有关调查显示,92%的95后中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其次才是电脑。针对微信在中学生使用率高的现状,作为高中班主任,我们要思考和开发微信的教育潜能,在德育工作中利用好这一平台,拓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微信丰富了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我们不得不去迎接微信对中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互动性更强,也变的更加的开放,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应该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为此我注册微信账号,组建了班级微信群,登录微信,我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这样就突破了传统德育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使德育教育可以在随时随地进行。另外,同学们在朋友圈发表的心情和状态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德育教育资源。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在课堂上,或者是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正处在青春期,自尊心和叛逆心较强,他们往往不会在公共场合和老师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也就无法准确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就达不到我们期待的德育效果。利用微信不再是“面对面”,而是“键对键”,同学们不便于用语言表露的东西,大都能通过文字真实的传达出来。例如我们班有一名经常迟到的同学,我多次跟他谈话都没有效果,有一次在课堂我狠狠的批评了他,他觉得在班级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

就跟我顶了一句,课堂气氛瞬间变的感概,按照传统的德育方式已经进行不下去了,我暂时稳定了这名同学的情绪,下课后我在自己的微信群里发表了一条消息: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你是个优秀的学生,我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你下次不会再迟到!虽然我没有指名我说的对象,但没过多久这名同学就给我发了一条微信给我承认了错误,我们又通过微信聊了好久,我才发现这名同学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只不过是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罢了。从此以后他真的很少迟到了,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微信推动中学生自身群体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中学生往往有自己交往的微信圈子和自己信赖的微信好友,他们在这个圈子中相互交流,甚至是相互影响,他们有极强的趋向性和群体性。正确的引导他们使用微信,利用微信交往、传播正能量就有位重要,而这种传播往往是一个圈子,在到另一个圈子,受益的人会成倍的增加。针对这个特点,我利用微信公共平台构建德育教育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诸如“中学生”、“中国梦”、“人民网”、“探索发现”、“好书推荐”等适合中学生的公众账号,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公众账号提供的信息资源,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彼此的思想感受,从而积极、阳光、向上、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另外还可以发挥微信所产生的群体传染性传播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人为,在当今社会中,同辈群体相互之间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在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显得格外的突出,它不仅突破着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而且也改变着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一般是建立在家长和老师所认同的价值标准上的,师长所建立的这套标准,往往过于成年话、理想化,很少能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感受。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拥有自己群体的一套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种标准虽然有时候在成人看来是不正确的,甚至是危险的, 但这正是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世界观去批评他们,我们应该对他们的这种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引导,加以修正,使之成为激励学生的正能量,让学生们产生共鸣,进而进行扩散。例如我在微信群里发起了争做“中国好同桌”的倡议,然后刻意让一对同桌在微信上说自己自从有了这个好同桌,上课瞌睡了,同桌就会提醒,有难题了,同桌积极帮助解答。很快这个消息在班级微信群里传播开来,人人都表示要争做“中国好同桌”,互相监督对方学习。所以利用微信群去让学生代替老师的口去传达一些观点,学生反而会更加容易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微信给中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微信虽然丰富了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但是同时也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首先以老师为主导的地位的正在受到新型网络媒介的冲击,在这种冲击面前,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围绕中学生的特点和喜好展开德育工作。微信在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且衍生出更得可以进行德育工作的技术手段。这种新型的思想意识和传播方式几乎不受任何事物的约束,难免会在传播的的过程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甚至会产生偏差,会挑战我们今天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传统德育模式就显得知识结构老化,技术手段落后,严重制约了德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一定要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待微信给我们德育工作的带来的冲击。我们在享受微信给我们带来自由、平等,多渠道的德育思想的同时,也要防止微信中盲目崇拜、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色情暴力、甚至是反动思想的滋长和传播。我们一定要对此进行积极的引导,把现代化的德育手段同传统的德育模式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益。

微信快速的群体传播效应对于学校舆情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媒介,微信不仅拥有传统的双向沟通关系,还可以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这种联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重播,呈现细胞分裂式的传播速度,而且传递出去的信息会迅速的被人传播甚至是进行编辑后的多次传播,从而形成一种趋向性舆论导向,更让我们担忧的是中学生的从众心理,在微信里,他们往往不在沉默,而是积极的参与和附和,一条小小的讯息很有可能就

形成一场大的舆论事件,这种影响甚至会冲破校园的范围,进入到社会舆论的大浪潮中去。另外一部分学生为了再微信中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往往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暗语来吸引别人的眼球,而这种不经意的表达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同学误解,产生不了该后果。所以我们要加强同学们微信圈的舆论引导和管理,趋利避害,使之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有利助手。另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微信,不能在微信上行浪费过多的时间,作为老师可以适当的利用微信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工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使同学们度过愉快而充实的高中生活。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Depthsky.微信,平台化梦想[EB/OL ].(2012-04-20)

[3]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

究,2010,(4).

郭庆光微信

http://m.myl5520.com/gerenjianli/116502.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强基计划自荐信800字【3篇】

自荐信

自荐信模板大学生范文四篇

自荐信

销售人员自荐信集合5篇

自荐信

致南方科技大学的自荐信精选6篇

自荐信

大学生自荐信【汇编五篇】

自荐信

高考学生自荐信精选7篇

自荐信

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六篇

自荐信

求职自荐信精选(锦集3篇)

自荐信

2020强基计划自荐信【6篇】

自荐信

高考综合评价自荐信集合5篇

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