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解说词范文

2020-06-03   来源:党团范文

仙寓山景区解说词
篇一:风景解说词范文

仙寓山景区解说词

(文/汪传贤)

仙寓山,即仙人的寓所,是生态与文化交融的地方。它位于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石台县珂田乡境内,距县城38公里,是黄山主要支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山脉向西南延伸而成,系黄山之余脉。其主峰海拔1376米。当您登上主峰之时,您就实现了“一脚踏三县”的梦想。 仙寓山名缘于佛教。据《池州府志》记载:“相传有建德(今东至县)檀氏女子于此修道得仙,故山庵以仙名”。传说这檀氏女“生辰八字”太硬,生就一副“克夫命”,许配一家,未等迎娶,男人就死了,连许9家,死了9个男人,后来再也无人敢提亲了。于是按算命先生所言,倒骑着白马,自找生路。来到了后来叫做仙寓山的地方,马就停下不走了,于是就西峰寺旁的潘姑洞内修行,由于她潜心修行,很快就得道成仙升天了。西峰寺主持为纪念她,新建了一座仙寓庵供奉仙姑娘娘,仙姑修炼的这座山从此称为“仙寓山”。仙寓山是一座自然风光十分秀丽的“人间仙境”。境内山势陡峭,惊险挺拔;怪石嶙峋,峰峦叠嶂,林木葱茏,云雾飘渺;日出、晚霞、佛光、云海,绝景丛生。当一座座山峰刺破云层飘浮在茫茫云海之上时,酷似蓬莱诸岛。此时,你会恍惚觉得自己也得道成仙了。

仙寓山风光秀美,植被完好,成为动、植物群落和谐共生的生态乐园。这里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以及落叶阔叶林等各类林木生长繁茂,灵芝、石斛、肉桂、杜仲等名贵中药材以及各类食用菌都能茁壮生长;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三兴杉、鹅掌楸、银杏等;三级保护植物黄山花楸、八角莲等。这里山高林密,葱茏郁闭,所以成为鸟兽等各类动物栖息、繁衍的天堂。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等各类动物群分布,还有一些珍稀濒危的动物物种。如:国家一级保护的云豹、黑麂;二级保护的猕猴、短尾猴、穿山甲等;还有苏门羚(四不象),黄麂、锦鸡、相思鸟、鸳鸯、长尾雉等较为稀少的鸟兽。

仙寓山景区,是一个集优美的自然生态和悠久的古代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游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考察、品味古文化的深韵,其味无穷。它以旖旎的自然风光而称绝,以盛产古今名茶而闻名;以佛教圣境,古址文化载入史册,以光荣的革命老区而自豪;更是令游人向往的生态旅游胜境。

神奇的古徽道

在安徽石台县珂田乡境内仙寓山的山谷密林中,深藏着一条曲折蜿蜒的神秘古道,古称“徽饶通衢”。它是安徽省的徽州通往江西省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亦即古时的“国道”。当地群众又称之为“池徽大路”。因此,它既是安徽省会安庆市通往本省徽州,继而通往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古道,又是安徽池州通往徽州,继而通往江苏、上海等地的一条交通要道。 这条古道全部用清一色的长条形青石板铺就而成,宽度为1.5米,全程整齐一致,步高均匀如一,穿行于陡峭的峡谷林荫之中,一眼望不到它的尽头。迄今仍然保存完好的路段,北起石台县珂田乡新店村,南至榉根岭脚下的园通庵遗址,全长7.5公里。这是我国目前除茶马古道以外的又一条保存最完好,沿途生态环境最优美的一条徽商古道。徽道沿线每隔三华里左右,便横跨古道建有一座石亭,亭内有石凳,两侧有耳房,专供行人小憩或食宿之用。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石亭,有“啟源亭”、“玉泉亭”、“古稀亭”、“继保亭”等。每个石亭内均有建亭时的石刻碑记。沿途石碑、石刻颇多,充满着诗情画意,将为我国徽文化研究提供珍贵的实证资料。200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可能要问:这条历史悠久的古徽道,到底始建于哪个朝代?目前尚无确切的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古徽道上最早有人活动的文字记载是在唐代。仙寓山原属贵池县,据清光绪六年《贵池县志·武备志·兵事》(卷十二)记载:“唐乾宁四年,亦即公元897年,贼夏章假道榉根岭寇祁门”。榉根岭乃是古徽道上必经之要塞,可见公元897年,亦即唐乾宁四年,就已经有了古徽道了。又据《贵池县志·武备志·屯寨》记载:“元末,(约公元1340年左右)徽饶间,候三、候四兄弟俩拥众劫掠,李震祖誓众立寨,擒候四、候之党众乃伺李氏族人过徽者执之,思以易候四。震祖给之曰:汝归我族人乃可。约至榉根岭寨,震祖得族人,遂手刃候四,余众皆奔。这段文字记述了元末时,李震祖为灭“徽饶通衢”间劫贼候氏兄弟,扎寨榉根岭,诱贼放族人,并手刃贼首候四的经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代以后,这条省际间的徽饶古道就是一条行人络绎不绝的繁华之道了!但究竟建于哪个年代?仍是一个谜。这条古徽道起自何处?终于何地?全长究竟有多长?更是

一个谜。古徽道上的石板,不少是彩色条石,而当地没有这种石料,这些彩色石条又从何而来?为何不用本地石料而舍近求远呢?同样还是一个谜。正是这些谜,令这条古道神奇莫测,发人深思!

现在,当我们一起行走在这古色古香,古韵尤存的石板道上时,仿佛眼前浮现出当年古徽道上车水马龙般的繁忙景象:耳闻马蹄答答声;车轮碾扎石板的咚咚声;为官轿开道的铜锣声;还有那长途挑夫们的吆喝声,交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

让我们尽情地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思古之幽情,令人万千感慨!使人隐约体味道那转换历史时空的无穷韵味!

御敌屏障石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历史性宏伟建筑,是当时中原人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的防御工事,现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举世闻名。安徽石台县也有一条石长城,还不为人知晓。

石台县的古长城建于太平天国时期,据《江南通志》、《池州府志》、《贵池县志》(因旧时属贵池县)记载:“咸丰间,曾文正公(即曾国藩)相度形势,建置石堑于此,以御粤匪。所谓一夫守关,万夫莫当也。”所以,这个石长城也是一道防御工事,是为了防御太平军进犯而建。石城高为2米,宽为5米,依山势而建,全部就地取材,用石块砌成。它东起珂田乡大山村,经过仙寓山,到考坑村的安民山,全长绵延起伏14公里。

万里长城有山海关、嘉峪关等关隘。石台县的石长城也有关隘,因其建在仙寓山中的榉根岭,所以史称“榉根关”。此关隘高为3.5米,关隘中间设有大门,门高为2米,门宽1.5米,石墙厚度为5米,全用青石板砌成,关隘卡门虽已不见踪影,但安装卡门的户枢以及门栓的栓槽仍然清晰可见。榉根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是古徽道中之咽喉所在,故而这里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兵事之争就有十多次,尤以清代为最,仅《清史稿》就有两处记述了榉根关之战。

在榉根关之内还建有一石亭,名叫“玉泉亭”,亭旁还挖有一口深井,井旁石碑上刻有“玉泉井”三个字。(此碑修公路时被毁),这些设施都是为当年守关兵士所用。

在东至县通往祁门县的山道中,位于石台、祁门两县交界处的山梁上,还有一条保留完好的200多米长的石长城,墙高2米,宽1.5米,中间跨山道留有一个石门。这段石长城的南侧还有当年湘兵营房的遗址,可见此处石长城就是曾国藩当年抵御太平军的又一道防线。

石台县境内这些太平天国时期的石长城,由于年代久远,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多被毁掉了,完好保存下来的墙体极少,但石台石长城的发现,为史学家研究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却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对现存的石长城遗址,我们更应倍加保护。

血战榉根关

榉根关地处石台仙寓山海拔近900米的重要关口,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故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尤以清朝为最,仅《清史稿》就有多处记载了榉根岭之战。《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八中载:“道光四年正月,亦即公元1854年,贼人县属榉根岭,治(即唐治)招集团丁,激以大义,誓共城存亡”。《清史稿》卷四百七十五中又记载:“秀成(太平军首领李秀成)率太平军,分由西路榉根岭,北路禾黍岭进犯”。但榉根关最为惨烈的一场血战,发生在清代咸丰年间。

清咸丰十年,亦即公元1860年六月,因徽州失守,祁门便成了抵御太平军的前线。此时两江总督曾国藩率领湘兵由安徽宿松动身,绕道江西浮梁桃墅店和安徽至德(今东至县)去迎击太平军。李鸿章劝说曾国藩,将湘兵老营设在东流,曾国藩不听劝说,坚持将老营设在祁门。于是又经闪里、伊坑、花城里、石谷里于十一日,亦即7月28日到达祁门,设营于东大街敦仁里洪家大屋。

这时,祁门的清军兵力,仅张运兰的老湘营一部分及康福的亲兵营合起来不足三千,情势十分危急,湘兵老营无处不弥漫着惊恐慌乱的气氛。事到如今,曾国藩也无可奈何。他一面派张运兰率兵扼守距老营十里外的榉根关,康福率兵驻守羊栈岭,堵住太平军由东北方向进入祁门的两道关口。一面又派出两队人马送达指令。一队向南通报驻扎在江西浮梁、景德镇一带的左宗棠,务必保护好祁门通往江西这唯一的粮饷文书通道,另一队奔向宁国,沿途寻找鲍超,令他火速来祁门救援。此时,太平军正兵分三路向祁门包围过来。一路从江西方向攻打祁门,一路从羊栈岭、榉根岭攻入祁门;一路从东面渔亭攻打祁门。当时,尽管太平军的兵力在湘勇十倍以上,但由于湘勇先抢占了有利的地势,所以双方的激战十分惨烈。

太平军将领李世贤带领四万人进入江西,拟从南面打祁门,谁知遇到了劲敌左宗棠,在乐平城东南一连三次大败李世贤。南路太平军受阻,不能按预定计划进入祁门。东面太平军将领罗大纲率两万人穿过渔亭镇,在羊栈岭遭到了康福的抵抗。西面太平军将领周国虞率两万人翻过大洪岭,在

榉根岭遇到了张运兰的阻击。清兵依仗有利地势,太平军依靠人多势众,双方连续血战三天三夜,一时很难分出胜负来。但是,湘勇的人数一天天减少,太平军随时都有可能破岭而入,祁门老营的覆没在所难免了。白天,从榉根岭、羊栈岭不断传来凶惨的喊杀声;入夜,岭上岭下,到处是时明时灭的松明火把。曾国藩在家信中自述:“无日不在惊涛骇浪之中,无日不战,无路不梗”。因为榉根岭是曾国藩祁门大营的最后一道防线。榉根关一破,祁门大营就无险可守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两江总督衙门里惊恐万状,乱作一团。那些纸上谈兵的军机参赞们,舞文弄墨的书记文案们,记帐算数的小吏们,虽然生活在军营中,却从没有亲眼见过两军厮杀的场面。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们,终日处于极度恐慌之中,眼见得东北两面血肉横飞,南面略为安静些,便瞒着曾国藩相互串通,偷偷地买通了二十只小划子,夜里将行李搬上船,打算趁兵败之乱,向江西逃去。李鸿章将此情报告曾国藩,曾国藩气得怒发冲冠,恨不得一个个抓来杀掉。但他没有这样做,反而亲拟告示贴在营房外:“当此危急之秋,有非朝廷命官而欲离祁门者,本督秉来去自愿之原则,发放本月全薪及途费,拔船相送,事平后愿来者,本督一律欢迎竭诚相待,不记前嫌”。这告示一贴,想走的幕僚们反而不好意思走了,又偷偷把行李搬了回来。曾国藩装作不知,白天假装镇静,批文、下棋、稳如泰山;夜晚,清理文书、包扎捆绑,叫王荆七藏到附近山林里,并嘱咐:“倘若老营倾履,我为国尽忠了,这些材料,你今后都要设法运回荷叶塘去,听明白了吗?”荆七答应了,可心乱如麻。

这天深夜,曾国藩见东北两座山岭烽火又起,鲍超杳无消息,心想此番必死无疑,后悔当初没听李鸿章的劝告,将老营设在东流就好了,现在后悔晚矣!他先给皇上写了一封遗折,后事逐一作了安排。又给儿子曾祀泽、曾祀鸿寄了一封家书,叮嘱儿子长大后,一不涉兵事,二不作官,惟专心读书。又重申了“八本三致祥”的家教。(即: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拢民为本;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写好这封当作遗嘱的家书后,天已朦朦亮,叫荆七打来一盆清水,洗好脸整好衣冠,端坐在书桌旁,拿起签筒,卜了一卦,仍然吉凶难料,天意渺茫,难以猜测。正在疑虑之时,康福闯进门来报告:“大人,长毛已冲破羊栈岭防线,我保护你离开祁门”。此为清咸丰十一年(亦即1861年)正月,太平军由石台榉根关入祁门,直逼祁城时的情景。王荆七已将曾国藩的枣子马牵过来了。幕僚们已背好包袱,有的连鞋袜都未穿上。曾国藩看此情形,吼道:“谁叫你牵马来的?你们都走吧,我今天就死在这里了!”康福又劝道:“情况已万分危急,不走不行,请大人上马”。曾国藩仍坐着不动。杨国栋、彭寿颐等人都来劝:“大人,再不走,就出不去了”。曾国藩环顾四周,长叹一声,缓缓地说:“国栋,你带众人走吧,我最后离开。”一句话刚出口,幕僚们立即如鸟兽散去,逃命去了!曾国藩将王世全送给他的那把宝剑从墙上取下,放在书案上,然后穿好朝服,微闭双眼,他已作了最后的决定,一旦长毛冲进来,就立即拔剑自裁。

正在这生死悠关之时,忽然外面传来欢呼声,李鸿章兴奋异常地跑进来大喊:“恩师大喜,鲍提督来了!”曾国藩睁开眼睛,刚要起身,又立即坐下问道:“你没看错?”李鸿章正要答话,杨国栋激动万分地冲进来:“鲍提督已杀败长毛,来到老营了!”曾国藩刷地站起来说:“我们去接春霆!”

老营外一片欢呼,鲍超被众人簇拥着朝营房走来,看着曾国藩出现在门口,立即跳下马,正要行跪拜礼时,曾国藩赶前一步,将鲍超一把抱住,两眼泪水滚滚地看着鲍超,好半天才吐出一句话:“不想还有与贤弟见面的时候!”说完头一晕,便失去了知觉??

榉根岭一战的惨败,曾国藩刻骨铭心,终生不忘。曾国藩的家书中也多次写到榉根岭之战。湖南作家唐浩明撰写的曾国藩历史小说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野焚》一书中,对榉根岭之战,也作了详尽地描述。

榉根岭失守时,湘军的江西粮道已被太平军黄文金截断。咸丰十一年三月五日(4月14日),曾国藩为打通浙江粮道,亲自率兵打徽州府城歙县,也战败而归。咸丰十一年四月一日(亦即1861年5月10日),曾国藩被迫将两江总督衙门移至东流县(今东至县东流镇),逐步脱离了险境。

奇妙的仙寓大峡谷

仙寓峡谷上至仙寓上“龙门”、下至园通庵水库,全长6公里,最高落差达600余米。峡谷地层古老,河谷幽深,溪水奔流,迂回曲折,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景观。石质全部为七彩花岗岩,壮丽、秀美,所以又叫它“彩石谷”。两岸林木森森,苍翠欲滴;悬崖壁立,雄伟壮观;谷中怪石嶙峋,彩池纷呈,瀑布交替,溪水潺潺。峡谷美景以“峰险、谷幽、水绝、石奇、根玄、雾幻”著称。也可以用“鸟鸣林愈静,泉响山更幽”加以概括。仙寓大峡谷,它就是一幅“园山不墨千秋画,带水无弦万古琴”的山水画卷。

仙寓大峡谷顶端有一高山飞瀑,从山顶水口飞流直下,落差50余米,如同一幅水帘遮掩着下面层层洞口,故名“水帘飞瀑”。

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件珍宝,就是右侧村民房屋后面的山坡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这就是红豆杉,又叫南方红豆杉,别名紫杉,土名雪榧,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和濒临灭绝的珍贵树种,常生长于海拔1000余米的山地中。为第四纪冰川期孑遗植物,至今已有250万年历史。雌雄异株,每年3—4月开花,11月种子成熟。红豆杉材质坚硬,心红边黄,富含油份,不易裂,耐水湿不易腐,供水利建筑用材;树形美、枝叶密,为优等绿化观赏树种;种仁含油60%以上,可供制作肥皂,润滑油用;种子外皮味甜,可食用,经研究得知,红豆杉毒性很大,长期大量食用后,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白血细胞下降等副作用,因此,含红豆杉的食品不能吃;红豆杉种子可以入药,有驱蛔虫和消食作用;叶子能清热解毒;红豆杉树皮能提取紫杉醇,能有效治疗多种癌症,为世界公认的抗癌特效药,贵于黄金几十倍,每公斤售价高达60——100万美元,因此红豆杉又有“植物黄金”之称。

在仙寓山海拔800多米的地带,还发现有红豆杉群,数量在千棵左右。最大的一棵红豆杉,树龄约有200年,树高达20余米,实属罕见。在仙寓山双坑村红豆杉林旁住着一位八十高龄的邓长根老人,他常年累月守护着红豆杉,被县旅游公司授予“红豆杉守护神”的光荣称号。

现在,我们沿峡谷下行,大家看到前面一团葱绿的树丛吗?这种树名叫红楠,属樟科,常绿阔叶乔木,树叶革质又硬、又脆,含有油,具有杀菌清洁环境作用,树冠银美,是很好的城市绿化观赏树种。

看看溪中这块巨石,横亘于溪谷之内,阻断了沿溪上行之道。古时徽商下了徽道,沿峡谷策马而上,至此,被巨石挡住,无法前行,只得勒马回头,所以叫它“勒马回头”,或叫“回头石”。

看看这块巨石像什么?蹲在溪谷之中,仰首前行,是悟空还是戒子?看来看去长得猪头猪脑,噘着猪嘴,无疑是猪八戒,叫“八戒过河”。

看看这段溪水无比清沏,在这彩色的石床上淌过,远远望去,确像一条长长的彩带在溪中飘动,所以,我们叫它“彩石溪”。

仙寓大峡谷最大的特色就是由五彩斑烂的彩石所构成。谁能说说彩石的成因吗?我们知道,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岩石叫花岗岩,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组成,为黄褐色,属火成岩。石台是安徽省岩溶地貌地质公园,属岩溶地貌,国外叫喀斯特地貌。是大海中碳酸盐类物质,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青灰色。那么彩石属于哪一种呢?我们知道;黄山是安徽最大的火成岩山体,其次是九华山。牯牛降是黄山的主要支脉,而仙寓山又是牯牛降山脉延伸而成,亦即:黄山之余脉,所以峡谷中彩石应为火成岩,我们叫它彩色花岗石。彩石究竟如何形成的呢?地质专家称这种彩石叫变质岩,顾名思义,其质地经过变化后形成的。在火山喷发时地心中高温岩浆向上湧喷将部分岩体拥入岩浆之中;或是地壳变动时的强大压力将一部分岩体压入高温的岩浆之中;岩体进入高温的岩浆后,就被融化为液态,岩体中所含的各种物质,包括各种矿物质又重新分类组合,生成各种色泽不同的新的物质,便形成了彩石。由于峡谷中水流,特别是洪水的千百万年冲刷、溶蚀,将彩石层表壳的岩体推走了,彩石层便显露了出来,形成了彩石谷。

看看这道长长的石壁,五彩斑烂,恰似一幅美丽的油画长卷,这是天工所绘,非凡人可比。我们就叫它“天然壁画”吧!那么这彩色壁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道理很简单,溪中水流及洪水常年累月地冲击、溶蚀彩石板块,将其栏中切断,这个彩色壁画,就是彩色石板块的横切面,画中彩色园点,就是横切面的证明。有些白色斑点是一种苔藓附生在石壁上形成的,这种苔藓只能生长在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方,所以是环境标识植物。

这个长形水池一大一小,我们叫它鸳鸯池。据说,以前确实有鸳鸯鸟在此出没。鸳鸯是男女之间真挚爱情的象征,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恩爱百年!

看到河中那两块石头了吗?一大一小,大的压在小的身上。底下小的像一条鳄鱼,上面大的像只蟾蜍,似乎是鳄鱼背着蟾蜍过河,故名“鳄背蟾”。也有人说“鳄蟾恋”,因为他们都是脊椎动物,又都属于两栖爬行类,彼此相恋也有可能。

这里有两条道,一条从旁边绕过,一条从洞中穿过。这是什么洞呢?我们知道,“仙寓山”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也有不少高人在此修炼得道成仙。这个洞就叫“仙人洞”,是群仙聚会的地方。也有人叫它“弯腰石”,到了弯腰石,不得不弯腰,这叫“适者生存”,不可违背现实。其实这个洞是山上石头风化后滚落下来彼此巧妙地搭建而成,此乃天工巧作。

看看前面那片厚厚的石块上长出一棵奇特的树根,枝叶繁茂,构成了一盆造型独特的树桩盆景。根部像一只山晰蜴葡伏在石块上并举起了两只前爪捕捉食物。它是一棵榉树的根,由于上面枝桠年

年遭到砍伐,多数树汁、营养运送到根部储存,故而它的根又粗又壮。由于砍伐过频,导致侧芽萌发,枝桠分叉,形不成主干,构成了丛状伞形树冠,非常漂亮。这棵榉树,扎根在石缝中,又长期遭砍伐,仍顽强地活了下来,根深叶茂。从根部形状判断,年代很久远了,我们就叫它“千年榉根”吧!它给人们一个启示,要在战胜各种困难中生存,要在经受各种挫折中茁壮成长。尤其是“中国小皇帝”更应效仿。

看底下这块平面巨石上,它的彩色花纹构成了一个字,大家猜猜看,像什么字?像“福寿双全”中的“福”字。这是天书,故而难认。有人说是王羲之的“狂草”体。天降一个“福”字,是祝福各位有福有寿,洪福齐天。

看看这个狭长形的深潭,上边一截是个小园形潭,下边一截是一个弯月形深潭。就叫“日月潭”吧!看到它就想到宝岛台湾,待台湾回归后,再更名不迟。

看路中间这根曲折蜿蜒的粗藤,攀援在这棵高大的树干上。刘三姐歌中唱道:“世上只见藤缠树,哪里见过树缠藤”。大家看这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有人说,它们之间情真意切,彼此爱恋,紧紧抱在一起,永不分离。也有人说,表面上看起来它俩亲热无比,紧紧缠绕在一起,谁也不能将它们分开。其实,这根粗藤是一条美女蛇,其毒无比,不把这棵树缠死,决不罢休。看这根藤已爬上树顶,而且枝繁叶茂,而树的枝条被挤到一边。阳光和顶上空间几乎被藤占住。树的枝叶失去了空间和阳光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供应全身,终究会被活活饿死。要救活树,必须砍死藤,二人必有一死。这就是植物之间的生存斗争。要说它们相恋,那也是“生死恋”。

这个深水潭,水特别清,顏色也特别绿,如同碧玉一般,故名“碧玉潭”。碧绿的顏色是太阳光将周围植物的绿色折射到深潭里清水之中而形成的。

仙寓大峡谷到此,被一个小型水库截断。丰水季节或水库蓄水后,青山绿水,相映交晖。山绕水转,水映山行,整个水面像一片巨型翡翠镶嵌在碧山峡谷之中,光彩夺目,诱人流连忘返。

这是园通庵遗址,为明代嘉庆年间所建,是古徽道中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来往香客络律不绝,盛极一时。遗址周围还有保存完好的和尚塔以及碑刻等。古树中,现保存完好,值得研究的就只剩下这棵高大的香榧树了。

榧树,俗名:榧子树,又叫香榧。属红豆杉科的常绿针叶乔木,一般树高10—25米。这棵树高30米,雌雄异标,为我国特有树种,主产皖南山区。它也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木本油料,著名的干果。种子为著名的干果香榧,炒熟后松脆爽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脂肪油41.89%,榨出的油是著名的优质食用油。含蛋白质10%,碳水化合物28%,其他16.11%。树皮含鞣质3.7—6.1%。 种皮含柠檬醛1.43%,含芳樟脂1.47%。香榧还可入药,具有助消化、止咳润肺、驱虫滑肠之功效。其木质边白心黄具弹性,有香气,不反翘,不开裂,耐水湿,是桥梁、造船及水下工程优质用材。香榧树树姿优美,细叶婆娑,终年不凋,寿命甚长,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树种。何不在香榧树前留个影。大家一定会像香榧一样美丽健康、长寿!

仙寓山峡谷游览到此结束。我们将顺着这条古徽道,逆山势而上,沿途不仅可以领味徽道上古文化的韵味,也可以认识一些珍稀植物,并可欣赏到“杠梁桥”、“启源亭”等古遗址,然后直上榉根关乘车前行。

悠久的古址文化

仙寓山景区内除了有古徽道,石长城,古战场遗址外,还有寺、庵、碑、亭等多处古遗址,足以证明仙寓山古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佛教文化遗址最多。在明代以前,就有仙寓庵、密岩庵、无上庵、园通庵、上明庵、红亭寺、毛亭寺等多所寺庙,而且香火旺盛,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在佛教五大教派中,仙寓山的一山之中就集中了临济宗、净土宗、曹洞正宗、漕洞宗等佛教四宗。目前佛教遗址较为集中的地方,就在盛产名茶的凤形湾。自古以来,茶缘于佛,佛茶相连。在这里仙寓庵、仙姑坟、庆庵塔及曹洞正宗遗迹尤存。据清代光绪六年《贵池县志·庙坛篇》记载:“明万历年间,有天童禅师白日升化。”在仙姑坟附近有一墓、一塔。那墓的石碑上刻着:“坤山艮向加东寅,延庆禅林,敕号庆庵洪吉大和尚之墓,大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岁在天子,仲冬月武生明吉旦重立”。傍边竖立着一块高2米,宽1米多的石碑,上面书刻的是明隆庆壬申(公元1572年)岁冬日,赐进士,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汪道昆(歙县人)提写的《庆庵塔铭》,当地人经常带着供品到这里烧香朝拜。在庆庵塔旁有四根做工精细的石柱,柱高50多公分,在其中一根石柱下方,刻着十分清析可见的四个大字“曹洞正宗”。仙寓山还有过肉身菩萨。那是仙寓庵一个叫智修的主持,园寂坐缸,开缸后栩栩如生,再镀全身,成为肉身菩萨,不幸毁于大火。据专家说,除九华山以外,仙寓是第二个拥有肉身菩萨的地方。

解说词(导游词)
篇二:风景解说词范文

风景解说词范文。

导游词(解说词)(位置,气候,特产,旅游资源 )

丽江古城

有这么一座古城,它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并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臵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

明末徐霞客曾写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这就是充满魅力的丽江。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坐落在云南省丽江市大研镇,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丽江古城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 丽江的古街、古桥是一大特色,虽然如今的社会中许多小镇都有着这些景观,但是丽江的独特的美感,与小城融为一体确实少见的一道风景线。科贡坊、四方街、五凤楼却又是美不胜收。下面由我来一一为大家介绍风景解说词范文。

丽江古城四方街

先有四方街,后有丽江古城。四方街是丽江大研古镇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

四方街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成为全国首批受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2001年10月,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丽江古城四方街幽深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道路两边,所有的房屋全是砖木结构。门窗栏栋、斗拱飞檐大都雕刻着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花纹。这城市本身就是座公园,小桥流水、树木花朵。耳闻玉笛铜萧的悠扬,或黄鹂栖翠柳的鸣唱;它与中国古代那种普遍的有城墙的城市不同;除了木王府四周有围墙外,丽江是中国唯一不设防的古城。 四方街最迷人的是晚上,沿河都是些大大小小的酒吧,茶楼。其中不乏外国人经营者。这些酒吧,茶楼门前,大红灯笼型状各异,高高的悬挂在每户人家门前。晚间的四方街就这样笼罩在温暖祥和的气氛中。

红灯笼的倒影随河水飘荡,约约绰绰。 黑龙潭公园

黑龙潭公园有人们称为"四美"的汉祠、唐梅、宋柏、明墓,一潭碧水自地下涌出,清澄透彻,景色幽雅。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十条蛟龙常作恶于人间,吕洞宾收服了其中的九条,镇压在市区拓东古幢之下,留下一条小黑龙住在这里,要其为民谋利。黑龙潭便由此而得名。 丽江黑龙潭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其后乾隆六十年、光绪十八年均有重修记载。黑龙潭公园位于昆明北郊的龙泉山五老峰下,(亦称龙泉山麓,太极山、五老山),占地面积91.4公顷,距离市区约17公里。这里古木参天,泉壑幽邃,修竹茂林,潭深水碧,景色幽深。

黑龙潭和得月楼,楼内有郭沫若等名人的题词。玉水河上的五孔桥称玉龙卧波。

黑龙潭风景名胜区,主要有龙泉下观、上观、梅园、水景园、桂花园、精品园、杜鹃谷、红枫林和烈士墓等十余个景区。清代嘉庆年间硕庆题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点出了黑龙潭风景名胜的主要景观特色。

黑龙潭有深浅两个池,碧泉若镜,两池,间有一石桥。围池石栏建于明景泰四年(1454年)。深池即黑龙潭,又名清水潭,呈圆形,四周砌石堤,面积600平方米,水最深15米,清澈的泉水由潭底涌出;浅池位于深潭的东北面,泉水水色微黄,称浑水潭,面积2600平方米,水深0.5米。清浑两泉仅相隔数步,水色迥异,一清一浑,似道家阴

阳各半的"太极图"。两泉水面相接,两泉的鱼却互不越潭,形成"两水相交,鱼不往来"的异景奇观。潭边建有观鱼楼、黑龙宫 束河古镇

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因当地居民擅长手工制造皮具,又称为皮匠之乡。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束河即是丽江坝子中保存完好的驿站,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

这里的街景同样古朴典雅,保留着纳西建筑风格。大街小巷卖皮包的商铺不少,有的工艺不错,式样也很好看,价格不算贵。古镇上有个

小布达拉宫,是藏民居住院落,完全是藏族风格,显示了这里的多元文化和民族之间的相容友好。

古镇最热闹的便是过节:

1.火把节:农历6月26日前后共三天,白天斗牛,晚上点火把,举火游行,群萤乱飞,是仲夏夜的狂欢节。

2.棒棒会: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节。棒棒会实际上是为春耕作准备的一次农具交易的盛会。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集会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交流会上,不仅农具、果树苗木、花卉盆景种类齐全,而且小孩玩具及日用杂货应有尽有。

3.三多节:是纳西族法定的民族节日,时在农历二月初八,相传是纳西族战神三多的生日,他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是一位白盔甲骑白马的勇士,是民族的保护神。 五凤楼 有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古时候玉皇大帝生了五个姑娘依次起名金凤、银凤、玉凤、彩凤、翠凤。这姐妹五人一个个如花似玉。她们不甘心过天庭那种寡淡无聊的神仙生活就相约下凡与凡人共居。当她们走到此处时被守天神发觉,立即报告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传令要她们五姐妹立即返回天宫。五凤抗令不从。玉皇大帝恼羞成怒,传令天兵天将强迫她们回天。五姐妹相抱成团宁死不返。玉皇大帝再次传令,以天庭律条治罪派出雷神霹雷闪电将五姐妹击死于此。五凤姐妹

河口景区解说词
篇三:风景解说词范文

河口景区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非常高兴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您相识在鸭绿江畔仙境宽甸,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员矫健,很高兴认识大家!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首先自己解说桃花源这么久,今天能够给蒋大为老师和各位领导解说,真是无上荣幸,万分自豪。再则因为我也是学唱民歌的,听了好久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今天终于非常荣幸的见到了原唱者蒋大为老师,谢谢领导的信任给与了我这次机会,谢谢。那么,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蒋大为老师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让人对仙境般的“桃花源”非常的向往,而现实中的“桃花源”,就在这里,原歌曲的创作地。这里的桃花也借助这首歌而红遍天下,所以我们还是要非常感谢蒋大为老师的,希望这里的风光伴随着您的歌曲如今,每到春季桃花盛开时节,顺着鸭绿江逆江而上,沿途近百里,数万亩桃林花海,甚是蔚为壮观。此时泛舟江上,一会儿您将会看到青山绿水间,花在江中,江在花中,春风和煦,花海如潮,令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不禁浮想联翩,流连忘返。说了这么多,此时此刻相信您一对这里的山山水水充满的好奇与期待,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

一同走进美丽的桃花源。

宽甸简介

宽甸地处辽东边陲、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道六郡隔江相望,县域总面积6193.7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216.5公里,是辽宁省最大的边境县,现有人口44万,共27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居多,占总人口的56%。辖22个乡镇、179个行政村,是辽宁省最大的边境县。

各位领导,当您步入宽甸,你有没有一种清肺的感觉,那就对了,人间天堂”、“世外桃源”,这些都是人们对宽甸给予的赞美。宽甸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域林地总面积741万亩,其中原始森林7万亩,林木蓄积量2667万m3,森林覆盖率78.4%。年平均气温摄氏7.5度,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2万个/cm3,最高达10万个(如天桥沟、青山沟、白石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脖山等),是世界六大无污染地区之一,被称为“天然大氧吧”。 人均淡水占有量约1万 m3,是辽宁省人均的10倍、全国的4倍,并且全域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其中拉古哨大坝以上的鸭绿江水域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可直接饮用,是世界六大无污染地区之一,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正是这些元素,造就了宽甸世界上最长寿老人,据统计,宽甸现有95岁以上的老人500多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30多位。所以这里绝对是养生天

堂,人居佳地。这里有旷世奇景天华山,辽宁屋脊花脖山,火山胜境玄武湖,山水画卷青山沟,中国枫叶最红最艳的地方天桥沟,明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界河之最鸭绿江等等,构成了融奇山、秀水、桃花、地质、漂流、飞瀑和边境风光于一体的“辽东胜境”。 现已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和“中国十大休闲小城”。

鸭绿江风景解说词范文。

各位领导,我们脚下的这条江就是享誉中外的鸭绿江。鸭绿江古称马訾水,因其江水碧绿清澈,色似鸭头,唐代开始称为鸭绿江。它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吉林、辽宁两省,全长795公里,在丹东境内有210公里,并经丹东的东港市"江海分界碑"注入我国黄海。我们现在所处的景区就是鸭绿江河口景区,早在19世纪末,河口就是鸭绿江上重要的水陆码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辽东著名商埠。当时,吉林、黑龙江所产的珍贵药材、兽皮、木材大部分是经河口转运安东,洋货也悄悄地流入河口。河口,是那时宽甸府衙门所在地,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鸭绿江是国家级4A级风景名胜区,河口是鸭绿江沿线景色最优美的地方之一,也是我国少有的原始生态旅游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异国风情于一身,在景区内近 30 公里的沿江线上,分布着具有人文景观代表性的“龙泉山庄”,具有自然景观代表性的万亩桃花,

具有深刻历史教育意义的“河口断桥”,具有神秘感的朝鲜异国风光,以及民俗民风的代表性建筑“长河岛朝鲜民俗村”,这5处是河口景区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的五大特色。尤其是桃花盛开的季节,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纷至沓来。

河口断桥

各位领导,我们刚刚经过的那座桥就是“河口断桥”,这座桥原名叫“清城桥”,是 1941 年日本指令朝鲜当局和伪满洲国共同建造的, 1942 年完工, 1951 年 3 月 29 日被美军飞机炸断,它虽然不能称为鸭绿江上最早的桥,但是却可以称为它是鸭绿江上的最早修建的一座公路桥,是一条支前和作战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据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志愿军战士讲, 1950 年 10 月 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元帅的带领下,雄赳

风景解说词范文

http://m.myl5520.com/fanwendaquan/108845.html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我的烦恼作文600字】我的烦恼的作文范文200字

党团范文

【我尝到了幸福的滋味作文】幸福的滋味作文范文700字

党团范文

我的朋友作文200字_关于我的朋友作文范文300字

党团范文

【童年趣事作文500字】有关童年趣事的作文范文200字

党团范文

【材料作文范文600字】爱无处不在作文范文600字

党团范文

【窗外作文800字】窗外作文范文300字

党团范文

材料作文范文600字|我的奶奶作文范文600字

党团范文

[身边的爱作文600字]身边的爱作文范文300字

党团范文

二十年后的一天作文范文400字_二十年后的一天作文范文400字

党团范文

我的一位伙伴作文400字_我的一位伙伴作文

党团范文